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耀如

更新时间:2024-10-30 19:04

卢耀如,1931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31年05月22日,卢耀如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后升入福州私立英华中学,他每学期成绩列在全高中前6名之内,并得到奖学金。

1950年01月,从福州私立鹤龄英华中学(高中部)毕业,随后经沈元推荐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福州市工作委员会南台办事处 ( 福州市南台学联 ) 工作,期间突击复习并带病参加高考;10月,进入清华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

1951年夏天,去北京一个建筑工地进行劳动,协助建筑公司进行工地整顿,得到的报酬,大部分捐献给抗美援朝;同年,淮河发生大水灾,经当时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后组建为地质部)的安排,卢耀如、田开铭钱学溥三个男同学及一女同学余也果,一起去淮河实习。

1952年09月,由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进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学习。

1953年05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8月,应国家需要从北京地质学院提前毕业。

1953年09月至1954年01月,担任地质部东北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组长。

1954年04月至1954年10月,担任地质部新安江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长。

1954年11月至1956年02月,担任地质部931地质大队2分队队长,负责郏县水库的勘测。

1956年03月至1957年03月,在官厅水库地质研究队工作。

1961年01月至1963年01月,在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黄河龙门枢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队工作。

1963年03月至1966年08月,在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喀斯特矿床水文地质及地下水动力学研究室工作。

1973年,与姜国杰、胡海涛一起赴阿尔巴尼亚,为解决费尔泽水电站库岸边坡稳定和毛泽东水电站的岩溶渗漏问题,指导当地中阿专家进行调查研究。

1974年08月至1981年08月,担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研究室和矿床水文地质研究室副主任。

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03月,从中国地质科学院调入同济大学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1年10月,受聘中国矿业大学一级教授,并全职到校工作。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卢耀如建立了岩溶发育与工程环境效应系统理论,参与实践及指导水利水电、铁道、矿山及城镇工程勘测研究;指导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上水利水电枢纽及铁道长隧洞等大型工程勘测、研究与基础处理工作,取得一系列经济与社会效益。提出地质生态环境新认识,推动了西南地区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地质灾害,为防灾兴利提供决策依据。

2003年7月,已在同济大学工作的卢耀如针对上海地区建设工程中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向上海市领导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市委书记陈良宇和副市长杨雄对此分别作了重要批示。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卢耀如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图书十多本及图系多套。

2003年12月,由卢耀如提议的“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筹)”高级别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国内近20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院士、国务参事、校长、教授(研究员)等40余位出席了该次研讨会。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卢耀如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地质科技二等奖、全国科技图书二等奖及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人才培养

卢耀如认为:要更好提高科技成就,提高教育水平,他个人觉得主要做到这几方面工作:进一步编制全国科技发展规划(2022年—2037年)15年科研项目,包括:基础研究、生命科学与原子研究、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地质—天梯科学研究。另外,还有社会科学的研究;建立与改进科学技术的奖励与激励制度;建立发现人才、保护人才与保护成果及推广成果效应的机制;加强建立对有关科研、大学的督导与支持的机制;教育水平考核素质,不是强调升学率,科学研究应当着重多学科的融合协作,注意科学性、效益性和前瞻性。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出版图书

个人生活

1983年9月卢耀如母亲病危时,他匆匆返榕探视数日,为工程建设又奔赴野外。母亲逝世百日时,才回家祭奠母亲。

人物评价

卢耀如由于在岩溶(喀斯特)研究上的突出贡献,被中国国内外学者誉称“喀斯特卢”。(中国工程院评)

卢耀如研究有关地质—生态环境,为喀斯特地区开发作出了贡献;积极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重大灾害防治提出了重要科学认识作为决策的依据。(科学网评)

人物影响

2019年4月11日,88岁的卢耀如个人捐资360万元人民币,在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卢耀如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激励基金”,用于支持、推动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相关学科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支持这些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等。该基金以360万元为启动基金,接受中国国内外企事业单位、财团、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的自愿捐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