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时间

更新时间:2024-07-13 11:42

反应时间是用仪表被测量测量时,被测量突然变化以后,仪表指示值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反应时间就是用来衡量仪表能不能尽快反映出参数变化的品质指标。仪表反应时间的长短,反映了仪表动态特性的好坏。

液晶电视

一般将反应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上升时间(Rise time)和下降时间(Fall time),而表示时以两者之和为准。

CRT电视中,只要电子束击打荧光粉立刻就能发光,而辉光残留时间极短,因此传统CRT电视反应时间仅为1~3ms。由于液晶电视是利用液晶分子扭转控制光的通断,而液晶分子的扭转需要一个过程,所以LCD电视的反应时间要明显长于CRT。

从早期的25ms到大家熟知的16ms再到最近刚刚出现的12ms,反应时间被不断缩短,液晶电视不适合娱乐的陈旧观念正在受到巨大挑战。实际上,我们所说的12ms反应时间是针对全黑和全白画面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这种全白全黑画面的切换所需的驱动电压是比较高的,所以切换速度比较快,可以达到12ms;而实际应用中大多数都是灰阶画面的切换(其实质是液晶不完全扭转,不完全透光),所需的驱动电压比较低,故切换速度相对较慢。所以综合起来,在灰阶画面下75Hz的刷新率已经可以满足12ms液晶面板的需求了。

据数据表明:

反应时间30毫秒=1/0.030=每秒钟电视能够显示33帧画面,这是已经能满足DVD播放的需要;

反应时间25毫秒=1/0.025=每秒钟电视能够显示40帧画面,完全满足DVD播放以及绝大部分电影或者游戏的需要。

随着液晶显示器的日渐盛行,灰阶响应的时间也在日益改善,如华硕三星LG等大品牌显示器厂商的产品中已经开始大范围出现5ms、2ms等超速响应时间的显示器,基本上消除了画面的拖影现象。如在华硕MS系列液晶显示器产品中,灰阶响应时间都已经达到2ms,超短的响应时间也将是未来显示器评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心理学中

反应时间概述

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 RT)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反应变量之一。

反应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就发生。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反应时间包含的时段

包括三个时段:

一、刺激使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其冲动传递到感觉神经元的时间;

二、神经冲动感觉神经传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运动中枢,从那里经运动神经效应器官的时间;

三、效应器接受冲动后开始效应活动的时间。

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机体内部的进行是潜伏的,直至此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为止。因而,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

反应的潜伏期中包含着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其中大脑加工所消耗的时间最多。

人类

人类的反应时间:一般人的反应时间应该在0.2秒以上,经过训练的运动员应该也不会低于0.1秒。

2001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刘翔的起跑反应时间是“0.155秒,排在八位选手的第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阿诺德因抢跑被罚下,根据当时的解说。抢跑的概念已经不是简单的“在枪响之前起跑”,凡是在枪响后0.1秒以内起跑的,说明该运动员在枪响前有预判(也就是在赌何时枪响),也算抢跑。

根据以上信息,正常人最快的反应时间也不应短于0.1秒。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