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更新时间:2024-11-05 13:46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Hohhot Baita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HET;ICAO:ZBHH)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机场路;距离市中心14.3千米,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航空枢纽。

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白塔”来源于机场东南方向约5公里的一座辽塔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

1958年,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建成通航

1959年,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在土质跑道南侧修建泥结碎石跑道。

1966年,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候机楼、修机库竣工投产。

1985年7月,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一期扩建工程动工。

1987年7月16日,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竣工。

1993年,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被国际民航组织正式确认和公布为国内14个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之一。

1996年6月,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动工。

1997年7月,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航站区工程竣工。

2003年12月,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由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运营。

2004年9月2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进行扩建;10月25日,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扩建工程预可研评审会在北京召开;12月,预可研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工程正式立项;12月27日,新跑道建设位置正式确定,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正式更名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2007年7月12日,原“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更名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2007年7月28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扩建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2020年12月12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新建国际候机楼正式启用。

2021年12月28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人民政府的航空服务战略合作项目——呼和浩特机场右玉县城市候机楼揭牌并通车。

2024年,民航局正式批复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时刻容量由28架次/小时调整为30架次/小时。

2024年10月27日起,哈尔滨=呼和浩特=深圳航线正式启航。

建设规模

建设分期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初期建设,于1958年正式通航,1959年新建泥结碎石跑道竣工,1966年候机楼、修机库竣工投产;共有2条跑道,1条土跑道(长1500米,宽100米)、1条泥结碎石跑道(长1500米,宽100米)、3栋平房、5顶帐篷、滑行道、停机坪;候机楼建筑面积为1117平方米,修机库建筑1338平方米。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一期扩建工程于1985年7月正式动工,1987年7月16日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工程总投资2300万元,按每小时可容纳进出港旅客450人设计。机场跑道总长度为2600米,宽45米;滑行道长180米,宽18米;停机坪和站坪分别为56202.5平方米和1344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74平方米,其中候机楼部分8474平方米;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均为水泥混凝土结构。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于1996年6月正式动工,1997年7月全面竣工。工程总投资1.12亿元,飞行区等级由4C级升为4D。可满足波音—767、图—154、雅克—42等同类型及以下飞机起降;完成航站楼行李传送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广播系统、离港系统、时钟系统、安检系统、航班显示系统、电话系统、登机桥2条、自动扶梯3台等安装工程,建水泥混凝土停车场12636平方米;航站楼面积20000平方米。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三期工程于2004年12月27日正式动工,2007年7月28日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机场等级由4D级升为4E级。工程占地4500亩,耗资15.5亿元,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进行扩建,工程分为飞行区和航站区两部分。机场跑道和平等的滑行道长2800米,宽60米,可满足波音747及以下大型客机起降,并能保证A380客机备降,候机楼面积54499平方米。

设计参数

运营情况

航线航点

截至2018年7月,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拥有基地航空公司2家,分别为天津航空华夏航空

2023年,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共运营航线192条,通航城市87个,其中地区及国际通航城市5个。

2024年民航运输换季,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全面开启夏航季航班计划,新开、加密多条国内国际航线及地区航线,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据悉,新航季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计划运营航线172条,通航城市97个,日均计划起降461架次。其中,直飞城市84个,计划通航国际及地区城市4个。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9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进入冬航季,换季后,时刻总量达到2664个/周,日均计划381架次,计划运营航线141条,同比增加10条(较2019年同期增加14条)。计划通航城市89个,同比增加11个(较2019年同期增加6个),其中直飞城市81个,同比增加9个(较2019 年同期增加13个);计划通航国际及地区城市7个。首次与40家千万级机场全部通航,较去年同期新增3个(西宁、温州、南宁),实现“广通达”。呼和浩特至长三角地区日均航班量可达约23班;至成渝地区通日均航班量可达约10班;至珠三角地区日均航班量可达约11班;至两南地区日均航班量可达约14班。本次冬航季还新增了至南宁、西宁、温州、无锡、北海、琼海、济宁、襄阳、长治、运城等城市航班。呼和浩特机场通航区内的呼伦贝尔、赤峰、通辽、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等13个城市,航班总量可达日均80班。其中至赤峰日均15班,至锡林浩特日均13—14班,至通辽日均11—12班,至呼伦贝尔日均10班,至乌兰浩特日均7—8班,至其他区内机场日均1—5班。冬航季,呼和浩特机场驻场运力数量最多将达49架,同比增加3架。其中,国航、天骄航、华夏航驻场运力数量均有增加,国航19架,增加5架;天骄航7架,增加1架;华夏航7架,增加1架,成都航冬航季首次投放2架驻场运力。国际及地区方面,冬航季计划通航蒙古乌兰巴托、缅甸仰光、越南芽庄、泰国普吉岛、越南胡志明、日本名古屋、中国香港等7个国际及地区城市。其中蒙古乌兰巴托航线每周6班,缅甸仰光航线每周3班,泰国普吉岛航线每周1班,越南芽庄航线每周2班,越南胡志明航线每周1班,日本名古屋每周4班,中国香港航线每周4班。

便民设施

客运流量

2024年8月,呼和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58.4万人次、运输起降1.3万架次、货邮吞吐量0.53万吨,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7.8%、5.2%、42.7%,单月旅客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4年9月25日,呼和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再越1000万人次大关,货邮吞吐量较2023年提前76天突破4万吨。

2024年10月1日-7日,呼和浩特机场共执行航班2548架次、发送旅客30.5万人次。

截至2024年10月28日,呼和浩特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131.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8万吨、运输起降10.0万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均提前64天完成2023年全年运输生产量,旅客吞吐量同比2019年基本持平,货邮吞吐量距5.31万吨全年任务目标仅剩9.7%的差距。

特色服务

网上客服

根据2018年10月机场官网显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提供网上客服服务,可登陆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官网进行问询及提问、建议。

人脸识别

2017年3月16日起,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正式开启人脸识别安检系统;人脸识别安检系统的核心是进行身份证和人像的对比,系统可以提取身份证内的信息与现场拍摄到的身份证持有者图像进行对比,识别出证件与证件使用人是否相一致;人脸识别系统人均检查时间约为2秒。

服务平台

2019年12月6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旅客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服务平台将依托内部信息系统,通过航班保障进程、安检候检人数、关键节点的跟进显示,减小旅客延误风险,节约出行时间。

交通信息

摆渡车

截至2023年10月,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共设国内和国际两个航站楼,国际航站楼位于国内航站楼西侧,直线距离约为930米,机场在两个航站楼之间提供免费摆渡车服务。

轨道交通

机场巴士

公交线路

出租车

根据2018年10月机场官网显示,呼和浩特市内拥有8000多辆出租车,起步价8元(含2千米),日间每千米1.5元,10千米以上每千米2元,夜间每千米2元。从呼和浩特国际机场乘坐出租车到达市区,价格约在35元人民币左右。

自驾车

根据2018年10月机场官网显示,停车场位于候机楼北侧,占地48000平方米,1174个停车位,其中包含小车位、大客车车位、夜车车位、无障碍车位。

所获荣誉

建设规划

截至2017年11月,呼和浩特新机场本期规划按照2025年满足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年起降架次19.2万架次的需求,新建航站楼26万平方米,南北飞行区分别建设一条4F、4E等级的远距离道。

价值意义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正在全面提升经营管理品质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为服务内蒙古,发挥呼和浩特草原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枢纽城市作用,打造面向俄蒙欧、服务区内外的双向桥头堡和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的工作目标。(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评)

最新动态

2024年9月1日凌晨,一架载有韩国冰鲜水产品的航班落地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标志着白塔国际机场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正式投入运营。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