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1 14:29
南阳诸葛庐,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南阳卧龙岗上,始建于魏晋时期,是蜀国故将黄权在诸葛亮十年躬耕的旧址卧龙岗上修葺而成的。晋朝以后,南阳一直战乱频繁,草庐也遭到了严重的兵燹,唐初,又重建草庐,是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地,诸葛亮躬耕南阳所在地、三国文化策源地三顾茅庐发生地,著名的草庐对策发生于此。元大德二年(1298年)即庐为祠,塑像祭祀。监郡奉直马哈马割近旁田地200余亩给诸葛庐,收入作为岁时香火费用;皇庆二年(1313年)仁宗皇帝敕建诸葛书院于茅庐东侧。南阳诸葛庐呈八角形,顶呈八角是取诸葛亮巧布八阵之意。木雕回廊,环绕四周。草庐屋檐的牌匾上刻有“诸葛草芦”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挺拔。
南阳诸葛庐,始建于魏晋时期,是蜀国故将黄权在诸葛亮十年躬耕的旧址卧龙岗上修葺而成的。晋朝以后,南阳一直战乱频繁,草庐也遭到了严重的兵燹,不复存在。唐初,又重建草庐,到了唐代中期,南阳诸葛草庐已经名扬天下并在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中出现。被尊称为“诗仙”的李白,面对草庐曾由衷的赞叹:
“当其南阳时,
垄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
风云四海生。”
刘禹锡在其《陋室铭》中又从更高的境界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的名句。可以看出,诸葛草庐在唐代已经名扬天下了。元、明、清三代,三顾茅庐的故事,又通过文学、戏曲等形式,更为广泛的流传,吸引了无数的朝野名流,文人墨客。元代顺帝年间曾任监察御史的周伯倚,号称“明四家”之一的大画家唐寅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这一时期,地方官府对草庐均有修葺,其中以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的修耷规模最大,在南阳知府罗景的主持下,不仅对草庐进行了整修,还在左侧修建了“三顾堂”、“关张殿”,并遍植竹木,使这里松柏苍烟,翠竹萧萧,风景幽雅适人。令人留连忘返。
诸葛草庐,高4米,八角攒尖式,每角悬挂一风铃,每当清风徐来。便叮当作响,好象向人们叙说着发生在这里的千古佳话——三顾茅庐。草庐的大门上悬挂着南阳知府顾嘉蔷于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748年)题写的一副对联。上联为: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下联是: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庚梁父可有遗音。上联的意思是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垄亩,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他走出草庐,只是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后来出将人相,致身富贵于成都,并非他本来的意愿。诸葛亮在《上后主表》中曾写到:“臣死之时,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在他死时,,家中仅有桑田十五顷,充分表现了诸葛亮不图荣华富贵,不谋私利,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下联的设问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像诸葛亮那样的后来者是没有的,诸葛亮吟唱着粱父,在此修身立行以及他那高尚的品质,是万古莫及的,这充分表现了后人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
草庐外的门媚上悬挂匾额一方,上书“诸葛草庐”四个大字,是我国近代文学家、史学泰斗郭沫若先生于1973年4月题写的。草庐内的门媚上,也有一匾,是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在1940年拜谒草庐时图下的手笔,上书“诸葛庐”三字,他的字,洒脱自如,翰逸神飞,是不可多得的墨宝。草庐正中,有一通石碑,立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正面楷书:“汉诸葛孔明;旧庐,”背面为小篆“书指道碑阴”,上面记载:“诸葛先生;旧庐,距今府城西南五里,去适襄邓官路南二百三十步。”进一步说明了诸葛亮在南阳所居住的具体方位。站在草庐内,仿佛又听到了刘备、诸葛亮进行的那场一秘密会谈”,那么他们会谈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让我们看一看立于草庐门前的这四块碑刻,上面的文字给我们揭开了这个秘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未年,朝政腐败,群雄逐鹿,争战不已。曹操、孙权在这场豪强争战中各得天时、地利,雄据一方,势力单薄的刘备,寄住新野,难展大志,后来经过徐庶的推荐,刘备于公元207年,亲往南阳,敦请诸葛亮,连去三次才见到,这段历史,在《三国志》中记载:“先帝随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也写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深感刘备求贤若渴态度诚恳,又有“欲伸大义于天下”的志向,就在这草庐之中会见了刘备,并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方面,对当时的国家形势作了精辟地分析,建议刘备占据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和好西南各族人民,对外联合孙权,以对抗“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曹操;内改新政治,一旦时机成熟,就从荆、益两路北伐中原,一成统一大业。刘备听后,连连称赞。这碑刻上的文字,就是他们这次谈话的内容记录,它就是千古名篇《草庐对》。一番草庐对话,表现了诸葛亮卓越的智慧,非凡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才能,这场谈话对以后三国鼎峙局面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诸葛庐又名武侯祠,俗称诸葛庵,为豫西南名胜之首,驰誉中外,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老城西南4公里卧龙岗上,是后人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躬耕南阳卧龙岗(今河南南阳卧龙区卧龙岗)而兴建的。
史载,魏晋时期,蜀国故将黄权已经率族人开始在这里建庵祭祀诸葛亮,而祭祀的茅庵就成为南阳武侯祠的肇始之基。唐宋元明清时期,历代著名文人为此题咏。元大德二年(1298年)即庐为祠,塑像祭祀。监郡奉直马哈马割近旁田地200余亩给诸葛庐,收入作为岁时香火费用;皇庆二年(1313年)仁宗皇帝敕建诸葛书院于茅庐东侧。明嘉靖七年(l528年),敕赐门额、祭式,并在檄文中说:“诸葛亮避东汉之末运,寓南阳之西岗,躬耕陇亩,不求闻达,其出处之正,辅佐之诚,先儒比之伊吕。”明万历皇帝钦赐诸葛庐七弦琴1件,仍珍藏在庐内。
在元、明、清历朝的《南阳府志》中称:“卧龙冈在南阳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内……,其下平如掌,即侯躬耕处。”这一段文字描述了卧龙冈的地理形势,它绵亘数百里,宛若一条回旋的巨龙。显然,这里是风水宝地,因号曰“卧龙冈”,诸葛亮则选择于此躬耕陇亩,并因地而“藏修发迹”,人称“伏龙”或“卧龙”。明《地理志》曰:“时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云。”明代将领俞大猷在《重建诸葛亭记》称:“昔诸葛亮先生躬耕南阳时,人以‘伏龙’称之,故名曰其所居之岗曰卧龙冈,是山因先生而得名也。”不论是人因地而得名或山因先生而得名,都说明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冈居住过,卧龙冈即武侯躬耕之处。
诸葛庐的现存建筑基本上保留着元、明时期的建筑特征,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殿堂楼阁155间,牌坊、仙人桥、山门、大拜殿、茅庐、小虹桥、宁远楼等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分布在两侧的建筑有诸葛井、碑廊、古柏亭、野云庵、老龙洞、伴月台、躬耕亭、读书台等。诸葛庐的左侧为三顾祠,祠内有关张殿、三顾堂、射圃亭等。庐之右侧为道人居住的二进四合院。
诸葛庐内保存宋、元、明、清碑刻300多块,其中宋代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书《前出师表》,字迹苍劲,历来为书法爱好者所推崇。明李东阳的《重修诸葛武侯祠记》、任义的《书指道碑阴》等碑刻,是研究诸葛庐沿革的重要文字资料。庐内大量的匾额、楹联、碑碣中保留古代不少名人的佳句和名篇。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葺。郭沫若曾先后题写了“诸葛草庐”和“武侯祠”两幅门额。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李先念等都曾视察过诸葛庐。庐内茂林修竹,绿荫遮道,景色宜人,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圣地。
《草庐对》亦称《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河南南阳新野县)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南阳卧龙冈诸葛草庐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为刘备奉献草庐对策,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三分天下”的《草庐对》受到刘备推崇,正是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导下,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孙吴和曹魏两大政权成三国鼎立之势。后《草庐对》成为千古名篇佳作,成为中国政治和军事谋略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草庐对》具有典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