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5 15:37
1936年,陆志韦和吴天敏教授对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进行了第二次修订(1924年,我国心理学家陆志韦对比内-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 1916]进行了修订,叫中国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适用于江浙一带),使其适用于北方。1979年,吴天敏主持第三次修订,1982年完成《中国比奈测验》。该测验共有51个项目,从易到难排列,每项代表四个月智龄,每岁三个项目,可测验2-18岁被试。在评定成绩的方式上,放弃了比率智商,而采用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来求IQ。中国比奈测验必须个别施测,并且要求主试必须受过专门训练,对量表相当熟悉且有一定经验,能够严格按照测验手册中的指导语进行施测。为了节约测验时间,吴天敏在《中国比奈测验》的基础上又编制了《中国比奈测验简编》,由8个项目组成,一般只需20分钟即可测定。
吴天敏于1983年进行了开发智力的工作。她认为智慧是脑神经活动的一些特点的心理反映,提高智慧就可以直接通过提高神经活动的机能来实现。脑神经机能是在脑神经活动中得到提高的,所以设法刺激或脑神经活动,就可以取得提高智慧的效果。但智慧的发展、提高只能在它的生理基础与外界条件相互作用下实现。她还认为,欧美国家以训练法去提高儿童的智慧,拘泥于测题解答,这样的提高不能认为是智慧的提高,它不过是应付某种测验的能力的提高。
她在初中和高中各选一个班进行了动脑筋练习实验:为被试编制一套课题,每天早晨上课前用3-10分钟进行练习。编制课题原则是:(1)能起动受试的脑神经活动,(2)尽量摆脱智慧测验的形式与内容;(3)适合受试的能力与知识水平:(4)适合课堂集体进行;(5)课题内容力求多种多样,既可以从多方面引起彼试动脑筋,也可以利用“新鲜”这个因素引起被试的兴趣;(6)对受试成绩一律不作评比、解答。结果表明,初一实验班平均智商增加了8分。
《论智力的本质》(《心理学报》1980年第3期),《中国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之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