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12 17:04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Jilin University·College of Chemistry)是吉林大学理学部下设的二级学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1952年,由化学家蔡镏生院士、唐敖庆院士、关实之教授、陶慰孙教授等人创建吉林大学化学系。
2000年6月,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成立了新的吉林大学。次年5月,新吉林大学进行院系整合,由来自五所大学化学学科的师生员工组成了化学学院。
2009年,入选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
2007年,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化学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014年,化学学院的纳微构筑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通过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论证。
2015年,化学学院的高性能聚合物合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通过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论证。
2018年11月,理论化学研究所并入化学学院。
2019年,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应用化学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截至2021年5月,学院设有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5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起,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截至2021年5月,学院有专职教师325人,其中教授203人、副教授102人(博士生导师15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外聘杰出教授6位,中组部人才项目专家长期项目和青年学者项目入选者16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位。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于吉红、陈焕文、吕中元、孙俊奇、张文科、张皓、宋大千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冯守华、张希、杨柏、于吉红、王悦、刘俊秋、杨文胜、吕中元、李广社、孙俊奇、陈焕文、张皓、张文科、李峰、方千荣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宋天佑、徐家宁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邹晓新、徐吉静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闫文付、张俊虎、张越涛、钱虎军、李乙、李昊龙、张红雨、董泽元、窦传冬、李文、邹晓新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冯守华、杨柏、姜振华、吴立新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刘俊秋、赵冰、刘晓旸、吕男、孙俊奇、卢然、田文晶、吴玉清、杨文胜、贾明君、张宗弢、闫文付、王力彦、王贵宾、施展、刘靖尧、张皓、吕中元、庞广生、解仁国、刘云凌、宋大千、吴迪、李激扬、张文科、张俊虎、李辉、李乙
吉林省级教学名师:周伟红、宋天佑、徐家宁
截至2021年5月,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吉林省级特色专业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吉林省级精品课程8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化学
吉林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
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截至2021年5月,学院近4年,本科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种竞赛奖项54项,其中国际级化学相关类大赛金奖2项(团队)、银奖3项(团队);国家级化学相关类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学院共获得六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截至2021年5月,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应用化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宇航材料科学与技术、化学(应用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材料与化工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化学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
截至2021年5月,学院建有14个吉林省级科研机构,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光电功能超分子组装体系研究、多孔功能材料
“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超分子体系的组装与功能学科、无机纳米孔材料科学与技术、多孔功能材料分子工程学科
截至2021年5月,学院承担重要的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包括“973”“863”、国家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在量子化学计算与高分子统计理论,微孔晶体的定向合成与分子工程学研究,无机功能材料的水热合成化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研究,耐高温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的研究具有特色和创新性,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
截至2021年5月,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西班牙、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大学保持着联系与合作,签署2项本科生2+2双学位项目。
院徽标准色为蓝色,整体模式采用圆形图形。由两个同心圆构成两个主要区域,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用于表示院名和学院的英文名。
献身、创新、求实、协作
唐敖庆、蔡镏生、孙家钟、徐如人、沈家骢、江元生、麦克德尔米德、周其凤、张希、赵东元、江雷、彭笑刚、衣宝廉、冯守华、段雪、颜德岳、曲久辉、窦士学、于吉红、安立佳、李松、任咏华、高加力、陈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