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2 08:52
周厉王暴虐,奢侈荒淫。为了维持花天酒地的生活,周厉王决定增加赋税。于是下令,对很多物产征收“专利”税。不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们采药、采矿、冶炼、砍柴、放牧、捕鱼虾、射鸟兽,都必须纳税。甚至喝井水、过城门,也要纳税。
召虎反对周厉王的苛税政策。于是,召虎写了《大雅·民劳》:“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爱护京城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小人行不良。掠夺暴行应制止,不怕坏人手段强。远近人民都爱护,安我国家保我王。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休息。爱护京城老百姓,可使人民聚一起。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歹人起奸计。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人民添忧戚。不弃前功更努力,为使君王得福气。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喘口气。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天下四方地。诡诈欺骗莫纵容,反覆小人须警惕。掠夺暴行应制止,莫让邪恶得兴起。仪容举止要谨慎,亲近贤德正自己。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歇一歇。爱护京师老百姓,人民忧愁得发泄。诡诈欺骗莫纵任,警惕丑恶防奸邪。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国政变恶劣。您虽年轻经历浅,作用巨大很特别。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舒服。爱护京师老百姓,国家安定无残酷。诡诈欺骗莫纵任,小人巴结别疏忽。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政权遭颠覆。衷心爱戴您君王,大力劝谏为帮助。”但周厉王不听,依旧施行。
在施行专利税之后,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民怨沸腾,在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 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形势日益危机。
召虎看到形势危急,就劝告周厉王说:“王上,百姓们实在受不了了,‘专利’法再不废除,难得不发生动乱!” 于是,召虎写了《大雅·荡》,假托周文王慨叹殷纣王无道之词,劝谏周厉王。作品写道:“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还是老模样。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虽然身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的借鉴并不遥远,应该知夏桀的下场。”周厉王听了召虎的劝谏,勃然大怒。
周厉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5年),周厉王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国人都不敢随便说话了,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虎,说:“我能制止毁谤了,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召虎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啊。可是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还严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此,治水者只能疏通河道而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谏之力,君王的同宗都能弥补、监察国王的过失,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加以谆谆教诲,年高望重的师傅再进一步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常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百姓发表言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都能表露出来。人们认为好的就尽力实行,认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才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老百姓把内心考虑的事说出来,这是内心想法的自然流露,怎么能加以堵塞呢? 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
周厉王不听召虎的劝谏,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
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2年),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今陕西西安)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武器围攻王宫,要杀死周厉王。周厉王逃离镐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今山西霍州)。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在国人暴动平息后,召穆公与周定公共同执掌国政,号曰“共和”。后世史书常称之为“共和行政”或“周召共和”。
周定公、召穆公下令,对历史纪事进行纪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按《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共和元年,岁次庚申,即公元前841年。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国,太子静已经在召穆公的家中长大成人。召穆公、周定公于是共同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
召穆公鼓励史官献书来警示君王,南宋时期的史学考证书籍《困学纪闻》曾经提及道:“眚大史之任也,愚谓人君所讳言者,灾异之变;所恶闻者,危亡之事。大史奉书以告君,召穆公所谓史献书也。”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4年),方叔伐楚,最终,方叔大破楚国,迫使楚国臣服。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3年)的农历乙亥月(不早于11月8日,不晚于12月8日),召穆公率师伐淮夷。长江汉水,波涛滚滚,出征的将士意气风发。不为安逸,不为游乐,要对淮夷进行征伐。前路已经出动兵车,树起彩旗迎风如画。不为安逸,不为舒适,镇抚淮夷奔赴疆场。长江汉水,浩浩荡荡,周宣王向召虎颁布命令:“开辟四方,扩我大周疆土!” 召虎率军征伐,不扰民、不过急,以王朝政教为准,经营边疆料理天下。淮夷被平定,许多国家向西周臣服,领地直至南海之滨。
周宣王命召虎:进行巡视疆土,进行宣扬政教! 文臣、武将皆受其命。召虎成为保卫国家的重臣。
召虎回朝复命,叩谢并颂扬天子之意。遂作成纪念“召穆公簋”,铭记其征伐淮夷之功勋。召虎敬颂天子万寿无疆!
共和行政,是在周厉王丧失权力但依旧在世期间,周朝由周定公、召穆公二人率领百官共同议政。
共和行政,不但承受住了周朝当时面临的巨大压力,对周朝来说,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后来的宣王中兴、国力壮大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开创了中国历史准确纪年。此后,中国的历史脉络清晰,一直到今 天,没有间断记载。正是这件事能够上溯几千年而不迷惘。在此之前,中国的历史只能是传说和半信史,时间脉络十分模糊,只能够通过文物考古追溯,准确性是不够的。所以说,共和行政对于中国的历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用。
召虎在方叔伐楚获胜的基础之上,领兵从江汉地区出发,兵锋东向,麾指江淮,斩杀诸多敌人,大破淮夷军众。分军搜讨,西起息、蔡之地,东到大海之滨,北起徐国之地,南至长江岸边,遂廓定江淮地区。所过之地,淮夷尽皆被征服,其降者不可胜数。而且,按照《诗经》的记载、《广东通志》的记载、《岭海舆图》的记载,南海诸国得知淮夷被召穆公平定,也向西周表示臣服。为后世的秦攻百越之战奠定了师出有名的基础。
召虎,也称召穆公,因平定淮夷大获全胜,常与方叔伐楚的方叔,合称为“方召”。后世常用方叔、召虎作为比喻名将(例如,张辽、谢艾、王镇恶、马璘、曹彬等名将)。
三国·曹植《求自试表》: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
西晋·司马炎:处富贵而能慎行者寡,召穆公纠合兄弟而赋《棠棣》之诗,此姬氏所以本枝百世也。
东晋·王鉴:方召之臣,其力可得而宣;熊罴之士,其锐可得而奋。
刘宋·刘裕:(王镇恶)入渭之捷,指麾无前,遂廓定咸阳,俘执伪后,克成之效,莫与为畴,实捍城所寄,国之方召也。
刘宋·何承天:使民有赢储,野有积谷,然后分命方、召,总率虎旅,精卒十万,使一举荡夷,则不足稍勤王师,以劳天下。
南梁·萧绎:风、牧、方、邵之贤,卫、霍、辛、赵之将,羽林黄头之士,虎贲缇骑之夫,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嵩、华倒拔。(风后、力牧、方叔、召虎、卫青、霍去病、剧辛、赵奢)
隋朝·卢思道:风、力上宰,内敷文教,方、邵重臣,外扬武节。(风后、力牧、方叔、召虎)
唐朝·李世民:自古突厥与中国更有盛衰。若轩辕善用五兵,即能北逐獯鬻;周宣驱驰方、召,亦能制胜太原。
唐朝·李豫:(马璘)以牧人御众之才,膺方叔召虎之任。
唐朝·庞严《对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内得夔、龙,掌万机之务;外选方、召,视百事之成。
唐朝·杜牧《上门下崔相公书》:是以天下帖泰,蝗死灾去,饥人复饱,流人复安,内外远近,率职奉法,不闻其他。如周有召穆公、仲山甫,汉有魏相、邴吉,国朝姚、宋二公,文事武事,居中处外,固不是倚。
北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
北宋·苏辙《贺文太师致仕启》:躬夔、皋之伟业,兼方、召之壮猷,翼亮三朝,始终一节。
南宋·黄震《古今纪要》:召穆公谏厉王监谤譬以防川代彘之乱。宣王匿其家,虎以其子死之。
元朝·李冶:(曹彬)彬伐江南,未尝妄杀一人,拟之方叔、召虎可也。
明朝·丘濬《大学衍义补》:宣王之用召穆公,穆公能体其欲宁天下之心而为之经营,此王之心所以载宁也欤。
明朝·陈敬宗《陈文定公澹然全书》:昔周召穆公平淮南之夷,李唐裴度平吴元济,江汉皇武之雅,至 今颂称后世。
清朝·朝廷众臣《钦定日下旧闻考》:赞曰:猗欤周宣缵绪,文武一时从臣,方叔召虎搜于岐阳,陈列斨弩,镌功告成,伐石作鼓,以歌以铭。
清朝·蒋楷:死者已矣生者悲,方叔召虎今为谁?
明清时代的历代帝王庙,共有32名从祀名臣,“召穆公虎”就在其列。
历代帝王庙,岁仲春秋,皇帝遣大臣祭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帝金天氏、帝高阳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皇帝、汉光武皇帝、唐太宗皇帝、宋太宗皇帝。分五室,室太牢一,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从祀名臣:风后、力牧、皋陶、夔、龙、伯夷、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穆公虎、方叔、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冯异、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曹彬、潘美、韩世忠、岳飞、张浚,凡三十二人,列两庑。庑二坛,坛少牢一。
详见《大明会典》、《礼部志稿》、《今言》、《旧京遗事》、《宣德鼎彝谱》、《太常续考》、《钦定大清会典则例》、《政学录》、《清朝文献通考》等书籍。
常棣抒怀
《左氏春秋》曾记载,春秋时期周襄王的大夫富辰曾经说此诗为周厉王在位时期,君主严厉暴虐。召穆公感慨周德之不在,于是,纠合宗族到成周,通过作诗而抒发“兄弟阋于墙”的惆怅,其中流传下来的著名诗篇《小雅·常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录了富辰(富辰战死于公元前636年)所说的话:“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对此司马炎评价道:“处富贵而能慎行者寡,召穆公纠合兄弟而赋《棠棣
召康公长子的封国是燕国。《水经注·卷十三》:“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邱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秦始皇二十一年灭燕,以为广阳郡。”
召康公次子的封国是召国。《水经注·卷十八》:“雍水又东迳邵亭南,世谓之树亭川,盖邵、树声相近,误耳。亭故邵公之采邑也。”
召穆公是召康公次子的后代,故而,召穆公的封国是召国,其位置是今 天 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周时期,召国随周王室东迁,召国的位置改到了今 天的河南省济源县境内,南临黄河,与东周都城洛邑隔河相望。
祖先:召康公的次子。“次子留周室代为召公。至宣王时,召穆公虎其後也。”
父亲:召幽伯。
母亲:召姜。
《大雅·民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大雅·荡》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争议作品
《小雅·常棣》的作者有争议,富辰说是召穆公所做,子夏说是周公旦所做。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诗经》中的《江汉》是写周宣王命召虎领兵讨伐淮夷,很快平定了淮夷,班师回朝。周宣王册命召虎,赏赐他土地、圭瓒、秬鬯等,召虎乃作“召穆公簋”,铭记其征伐淮夷之功勋。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五年琱生尊,曾经被误认为是召虎所作,后经考证,是琱生所做。真正的“召穆公簋”,仍在探索之中。
召虎在小说《东周列国志》 中多次出现。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 杜大夫化厉鸣冤》:又亏周召二公同心协力,立太子靖为王,是为宣王。那一朝天子,却又英明有道,任用贤臣方叔、召虎、尹吉甫、申伯、仲山甫等,复修文、武、成、康之政,周室赫然中兴。
飞禽之类,束缚齐备,奏凯而回。行不上三四里,宣王在玉辇之上,打个眼脸,忽见远远一辆小车,当面冲突而来。车上站上大夫杜伯,下大夫左儒。宣王吃这一惊不小,抹眼之间,人车小车子太阿大数尹公脚麻,召公眼跳,同一班左右,将姜汤救醒,兀自叫心痛不已。当下飞驾入城,扶著宣王进宫。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是夜王崩。姜后懿旨,召顾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领百官,扶太子宫涅行举哀礼,即位於柩前。是为幽王。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也是西周气数将尽,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继而亡。幽王另用虢公、祭公与尹吉甫之子尹球,并列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