更新时间:2024-10-19 13:40
南区街道,隶属于广东省中山市,地处中山市城区南部,东倚五桂山街道,南接板芙镇,西临岐江河,北与石岐街道、东区街道相连。辖区总面积48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南区街道常住人口90270人,户籍人口约3.8万人。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置县后属仁厚乡。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良字都。
清道光七年(1827年),改称仁良都。
1949年,辖境内的沙涌、恒美、竹秀园、上塘属旗鼓乡,沙田、树涌、北台、曹边属马岭乡,渡溪、福涌、曲涌、察后、金角环属梅岭乡。
1951年,属第一区。
1955年8月,属沙涌区。
1957年,分属沙涌乡、北溪乡。
1958年10月,分属三乡大公社三乡耕作区和沙涌耕作区。
1959年1月,属环城区公所。
1959年3月,属环城公社。
1961年6月,属环城区公所。
1963年6月,改设环城公社管委会。
1983年11月,改称环城区。
1986年12月,环城区划入市区,称环城区办事处。
1988年8月,划出搓桥、沙岗、新村、大鳌溪、小鳌溪、新安、库充、亨尾、白沙湾、起湾、齐东、老富头、三溪、紫马岭和土瓜岭15个自然村归东区管辖。
1998年1月1日,划入原岐江区白石涌以南的社区,改称中山市人民政府南区办事处。
截至2022年10月,南区街道辖4个社区:城南社区、马岭社区、良都社区、北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城南二路1号。
南区街道地处中山市城区南部,东倚五桂山街道,南接板芙镇,西临岐江河,北与石岐街道、东区街道相连。辖区总面积48平方千米。
南区街道辖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丘陵与平原各半,东南和中部为低山丘陵地,占地面积24.68平方千米,主要山脉有大尖山、大东洋山、旗山、文笔山、马岭、梅岭和湖洲山。最高峰为大尖山,海拔391米。西北部沿岐江水道为平原,岐江河岸线20千米。
南区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南区街道主要河道有石岐河、北台溪等。北台溪,发源于五桂山西北麓的风吹罗带峰和梅花地顶间,向北及西北行经大东洋山穿过岐关公路的北台桥,绕湖洲北山麓入石岐水道,全长23千米,辖区河段约6.5千米,河床纵剖面比降较大,集雨面积85.4平方千米,是中山市其他河道的4.3倍。
南区街道已探明的矿产主要为花岗岩石料、砂料和耐火黏土。
南区街道主要有台风、暴雨、低温冷害、寒露风等。台风主要出现于每年的5~11月,其中尤以7~9月出现次数最多,占全年的73%。暴雨多与台风相伴,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暴雨的90%,平均每年出现8.1次,日暴雨量≥50.0毫米的暴雨日,最多为1981年的16次,最少为1990年的2次。低温冷害天气是指冬季的低温霜冻和春季的低温阴雨,低温阴雨天气多出现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其中以2月份最多。
截至2021年末,南区街道常住人口90270人,户籍人口约3.8万人。
2021年,南区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38亿元。
2023年,南区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68亿元,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南区街道形成由105国道、城南路、永安路、先施路、茶亭路、西环路、兴南路、兴福路、双龙路、南外环路等的公路交通网络。
截至2020年末,南区街道有公办初中1所,公办小学4所,民办学校2所,在校中小学生7680人,有幼儿园14所,托儿所2所,在园、在托幼儿3217人。
截至2020年末,南区街道内有公共图书馆8座(含自助图书馆2座),展览馆1座。
截至2020年末,南区街道有医疗机构19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9人,病床345张。
南区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古迹众多。区内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不可移动文物3处。曹边、沙涌、北台村等古村落历史遗存众多,中西合璧风格的侨房和传统广府民居保存良好。沙涌村有南宋皇帝赵是逃难至沙涌的“宋帝遗迹”及村民马南宝护驾有功受封侍郎的“侍郎故里”牌坊,纪念马南宝抗元扶宋有功的文笔塔,“先施百货”创始人马应彪为纪念其父所建的马公纪念堂。福涌村有香山立县建城的主要佐证——功建铁城梁公祠。北台村是“檀香山糖业大王”杨著昆、“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中国首位航校校长杨官宇以及杨天森、杨文达、杨孟冬、杨耀森、杨华焯等中国空军英杰的故里,被称为“中国航空之乡”。竹秀园村有“沛勋堂”(永安郭氏故居),是“中国近代商业巨子”、香港永安公司创始人郭乐、郭泉、郭顺兄弟,空军之父”杨仙逸、中国首位航校校长杨官宇以及杨天森、杨文达、杨孟冬、杨耀森、华焯等中国空军英杰的故里,被称为“中国航空之乡”。竹秀园村有“沛勋堂”(永郭氏故居),是“中国近代商业巨子”、香港永安公司创始人郭乐、郭泉、郭顺兄弟,东省副省长郭棣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首届人大代表郭琳爽的故里。树涌有“探花古墓”。曹边村有“状元牌坊”。渡头村有“抗英纪念馆”,真实记录南区民的抗英斗争史。北台村詹园为中山人文旅游新热点。
南区街道因位于中心城区南部而名南区。
南区街道内有功建铁城梁公祠、宋帝遗迹及侍郎故里牌坊、下马岭茶亭、镇龙阁、文笔塔、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祖居、中国百货业先驱马应彪故居、中国四大百货之一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祖居沛勋堂和中国航空学校首位校长杨官宇故居等,其中宋帝遗迹及侍郎故里牌坊和文笔塔为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
镇龙阁(又名文阁),在沙涌村中心,该塔建于清嘉庆年间。塔分五层,塔基宽阔,塔身垂直并以疏璃飞檐相隔,塔高12.28米,塔围10米,塔前有休息亭,是村民信士休闲和祝福之地。
功建铁城梁公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福涌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前,据《中山市文物志》记载,原建于宋代,为纪念督建香山城有功的梁氏三世祖孙泽公而建,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在原址上重建扩大。祠堂坐东北向西南,有左右两路,右路为三间两进,左路横向面阔单间,纵向面阔三间,总面阔16.9米,进深17.5米,面积约455平方米。右路为硬山顶,青砖墙,花岗岩墙脚,灰碌筒瓦,蓝釉瓦当,滴水,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头门前设三步走廊,六级花岗岩踏跺,两侧有圆形抱鼓石,花鸟木雕檐板,四根石质檐柱,石质瑞兽托脚和雀替,花卉石雕门墀,人物、花卉砖雕墀头。头门正脊、垂脊上有瑞兽灰塑。两进间夹一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卷棚顶廊。后堂前有四级花岗岩踏跺,两侧有圆形抱鼓石。两进均由四根木质金柱支撑梁架,左路为硬山顶,檐墙墙楣有灰塑。该建筑为当地保存较好、规模较大、装饰精美的祠堂建筑。2009年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宋帝遗迹牌坊,是为纪念宋工部侍郎、邑人马南宝而建。南宋景炎年间,宋少帝赵昺抗元失败南逃至良都沙涌,并建行官于南宝宅内。南宝献粟晌军,勤王有功,后世建牌坊以彰其事迹。牌坊原由全麻青石雕塑镶嵌而成,可惜在1966年被毁。1987年,由政府拨款,旅外侨胞、港澳同胞及乡人集资,重建为琉璃瓦顶牌坊,正面称宋帝遗迹,背面称侍郎故里。
步月桥,位于南区街道恒美社区,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单孔石拱桥,形如新月,故名“步月桥”。步月桥横跨马恒河,全场15.3米,宽2.4米,面积约为37平方米。全桥由40块长条石逼拱而成,跨度约10米,距水面约7米。桥面由7块麻石条铺成,每块麻石条长约4.8米,宽0.3~0.37米。花岗岩石桥墩,南北两端各有10级台阶。北侧嵌篆书“步月桥”石刻,南侧嵌隶书“步月桥”石刻,上款“道光癸卯”,下款“孟冬囗立”。民国时期在村口桥头建有一闸门,并在桥面上加建铸铁护栏,后拆除。2004年,南区办事处为安全起见,增建仿清花岗岩望板。该桥是当地少数尚存的清代石拱桥之一。
南区街道通行粤语。
杨仙逸(1891~1923年),出生于华侨家庭,字学华,号铁庵,广东省香山县北台乡(今中山市南区)人。其父杨著昆,是旅夏威夷的侨商,有清末“中国两大糖王之一”的称号。杨著昆是孙中山挚友,他赞同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在经济上支持孙中山。童年时代的杨仙逸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
马应彪(1861~1944年),乳名马味。广东香山县沙涌乡(今中山南区)人。香港先施公司创始人。少时家贫,清德宗光绪六年(1880年)赴澳洲,初在矿山淘金,继种蔬菜,后设小肆于雪梨出售蔬菜。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永生、永泰生果栏。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与友人在悉尼创立永生公司,专营各埠土产及中国杂货,业务发达。及回国探亲,娶霍静山牧师女为妻,并到处宣传基督教,又与教友合资在香港设“华信庄”专办出入口货,联络华侨信教人士发展商业,每年获利甚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香港开华信庄及永昌泰金山庄,经营出入口货物,并兼办侨汇。
2019年12月30日,南区街道入选首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2021年7月15日,南区街道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