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7 10:46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源于1955年苏北医学院卫生学、保健组织教研组,1986年8月成立南通医学院卫生系,2004年5月南通大学合并后,成立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955年,苏北医学院成立卫生学、保健组织教研组;
1956年,学院改名南通医学院。
1957年,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改名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医学院),同时,在南通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
1958年,南通分部又改为南通医学院。
1958年,南通医学院归属江苏省管理。
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院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成立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近5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纵向项目166项,经费总计3000多万元。在国内外高水平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4.301,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数达520余次。
学院注重教学研究,涉及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项目6项,2000年以来完成和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7部。获校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2004年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曾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一类优秀课程”和“省优秀研究生课程”。
学院拥有教学科研实验用房3000 平方米,大型教学科研仪器仪器100余件,总值2000余万元。与学院在同一楼栋的南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是面向学校和社会开放的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分析测试服务平台,面积约2000平方米,可进行无机材料分析、有机成分及结构分析、内部微结构分析、材料表面形貌表征与生命科学分析等方面的测试工作。
拥有省部共建公共卫生实验中心1个,有省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创新服务平台1个,研究所2个。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教学改革和研究方向的合作,05至06年参加全国性教学经验交流会6次。有一人登上美国讲台,到Idaho州立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讲学。另有2人分别赴加拿大和德国进行学术访问。
截至2019年12月,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职业卫生与环境毒理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和医学检验系、预防医学教研室、教学科研实验中心等6个系(室、中心)。
现有在编教职工80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教授14人,副教授30人,教师博士化率为80%。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48人,博士生导师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对象10余人,有20余人次担任省级以上期刊杂志副主编、省部级学会担任副理事长、理事等职务,另有多名国家级人才担任学院特聘教授。
预防医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南通大学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一级学科硕士点,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学科。拥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MPH硕士点。
学科紧密结合本省人群健康需求特点开展广泛深入研究,在致盲性眼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精准干预,恶性肿瘤的生物标志物筛选,环境污染物、营养与食品污染物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工红细胞构建及高效携氧机制研究,游离核酸的液体活检分子标志物研究等方面特色明显,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近40项。其中,“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一类优秀课程”和“省优秀研究生课程”。
学院是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理事单位,江苏省环境诱变剂协会理事单位,南通市农药协会理事单位。有1人担任(2007-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有6人担任国家级及省级期刊杂志的副主编、编委及常务编委;有5人在省部级学会担任副理事长、理事职务。
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全面提升办学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打造南通大学文化,构建和谐氛围,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院长、党委副书记:史加海
党委书记:曹勇
副院长:李百胜、陈宏林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