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1 16:04
吉泰盆地,在地质学上又称为吉安凹陷,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的一个盆地,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地域上包括吉安市所辖的吉州区、青原区、泰和县、吉水县、吉安县、永丰县、新干县、峡江县、安福县、万安县等10个区县。
环绕吉泰盆地的山脉有西部的罗霄山脉、东部和南部的雩山山脉,北部则为玉华山等小山峰和丘陵。雩山山脉和罗霄山脉高大绵长,几乎隔绝了盆地与东西两面的联系。江西最大的河流赣江从南向北贯穿盆地,赣江河谷成为盆地与北面的赣抚平原、南面的赣州相连的重要通道。盆地腹地则是赣江及众多支流组成的河谷地带。
盆地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2%。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要地貌类型,其中丘陵面积1.07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2%,耕地面积3638平方公里(545.7万亩)。
吉泰盆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主要气候数据为:
年平均气温 17.7~18.6℃ 年活动积温 5600~5900℃ 平均年降雨量 1350~1580毫米 无霜期 276~292天。
吉泰盆地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西汉即已在此设庐陵县,经过晋至唐的开发,吉泰盆地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并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庐陵文化。如今的吉泰盆地仍然是江西省内仅次于鄱阳湖平原的第二大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柑桔生产基地以及棉、麻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
吉泰盆地土地以红壤为主,极易流失。而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吉泰盆地人口增长了近两倍,加上单一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开发,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2019年11月,江西文物工作者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学者在江西省吉水县乌江镇发现一处史前环壕遗址——盆形地遗址,将江西吉泰盆地的人类活动历史推前至距今500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