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4 01:28
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反排木鼓舞”,是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苗族祭祀性舞蹈,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这种舞蹈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妈”的象征,系苗族的祖先姜央打造并开始贡奉,由后人沿袭。过去木鼓舞只能在13年一次的祭祀祭祖节跳,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进行,现已演变为用于健身的民族性舞蹈。舞蹈分为五个章节,以激越的鼓点为主节奏,由踏步、腾越、翻越、甩同边手等基本动作构成。
反排,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城东南28公里,群山环抱,两山夹峙的一 山凹里。全寨有200余户,房屋主要以木结构吊脚楼为主,依顺山热势,次第升高。有斗牛坪、起鼓山、议榔坪、藏鼓洞等特别景致。
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苗族文艺在此多有体现,其中以木鼓舞最富盛名。木鼓舞是反排规模隆重的祭祖舞蹈,人们随着木鼓鼓点,以头、手、脚的大幅度摆动随着鼓点变化而变化,动作粗犷豪放,洒脱和谐,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表现了山区苗族人民顽强的气质和坚强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1990年反排木鼓舞表演队到中南海演出,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青睐,后到英、美、加、意以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被誉为“东方迪斯科”而遐迩闻名,誉满海外。
苗语称“Zuk niel”。台江苗族木鼓舞,分布于全县各苗族村寨。但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有些村寨已基本失传,现存下来较突出的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东地区的木鼓舞。这两种舞蹈从木鼓的制作到鼓点敲击、舞蹈动作均有区别,各有千秋。反排木鼓的制作细而长,长度约一米。而施洞、革东地区的木鼓则圆而大,俗称“皮鼓”。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点急时如雷鸣。缓时如滴水;而施洞、革东地区敲出的鼓点自始至终急如炒豆,响如溪流。反排木鼓舞舞蹈时。动作特点是踏二四拍,其头、肩、腰、臀各部位的动律均稳定在一节拍时控中统一进行,和谐统一。全身运动以胯为动力点,甩同边手。头,手、脚开合度大,整个舞蹈动作约模仿虫、鸟、鱼、兽、禽的动作,变化时动作粗扩豪迈、骄健敏捷、灵巧活泼。真谓是“并有魄鹏展翅之势;收有雄鹰护窝之威,跃如猿猴攀越之捷,旋似鹞子翻身之疾”的气势。反排木鼓舞主要有高斗(斑鸠)舞,高斗大(斑鸠合翅)舞,扎夏(五祖宗)舞,扎夏(打猎)舞等五个章节。这五个章节分别表现苗族祖先从东方迁徙来时昼夜兼程,跋山涉水,披荆斩刺,打猎御敌,开垦田土,共祭祖先的情景,显示了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不忘历史的精神风貌。而施洞、革东地区跳木鼓时,由于大多是穿盛装、戴较重的银饰(五至十五公斤),因此舞蹈时手的摆动、脚的迈开、身子旋转动作都不大,只能用漫步、碎步轻微踩动,动作温柔。舞蹈时不分男女老少围着木鼓或一圈或多圈轮回转舞,并有部分人边歌边舞。以此助兴。 跳时在场中央充当击鼓手的两女子一边击鼓一边唱道:“快来跳舞吧/不跳鼓(节日)过去了/鼓(节日)一时才不回来/我们很难有舞跳。”舞蹈有略梭方(四面八方舞),略丢方(本地方舞),晰地刁(抵抗外敌入侵舞),略刚点南(虫、鱼旋转舞)、略将多〔织布舞〕,略恰刚(打渔捞虾舞)等六个章节。
不同地区,不同舞蹈都有不同的传说和典故。反排木鼓舞的传说是:“远古时候,反排村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来住在东方,遭受其它部落的攻击,全族几乎覆灭。他的儿子勇郁古和女儿仰妮耶古双双逃散来到反排这块地方,过着野人般的生活。由于长年生活在深山里,劳动之余,兄妹俩常以虫鸣鸟叫为管乐,手舞足蹈,自娱自乐。他们听了蝉鸣就学蝉歌,看见虫在水里兜圈,也跟着虫转,见到蜜蜂飞舞,也学蜜蜂舞蹈。有一次,他们听到啄木鸟发出“多——多”的声音,节奏明快,清脆悦耳。遂缘木而上,发现此树原来已经空心,击之能出共鸣响声。于是砍倒制成木鼓,为作舞蹈的伴奏乐器。某个丑年,勇耶古和抑妮耶古为使失散的族人团聚,他们举行了斗牛赛活动,请大家观赏,并将斗败的牛宰杀来祭祖和款待大家。酒饱饭足之后,又将他们平时在深山学得的舞蹈动作传授给大家,全族人舞蹈狂欢,庆贺团聚。反排木鼓舞由此诞生了。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项目保护单位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