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11 22:45
古罗马风格,指在古罗马时期的一种风格,本词条介绍两个方面的风格给大家了解一下,第一是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格。第二是服装风格,古罗马时期女性主要穿“丝多拉”和“帕拉”。托嘎是古罗马时期男性普遍穿着的外袍。在外袍里面不论男女都会穿相当于希腊“基同”的筒形衣“丘尼卡”。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罗马建筑师把多力克式、艾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合而为一,创造了“合成式”,也称罗马样式,集中体现在拱门,圆顶、券拱结构上。简单的几何造型,巨大的规模体量,厚重的石头材料给人心里以强大震撼。11-12世纪,宗教盛行时期,受欧洲长方形会堂影响,加厚了罗马式拱形建筑的墙壁,建诸厚壁所产生的庄重美,教堂建筑窗户少而使室内光线弱,室内装饰运用浮雕等具有神秘感。
古罗马风格以豪华、壮丽为特色,券柱式造型是古罗马人的创造,两柱之间是一个券洞,形成一种券与柱大胆结合极富兴味的装饰性柱式,成为西方室内装饰最鲜明的特征。广为流行和实用的有罗马多拉克式、罗马塔斯干式、罗马爱奥尼克式、罗马科林斯式及其发展创造的罗马混合柱式。古罗马风格柱式曾经风靡一时,现在在家庭装饰中还常常应用。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 ,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当时建筑设计这门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29.3米。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公元一世纪中叶,出观了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中央用三间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结构水平很高。剧场和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约在公元前二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纪,几乎完全代替石材,用于建筑拱券,也用于筑墙。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块或三角形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者贴一层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墙体前再砌一道石墙做面层的作法。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五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了。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但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公元二世纪中叶建造的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周围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径2米,都是用整块花岗石加工而成的。在神庙后墙8米高处,砌有三块各约500吨的大石块,可见当时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场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设施。从火房出来的热烟和热气流经各个大厅地板下、墙皮内和拱顶里的陶管,散发热量。据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记载,剧场的座位下埋有铜质的共鸣瓮,以改善音质。此外,至迟在公元1世纪中叶,已经在窗上安装几十厘米见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罗马城集中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国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规模很大的各类建筑物。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是成熟的实例。
公元四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十五世纪后,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古典复兴以及十九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
古罗马建筑的书籍和图画在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意大利索来《罗马古城舆图》画册3卷,存放北京耶稣会图书馆。1672年,意大利传教士阿莱尼带两册《广舆图说》到中国。这些书里有罗马角斗场、浴场 、神庙和罗马街市的图画。此外,十七世纪初北京耶稣会图书馆里有过三册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但古罗马建筑对中国建筑没有发生实际影响。
古罗马时期女性主要穿“丝多拉”和“帕拉”。“托嘎”是古罗马时期男性普遍穿着的外袍,托嘎的作用与古希腊的“系玛申”相同,只是形状不同,呈半圆状。而且较大、较重、也较为复杂。普通人穿白色托嘎,官员、神职人员及上层社会十六岁以上的人穿带有紫色镶边的托嘎,绣金紫袍则是官员将军的礼服,也是帝王的传统服装。
在外袍里面不论男女都会穿相当于希腊“基同”的筒形衣“丘尼卡”。在丘尼卡里面还要穿衬衣丘尼卡,长及膝盖,类似衬衫。女装在衬衣丘尼卡外面长及脚面的筒袍“斯多拉”。装饰在前中心的紫色宽带纹样“克拉维”显示着元老院议员的等级,而骑士服装的饰边则较窄。女装在领口及裙摆处常常配有刺绣。起初罗马服装均为本白色配以镶边,后期人们更喜欢多彩艳丽的服装。
古罗马的服装没有款式分别,女子都穿宽松长袍,然而她们却可以简单地采用既薄又透的面料 。由一大块不经缝制的衣料组成,包缠或披在身上,有时用腰带捆住挂在身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来自遥远东方中国的精美丝绸传入了古罗马,这让古罗马的贵族爱不释手,贵妇们更是不惜花费昂贵的价格来达到自己追求时尚的目的。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式服装,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和艺术风格,同时糅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以丝绸为贵,为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