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14:00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要创建和谐
世界,就必须先创建、发展、提高与普及和谐文化。和谐的内涵是和谐文化与其它文化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和谐文化中的全部思想理念,如:真理、价值、发展、审美、道德、理想等,都是以和谐为前提,建立在和谐内涵的基础之上。用和谐文化培养人,是实现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关键。
胡锦涛同志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涵盖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更在于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全面和谐,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可持续性。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需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从哲学内涵看,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之总和,同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文化的 基本存在形式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质量。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
根据社会主义
和谐文化理论内涵的分析,建设和谐文化的途径,既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也要不断坚持科学创新;既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建设和谐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广泛性。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不可能引领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没有广泛性,就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没有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可能性。先进性在广泛性基础上体现出来,广泛性应当以先进性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是有悠久历史文明的礼仪之邦。如果说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天然纽带,那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渊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社会境界的内容,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建设和谐文化。要注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群众性,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建设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这两个目标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把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与育人目标,科学地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之中。
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统筹发展。文化内涵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社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社会属性需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属性需要发展文化产业,这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已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将过去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单一“事业”型文化体制,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文化体制。新型的文化体制既要保持和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引导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也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以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建设和谐文化,要以基层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讲,发展速度仍然缓慢。这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队伍素质、资源总量等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坚持文化创新。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创新是文化永葆活力、永葆先进的源泉。我们要坚持思想理论创新,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坚持文化观念创新,敢于从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坚持文化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当代先进文化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
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失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就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必须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和支柱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力量。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中国有14亿人口、56个民族、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还不高,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共同理想,必须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其中,舆论反映着国家的文化形象和社会的精神面貌。舆论引导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舆论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加强引导。新闻媒体应继续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深入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做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工作,扶正祛邪,振奋精神,鼓舞人们奋发向上。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文风,使我们的宣传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引导水平。
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一新兴的文化载体。总的方针是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发挥优势,主动出击,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新渠道。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的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的和谐文化,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和谐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和谐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必须发展爱国文化和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爱国和创新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要宣传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建设和谐文化需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坚实基础。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和谐文化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个体 以个体为和谐主体的和谐文化
以个体为和谐主体的和谐文化,即个体文化和谐。就个体和谐文化的指向来说,它既指向自身,也指向共同体。前者是对一个人想做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种追问。后者则是对归属于何种社会组织和何种文化传统的追问,在这一过程中,确立自己的身份感,个体的这种对共同体的认同使其成为一种“为他的存在”。个体要成为“自我的存在”,就必须对自身存在的灵与肉、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等内在矛盾进行有效地协调。同样,个体要想成为“为他的存在”,就必须对人在交往活动中存在的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义务与权利等矛盾进行有效地协调。因此,个体和谐文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个体如何对待自我、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社会的问题。
当然,个体和谐文化的上述两方面之间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自我和谐对自身意义的追问,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个人自己内部的事情,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个与他人共在并在由他人的承认中所呈现出来的。个人只有在处理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中,才能以一种稳定的具有终极价值的世界观为指导来进行确立和认证。不过,人在世界中确立自身并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改造并借此发展和完善自身。而要发展自我,使自己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借此满足精神上的归属需要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这样,所谓归属问题,就是指个体对群体的文化和谐。
以群体为和谐主体的和谐文化
以群体为和谐主体的和谐文化为群体和谐文化,也指有关某个群体的共同的和谐文化。群体之所以成为群体,就在于它是人的一种本质规定性。生活在群体中的每个人虽然各自的需要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但是人们能够被组织在一个群体中,就说明他们之间有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为每个人所认可和接受的东西。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群体和谐强调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似性以及集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种(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这种共同性和相似性,在社会学家那里,常常被视为共有的信仰与情感,和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角色与身份,这也就是被涂尔干称为“集体良知”或“共同意识”的东西,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
两个不同群体的相遇,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两种文化上的相遇,当一种文化受到一种异质文化影响的时候,这个文化主体总是将自己所属的文化视为集体文化自我,而将另一种文化视为他者。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相遇、碰撞、交融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异质文化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或对异质文化的同化。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我性”文化是以对“他性”文化的不断解释而作为自己存在的一种理由的,只有在对“他性”文化的不断地解释和确认,“我性”才能在辨析自身文化的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以“他性”文化为参照,通过相互印证和吸收而实现自身的发展。显然,这种发展是包含着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认同的发展过程。
以类为和谐主体的和谐文化
以类为和谐主体的和谐为类和谐文化,也即共识和谐文化。人可以是一个个的个体,也可以从属于某一群体,但是,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是人类大家庭中的成员。既然大家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那么,就有一个如何和睦相处的问题,而能够将每一个人和群体维系在一起的,当然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和彼此接受的。
历史地看,人们虽然在很久以前就产生了“类”的意识,但是,这种类意识通常是在一种理想的意义上来界定的,它经常是作为一个人们只能在理想中才能存在的问题。尽管如此,却不能由此而抹杀人的类存在这一生存维度,显然,我们在今天谈论类和谐问题,同样也不能离开这一维度。人的类维度的凸显,与经济全球化在今天的发展有关。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伴随着通讯技术和交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革命的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时空压缩,从而使“在场”与“缺场”同时存在,这使得整个世界个体之间的交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往的跨国界进行,使人们能够在经验的层次上来确认自己的类存在,并在此基础上确认自己的类认同。因此,经济全球化就其深层意蕴而言,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极其深远影响,集中表现为促成了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要求人应该以人类共同利益作为其价值取向来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个体、群体和类三种和谐文化的一致性
三种和谐文化形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而且这种区分丝毫不否认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同一性。
首先,从个体和谐文化与群体和谐文化的关系来看,一方面,个体和
谐构成群体和谐的基础。群体和谐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质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基于人们的某种实践需要而由人们“想象”的共同体形式。离开了每一个个体对其的认同,也就无法来理解群体和谐。另一方面,群体和谐文化又是建立在为每一个个体提供和谐保障的基础之上的。在现代任何一个群体,要想保证其正常运行,都必须将保障人的各种权利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的重要目标。同样,人正是凭借着群体提供的这种权利诉求获得自身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其次,从群体和谐文化与类和谐文化的关系来看,如前所述,群体和谐是以群体为和谐主体的和谐,而类和谐则是放大了的群体和谐。对于类和谐来说,由于它是作为放大了的群体而存在的,因而它超越了不同群体,以及组成不同群体的每个人独特的认同,实现了在类和谐方面的同一。类和谐表现为对群体和谐的一种超越,但是,这种超越并没有、也根本不会有人们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独特特性和谐的消失,相反,各群体之间的类和谐恰恰是以各群体的差异性确立为前提的。
再次,从个体和谐文化与类和谐文化的关系来看,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现代制度的导入所引起的日常社会生活的嬗变,导致了一个与以往社会秩序迥然不同的复杂状态,从而类与个体生活进而又与自我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同样地,个体和谐与人类和谐也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一、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有效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文艺实践。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
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艺作品引领多样性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共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把社会生活作为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适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就把握了和谐文化的正确方向。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促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的根本途径。我们说的实际,就是今天中华民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实践,这是文学艺术的立根之本。我们说的生活,就是今天亿万人民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奋斗历程,这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我们说的群众,就是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自己新生活的人民群众,他们是文艺表现和服务的主体。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必须立足于此,为这个实际而写,为这个生活而歌,为我们的人民而奉献。
贯彻“三贴近”原则,要求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热情关注现实生活,真诚聚焦普通群众。创作深刻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群众真实情感,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与时代同行的好作品,是时代对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呼唤。我们需要好的历史题材作品,更需要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当代题材作品;我们需要反映历史人物的作品,更需要描绘当代英雄的作品,为引导生活、纯洁心灵、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力量。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一定要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在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上做出更大的努力。
贯彻“三贴近”原则,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了解社会真情、把握时代脉搏、体验百姓情感,把创作真正扎根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之中。要树立创造精品力作、传世佳作的宏大志气,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韧意志,甘于寂寞、潜心创作,不断进入至高至美的境界。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落实“三贴近”原则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三贴近”作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使遵循“三贴近”原则成为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自觉追求。
三、大力激发创新活力,全面繁荣文艺事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学艺术保持生机、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文艺理论、体制机制、内容形式、风格流派和科技手段的全面创新,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创新型国家注入强大活力。
大力推进文艺理论及观念的创新。要全面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不断深化对文化地位和作用、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的认识,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要根据时代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回答关系文艺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回答新时期文艺创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快建设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文艺理论体系和美学体系。要积极开展正确的文艺评论,探索文艺规律,引导文艺思潮,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面向群众、面向市场,逐步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文化,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发展中国文化,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文艺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大力推进文艺题材、体裁的充分发展。要紧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展现的新思想新风貌,集中反映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新进步,不断丰富创作内容。要积极推动不同艺术门类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推动传统文艺与现代文艺、民族文艺与外国文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创新表现形式。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学艺术工作者队伍
加强文学艺术工作者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德艺双馨、开拓进取的文学艺术工作者队伍,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文学艺术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加强文学艺术工作者的思想道德修养。文艺是照耀人们思想和心灵的火炬。文学艺术工作者要用自己的作品影响和教育群众,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进一步丰富和高尚起来。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弘扬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努力以高尚的情操、真诚的艺术态度和创造性的劳动赢得社会认可,赢得人民尊重。
加强文学艺术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切实促进文学艺术工作者队伍的团结。要用共同理想、共同事业、共同责任,把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专心致志搞创作,同心同德促繁荣。文学艺术工作者要以大局为重,以和为贵,相互尊重、共同提高。不同专业、不同流派之间要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老中青文学艺术工作者之间要相互支持,前贤奖掖后进,新人尊重前辈,同仁相互切磋。
加强文学艺术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要继续推进“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制定长远规划,完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国家荣典制度,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品德优良、成就突出的文艺领军人物。要适应文艺事业发展的新需要,注重培养懂艺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对后备文艺人才的培训教育,特别是加强基层文艺人才的选择和培养,努力造就一支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文学艺术工作者队伍。
五、努力做好文联和作协工作,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
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和组织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希望新一届文联、作协全委会认真贯彻中央要求,积极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更好地把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团结和凝聚起来,共同推进中国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要讲政治、讲大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引导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始终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开展工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要积极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了解国家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成就,了解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丰功伟绩,自觉践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唱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
六、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文艺工作,把加强和改善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领导文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首先是思想政治领导。要积极引导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引导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事物,认识生活,开展创作。要加强文艺界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要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指导,制定规划,突出特色,抓好重点。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要认真落实国家文化经济政策,制定有利于地方文艺事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大力扶持文艺创新和精品生产。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政策规定,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依法进入文艺领域。要完善鼓励民营文艺单位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职称评定、人才培养、评奖表彰等方面与国有文艺单位一视同仁,促进各类文艺单位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要尊重文艺规律,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广交善交深交朋友,以诚相待,以情感人,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要发挥文联、作协等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作用,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回眸历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正在谱写人类历史上的崭新篇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恢弘气势和绚丽色彩描绘时代画卷,以激越豪情和优美旋律谱写英雄史诗,为人民而写,为时代而歌,燃起精神的火炬,吹响奋进的号角,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1.和谐文化的内涵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是和谐文化建设目标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和谐文化建设首先包括了社会主义理想,又包括了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种目标的确定体现了科学性与现实性。把人们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这样既给人民一种高尚的理想与向往,又给人们一种现实的动力与追求。
二是和谐文化发挥着取向、规范与导向功能,以及弥合心理创伤的功能。社会转型时期,和谐文化针对不同的群体发挥着取向、规范与导向功能,为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取向进行引导,同时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控制在社会秩序之内。另一方面,和谐文化又弥补人们因为社会变革产生的心理创伤与精神危机。
三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主体与政府主体的统一。和谐文化建设是人人参与的事业,同时,每个人会成为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人民即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和谐文化最终也会从人的信仰、道德规范、精神面貌等方面体现出来。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政府是最重要的决策者与引导者。政府在利益分配、政策导向、制度安排与舆论引导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2.和谐文化建设理念具有开放性与世界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看到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现实,采取客观的理性的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和西方文化。和谐文化建设首先要抛弃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转向务实中和的思维模式;要避免情感主义的判断,代之以务实、理性与变通的思维方式。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在区分先进与落后、有益与有害、健康与腐朽、正确与错误的文化的基础上,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形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二、和谐文化中蕴涵着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科学发展观通过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丰富共产党执政理论、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1.科学发展观主张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合理调适。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和机制。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集体主义是精神内容和实践内容的统一。当然,不同的时代,集体主义的内涵有着不同的内容。在计划经济时代,是高度强调整体的价值观念,忽视或淡化个人权利的追求。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今天,尊重个人的选择,尊重个人的生存能力与个人奋斗的意义。当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产生冲突时,个人可以选择服从集体利益,也可以选择谈判和抗争。社会也开始逐渐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诉求。在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社会开始承认个人的一些合理的因素,比如个人权利、个人自立、个人价值、个人奋斗、自我实现、自主精神等等。个体性内容的丰富和发展,还能促进集体中的人的价值的发展和升华,这无疑是对集体主义的有益的完善和补充。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国家作为集体的单元,在这个大框架下给予个人权利与能力的发挥以最大的尺度,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作为重要的目标,提出坚持人人平等原则,把尊重个人权利与潜能等观念作为主流价值观提出,这些不是对社会主义集体观念的冲击,而是在坚持大方向的前提下,对集体主义的完善和补充。
2.科学发展观要求执政党树立科学、民主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和谐文化的理念要深深地植入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中,执政党才能发挥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作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执政理念包括了: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对这一执政理念的认识和阐述更加深刻,突出地强调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突出地强调了为人民执政必须依靠人民执政的重要性。⑵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所谓科学执政,就是要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科学分析和界定党与国家、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与界限,科学分析和界定执政党的政治和社会功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民主执政,就是要在治国理政中既要为人民执政又要靠人民执政,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所谓依法执政,就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事务,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政策和法律的关系,把共产党执政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党的执政理念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起到引领作用,是执政党的灵魂,也是执政党的出发点与归宿。党的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
和谐世界的思想包括丰富的内涵:首先,树立新安全观。新的安全观已经不再局限单纯的政治对抗与军事攻略,而是有多层次的军事、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等构成的相互依存的网络。新安全观突破了国家安全本位的观念,把安全从以国家安全为中心扩大到世界安全与人类安全。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非军事威胁等具有跨国性与溢散性,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才可以得到解决。其次,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应该是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的过程,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金融环境、能源环境等。所以,和谐世界需要超越国界,各国真正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多样性并存、和睦相处、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科学发展观本着开放的、宽容的、客观的态度看待目前中国所处的外部世界与外部环境,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既为中国的发展与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有利于中国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高中国的整体实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世界理论进一步拓展了和谐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
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根据冷战后文明内部以及文明之间发生的局部冲突,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崩溃,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在这个新世界中,区域政治是种族的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冲突取代了超级大国的竞争”。“我所期望的是,我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这就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尽管亨廷顿是站在美国文化优越的角度思考国际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带有许多的偏见和不实之词,但是,他的这一结论着实让我们认清了文化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从反面给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予以提示,即和谐文化建设在中国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无论是研究历史,还是预测未来,都应把文化或文明作为一个重要的精神性的因素考虑进去。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更是具有和谐理念、包容精神和开放眼界的文化。
抓文化特色 文明冲突论者亨廷顿不仅使我们注意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而且还使我们注意到了一种文明向另一种文明投诚的后果:“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有时企图摈弃本国的文化遗产,使自己国家的认同从一种文明转向另一种文明。然而迄今为止,他们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精神分裂的无所适从的国家。”同时亨廷顿也清楚地看到“非西方文明一般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诚然,民族的独特文化(语言、宗教、价值观等等),正是确认其独立身份的重要支柱。一个民族背离了自己的传统,就像斩断了赖以生长的根系。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必须以自己国家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
文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代表着特定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文明一旦产生,就会很快得到固化,有其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的文明,必然会产生一种无形但却强大的力量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融、积极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的好东西变成世界性的好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费孝通:《从反省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费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395页)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一是坚持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体要求;三是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的基本任务;四是坚持唱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五是坚持文化创新。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促文化共融 “文明的冲突”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共存。尽管亨廷顿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证“文明的冲突”,但我们应该看到,亨廷顿的观点最终是要落实到文明的对话与谅解上来的,“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摒弃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9页)“多元化的世界则是不可避免,因为建立全球帝国是不可能的。维护美国和西方需要重建西方认同,维护世界安全则需要接受全球的多元文化性。”“如果世界上存在文明冲突的危险,那么文明对话就成为必要文明”。同是哈佛大学教授的杜维明也赞同亨廷顿这一观点。我们从历史发展的总体上看,在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文明发展应该是以相互吸收与融合为主导。“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胡品清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世界文化应该具有多样性,在这种背景下,中华和谐文化应该开展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坚持多样文化的互补共融。
谋文化和而不同 亨廷顿认为,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像日本、新加坡和沙特这样的国家,是现代的繁荣社会,但分明是非西方式的社会。“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人们所属的文明是他们强烈认同的最大的认同范围。文明是最大的‘我们’,在其中我们在文化上感到安适,因为它使我们区别于所有在它之外的各种‘他们’”。和谐文化建设既要走全球化道路,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也要坚持走自己的特色,摸索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道路。历史表明,中国在引入西方文化时目的在于造成本土文化的进一步强化。马克思是从西方引入的理论,但它引入之后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而应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倡导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筑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模式,亦没有盲目西化。
“和合”文化不仅强调“和为贵”,而且强调“和而不同”,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我们强调文明的和谐,目的是使诸种文明之间求同存异,以求得共同发展。但我们决不是唯和谐论者。就是说,决不能不分是非,强调无原则的和谐。我们所倡导的和谐文化,是有差别的和谐文化。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差异,才使和谐有了必要和可能。可见,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没有了差异,整个世界只存在同一的文明形式,还有什么和谐可言?有差异就有斗争和摩擦,而通过斗争和摩擦,矛盾得以解决,从而达到新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涉及社会生活许多方面和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可以进一步明确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就要科学认识和回答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价值,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助于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巩固和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力量都引导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布局上来,引导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上来。只有最大限度地统一了思想认识,和谐社会的建设才有牢固的思想保证。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可以进一步完善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作为执政党,我们治国理政的所有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指导下形成和实施的。各级领导干部组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措施,也会受一定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支配。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我们可以在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倡导和传播和谐理念,并渗透、转化、体现到一切执政行为、执政方式当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在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时,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体现和谐精神,追求和谐目标,实施和谐举措,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不断实现。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形成和谐和睦的社会秩序。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是要使我们更加注重并且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调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变动的社会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和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需要全面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等各种方式。培育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尤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等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这对于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