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19:10
1840-1841年的三次厦门之战是鸦片战争中的几次重要战斗。
第一次厦门之战发生于1840年7月3日,是鸦片战争的初战。对于这次战斗,不少史学著作称,英军由广东北上,遣军舰5艘攻厦门,由于闽浙总督邓廷桢加强了厦门的防御,清军击退了英军的进攻,英军见厦门不能得手,遂北上舟山肆虐。其依据主要是《道光洋艘征抚记》和《中西纪事》的记载。但据茅海建考证,1840年7月2日,英国全权代表、远征军总司令懿律与全权代表义律率第二批舰队北上(第一批舰队由英国驻印舰队司令伯麦少将先期北上舟山,并于7月5日进攻定海)经过厦门时,根据外相巴麦尊的训令,派出军舰“布朗底”号(Blonde)前往厦门,向当地官员送交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的副本。懿律所率舰队在厦门根本没有停留,而是直接北上。“布朗底”号舰长胞诅受领任务后,当日驶入厦门南水道。邓廷桢在战后的奏折中也说:“六月初四日(即7月2日),有英夷兵船一艘,由清屿洋阑入屿仔尾海面。……该船悬挂白旗,并无动静……初五日,夷船开放杉板船一只,内载三十余人,冲过对岸,船头一人,口操官音,称欲求和,语多狂悖。该文武等(指驻守厦门官员)并力斥阻,不许上岸。该兵船换挂红旗,声言开炮……”(《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册,第340页)由此可见,第一次厦门之战是在清军完全没有准备,英军只派出一艘军舰前往送交文件的前提条件下发生的。这次战斗只不过是一次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而不是一次真正的攻防战斗。
据英方翻译官罗伯聃称,当其小船距岸仅两码时,清军冲上来企图抓住他,小船随即后退,清军射箭、开枪。远处的“布朗底”号舰长胞诅见此,立即以舰炮轰击岛上清军和清军水师战船。而据前述邓廷桢的奏折,是英军先“声言开炮”,于是清军抢先开枪、射箭,战斗打响。至下午4时,“布朗底”号起锚,北去舟山。
这次交战的结果,罗伯聃称大败清军,击毙清军约10至12人,其余清军溃散,英军无一伤亡;邓奏称击毙英军4人,伤甚众,清军战死9人,伤14人。
1840年7月7日,邓廷桢接到厦门开战的报告,立即由福州启程,赶往泉州。他此时尚不知道鸦片战争已经开始,仍认为这是“卖烟夷船”的举动。直到7月17日,他才知道这是英国“兵船一只”。18日,他又接到浙江定海镇总兵张朝发的报告,英国军舰20多艘进逼定海,局势危急。邓立即意识到,战争已经开始。他命令加强厦门的防御。
就在邓廷桢的筹防措施基本落实之际,1840年8月,第二次厦门之战爆发了。
根据邓廷桢、祁寯藻的奏折,8月21日,英三桅船、二桅船和1艘在厦门外围岛链青屿以外游弋。次日,英船悬挂红旗直扑厦门岛南岸,清军师船迎战,南岸火炮亦开火夹击,叠中英船,英舰不支退出战斗,但仍留在青屿之内。清军此日战死6人。23日,英舰再次逼近厦门岛南岸,清军当即回击,打中英舰多次。英舰被迫再次退出战斗。该日清军战死1人。24日,英舰派舢板3只追赶入口的中国商船,清方水勇驾划龙船4艘相救,将英舢板逼至屿仔尾后的小湾内,击中英军5人,救出被追商船,水勇受伤2人。25日,英舰仍逗留在青屿一带,清军昼夜巡防。26日,英舰起锚离去,留有书信一封,交渔船带回。
但据英方和《中国丛报》1840年9月号的有关记载,这次参战的英舰是三桅的“鳄鱼”号(Alligator)五级军舰和二桅的“布里玛”号(Braemar)武装运输船,它们执行的是封锁厦门港的任务。由于当时英国侵华舰队主力正在大沽口外,准备与清政府进行谈判;而侵华陆军主力正驻在舟山。英国企图通过派军舰封锁珠江口、厦门港、宁波港和长江口,迫使清政府屈服。因此,英军未下令攻取厦门。
在这次战斗中,开始英舰对清师船时,英军占了上风;而后期英舰对清岸炮时,清军占了上风。
1841年2月,新任闽浙总督颜伯焘抵达福州任所。他决定亲自驻守厦门督办防务,并于3月2日抵达厦门。在颜伯焘、兴泉永道刘耀椿及新任福建水师提督窦振彪的督率下,厦门进行了大规模的防御建设。
1841年5月,英国政府否定《穿鼻草约》,改派璞鼎查来华,扩大侵略。8月11日,璞鼎查到达澳门,决计引兵北上,先行攻占厦门。8月21日,英国舰队离开香港。这支舰队共有军舰10艘,载炮共310门;武装轮船4艘,共载炮16门;运输船22艘,载运陆军共计约2500人。(《中国丛报》第524页)
1841年8月25日傍晚,英国舰队到达厦门口外,在“布朗底”号舰长胞诅的引导下,舰队当晚穿过外围岛链,顺利地驶入厦门南水道。8月26日下午1时15分,英军各舰船起锚扯帆开动,按其计划,驶向指定的攻击位置。颜伯焘坐镇厦门岛,指挥厦门南水道的厦门岛南岸、鼓浪屿、屿仔尾守军开炮,“三面兜击”英军。英舰队以轮船“西索斯梯斯”号(Secostris)、“皇后”号(Queen)为先导,风帆动力的各战舰和部分运输船随从其后。“布朗底”号、“都鲁壹”号(Druide)和“摩底士”(Modeste)号冒着厦门岛南岸等处清军的炮火,一面开进,一面还击,直趋鼓浪屿,与鼓浪屿的清军炮台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威厘士厘”号(Wellesley)和“伯兰汉”号(Blenheim)跟随“班廷克”号(Bentink)于下午2时半到达清军最主要的防御阵地——石壁正面,与先期到达的轮船“西索斯梯斯”号、“皇后”号一起同石壁清军进行炮战。战舰“巡洋”号(Crriser)、“卑拉底士”号(Pylades)、“哥伦拜恩”号(Columbine)、“阿尔吉林”号(Algerine)继续跟进,与石壁及石壁以东的清军炮台进行炮战。由于双方在火炮性能、弹药质量、射击技术等方面的差距,清军在炮战中处于劣势。
下午3时左右,“布朗底”号等3舰打哑了鼓浪屿上清军3座炮台,英军海军陆战人员即在该岛最东处炮台的右翼沙滩登陆,其它步、炮分队亦随后登陆。英军很快占领了鼓浪屿。英舰“摩底士”号、“布朗底”号又强行突入厦门西水道(即内港),打哑了沿途清军各炮兵阵地,俘获该处停泊的已经基本完工的26艘清军战船。
下午3时45分,轮船“复仇神”号、“弗莱吉森”号拖带一些小船,载运第18团、第49团,航至厦门岛南岸。在“巡洋”号等4艘军舰的炮火掩护下,英陆军在石壁东侧的沙滩上登陆。守壁清军见势大部溃逃,部分将士与之肉搏。金门镇总兵江继芸见势不可挽回,跳海自杀。约4时,石壁失守,厦门岛南岸的炮台等阵地随之亦陷。
登陆英军在占据厦门岛南岸防御工事后,向西北方向攻击前进,其目标是厦门城。各处清军多次与之交战,均被击溃。颜伯焘见此局势,率领文武官员逃往同安县城。岛上清军失去指挥,陷入混乱,纷纷溃逃。英军在占领厦门城东北的高地后,因天色已晚,便停止进攻。
8月27日清晨,英军攻击厦门城,当攻至城墙时,发现守军已于夜间撤走,遂顺利占领该城。
此战,清军亡总兵1名,副将1名,守备等军官6名。据后来调查该战的清方官员称:厦门岛南岸各阵地战死兵丁40余名,鼓浪屿岛战死兵丁33名,受伤37名。但从清方官员奏折中的战前派防、战后回营的数字相比较,厦门清军共计减员324名。英方的报告称,英军在此战中共战死1名,受伤16名。
英军的目的并不是长期占领厦门岛,而是通过不断地打击清军,造成军事压力,迫使清政府屈服。为此,他们放弃了厦门岛,留下军舰3艘、运输船3艘、陆军550人驻守鼓浪屿,主力继续北犯浙江,扩大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结束后,鼓浪屿仍是英军手中的抵押物,直至1845年3月,清政府付清绝大部分战争赔款,英军才撤离鼓浪屿。
第三次厦门之战失败的原因,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主要是:
一、火炮技术落后。
二、轻视英军陆战能力,无防敌登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