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3 15:15
双城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辖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介于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之间,区域南北长度65千米,东西宽度85千米,全区土地面积为3112平方千米。双城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多,少雨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早霜;冬季严寒少雪。截至2023年6月,双城区下辖10个街道、9个镇、8个乡、1个省级技术开发区,有行政村246个。区人民政府驻新兴大街99号区委大楼。截至2023年末,双城区户籍总人口74.7万人。
自舜始,经夏、商,至周时,双城为肃慎故地。
两汉、三国、晋时,属扶余国。
南北朝,初为勿吉,末期,属勿吉伯咄部。
隋代,仍属伯咄靺鞨。
唐代,初属伯咄靺鞨。圣历元年(698年)之后,为渤海国郑颉府属地。
辽代,初属东京遭滨江州之乌萨扎部。公元十世纪渤海国灭亡后,居其故地之女贞族兴起,分生、熟女真部。生女真居长白山至松花江流域,双城境为生女真完颜部地。
金代,属上京路会宁府肇州属境,为汉军万户居住地。
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境,今双城市西南大半拉子古城和今拉林镇附近之双城子古城,前属双城。
明代,初属奴尔千都司所辖之纳邻河卫(即拉林河卫),后为女真四部之一的扈伦部属下的乌拉部故地。
清代,初属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昂邦章京升驻宁古塔将军,管辖今黑龙江省所属的广大地区,双城地区归其所属。康熙十五年(1676年),将军驻所迁吉林鸟喇(今吉林市),宁古塔城置副都统镇守。双城地区属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所辖,统于宁古塔将军。雍正三年(1725年),设阿勒楚喀副都统(今阿城),双城境遂为其所辖,仍统于宁古塔将军衙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双城境隶属吉林将军属下之阿勒楚喀副都统。嘉庆十九年(1814年),设双城堡委协领衙门,为双城设治之始。咸丰元年(1851年),裁协领,改设副都统衔总管,设总管署。光绪八年(1882年),裁总管,复设协领;同年,设双城厅,置理事抚民通判,兼辖拉林,旗,民分治,属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吉林行省由巡抚衙门直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增设滨江遭,属滨江道。宣统元年(1909年),升厅为府。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滨江道改西北路遭,双城属西北路道。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县。民国三年(1919年)6月,西北路道改为滨江道,辖县仍旧。民国十七年(1923年),废道,由省直辖,为一等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31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双城县,成立了伪双城县公署。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划归伪滨江省管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7日,双城市民主政府成立,隶松江省哈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54年8月1日,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市人民委员会由省直辖。
1958年8月16日,黑龙江省设置松花江专区,归松花江专员公署直辖。
1959年5月,划归哈尔滨市管辖。
1965年8月,又重属松花江地区行署管辖。
1988年9月,民政部批复撤销双城县,设立双城市(县级),以原双城县的行政区域为双城市的行政区域。
1996年,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归哈尔滨市管辖。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县级双城市,设立哈尔滨市双城区,以原双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双城区的行政区域。
2015年5月10日,哈尔滨市双城区正式挂牌成立。
清嘉庆中叶,初设双城堡时,由拉林协领管辖闲荒内拨出南北70余里,东西130余里之地界,用于屯田。四围设立大封堆,以别拉林、双城堡两协领分管界址。在适中之地设协领治所,初称中屯,后更名为双城堡。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续开左、右二屯闲荒,编旗设佐、分置佐领治所,辅助协领管理旗务。中,左、右三屯相互交界处,各设小封堆,以别三屯佐领分管界址。按八旗制,三屯各设八旗,每旗立5屯,计120旗屯。每屯设十家长2人,屯达1人,五屯设总屯达1人,以资约束,有事禀官办理。此即双城堡屯田开始后之行政区划。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通判阮忠植创办警察,初以城内为第一警察区,翌年12月,将全县乡村划为9个警察区,共10区。宣统三年(1911年),第三区划归滨江,尚余9区。此时警察区与行政区合一。
民国时期,全县为9区,4镇319个自然屯,其中旗屯110个,民屯218个。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施行保甲制。把原9个行政区改为9个保,保下共辖581甲,甲下辖7165牌,规定(10户为1牌,10牌为1甲)。
伪满康德三年(1936年),保与甲间增设常务甲,为联络中心,每1常务甲,辖10甲左右,时有常务甲50个。
伪满康德四年(1937年)12月1日,伪国务院颁布《街村制》,以原常务甲为基础,将全县划为2街58个筹备村。
伪满康德五年(1938年)末,原第9区划归苇河县,由2街58个筹备村变为2街38村,村名各以新、兴、国、政、尚、仁、爱等字冠首。此街村制直至1945年“9·3”抗日战争胜利时废止。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末,县民主政府成立,全县设第一区(城区)、城东区和西北区等三个行政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全县重划为11个行政区,下设83个村。原第一区改为城关区,辖33个坊。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将原来的十一个区,调整为16个区;同年12月,又将以数字为序的区,改为以地名冠首。农村15个区辖239个村。城关区仍辖33个坊。
1956年3月,改区村制为乡、村制。全县设1镇(辖10个街道办事处)35个乡(辖239个村)。
1958年3月,将原1镇35个乡合并为1镇16个乡。9月,撤销乡制,在乡、镇基础上,建立17个人民公社,下设255个管理区。
1961年5月,重新划出东官、金城、同心、公正4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增至21个。下辖280个生产大队(含686个自然屯),1196个生产队。
1970年,又划出新兴、文革、前进、红光、跃进、团结、永胜7个人民公社,全县计28个人民公社,12个街道办事处,322个生产大队(含691个自然屯),1411个生产队。
1978年11月,太平公社划归哈尔滨市管辖。
1984年,全县将27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22个乡,5个镇(双城、周家、五家、韩甸、兰棱)。同时将原373个生产大队改为374个村,下辖691个自然屯。
1985年,东官、农丰、杏山、单城4个乡改镇,全县遂为9镇18乡,其中乐群、幸福为满族乡。乡,镇下设374个村居民委员会、22个街道办事处、691个自然屯。
2006年,双城辖8个镇、1个民族镇、6个乡、9个民族乡。
2012年,撤销新兴满族乡,设立新兴镇。
2014年,团结乡、公正乡正式撤乡建镇。
截至2023年6月,双城区下辖10个街道、9个镇、8个乡、1个省级技术开发区,有行政村246个。区人民政府驻新兴大街99号区委大楼。
双城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西北、北部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两县市相望;东北紧邻哈尔滨市;东、东南与阿城区、五常市接壤;南、西部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榆树市、扶余市为邻,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之间,区域南北长度65千米,东西宽度85千米,全区土地面积为3112平方千米。
双城区成土母质为第四纪沉积物。分为3种类型,即冲积沉积物、冲击物质、风积物质。该区为冲积沉积物地质。地址构造由长白、兴安褶皱带和张广才岭褶皱带组成,地下主要为花岗岩类的岩石。
双城区属第四系地层分布,发育良好,有中更新下荒山组和下更新统白山组含水岩层,两者之间夹有粘土或淤泥质亚粘土层。岩层的岩性为灰白色的细砂,中粗砂、砾石、流石普遍分布,表层为黑土,一般厚度0.3米。
双城区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全境为冲击平原和阶地,无山,地势平坦,呈东高西低状。东部周家镇至西部杏山乡为脊梁,南、西及西北部沿江河地势由高向下低垂,呈马鞍状。海拨高度为120—210米,相对高差为100米。地貌可分为一、二级河流阶地。二级河流阶地,海拔高程在160—210米范围内,地势高,易水土流失;一级河流阶地,海拔高程在120—160米之间,为低平原;三级江河漫滩地,主要是松花江、拉林河沿岸的泛滥地。
双城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春季风多,少雨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早霜;冬季严寒少雪。春季(2—4月)多西南风,持续时间长,风力大,瞬间最大风速达30米/秒;夏季(5—7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为21℃,其中7月份最高,平均为23℃左右,极端最高温出现在6月上旬—7月中旬;秋季(8—10月)降水量明显减少,气候变化较为急剧,气温易出现骤升骤降,一次升降幅度可达±10℃左右;冬季(11—1月)太阳高度角较低,昼短夜长,地表白天吸收热量较少,而夜间散热冷却强烈。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侵,寒冷、干燥、降水少,是全年最冷季节,平均气温-13℃—15℃。1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气温-20℃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在-30℃以下,最低极端气温出现-39℃。11月上旬土壤稳定结冻,最大冻土深度达185厘米。本季节降水15—2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左右。
双城区全年平均气温为2.0—5.3℃之间,一年内气温夏高冬低呈正曲线变化。月平均气温是:1—7月份逐月上升,7—12份逐月下降。双城区全区一般年份10月中旬开始结冻,11月上中旬结冻10厘米。全市3月下旬开始解冻,4月上旬解冻10厘米,开始播种大田。双城区多数年代冻土深度达150厘米以上,少数年代在150厘米以内。一般年代11月上旬冻土深度达10厘米左右,6月份全部化通,冻土时间9个月之久。双城区初霜期多出现在9月下旬。
双城区全年总降水量在410—520毫米之间,个别年份不足350毫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毫米,折合水量为14.62亿立方米。平均地表径流为1.55亿立方米。地表水人均年占有量为221.4立方米,低于全国、全省人平均水平。
双城区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明显,春季多,夏季其次,秋季再次,冬季最少。5月份是全年日照时数最多月,在201—312小时,12月份为最少月,在113—197小时。日照百分率冬季大、夏季小,春秋季属中。
双城区一年四季都有大风发生,一般年份,大风日数达10—30天之间。历年3—5月大风日数平均14天,占全年大风日数的67%。
双城区三面靠水,河道环绕区界。南为拉林河,北靠松花江。松花江位于北部,流经四个乡镇,流程全长65千米,拉林河围绕南、西边境,流经七个乡镇,境内流长135千米。
松花江:满语“松阿里乌拉”,是天河之意。唐为粟末河,辽为鸭子河,明宣德年间改名为松花江。自扶余市入境,流经烟囱网,砬子屯、于万屯、葛家崴子、腰崴子、谢家屯,由胡家屯东北5千米处出境入哈尔滨界。市域集水面积为27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为1177.9立方米/秒,南岸扬程为50—60米。
拉林河:辽称涞流水,金称涞流河,明称纳怜河。发源于张广才岭西麓的老爷岭,由五常市入境流经单城镇的前房子至金城乡的小嘴子屯折向北,绕经花园、半拉城子、白土崖子,到万隆乡板子房入松花江。流经区境内全程为135千米,集水面为46平方千米。流量105立方米/秒。
友谊渠:1976年开始兴修的1条人工水渠,地处区境内内拉林河下游北岸,全长为212千米,正常引用流量为17.3立方米/秒,最大引用流量为32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为34万亩,至1985年实际灌田为10.2万亩。
双城区土壤类别分为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沙土、泛滥土6个土类。黑土主要分布在平岗地和漫川漫岗地,占全区土壤面积的58.08%;黑钙土主要分布在黑土向草甸土过渡的地段上,占全区土壤面积的18.85%;草甸土分布在微地形或低平地上,占全区土壤面积的18.30%;沼泽土主要分布在农丰、水泉、杏山三个乡镇的沟塘积水池里,占全区土壤面积的0.35%;沙土主要分布在将河漫滩,占全区土壤面积的0.42%;泛滥土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拉林河流域的泛滥地里,占全区土壤面积的3.90%。
双城区土壤以黑土为主。黑土主要特征是有机质含量较高,腐殖质层较厚,土壤团粒结构较好,水分较充分。现状腐殖层平均厚度约30厘米,剥离表土面积36.20公顷,可剥离面积36.20公顷,土壤pH值在6.0—7之间,土壤抗蚀性较强。
双城区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植被可分为三个区域。
中部平原区:中部平原区分布在全县27个乡(镇)的一、二级阶地上,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5%以上.原始植被为五花杂草群落,间有疏林灌木。原生植物有狼尾巴草、茵陈蒿、黄蒿、艾蒿、青蒿、车前草、苣荚莱、蒲公英、黄瓜香、稗草、大耳朵草、野茧蓿、黄芪、笤条、柳毛等等。开垦后为人工植被,80%以上面积为农作物,林木植被占8%。
江湾草原区:江湾草原区分布在万隆、杏山、临江、永胜、韩甸、金城、兰棱、前进、单城城等乡(镇)的江湾河套里,面积为389812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6%。生长着大、小叶樟、柳条、蒿类、三棱草、水葱、臭蒲等等其中一部分为纯小叶樟植物群落,生长在草甸土和沼泽土上,生命力及覆盖度极大。19世纪前,生长非常茂密﹐草高1米左右,无其它草类杂生。另一部分为小叶樟、大叶樟、柳通群落,地势比纯小叶樟群落稍高,土壤水分充足,生长繁茂。还有一部分为三校草等杂草群落,系沿江一带天然牧场。
内地草原区:内地草原区分布在五家、公正、农丰、水泉、团结、希勤、韩甸、周家等乡(镇),面积为378930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左右。其中一部分生长着碱草植物群落,以碱草为主,还有星星草,狼尾巴草,皮子草等耐碱性杂草。盛产羊草和烧柴,是较好的天然牧场。还有部分内地泡泉积水地带,地势低洼,长期积水,积水深达30公分左右,形成盐碱化的沼泽土,生长着茂密的青塘苇草,面积约有15000亩左右。另有一部苇塘混生有乌拉草,三棱草,臭蒲等耐水植物。八十年代建成第六排水干线,部分积水排出,苇塘面积减少。
双城区的水资源由两部分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一部分为境内地面径流量,另一部分为过境的江河水。平均地表径流1.55×108立方米。松花江在双城区境内流程65千米,集水面积27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177.9立方米/秒。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即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嫩江,南源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西流松花江。水文上以正源为南源,北源嫩江一般作为支流。从正源(南源)算起,松花江长度为1927千米。从北源算起,松花江长度为2309千米。松花江在双城区内主要支流为拉林河。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双城市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83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0.3亿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16.4%。
双城区土地总面积311213.38公顷。农用地面积266088.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88%。耕地243225.0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91%;园地426公顷,占农用地的0.16%;林地12102.1公顷,占农用地的4.53%;草地10335.46公顷,占农用地的3.87%;其他农用地1189.73公顷,占农用地的0.45%。全市共有其他土地43935.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12%,其中未利用土地(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裸地等)11320.69公顷,占未利用地的25.77%,水域面积12102.12公顷,占未利用地的27.55%。
双城市属资源贫乏区,已探明和开采的矿产资源有五种:石油分布在临江、水泉、杏山、万龙等乡镇,在白垩地层1200—1500米之间,储有工业价值的原油。天然气分布在永胜乡至哈尔滨市太平区之间。据石油勘测部门探明储油面积1500平方公里,储量达3700万吨,按每年开采50万吨计算,可开采70年,已打井194眼,年开采量达10万吨。石英砂(建设用砂)主要分布在拉林河流域,年开采量在500万立方米左右,是双城市建筑市场的主要建筑材料。砖瓦用粘土分布较广,已探明储量为785.4万立方米,保有储量为565.2万立方米,是红砖生产的主要原料。矿泉水是黑龙江省内不可多得的矿产资源,分布在公正乡、五家镇、农丰镇,储量丰富。
双城区境内在京旗移垦之初野生动物颇多,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落饭锅里”之说。临近山边村落,时有虎、熊出没,咬食农家牲畜。随着开垦日久,垦植率逐年增多,野生动物日少,部分野生动物现已绝迹。
野兽:狼、狍、狸,山猫、狐狸、貂、貉子、鼬、水獭、旱獭、獾子、兔、鼠等。
禽类:雉、野鸭、雁、燕、喜鹊、乌鸦、麻雀、猫头鹰、啄木鸟、鹁鸪、沙鸡、蝙蝠、画眉、百灵、蜡嘴、黄雀、苏雀。
昆虫:蚕、蜂、蝶、螳螂、蜘蛛、蜻蜓、蚯蚓、瓢虫、蟋蟀、蝈蝈、蚱蜢、蚁、蜗牛、天牛、蚊、蝇、蟑螂等。
双城区境内在开垦前,榛莽遍地,草原广阔,植被茂盛。随着人口的增多,草原多被开垦和退化。野生植物日益减少。
草类:小叶樟、蒲草、羊草、芦苇、靰鞡草、三棱草、木贼草、蓼吊草、苜蓿、马莲,浮萍等。
药材:红花、茴香、白芍、赤芍、车前子、柴胡、百部、防风、细辛、玉竹、紫草、紫苏、紫花地丁、紫荆、狼毒、地黄、串地龙、穿山龙、艾蒿、羊齿、地锦草、蒲公英、老苍子、大蓟、茵陈蒿、香蒿、羊奶子、马粪包、和尚头、蓖麻子、芥菜、透骨草、黄芪、甘草、猪芽菜、黄瓜香、杏仁、龙葵、指甲花等。
花类:榆叶梅、紫丁香、水仙、芍药、大丽花、百合、晚香玉、鸡冠花等。
2023年,双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2年下降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50亿元,下降3.6%;第二产业增加值35.32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93.44亿元,增长2.1%。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47.8:15.0:37.2调整为45.5:14.9:39.6。全年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20元,同比增长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84元,增长5.0%。
2023年,双城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4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亿元,增长27.0%。全年财政总支出55.2亿元,增长15.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2.5亿元,增长14.5%。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同比增长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6%;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8.8%;农林水支出增长7.4%。
2023年,双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同比下降51.0%。第一产业投资0.4亿元,下降60.2%;第二产业投资6.2亿元,下降47.4%;第三产业投资10.6亿元,下降52.4%。2023年施工项目71个,较2022年同期减少9个,下降11.3%。
2023年,双城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0.1亿元,下降2.7%。其中,农业产值117.6亿元,下降4.8%;林业产值0.5亿元,增长110.2%;牧业产值76.2亿元,下降1.2%;渔业产值2.6亿元,下降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2亿元,增长12.9%。
2023年,双城区粮食总产量122.4万吨,下降17.5%。其中,水稻产量4.1万吨,下降47.2%。玉米产量117.4万吨,下降15.8%。大豆产量0.4万吨,下降33.6%。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26.9万头、15.2万头、6.9万头、552.6万只,分别下降16.7%、增长3.2%、下降10.3%、下降7.2%。肉、蛋、牛奶产量分别为6.4万吨、3.8万吨、40.1万吨,分别下降2.3%、下降4.9%、增长3.3%。
2023年,双城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04.1万千瓦,增长5.3%。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87016吨。全年农药使用量648.0吨。全年地膜使用量2241.6吨。年末实有耕地350.2万亩。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28个。
2023年,双城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3.8亿元,比2022年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规上工业主导产业中食品工业产值增长11.0%;石化工业产值增长1.0%;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增长50.4%;装备制造业工业产值增长11.1%。
2023年,双城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同比下降15.8%。全区有资质的建筑企业20家,有资质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实现4.9亿元,增长7.2%。
2023年,双城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4亿元,比2022年下降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5亿元,下降12.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8.0%。金融业增加值15.3亿元,增长7.8%。房地产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1.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2.9%。
2023年,双城区邮政业务总量8566.9万元,增长20.0%;电信业务总量5820.0万元,增长15.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3.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3.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6万户。
2023年,双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亿元,同比增长0.3%,限上法人消费品零售额1.5亿元,下降11.4%。限额以上单位12个商品类值中2个大类商品零售额增长。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1亿元,下降57.2%,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5.6%。
2023年,双城区进出口总值完成11.5亿元,增长0.3%。进口总值实现9.9亿元,增长7.7%;出口总值1.6亿元,下降29.4%。全年全区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9456.1万元,同比增长8.9%。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0787.8万元;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8668.3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988.9万元,增长39.1%。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6726.1万元;人身险公司赔款1262.8万元。
截至2023年末,双城区公路总里程1923.9千米,其中,县级公路296.2千米,乡级公路300.9千米,村级公路1179.2千米。公路货物营运车辆拥有量5506台。其中,大型车4969台,小型车15台,牵引车522台。公路旅客营运车辆拥有量126台。其中,大型车108台,中型17台,小型1台。双城区境内有京哈铁路、拉滨铁路和同三公路、京哈公路、哈前公路、哈大高速公路四条公路以及松花江主航道穿境而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双城区常住人口为633880人,其中汉族534633人,蒙古族1220人,回族324人。
截至2023年末,双城区户籍总人口74.7万人。其中,男性38.0万人,女性36.7万人。城镇人口31.7万人,乡村人口4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355人,出生率3.14‰。死亡人口4093人,死亡率5.46‰。
1982年,双城总人口为684380人,其中汉族552835人。占80.8%,其他14个少数民族,共131545人,占19.2%。2010年,在少数民族中,满族128382人,蒙古族1401人,朝鲜族601人,锡伯族595人,回族491人,壮族36人,苗族16人,达斡尔族8人,彝族4人,侗族4人,维吾尔族2人,藏族1人,土族1人。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3人。
2023年,双城区共有各类全日制学校(园)127所,其中,普通中学37所;小学2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62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130人,其中,高中10984人,初中15146人。小学在校学生20773人。中学学校教职工2865人,小学教职工1497人。
截至2023年末,双城区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团体全年演出10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24.6万册(件)。全年全区经常性活动人数27.35万人。体育代表队4个,代表队人数60人。举办体育竞赛18次,其中,学生竞赛3次。
2023年,双城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99个,其中,区属医疗单位4个,乡镇卫生院23个,村卫生室3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全区医疗机构床位2669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53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280人,注册护士1473人。
截至2023年末,双城区实现城镇就业5319人。城镇新增就业3219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1627人。全年创业培训920人。全年全区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2969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8636人,农村居民参保274333人。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6257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46280人。失业保险参保15767人。
截至2023年末,双城区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8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2955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9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9054人。
清末民初,双城区境内男女秋冬均靠穿棉夹长袍,春夏多穿长,右侧一排纽扣,左带“开气”,黑色、蓝色居多。男的在劳动时也穿短袄,短衫和砍肩。女人只是在土改以后才兴起穿短衣服。无论棉裤,单裤皆为“肥腿”,多系“腿带”。官商,士绅外出或社交往来,多着绸缎,呢绒的长袍,马褂,冬着皮袄、大氅,学生穿蓝士林布大衫。男女均穿家制布鞋,妇女鞋面上绣各式花样,儿童镶有“云子儿”,农民冬天穿靰鞭、毡鞋。民国以后富绅穿皮鞋者有之,但为数不多。农民夏季戴麦秸或秫秸篾子编制的草帽,春秋两季有少许人戴毡帽,冬天则戴狗皮帽子,有少许戴狐皮或貉壳帽子。官吏、士绅、商人夏季戴巴拿马草帽,春秋戴毡帽,冬季则簸狐皮或水獭皮帽子。
“伪满”初期,中小学生开始穿制服,女学生夏日穿裙子,公职人员皆着“协和服”,其官吏多戴协和帽或战斗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一律着短衣,农民多为青蓝色便服,间有穿制服者;职工干部着青、蓝色制服或中山装,“文化大革命”中曾盛行穿军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服装款式与颜色也逐渐增多。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仍以家制布鞋为主,冬季多穿胶皮棉鞋(胶皮轨鞋),60年代“大头鞋”风行一时,70年代以后各式各样的鞋子都流行。
20世纪60年代以前,城乡居民的主食以小米为主,其次为高梁米、玉米查,大米,面粉只有来客或逢年过节方能食用。黄米面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农忙季节,春节前后食用量很大。后来城镇居民大部食用大米、白面,农民细粮也有所增加。春夏秋三季,人们用小米加黄豆水磨成汁,煮沸发酵后饮之,因其味道酸甜可口,故名酸茶。饮此有解渴、祛暑、充饮之效能,夏季市上多有卖者。
蔬菜,冬季以酸菜为主、辅以白菜、土豆,萝卜,葱、蒜,夏季蔬菜品种颇多,诸如韭菜、菠菜,黄瓜、香菜、西红柿,辣椒、西葫芦、豆角、芹菜,茄子等,成为大蔬菜。后来还能吃上南方菜、海产品。豆腐冬夏皆有,粉条四季常用。城乡居民大都自家把黄豆煮烂,捣碎,制成方形或圆形块,待发酵后成酱,即所谓“下酱”,并腌制各种咸菜,以备佐餐之用。肉食,以猪肉为主,牛,羊肉次之,鸡,鸭、鱼也时有食用,后来来狗肉、兔肉也被人们所青睐。
1.婚姻
先经媒人提亲,双方家长同意,便将男、女双方之生辰八字交给算命者问卜,认为无忌无克,就互为相看青年品貌,谓之以“相亲”。相中后,男方家长备酒席招待媒人与女方家长,谓之订婚。席间,女方家长提出事先准备好的结婚所需一切物品之数目、经双方议妥,写于财礼单上。男方择吉日按礼单上的物品,先交付女方一部分,叫“过小礼”或称“挂坠”,其余物品在结婚前一次交女方,叫“过大礼”。至此,婚前一切礼节便告完备。婚礼一般都为三天。第一天猪杀,第二天走轿,第三天正日子。男方家雇鼓乐班,吹吹打打,热闹非常。新郎着一袍一褂,红缨帽头,寸底官靴,十字披红(民国后新郎穿礼服多),骑马或坐轿,先拜祖坟,再拜族长,第二天走轿,男方坐轿或骑马赴女方家,随行者不等,但必须是奇数,娶亲回归凑成偶数取吉利之意。娶亲轿中须坐一男孩,为之压轿,采队前导开路。
至女方家先拜祖宗及女方长辈亲属。晚饭后,宿于女家,其夕新娘子必须饮泣微啼,以示对娘家难分之情。翌日清晨,新娘子着大红袄,头蒙红巾(盖头)由其兄抱入轿中,连同女方送亲客直至男方家中。至男方家门后,大门且先不开,吹鼓手吹吹打打,而后再开门纳入,谓之“憋性”。新娘下轿红毡铺地,直至喜桌前面,喜桌上放着香斗,弓箭,新郎新娘在司仪的引导下,向南叩头,谓之“拜天地”;向双亲叩头,谓之“拜高堂”;夫妻对拜后进入洞房。新娘在炕上坐福,婚宴完毕后,新娘始下地送娘家客,送亲客走时须拿走男方家的一块离娘肉和葱、粉条之类。新婚之夜,平辈中年岁略小于新郎者可到洞房中调笑玩耍,谓之“闹洞房”。
婚后三天或七天,新婚夫妻前往女家“回门”;婚后一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婚后第一个春节新婚夫妻持礼品前往女家,谓之拜新年。
2.祭祀
满旗人最重视祭祀,无论贫富人家室内均有一神牌,牌为木制,牌上无字,也有用木龛的人家,龛上用黄色方缎垂盖。
每逢春秋祭日,择吉时设祭,或者还愿跳神。前一日家人将黄米煮熟捣成糕状,或以黄米面做小饼,内包豆馅,外裹苏叶,名曰“苏子饽饽”,上供后分给家人食用。族中察玛(大神)戴神帽,摇铃、持鼓,口诵吉词,众人击鼓相合,谓之“跳家神”。祭祀时用达子香沫放在香炉碗子里点烧,以示敬神。满族人信奉的有观世音菩萨,伏魔大帝和土地神。
祭前。必须斋戒。主要祭品须用纯黑色猪,祭日凌晨将黑猪置于神像前,主祭者举酒杯默祝,祝毕,将杯中之酒灌入猪耳内,猪若大叫则吉,谓之“领牲”,于是全家跪下再默祝曰:“斋饭不洁,斋戒不虔,牲之未纯”,等到猪大叫,而后杀之。待肉煮到微熟时取出,按头,尾,肺心列子供前,各取少许放入一大铜碗内,名曰:“阿玛尊肉”。行三跪三献礼,主祭者在前,男子按岁数班列,妇女在后,叩头有声。礼毕,将微熟之肉置锅内煮热,再遍请亲友。客到祝贺,然后坐于铺油布或麻布的炕上,四人一份而食之。食毕,不谢也不辞,但不饮酒,不设桌。
晚间吃“背灯肉”,祭肉不准出大门,猪骨狗食不尽则夜弃户外,或焚之,或埋之。次日祭杆。以不忘祖宗之意,因其先祖当年创业艰难,曾入山采野菜,持一杆,名“婆腊杆”,用以防御。祭杆时,将杆置于院中南侧,将锡斗安置在杆头,形同碗样,将猪肠、肚,肺等放子锡斗内,以饲乌鹊,乌鹊来食则吉,或在杆下撤五谷以饲之。相传,满之先人樊察,被追无避,有乌鹊飞来遮避,幸免于难,故深德之。汉军旗人的祭祀则“跳单鼓”,名曰“烧香”,或因许愿而设祭前一日晚,在院内悬挂神位数轴及家谱,设香案,陈供品。跳单鼓者头戴神帽,身着长裙,手执皮鼓,在宴案前击鼓、歌唱、跳舞,博得祖先欢心,而移神像于室内,跳单鼓子者口唱唐王征东等曲;是夜间备酒邀亲友宴,亲友送香烛或银钱,再晚将“神”送至大路,主人备纸钱装予囊内,亲友点燃,曰“烧包袱”。
双城区的方言,属北京语音系,与普通话比较,遣词用字和语法结构基本相同,腔调声韵也无大的差异。但由于其为满族故里,加之建县开发的特点,境内部分老人还有时用满语来作名词称谓(如“爸爸”称“阿玛”等),而且有些俗语依然在使用,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沿用(如“寒碜”称“羞耻”、“拉忽”称“马虎“、“埋汰”称“脏“等)。
截至2020年10月,双城区黑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项、三级以上博物馆1个。
据2024年8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数据,双城区有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8项。
截至2024年1月,双城区境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原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承旭门、魁星楼、双城堡火车站、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希勤满族乡希勤村合作化第一村等景观景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原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哈尔滨市双城区昌盛街,始建于1917年,馆区总面积20000平方米,由南北两个半区构成,南半区为四野主题广场,北半区西部为兵器展区,东部为主馆区。主馆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包括东、西两个院落,三合院居东,西侧为四合院,均落成于民国初年,整体呈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其东院为前线指挥部及后勤保卫人员居住,西院为通讯枢纽处,有通向前线和各纵队的电台12部。1998年10月1日,第四野战军纪念馆在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中建成开放。
承旭门是双城区的一座门楼,清同治七年(1868年),时任双城堡总管的双福监督,重修双城堡城墙。增建起四座门楼,东有承旭门、西有承恩门、南有永和门,北有永治门。门楼高11.5米,东西长8米,南北宽8.75米,总建筑面积70平方米。
魁星楼坐落双城堡东南角,与文庙、文昌宫同为一个建筑群。原楼为十字歇山顶,三层方塔式结构。高十丈零九尺,台基周长二十一丈,上中下三层楼均采用通天柱,直贯楼顶。外廊明柱,斗拱交错,碧宇飞檐,雕梁画柱,玲珑牖窗。四面通风,上下通行,层层皆有走廊栏杆。楼顶层近中偏北,竖有魁星塑像。后于1958年拆除。新楼于1993年竣工,其楼高三十九点九米,座周一百三十三米。三层高阁,器宇轩昂。顶层之上,魁星在焉。
双城堡站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为俄式建筑,是由宝塔和宫殿组成一组建筑群落,由两座东西横向的大殿相接而成,两殿风格有异、主次分明,呈不对称格局。民国十二年(1923年)重建,占地1257平方米,其中客运站1041平方米,行李房182平方米。
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创建于2009年8月,2011年5月1日正式开馆。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展厅面积2800平方米。是一家私人老爷车博物馆。馆内展出汽车诞生以来世界各国50余辆经典车型,时间跨度近百年,分为国产藏车和进口藏车两大系列。
希勤满族乡希勤村合作化第一村是曾经的“中国农业合作化第一村”,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少数民族村寨,村庄建有农业合作化纪念馆、全省首个村级标准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辟建了农业科普一条街,打造生态垂钓、苗木观赏、传统游乐体验等项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