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华尔街

更新时间:2024-10-20 13:47

占领华尔街,全美群众性社会运动。

发生背景

运动的起源

在20年代后期环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大公司濒临破产,导致美国等许多国家经济萎靡不振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个位于加拿大的组织——广告克星媒体基金会(以宣传反消费主义而闻名,简称广告克星),提议举行和平的集会活动以占领华尔街,以此来反抗美国政治领袖在解决经济危机中的不够有作为的表现。

尽管该项活动由《广告克星》杂志提出来的,不过实际活动并无具体领导者。来自匿名者的积极行动分子鼓励该组织的成员参与这个活动,从而使得该运动得以壮大。随后,包括纽约市大型集会(NYC General Assembly)和美国愤怒日(U.S. Day of Rage)在内的其他组织也都给予积极响应。

在该活动于9月17日举行之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发表了一份书面声明表示“民众有抗议的权利,如果他们想要抗议,我们将乐于确保他们有举行活动的地点”。

形式

最早发起这个运动的杂志广告克星说,“在运动成气候之前,提出具体目标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的目标就是占领本身——占领意味着直接民主,而直接民主有可能产生特定目标,也可能不。那些主流媒体不停地问什么是目标,他们错了。”意思是,抗议青年们意欲透过“占领”本身形成一场对体制反思的运动,并且在占领过程中,以直接民主的方式去讨论问题、目标与策略。而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民主实践。抗议者们表示,没有人可以代表他们,不管是“三个代表”或“三百个代表”,因为由每个受害者自己来发言是最合适的了,这是为了不重演错误:让少数人主宰一切,多数人被迫沉默。

迅速蔓延

人数增加

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当地时间2011年10月5日晚间再次举行大规模抗议行动。这次游行可能是“占领华尔街”行动发起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数或达上万人。据悉,这是“占领华尔街”行动发起以来示威者第一次在非周末的时间举行游行。参加者主要是教师工会和运输工会的成员。

同时,占领运动延伸至高校校园,最新发起的“占领高校”运动,号召全美高校学生5日下午加入上街游行的队伍。根据“占领高校”官网发布的消息,全美国范围内已经有75个高校响应参加当日下午的上街游行。

范围扩大

抗议活动已经扩展到美国上下,120多个城市卷入到抗议活动中来,可能还会吸引全世界大大小小更多城市,而在加拿大,抗议活动已经席卷了温哥华,政府方面有几个议员已经表示要支持抗议者了,但没有官方的正式回应。

波士顿亚特兰大丹佛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匹兹堡金融区,都出现占领华尔街行动的模仿者。即使在爱达荷州博伊西,一个人口只有20.5万人的小城市,也于5日举行示威活动。同时,活动组织者开始在美国以外的国家的重要城市,包括捷克布拉格、德国法兰克福、加拿大多伦多、澳大利亚墨尔本、日本东京爱尔兰科克,组织支持活动。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地也都分别举行了各自规模不同的“占领活动”。

占领延伸

占领华盛顿

数百名示威者6日下午来到美国国会门前。来自全美各地的近千示威者当天聚集在位于白宫与国会之间的自由广场,宣告“占领华盛顿”。他们高举标语,谴责大企业利用金钱影响政治,要求政府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保障民生的项目中去,而不是补贴大企业或在海外发动战争。

由于这次示威活动发生在阿富汗战争爆发10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除了反对大企业的贪婪,反战也成为当天“占领华盛顿”活动的主题。示威活动组织者之一莉萨·西米恩说,他们早在10年就开始准备反战游行。受到纽约“占领华尔街”活动的影响,这次示威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对此,当天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认,美国民众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全国各地、各行业都遭受了重大损失,以“占领华尔街”为代表的抗议活动正反映了美国民众对金融行业的不满情绪。

占领百老汇

美国华尔街的“占领者们”找到了新的占领目标,他们从2日下午6点开始在纽约百老汇街头举行露天表演,计划持续24个小时,通过“占领百老汇”活动来继续推动“占领华尔街”运动。进入冬季的纽约天黑得很早,下午6点暮色已经开始降临,数十名抗议者冒着严寒、穿着各式各样的戏装,从时报广场出发,游行到约200米开外的派拉蒙大厦前小广场后安顿下来。抗议人群逐渐聚集起上百人,随后开始表演节目。

抗议者之一乔治·路易斯说,自从纽约市政当局把抗议者们从曼哈顿祖科蒂公园驱散之后,一部分抗议者去了华盛顿,但纽约市的占领运动并不会就此结束,他们还将以各种形式将运动进行到底。

前来参加抗议活动的普拉提女健身教练C·J跟不少同伴戴的帽子上插着标签,上面写着“99%”,意指美国一份调查表明,99%的老百姓与1%的富豪之间贫富分化加剧。她说,时报广场和百老汇不仅纽约市民常来,更是各国游客云集的闹市区,这次“占领”活动旨在提醒人们注意美国财富分配的不公。

美国之秋

事实已无法否认:曾占领西班牙广场、希腊城市和以色列街头的社会不满情绪来到了美国,并从纽约向其他城市蔓延。“在‘阿拉伯之春’之后,‘美国之秋’或许已经到来。”21岁的美国失业青年路易莎说,她失学是因为上学必须支付高昂的贷款利息,而又不得不在吃饭和看牙医中间作出选择。许多人都是出于类似原因来华尔街安营扎寨的。媒体和民众将愤怒的纽约人与“阿拉伯之春”联系在一起。面对住房、医疗和教育价格飞涨,看到一方面银行接受大量救助,另一方面成千上万的人却遭到辞退或停发工资,抗议者的不满显而易见。他们大都在26岁以下,还有大学教授、工程师甚至交易所的前交易员,大多是白人和中产阶级。纽约、波士顿和其他城市愈演愈烈的抗议活动表明,美国历来尊重不加约束的资本主义,如今却不能再把这种态度视作想当然。许多美国人显然认为社会发展方向出现了根本性错误,质疑经济体制不再平等地把果实分给社会各阶层。

打持久战

事件概括

11年10月8日,美国“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呈现升级趋势,千余名示威者在首都华盛顿游行,部分示威者在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同安保人员发生冲突,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抗议活动参与者称他们将在10月占领150个城市,并准备打一场持久战。这场始于金融中心纽约、由数百人发起的小规模抗议行动,如今已逐渐成为席卷全美的群众性社会运动。当地舆论分析认为,“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是美国民众自发谋求更好生活的一次努力,也是草根阶层试图影响决策的一次重要尝试。

抗议民众

“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主要来自中下阶层民众,其中很多人都没有工作。他们不仅抗议就业问题,而且抗议社会的不公。在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和丹佛等50多个大城市,示威者高举的标语牌五花八门,诉求的内容多种多样。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示威口号主要包括“抗议美国政客只关心公司利益”,“谴责金融巨头利用金钱收买政治”,“呼吁重新夺回对美国政经决策的影响力”等。另外,环保、人权等也是此次运动的诉求内容。

贫富悬殊

自3年前华尔街因自身不负责任的行为酿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会对华尔街的非议和责难就从未平息。许多美国民众认为,政府的救援让华尔街并未因自身的贪婪而受到惩罚。如今,华尔街已恢复元气,却未能和普通民众共度时艰,反而热衷于内部分红,这使得积蓄已久的民怨最终爆发。“占领华尔街”的直接导火索正是华尔街大银行要向消费者收取更高的账户费用,从而转嫁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给银行带来的成本负担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失业率仍维持在9%以上,导致贫困人口大量增加。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贫困率为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为52年来最高。与此同时,社会财富高度向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少数富有的美国人集中。有数据显示,最富有的5%美国人拥有全国72%的财富。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必然导致社会矛盾深化(注:按美国2010年的标准,一个四口之家,如果年收入为22,314美元(或日均收入61美元)即可被算作贫困人口。按人算,则是每人平均15美元。这一标准是中国的15倍。美国的贫困线标准计算的仅仅是贫困家庭的现金收入,不包括穷人已经拥有的的动产和不动产,不包括穷人所享受的各种福利)。

两党态度

在美国,大大小小的抗议示威天天可见,人们见怪不怪,因而“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起初并未引起美国政坛重视。但美国重量级人物很快便相继表态,不同阵营的观点泾渭分明。

民主党方面,奥巴马公开表示,抗议是美国民众沮丧情绪的反映。美国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但那些把美国拖入危机的肇始者仍然反对政府旨在消除华尔街滥权行为的金融监管措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佩洛西称民众这种自发的行动将产生效果,这代表了民主党的主流观点。

共和党则对运动持否定态度。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坎特将示威者称为“刁民”,担心他们“占领华尔街和更多的美国城市”。共和党总统竞选人之一罗姆尼认为这一运动“很危险”,是“阶级斗争”。另一位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凯恩则说:“别抱怨华尔街,别抱怨大银行。如果你没有工作,你不富有,只能怪你自己。”

两党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态度迥异,除政党理念差别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12年大选。在民主党看来,“占领华尔街”活动是一个重要机会,可以对国会共和党人施压,迫使他们通过民主党人支持的创造就业等法案,体现中下阶层的利益及诉求。不论这种压力有效与否,都有助于将中下阶层民众及失业人群对政府和国会的不满,转移到大企业及共和党身上,从而改善奥巴马和民主党的选情。

组织更强

成立专门“越冬委员会”

在示威民众聚集的祖科蒂公园,看到现场设立了厨房、临时医院和图书馆,志愿者还制作游行徽章,并散发每日最新活动日程。活动组织者已成立了专门的“越冬委员会”,为在寒冷的冬季进行长期抗争做各种准备。

由于工会力挺,5日的游行获警方批准。尽管如此,纽约警察局仍旧部署大批警力维持秩序,疏导交通。

法新社描述,与先前游行示威活动不同,在工会组织下,5日的游行不再“松散”,显得“更严肃”、“更有组织”。

支持这场运动的工会包括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全国轮机工程师福利会、运输工人工会、教师工会等。

这场运动的诉求众多,涉及学生贷款债务增加、老年人退休金福利减少等诸多话题。一些参与抗议活动的学生计划在全国组织罢课活动。

关注更广

受到媒体和政客注意

自9月以来,“占领华尔街”持续进行,但从人数和规模而言,无法与5日游行活动相提并论。另外,法新社说,“占领华尔街”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体与政客的注意。

美国民主党政客首次向抗议游行表示了支持。国会议员、纽约民主党人路易丝·斯劳特说,由银行业引发的2008年经济衰退增大了贫富悬殊,而“我们却被告知无法增缴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的税款”,“我很骄傲占领华尔街活动站出来向猖獗的贪婪抗议”。

共和党内极保守派茶党”是民主党政府增税计划的最大阻力。因此,一些分析师认为,“占领华尔街”运动不会成为民主党的最大威胁,相反,会对“茶党”乃至共和党构成压力,甚至可能会对2012年总统选举前的共和党政策产生影响。

在1日和2日两天周末假日,美国多座城市回应“占领华尔街”,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等地同步上演类似集会。

各方声音

布蕾·莱姆比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大四学生):“我们组织这些抗议活动就是要告诉民众,美国目前的体制已经行不通了,必须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的抗议就是要发出草根的声音,让社会来关注这些平日被边缘化的群体,并吸引更多人和媒体的参与。从过去三周的态势来看,成果相当不错”,莱姆比茨说。

詹姆斯·韦瑟比(专程从康涅狄格州赶来的美国州、县、市政雇员联合会成员):“政府对工会所代表的普通人的权益视而不见,一直站在有钱人一边,让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我们来就是要告诉大家,改变美国的时候到了,没有工作、经济低迷,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在美国,1%的富人拥有着99%的财富。我们99%的人为国家纳税,却没有人真正代表我们。华盛顿的政客都在为这1%的人服务。”

——一名“占领华尔街”示威者

“我们之所以发起本次抗议行动,是因为感觉美国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很多人失去了工作,无家可归,整个国家都在受伤害,而造成这些后果的那些人却置身事外,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示威行动发起者、加拿大反主流文化杂志Adbusters主编凯利拉森

“尽管参与者众多,但游行活动很可能会平稳进行。美国人对于社会的运行规则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不会轻易破坏这种规则。”

——美国安全问题专家、纽约大学教授帕特里夏·德根纳罗

美媒失声

自9月17日以来,一场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游行抗议运动在美国愈演愈烈,波及上千美国城市,声势日益浩大,加入抗议的社会组织和民众日益增多,政治诉求十分明确:改变美国不公平不合理的政治经济制度。美国人民已无法忍受长期被资本操控的命运。但奇怪的是,这场席卷全美国的抗议风暴却被美国媒体“忽略了”。一反他们一贯唯恐天下不乱的风格,实行低调处理。美国各大主流媒体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轻描淡写,与他们在别的国家发生类似事件时的表现完全迥异。当自己家爆发了“华尔街革命”的时候,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哪儿去了?现实情况是,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走上街头,呼喊着“我们代表99%”、“华尔街需为一切危机负责”、“将金钱踢出选举”、“要工作,不要战争”、“现在就革命”、“重塑美国”等口号,目标直指华尔街毫无节制的贪婪、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放纵,以及民生维艰的萧条现状。示威者将不满的怒火喷向深陷贫富悬殊、金权交易、党派恶斗、战争泥淖的美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系。他们坦言,“组织这些抗议活动就是要告诉民众,美国目前的体制已经行不通了”;而活动发起者则将其与“中东北非革命”相提并论,明确表示“跟我们在埃及希腊西班牙冰岛的兄弟姐妹一样,我们计划使用群众占领这一革命战术,恢复美国的民主”。对于这些人,美国警方不仅戒备森严,多次进行大规模拘捕,还使用喷射辣椒水,甚至发生暴力冲突。美国媒体在不得不说的窘境下,把“占领华尔街”运动描述为“小打小闹的街头话题”,说什么是乌合之众,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缺乏明确的政治诉求。总之一句话,不值得关注。在他们眼里,示威者是一些“只考虑眼前利益的肤浅之辈”,是一群“无所事事、痴心妄想的傻子”,警方拘捕700多名示威者只不过是因为“交通占道问题”,完全不应受到批评。如果发生在别国,拘捕几个人就是暴政,就是残酷镇压了。明明美国大众已经对制度完全失望了,美国媒体却说这套制度没出任何问题。一直以来,美国媒体对别国的群体事件极为关注。一有风吹草动,在第一时间就开动全部舆论机器,不惜版面、频道、时段,不惜添油加醋、造谣抹黑、移花接木,越乱越令他们亢奋。在他们的报道中,别国的示威者往往是政治诉求明确而正当,手段和平而合法,政府和警方的行动则往往是无视人权的镇压和屠杀,钳制民主自由的反动举动,等等。

美国媒体热衷于插手别国事务的这种表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常识”,但很明显,好像这并不适用于美国自己。不仅美国媒体在内外事件的报道上表现虚伪,美国不少政客同样惯于使用双重标准。如果其他国家发生类似的“占领运动”,美国这些政客无不会祭出民主、自由、人权等口号,摇旗呐喊、说三道四,借机牟利。但对待本国民众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这些政客却又是另一副面孔。在他们嘴里,示威者是一群“失败者”,是“刁民”、“暴徒”,“这是一场危险的阶级战争”。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其他民主党人士对抗议人群表示出一些同情,但其中颇有安抚意味,更多的是出于维护自身党派利益和近期选举考量。

从各种声音中不难发现,两党对华尔街的偏向和袒护异曲同工,并没有人真正倾听广大民众的抗议诉求。美国媒体完全无视本国积重难返的制度弊病和日趋激烈的社会矛盾,表现出一种惊人的“政治正确”,令全世界再次见识了美国新闻舆论生态的真面目。在资本当家做主、资本说了算的美国政治经济制度之下,各类媒体完全沦为资本的奴隶,成为供利益集团驱使的工具,而华尔街作为金融资本的大本营,从来都是媒体的老板,而不是受媒体监督的对象。美国媒体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的表现,深刻揭露了其为资本服务的本质和功能,戳破了美国所谓“新闻自由”、“客观公正”的假面具。

要知道,华尔街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金融体制的象征,很明显,“占领华尔街”就是要对这个制度和体制发出抗议,美国媒体怎么可能为此助阵?实际上,美国媒体一直是美国资本利益和政治经济制度的鼓吹者和捍卫者。他们把美国制度描绘成普适的、终极的、不可逾越的,而对资本和军工财团操控政治、纵容欺诈、权钱交易闭口不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泡沫破灭,但美国媒体却从未对华尔街的罪恶和自己国家存在的制度性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反而不断地进行各种辩解制造谬论,自夸美国永远强大、信用永远3A,不惜大印钞票、以债养债、打肿脸充胖子,一方面坚定地维护和巩固华尔街资本的利益,同时不断地将国内问题和责任转嫁栽赃到其他国家身上。一贯标榜自己监督政府、守望社会的美国媒体,自始至终没有发出过有价值的调查和拷问,反而不断地为华尔街和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此次“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兴起,直白地将美国政治经济制度弊病和社会深层次矛盾揭露在世界面前,但面对资本利益,美国媒体惟有不敢触及、不愿触及、无法触及,这是由其鲜明的本质立场和根本功能所决定了的。

美国媒体是端人家饭碗,就给人家打工卖命,就服人家管。一段时期以来,国内有一些人对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羡慕赞赏、顶礼膜拜,新闻界有一些人也将其视为样板,鼓吹引进照搬过来。事实上,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完全是另一套标准: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从拉萨“3·14”事件到乌鲁木齐“7·5”事件,从人民币汇率到中美贸易,从南海问题到对台军售,从社会稳定到互联网管理,美国媒体不断在有关的中国话题上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甚至无中生有地制造事端,甚至不惜导演无聊的“行为艺术”,并加以放大。而华尔街成千上万人喊着“革命”口号上街的大规模抗议,却在美国媒体那儿沦为不值一提的“八卦话题”。这里头看不到什么“新闻自由”,看不到什么“客观公正”,真正看到的不过是美国媒体基于资本利益、美国利益所一贯严格恪守的“政治正确”而已。这难道不是活生生的教材吗?一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其后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华尔街资本泡沫破灭了,美元霸权地位破落了,美式制度神话破产了,西方自诩不可动摇的价值观也动摇了。对于中国新闻媒体来说,就是要认清所谓西方“新闻自由”的极端虚伪性,打破西方媒体垄断国际舆论传播秩序的现状,打破西方媒体营造的新闻“铁幕”和“鸿沟”,让中国的声音在全球化时代和世界媒体竞争中愈发响亮。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在关于美国媒体失焦的报道中,并未引用硬性的证据如相关的外国调查数据来毫无疑问地证明美国媒体对此有多么失焦。

警方清场

当地时间11年11月15日凌晨美国纽约警方展开突击行动,对“占领华尔街”活动的大本营曼哈顿祖科蒂公园进行彻底清场,这是近两个月来“占领华尔街”活动抗议者首次被强制驱逐。在清场过程中,约200名抗议者被警方逮捕。从当日约1时起,纽约警方调集大量警力,封锁了祖科蒂公园周边的大片街区,禁止车辆通行,大批防暴警察进入公园,驱逐已在那里安营扎寨近两个月的抗议者,并清除公园内搭设的帐篷和其他设施,市政工人随后连夜对公园进行清洁工作。暴力镇压预测兑现。

在清理过程中,一些抗议者因拒绝离开与警方发生肢体冲突。纽约市警察局局长雷蒙·凯利在清场行动结束后说,约200人在清理活动中因拒绝与警方合作而被捕。祖科蒂公园已全部被栅栏围起,虽然清扫活动已完毕,但仍处于全面封闭状态。公园四周围满了高喊口号的抗议者。一名叫马修的抗议者对记者说,清场行动并非意味着“占领华尔街”活动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他们将很快制订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当日早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清场行动是因为示威者在祖科蒂公园安营扎寨,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并带来越来越多的健康和火灾隐患,所以政府下令对公园进行清场。

布隆伯格表示,在清理结束后,祖科蒂公园依旧允许示威者及其他民众进入,但不准带入睡袋、雨布、帐篷等物品,同时进入人员的行动必须符合公园规定。

关于总统

奥巴马获益说

席卷全美的“占领”示威浪潮当地时间11月15日遭遇沉重一击:示威中心“占领华尔街”大本营被纽约警方强制清场。此事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各界非常关注“占领”运动下一步将如何发展。“占领华尔街”示威大本营被警方占领,极大震撼了全美各地的示威者。对示威未来走向,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占领”示威彻底完蛋了,已被当局成功地打压下去;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未必完全是坏事,示威者有可能“化愤怒为力量”,在以后的示威中更加团结一致。

美国“占领”示威预计最近还能保持一定声势,但当局今后很有可能加大围剿力度。如果示威者找不到这场示威浪潮的方向,不少人也许就会借此退出,示威抗议的休止符似乎已依稀可见。

对于这场抗议运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态度有明显差别。民主党许多官员都明确表示理解或同情。总统奥巴马称,“抗议运动表达了美国人民对金融系统的不满”,并借机将矛头指向共和党人,指责国会中的共和党人在过去一年中一直阻挠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实施。而共和党的态度截然相反,不少议员公开指责“占领”示威者是“破坏公共秩序的暴徒”。

在美国不少政治学家看来,这场运动将对美国的政治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哥伦比亚大学资深政治学教授珍妮·科恩认为,从这时的状况来看,抗议运动对奥巴马获得连任是大有好处的。因为奥巴马一直主张对富人加税,但苦于自己的增税方案一直受到共和党的阻挠。这次运动把社会底层的声音真实地呈现在共和党的面前,即便共和党心中有怨言,但面对民意沸腾,也不可能毫无所动。

奥巴马回应

10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面回应已经蔓延至全美各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指该运动显示民众对美国金融行业存在广泛的不满。他指出,美国民众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遭受重大损失,但金融行业仍充斥着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抗议运动表达了美国人民对金融系统的不满。

奥巴马指出,一个健康的金融系统要求银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服务品质、价格和产品进行竞争,而非通过欺诈性操作、隐性收费和无人能懂的衍生性产品交易。此前他动用了大量的政治资本力主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就是为了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奥巴马借机将矛头指向共和党人,指责国会共和党人过去一年一直阻挠该法案的实施,甚至希望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缺乏监管的时期,共和党的总统参选人甚至表示要废除该法案,而这些都不是美国人民所期待的。

各方反应

纽约警察

在抗议期间,发生的纽约警察逮捕事件如下:

4名抗议者由于蒙面而被捕

1名抗议者由于穿过警察设置的路障并对抗警察而被捕

2名抗议者由于进入美国银行大楼而被捕

1名抗议者由于扰乱治安被捕

在9月24日,至少80人在强行通过被关闭的大街开始向外围住宅区游行时被捕。逮捕他们的大多数理由是阻碍交通,个别理由是扰乱和不遵守秩序。

10月1日,抗议者在通过布鲁克林大桥游行时,《纽约时报》报道说有超过700人被捕。警察使用10辆巴士运载抗议者离开大桥。警察并没有阻止这场非法的游行,只是禁止示威者走上行车道,纽约警察局的发言人Paul Browne表示:警察是在对抗议者多次警告不要滞留在大桥上而应该站在人行道后,由于人们拒绝服从才被捕的。而没有走上行车道而在人行道上的示威者并没有遭到逮捕。

截至10月2日,绝大多数被捕的人已被释放,只有20人由于扰乱治安而面临刑事指控。

媒体

一些媒体和财经部门的评论人士表示尽管这些活动的组织者表示活动是非暴力的,仍然能带给不少纽约人以骚乱的恐惧感。在The New American的采访中,来自Center for the Defense of Free Enterprise的Ron Arnold宣称“美国的种族主义者正在计划举行许多暴动以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我在谈论我们国家里反对资本主义的恐怖分子”。保守的The Blaze新闻网站,批评美国愤怒日(U.S. Day of Rage)参与这些运动,并将之与1969年发生的“愤怒日”(Days of Rage)的暴力活动相提并论。《纽约每日新闻》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将抗议者描述为“一群被宠坏的小屁孩”(bunch of spoiled brats)。《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文章写道“持续一周的抗议活动像是一尊半身雕塑像(意思是失败的)”。电视节目The O'Reilly Factor对活动评论道“如果大家把每一项左翼的思想进行实践,那么大家就都陷入灾难里了”。

而对活动持支持态度的自由派媒体也有不少。为ThinkProgress写作的部落客Zaid Jilani在文章中表示:抗议者反抗华尔街的愤怒情绪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华尔街的行为使得上千万的人戏剧性地变穷。左翼部落格Crooks and Liars的部落客Susie Madrak写“我感觉这(活动)可能是对的事情”。不过,自由派的杂志Mother Jones对集会活动给予了严厉抨击,9月27日发表的文章强烈批评这个运动缺乏向前进步的清晰信息和策略,该观点是指这些运动在广大美国人之间很难具体实践:“到目前,这更像是一场梦想者们的运动,而非中产阶层想要的”。

中国大陆媒体

几大门户媒体头版用红色字体报道称美媒失声华尔街:美国媒体违反一贯唯恐天下不乱的风格,对“华尔街革命”实行低调处理。美国各大主流媒体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轻描淡写。文章称“美国媒体,看不到什么‘新闻自由’,看不到什么‘客观公正’,真正看到的不过是美国媒体基于资本利益、美国利益所一贯严格恪守的‘政治正确’而已”。

名人

电台节目The Sean Hannity Show的Sean Hannity声称“所有抗议者所说的关于福利的言论都直接来自于总统奥巴马口中”,而Kimberly Guilfoyle则称抗议者“绝对没有关注个人生活的目标或动机”。在Gothamist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批评活动参与者在表达论点时缺乏具体细节。

导演麦可·摩尔反对华尔街时说“他们(华尔街)在尽量拿走我们的民主,并把这个国家变成盗贼统治的国家”。教育家兼作家Cornel West针对一些批评者说抗议者缺乏具体的目标时表态说“把针对华尔街贪婪的焦点概括成一两种具体诉求是很难的,我们谈的是民主的觉醒”。加拿大作家娜欧米·克莱因支持示威者时说“现在不是解散刚诞生的反对金钱权力运动的时候,相反人们应该去加强它、支持它和帮助它使之产生巨大的能量。面临许多困难,我们承担不起犬儒主义(cynicism)”。

饶舌嘻哈歌手卢普·菲亚斯科为活动者捐助了帐篷和移动音响器材,他还写诗以激励抗议者。喜剧演员Roseanne Barr在活动的第一天对示威者对话时,她把华尔街金融家说成是“使我们经济下降并导致世界产生各种问题的人”。奥斯卡影后苏珊·莎兰登对集会者说道“我来这里是来接受教育的……我们国家的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void)”。其他支持活动的名人还有:Russell SimmonsAnti-Flag萨尔曼·鲁西迪玛格丽特·爱特伍诺姆·乔姆斯基和电台司令。

半年纪念

2012年3月17日,美国纽约,警察和“占领华尔街”抗议者发生冲突。

200多名“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17日在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城的祖科蒂公园举行示威活动,庆祝“占领华尔街”六个月纪念日。

2012年3月17日的示威活动在纽约当地警察的严密注视下进行,近十辆警车停靠在公园旁边随时待命。

在这期间,警方逮捕了一些示威者,并在逮捕过程中与示威者发生多起小范围冲突,但冲突并未造成人员受伤。大多数示威者都希望当天的纪念活动能够成为重振“占领华尔街”活动的一个契机,他们也再次表达寻求改变的决心。

“从(占领华尔街)活动最开始我就在这里了,我真心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可以改变世界。”30多岁的示威者辛西娅·普莱斯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有机会去上大学,毕业后有许多的工作机会。而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属于他们的机会,他们看不到未来。这就是我在这里的原因,我们需要改变这样的局面。”

“占领华尔街”活动组织者在网站上宣布,将在五月一日劳动节当天发起一轮更大规模的罢工,并且加紧培训示威者们如何更有效地参与游行和示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