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6 03:10
碑阳
(碑额)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
府君讳方,字兴祖。肇先盖尧之苗,本姓□□,则有伊尹;在殷之世,号称阿衡,囙而氏焉。□□□┘圡,家于平陆。君之烈祖,少以𣽈术,安贫乐道。履该颜原,兼修季由,闻斯行诸,砥仁疠□,□□□┘土。阶夷愍之贡,𦀇常伯之寮,位左冯翊。先帝所尊,垂名竹帛。考㿖江大守,兄𤻉门大守。□□□┘孝,长发其祥。诞降于君,天资纯懿。昭前之美,少以文塞。敦厖允元,长以钦明。躭《诗》悦《书》,□□□┘秋。仕郡辟州,举孝廉,除郎中,即𠀌侯相、胶东令。遵尹铎之𣜦,保鄣二城。参国起按,班叙□□。□┘本肇末,化速𨛀置。州举尤异,迁会稽东部都尉,将继南仲、邵乕之轨,飞翼轸之旌,操参□□□,┘绥来王之蛮。会丧冭夫人,感背人之《凯风》,悼《蓼仪》之劬劳,寝闇苫凷,仍□上言,倍荣□□。□□┘祥除,征拜议郎、右北平大守。寻李癀之在□,恢魏绛之和戎。戎戢土佚,费□□□,□□□□,□┘静有绩。迁颖川大守。修清涤俗,招拔隐逸,光大茅茹。国外浮妖,淡界缪动。气泄狂□,□□□□。┘归来洙泗,用行舍藏。征拜议郎,迁大医令、京兆尹。旧都余化,《诗》人所咏,并有亡新。君□□□,□┘隆𥦀栗,鹑火光物。陨霜剿奸,振滞起旧,存亡继绝。恩隆《乾》《冭》,威肃《剥》《𡿦》。本朝录功,入登卫□,□┘翼紫宫。夙夜惟寅,祎隋在公。有单襄穆䓦谟之风。诏选贤良,招先逸民。君务在𥦀,失顺其文,举┘己从政者,退就𠡠巾。永康之末,君卫孝桓。建宁初政,朝用旧臣,留拜步兵校尉。处六𨸲之帅,维┘时假阶,将授绲职。受任浃旬,庵离𥨊疾,年六十有三,建宁元年二月五日癸丑卒。诏遣使□□┘吊赙礼,百寮临会,莫不失声。其年九月十七日辛酉㘸。盖《雅》《颂》兴而清庙肃,《中庸》起而□□□。┘故仲尼既殁,诸子缀《论》,《斯干》作歌,用昭于宣。𧧓以旌德,铭以勒勋。于是海内门生故吏,□□□,采嘉石,树灵碑。镌茂伐,祕将来。其辞曰:┘峨峨我君,懿烈孔纯。高朗神武,历丗忠孝。冯隆鸿轨,不㤁前人。𥦀猛不主,德义是𦀇。韬综頙□,┘温故前呈。㩜英接𥝙,踵迹晏平。初据百里,显显令闻,济康下民。曜武南会,边民是镇。惟□□□,┘忧及退身。参议帝室,剖苻守藩。北靖□□,有□有声。旋守中岳,幽滞以荣。迈种旧京,□□□□。┘舍泽戴仁,□□攸宁。克长克君,不虞不阳。维明维允,燿此声香。能悊能惠,克亮天功。入统□□,┘赳赳光光。法言稽古,道而后行。竞竞业业,素丝《羔羊》。訚訚侃侃,顒顒昂昂。蹈规履榘,金玉其相。┘謇謇王臣,群公宪章。乐旨君子,□□无疆。铭勒金石,□□□□。□问□□,万世是传。碑 。┘
(说明:加粗表示异体;□表示缺一字;……表示缺若干字;┘表示分行。)
碑阴
碑阴原有字,现已全部漫灭。
衡方少举孝廉,历任郎中、即丘侯相、胶东令、会稽郡东部都尉、右北平太守、颖川太守、京兆尹等职。建宁初年,汉灵帝即位,起用旧臣,衡方被拜为步兵校尉。衡方上任才十天就突然染病,卧床不起,于建宁元年(168年)二月五日逝世,同年九月十七日下葬。《衡方碑》即其门生故吏在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九月为其追颂生前事迹而立的墓碑。
风格特征
《衡方碑》的风格特征主要有:
①讲究气势。虽然从外形看来《衡方碑》并没有恣肆的体势和飞动的主笔画,但其铺毫前行、不求精工的线条本身和茂密的结构却又在昭示一种粗犷和雄强。
②崇尚古拙。“古”表现在线条的朴素,没有故作姿态的甜俗。线形的变化更多地出于自然的粗细交错、曲直相生、长短穿插等,在运笔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节奏点”可以找寻、没有人为的刻意雕琢,只有从平实线条所透射出的斑驳的古意和率真。“拙”表现在结构的方整,和方整之中的重心偏移——有时偏左、有时偏右、有时偏下。
③表现力量。《衡方碑》的力量表现为肥厚浑厚如磐石,此由用笔的“积点成线”而来。这种用笔不同于篆书的平移,虽然都是中锋,但篆书中勿须顿挫,用力平衡,而《衡方碑》线条的内在运动是不断地调整提笔、顿笔、扭曲、出锋等动作过程,不断地调整笔锋用力的角度和位置。它也不像《礼器碑》和《曹全碑》等波挑明显的汉碑那样来得舒展,而是显得匆匆忙忙,对波挑的书写尽量弱化,而表现为圆融和含蓄。
(图册来源:《汉衡方碑》)
清代书法家翁方纲:是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矣。然予尝以每行分翦,微空一线之隙装之,则每字相接,并不嫌于紧密,盖其书势在《景君》《郑固》二碑间也。(《两汉金石记·卷十二·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衡府君碑》,方古中有倔强气,自是东京杰迹。(《何绍基诗文集》)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汉碑萧散如《韩敕》《孔宙》,严密如《衡方》《张迁》,皆隶之盛也。(《艺概·卷五·书概》)
清代书法家方朔:字体方正浑朴,与《张迁碑》可以伯仲。(《枕经堂金石跋·卷三·汉卫尉卿衡方碑跋》)
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①此碑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一·汉·卫尉卿衡方碑》)
近代书法家康有为:①于是《衡方》《乙瑛》《华山》《石经》《曹全》等碑,体扁已极,波磔分背,隶体成矣。(《广艺舟双楫·卷二·体变第四》)②凝整则有《衡方》《白石神君》《张迁》。(《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③《武班碑》为纪伯允书,《郙阁颂》为仇子长书,《衡方碑》为朱登书,《樊敏碑》为刘懆书,虽非知名人,然已工绝如此。(《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④《衡方》《张迁》《白石神君》《上尊号》《受禅》,皆方笔也。(《广艺舟双楫·卷五·缀法第二十一》)
近代篆刻家、藏书家姚华:《景君》高古,惟势甚严整,不若《衡方》之变化于平正,从严整中出险峻。(《弗堂类稿·跋衡方碑将字本》)
流传情况
《衡方碑》原在山东汶上县次邱乡中店村(旧称平原社郭家楼)。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汶水泛决,碑陷卧,庄人郭承锡重立。1953年移到岱庙炳灵门内陈列,1983年9月移到岱庙碑廊。
著录情况
(表格内容来源:《山东汉代碑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