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沙蜥

更新时间:2024-04-02 15:49

南疆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forsythii)是鬣蜥科、沙蜥属爬行动物。体形较小,头体长36-50毫米,尾长48-62毫米;背鳞光滑;无腋斑;沿背脊中央有4-5对清晰的深黑色小圆斑;四肢及尾背无深色横纹;尾的腹面白色与黑环相间,尾梢黑色。

形态特征

南疆沙蜥背鳞光滑。无腋斑。沿背脊中央有4-5对清晰的深黑色小圆斑。四肢及尾背无深色横纹。尾的腹面白色与黑环相间,尾梢黑色。

体形较小,头体长36-50毫米,尾长48-62毫米。头卵圆形,长度与宽大致相等或稍长,眼间略凹;吻端圆钝;鼻鳞2-3枚,鼻间鳞1-4枚;鼻和眼部下方凹入,上颌微突。头部背面在顶眼周围的鳞片最大,前额鳞次之,眶上鳞最小,鼻鳞与眼前鳞之间有鳞3-4枚。上睫鳞9-10枚,前面5-6枚长而扁平,覆瓦状排列;除中间数枚上睑缘鳞外,其他上、下睑缘鳞的游离缘全部尖出;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4行。上唇鳞12-16枚,下缘锯齿状;下唇鳞11-14枚,上缘平齐。颏鳞大,约为下唇鳞的2倍;颏鳞至喉褶的一纵列鳞40-52枚。体短,背面被粒鳞,杂有少数大鳞或棱鳞;腹鳞菱形,后角呈尖刺形,但无棱脊。四肢细弱,上臂及下臂背面的鳞片光滑或带弱棱;前肢帖体前伸时第Ⅲ、第Ⅳ指超越吻端,指长顺序4-3-2-5-1,爪尖细;大腿和胫部背面被棱鳞;四肢腹面的鳞片菱形,平滑无棱。雄蜥后肢贴体前伸可达鼓膜部,雌体只及肩部或喉褶处;第Ⅲ、第Ⅳ趾栉缘棱鳞,尾下的棱鳞往后棱脊逐渐增强至尾尖。

背面黄褐色,沿背脊中央有4-5对深黑色小圆斑。外侧腰部有一纵列暗斑,此外尚有一些模糊的褐斑有黄白色小点。颊部唇上缀有暗纹或褐斑。四肢背面无深色横纹。胸腹部黄白色,唯雄蜥在腹部正中常有一黑色纵线。尾背有朦胧的横斑,腹面白色,尾尖下方黑色。

栖息环境

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为1400-3100米,当分布区升高到3000米时,于腹部出现黑斑,以利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量。南疆少蜥是典型的荒漠动物,栖息在干旱的沙漠或戈壁滩边缘地带。

生活习性

南疆沙蜥有时也去盐碱地或种植棉花、玉米的小块耕地附近活动,常在骆驼蓬、棘黎、灰菜、怪柳和低矮的小灌丛下捕食昆虫,然其活动不及叶城沙蜥敏捷。在此环境中生活的还有叶城沙蜥、虫纹麻蜥、西域沙虎、密点麻蜥和岩蜥等,是天山山脉南部蜥蜴的优势种之一。以蚂蚁为主食,但胃内也发现有甲虫和其他昆虫的蛹,未见植物或种子。

分布范围

南疆沙蜥分布在新疆天山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自喀什往东沿塔里木盆地的南、北,分布在洛甫、策勒、阿克苏、托克逊等地,海拔可达3200米(赵尔宓等1999)。但其分布应该没有扩展到吐鲁番盆地(郭宪光2018)。蔡波(2017年调查)在库尔勒南海拔887地方采集的标本为已知最低海拔分布。中国以外无分布记载。

繁殖方式

南疆沙蜥跟其他沙蜥不同,是以直接产出小沙蜥的“胎生“方式繁衍后代的。这种“胎生”方式通常称为卵胎生。繁殖期长,自5月开始交配后,至8月份尚能见到正值产仔阶段的母蜥,产仔数3-4尾。曾对南疆沙蜥进行解剖时,发现有2尾雌蜥的子宫都有3尾发育成形的幼蜥。又在距离地表垂直深37厘米的洞底,捕得1尾母蜥及刚产而尚无爬动能力的4尾幼蜥,甚至腹下还留有短小的“脐带”,体长20.0-22.5毫米,尾长24-26毫米,形体和背色均与成蜥相同。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南疆沙蜥为常见物种,种群数量稳定。

保护级别

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无危(LC)。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