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1 21:49
南猛村,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5′—108°20′,北纬26°02′—26°34′,距县城13公里,离镇政府驻地1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6.06平方公里,其中田面积404亩,土面积35.87亩,山林面积6215亩,人均耕地面积0.59亩。全村分上、中、下3个自然寨,10个村民小组,193户、801人,全部为世居苗族。南猛村是南猛、老猫、杨柳3个行政村的中心村,建有一所小学,共有师生110人。 南猛村是苗疆圣地芦笙舞发源地之一。从古到今,祖祖辈辈都在发扬和传承芦笙文化。
南猛是雷山苗族古老村寨之一,据该村余姓和李姓老人说,他们的先人已经在此地生活了40多代人,按父子连名制推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流传有关于苗族“妹榜妹留”、洪水滔天、兄妹结婚等传说故事,有关于余姓、李姓老人开发南猛村落的传说,有其先民看到公鸡相斗以后创造芦笙“斗鸡舞”的故事。
公元1855—1872年,清咸丰同治苗民反清,抗暴失败后,因这里是 义军将领杨大六的大本营,清军征战了18年将其平定。杨大六领导苗族村民开展抗清斗争时,其家乡郎德上寨一带修筑的战壕、围墙、马道、军火库等设施,迄今遗址尚存,其故居,历经修缮,保存完好。
1957年杨炳芳、杨炳福两位芦笙先辈代表国家赴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会”演出,第一次将南猛芦笙舞跳出了国门,同年南猛村被国家文化部授予“芦笙舞艺术之乡”称号;
1982年5月,南猛女子芦笙队杨胜兰、杨胜春、王正春、余珍4人出席在内蒙古首府呼浩特市举行的“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4个苗族女子自吹自跳、神采飞扬,被《人民日报》誉为“苗岭飞来的四只白天鹅”加以报道,南猛芦笙舞再次闻名神州;
2002年南猛村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列为《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巴拉河旅游示范村寨;被联合国专家列为“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项目村”;
2010年 南猛村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传承基地;
2012年南猛村入选国家住建部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5年成为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旅游局确定的首批旅游扶贫试点村,先后选派刘为和余晖直接驻村担任第一书记,领导全体村民进行脱贫攻坚工作。
2016年南猛村被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省民宗委,贵州省旅发委评为“贵州省少数民族(苗族)特色村寨”;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评为“优秀传统村落”;黔东南州旅游活州“十佳”评选活动领导小组评为“十佳乡村旅游点”。
2018年受央视春晚导演组的邀请,南猛村村主任余洪先亲自带领40名村民代表雷山县参加2018年央视春晚黔东南分会场的表演,赢得了海内外及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
南猛村,距郎德镇中心位置15公里,距县城13公里。南猛村北连凯里市三棵树镇,东接本县西江镇,南邻丹江镇,西靠望丰乡村境内有望丰河绕东而过。总面积6.06平方公里。
南猛村地处雷山县,位于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平均海拔1060米。
南猛村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互相角逐交绥的影响,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年均气温在14℃-15℃之间,最高气温35.6℃,最低气温零下8.9℃。年降雨量131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240-250天,年均降水量1375毫米,年均日照1225小时。
南猛村与其他村庄之间的联系道路大部分已经硬化,村民出行以汽车和摩托车为主,出行较以前便捷许多。南猛南边与望丰乡相连的旅游环线公路已拓宽至10米,东边又与连接雷山县城的旅游公路相连。形成了“朗德-乌流-南猛-雷公山”的旅游公路网。公路等级的改善,对外交通通达性的提升等都极大的便利了南猛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也让山外的人对南猛和南猛芦笙产生了浓厚兴趣。未来南猛村融入雷山区域交通体系后,从周边景点进入南猛村只需20~30分钟即可到达,为南猛发展乡村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原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第一书记刘为在考察后将经济定位为“在抓好旅游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狠抓茶叶种植,最终实现绿化荒坡、带富百姓的目标”。为此,他在全村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由芦笙表演,民族手工艺,农业经营,电子商务四个组组成。
过去的南猛村是一个一穷二白、无产无业的空壳村,自2015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及食用菌、茶叶、刺绣、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
2018年该合作社收入达15万元,覆盖全村193户8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242人。
1.南猛村的语言体系
黔东南州雷山郎德南猛村的苗族,在苗族三大方言中属于中部(黔东)方言区,村内的苗族同胞平时大部分仍然使用苗语进行交流,对外也会使用汉语,是一个汉语、苗语都可以通用的地方。为了使苗族文化更好地发展和传承,村里的族长、寨老等其他老人主动承担起菌语、部分苗族文字的教授和传承,把祖先遗留下来的语言和部分文字用口头或笔授的方式传授给村寨里的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学习苗族的传统文化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2.文字的传承
原先苗族有自己名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为避免将名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暴露给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苗族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先民们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并仍然保留对祖先的记忆,他们将苗族语言文字通过叙述苗族起源发展、变迁的神话故事、传说、古歌、古辞等,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代代传承。这些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古歌和古辞等,仍然打动着人们,是后人了解苗族历史、变迁,学习苗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神话及传说主要有:(1)蚩尤神话(2)“姐榜妹留”与枫树图腾传说(3)芦笙的传说(4)铜鼓来历的传说(5)苗族建筑技艺来历的传说。】
苗族老人就是苗语老师
3.苗族语言文字的应用与发展
为防止苗族语言、文字的逐渐消亡,一批语言文字专家正在对苗族文字、发音等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整理。通过古文献资料记载、苗族古歌古词的记述和走访苗族村寨里的苗族年长者,收集苗族现有语言和发音种类,整理出了一套可供后人学习的苗族语音发音表;通过使用罗马文字和汉语拼音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出了一套“苗文韵母发音表”,包括约50个韵母和约30个声母。这对雷山县开展的“苗语进课堂”“双语教学”“双语政务”等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苗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服饰的形式
南猛村的苗族服饰分为盛装和便装两种。盛装是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多彩华丽、繁复精致,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较为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
南猛村的苗族盛装服饰以“构图、用色、绣技”来展现了苗族刺绣的“三绝”。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苗族刺绣手必须具有严谨、对称、协调的画家构图思维。每幅绣图均分为主、副图案,构图内容取材广泛,包含天、地、人、神、植物动物等,且风格多变,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图案色彩丰富、内容活灵活现,针法技艺高超。
南猛村的苗族便装服饰较为简朴,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配以纹饰飘带,所选布料也以青土布、丝绒布为主。服饰上再配以美观的花式绣品,主题多采用玫瑰花、荷花、蝴蝶、鱼等。
苗族服饰
2.服饰的文化
苗族服饰是整个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积淀,集中反映苗族人民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奠定苗族对事物由感性识别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基础,逐渐形成了苗族的审美意识和世界观。
3.服饰的价值
(1)艺术价值
南猛村苗族服饰繁复的工序,实则反映了南猛苗族的智慧、勤劳和韧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了南猛苗族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认知,更加体现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苗族服饰刺绣
(2)观赏价值
南猛苗族的刺绣图案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挑花刺绣的针点都有一定的规格和变化规律,等距、对称、重复循环等特点尽显其中,图案结构严谨、整齐紧凑。特别是挑花刺绣图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
(3)收藏价值
苗族服饰,是中国民族服饰中跨越历史最久、样式最多、色彩最绚丽的民族服饰,沉淀了苗族人走过的点点滴滴。随着现代工艺的出现,机器对手工的逐渐替代,苗族传统工艺逐渐衰落,精美的手工制作的苗族服饰越来越少,随着老一代苗族会这种传统工艺的人的离去传统的苗族服饰渐渐变得越来越难,传统意义上的苗族精美手工服饰已成为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
1.芦笙起源
据文献记载,芦笙诞生已有几千年的时间。据传芦笙诞生在苗族的祖先神——高且和告当的远古时代。相传那时,告且和告当造出日月后,又从天公那里盗来谷种撒到地里,可惜播种的谷子收成很差,为了解忧,一次告且和告当从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扎成束,放在口中一吹,发出了奇妙、动听的乐声。让人惊诧的是,地里的稻谷在竹管吹出的乐声中,开始长得茂盛,当年便获得了大丰收。从此以后,苗家每逢喜庆的日子就会吹起这种竹子做成的乐器,来感谢上苍恩赐,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和苗家人能获五谷丰登、家宅兴旺。这种用竹子制作成的竹管乐器,应该就是最早关于芦笙的描述,芦笙的诞生或起源于此。
2.芦笙吹奏与舞蹈
芦笙是苗族的族乐,是苗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苗族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最古老的乐器,也是苗族文化的象征。芦笙文化作为重要的载体,传承和承载了苗族的历史、祭祀、丧葬、婚恋、农耕、教育、音乐、舞蹈、节、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文化。
雷山朗德南猛村的表演由芦笙词、芦笙曲、芦笙舞三部分组成。
芦笔舞曲按其内容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行曲、歌体曲和舞曲,其形式可分为吹笙伴舞、吹笙领舞、吹笙自舞。南猛的芦笔曲调有五十多种,常跳的芦笙舞跳法有三十多种。这些曲调和舞姿形式基本都源于日常生活,富有生活气息。
3.芦笙表演传承与发展雷山县南猛村一带的苗族的芦笙舞蹈以娱乐性和仪式性常见,并各有特点。南猛村寨中有一长方形芦笙堂,为老一辈芦笙手向新一代传授芦笙吹奏法、跳法及节日芦笙盛会的专用场所。在夏秋季节的月明之夜,芦笙鸣响,全寨的男女老少齐聚芦笙堂,吹奏芦笙,并与舞蹈相结合,或谈古论今,尽情享受劳动后的快乐。
南猛村于2002年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列入《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村寨。村内村民历来喜好苗族芦笙歌舞,这里家家有芦笙,男女老幼能歌善舞,尤其擅长高难度的芦笙舞蹈。南猛芦笙舞已于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颁发证书,享有“中国民间艺术活化石”之赞誉
1.芦笙制作技艺
苗族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雷山芦笙制作技艺于2006年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内更有一批以莫厌学 为代表的芦笙制作工匠,他们分散居住在雷山境内的各个村寨里,默默无闻地制作芦笙,并将芦笙的制作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莫厌学更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 笙制作技艺传承人,2006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
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传承比较困难。能熟练制作芦笙的艺人已越来越少,制作技艺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2.苗族木制吊脚楼建筑技艺
是一种纯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不用一钉铆,无论梁、 柱、枋、板、橡、檩、榫,都是木材加工。 屋面则盖小青瓦或杉皮。吊脚楼的造型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可分内外两部分,内部柱、枋、梁、檩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垂直网络体系,奠定长方形结构的基础。吊脚楼结构功能一一般按三段式划分,即底层为牲畜、杂物层,二层为生活起居层,三层为粮食储藏层,其中以二层为主要层。由于这种形制的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日照、占地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在广大苗族地区得以长期沿袭下来。
3.南猛村苗族刺绣及银饰服饰制作技艺
(一)苗族服饰
男子服式样较简单,-般上身穿对襟或左大襟短衣(也有穿右大襟短衣的),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天小腿部裹绑腿。妇女服饰种类繁多,有100多种。但大多数妇女穿大领或大襟衣,着百褶裙或大襟衣配长裤,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
(二)苗族刺绣
苗族女性服饰的另特色是刺绣。 她们的刺绣饰品从头帕到上衣到棚到鞋子,都是-针一线的手工绣出,-套少女盛装往往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其刺绣所选色彩以红、紫、青、蓝为主;刺绣纹样以龙、凤、鱼、鹅、牛、蝶等为主。此外还有水藻、卷草纹样与花卉图形的,也有传说故事、人物造型的。造型纹样都严格恪守世代相传的标准。南猛的刺绣技法繁多,其中尤以“破线绣”最为精美,也最为复杂耗时,但能熟练掌握这一刺绣方法的人寥寥可数,40岁以下的人基本没有“破线绣”的经验。
南猛村现有以南猛上寨的滕树兰为代表的南猛刺绣能手数人,其制绣作品技艺娴熟、针脚细腻、图案色彩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费价值和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