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4 11:02
道里区,隶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北纬45°32′-47′,东经126°08′-38′之间,东以滨洲铁路线与道外区分界,西与双城区为邻,南与南岗区接壤,北与肇东市、松北区相连,全区总面积479.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2.6平方千米。2020年,道里区辖区内共有19个街道,4个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道里区常住人口为1097430人。
道里地区有二万二千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到金代形成了屯落、城池,并有较发达的农业和水陆交通运输业。
金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孛儿只斤窝阔台灭金朝的残酷屠杀和毁城,使这一地区变成荒原。
清代是由以军府之规行旗民之治的宁古塔驻军军事监管。清顺治七年(1650年),三姓屯一带有农民定居耕种。康熙元年1662年,宁古塔驻军晋为宁古塔将军。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道里地区则隶属吉林将军治下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管辖。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中东铁路建设局由海参崴迁址哈尔滨,将中东铁路沿线及各站大片土地划为附属地,将埠头区和新市街(现道里、南岗老市区部分)一带称为松花江市。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竣工并通车营运,中东铁路管理局正式成立,松花江市改称哈尔滨市。中东铁路管理局为了强化对附属地的统治,局内设立了警察部,下设若干警察分支机构。同年12月6日,中东铁路局非法成立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委员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月1日,在中东铁路管理局操纵下,选举产生哈尔滨市自治公议会,3月11日,又成立了哈尔滨市董事会,将埠头区3467344平方米的土地划为市区,隶属于市自治公议会管辖。
民国九年(1920年)10月31日,中国政府决定设立东省特别区,统辖铁路附属地。
民国十年(1921年)2月5日,东省特别区哈尔滨市政管理局成立,统辖中东铁路沿线各地市政,并同时接收哈尔滨各机关,改悬中国国旗。
民国十一年(1922年)11月24日,东省特别区设行政长官,统辖东省特别区内之外交、行政、司法、军警等一切权力。
民国十二年(1923年)3月1日,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正式成立,启用关防。
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30日,哈尔滨市自治临时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按照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令,解散原哈尔滨自治公议会和董事会。至此,被沙俄侵占28年的哈尔滨市政权得以收回。9月,哈尔滨市自治临时委员会改组,成立哈尔滨特别市,将埠头区和新市街划为市区,实行自治。道里地区的新安埠(偏脸子)、顾乡屯、正阳河以及江北太阳岛仍属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哈尔滨市政局管辖。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哈尔滨特别市设立警察厅,直隶伪满洲国民政部。同年7月,东省特别区改称北满特别区,并将原哈尔滨特别市、东省特别区治下哈尔滨市、吉林省滨江县治下哈尔滨市区部分和黑龙江省松浦市政局所辖区四合为一,还将呼兰县10屯和阿城县31屯划入,成立新的哈尔滨特别市。现道里地区全部城区和大部分郊区都在其管辖之下。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1日,哈尔滨特别市改称哈尔滨市,隶属滨江省管辖。道里地区的全部城区及大部分郊区仍属哈尔滨市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进驻道里地区,实行军管,先后成立了哈尔滨市临时治安维持会、滨江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道里地区的埠头区、新阳区和顾乡区均隶属哈尔滨市管辖。11月17日,苏军将哈尔滨市政权移交给国民政府。
民国三十六年(1946年)1月1日,国民党接收大员到哈尔滨市接收市政权,道里地区的埠头区、新阳区和顾乡区政权也被其接收,同年四月下旬苏军撤走后,国民党接收大员也随之逃离。5月3日,哈尔滨成立市人民政府。道里区、新阳区和顾乡区隶属哈尔滨市管辖。5月5日,松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哈尔滨。
1953年8月1日,哈尔滨市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道里、新阳和顾乡区仍属哈尔滨市管辖。
1954年8月9日,原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哈尔滨市由中央直辖市改为黑龙江省省辖市;道里区和顾乡区属哈尔滨市管辖。
1956年10月,道里区与顾乡区合并为新的道里区,仍为哈尔滨市的一个行政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帝俄在修筑中东铁路的同时,占据道里地段松花江岸区建工厂,开码头,辟道路,建房屋,并将此地划为铁路的附属地,称为埠头区。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和以中央大街为中心的商业区的逐渐形成,中东铁路管理局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设立了埠头区警察署,以警代政。其管辖范围:东至道外八区、承德街、南岗下坎;西至顾乡屯何家沟;南至沙曼屯、懒汉屯;北至松花江。
民国九年(1920年)12月,东省特别区第一区警察局在道里地区设立了第一、第二和第五共三个警察分署,以警察机构对道里地区实施行政管理。
日本侵占哈尔滨初期,仍沿用东省特别区哈尔滨警察机构对道里地区进行统治。1933年,伪哈尔滨警察厅成立后,于同年7月在道里地区设立了经纬、新安埠和顾乡三个警察署,将滨洲铁路线以东的八区划归道外,将原滨江县乡二区的67屯划归顾乡警察署管辖。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废除保甲制,实行区制。道里地区设埠头区、新阳区和顾乡区3个事务所。区治下设分区。此后区划多次变动。
民国三十二年(1942年),南岗区的白旗堡、靠山2个分区共15个村屯划归顾乡区;新阳区的沙曼屯和懒汉屯分区划归南岗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4年)9月,经区划调整,道里地区的3个区共设分区20个,直至东北光复。是时,道里地区所辖范围:东至滨洲铁路沿线,西至运粮河,南至哈长铁路沿线及今南岗区跃进、王岗等乡部分村屯,北至松花江。
苏军进驻哈尔滨后,埠头区、新阳区和顾乡区分别成立了临时治安维持会,由地方绅士出任维持会长。其中顾乡区维持会长程国钧。民国三十六年(1946年)1月,国民党接收大员杨绰庵到哈出任哈尔滨特别市市长后,委任房紫宸为埠头区区长、李建丰为顾乡区区长。新阳区长不祥。
哈尔滨市解放后,按照市、区、街三级政权体制,1946年10月,道里区、新阳区和顾乡区分别成立了区人民政府。区之下设街公所或村公所。道里区设10个街公所。
1948年8月,道里地区的街公所均改称街政府,街的区划由原来的23个调整为45个。
1949年10月,道里地区的三个区政府均改称区公所,同时撤销街政府建制。
1950年11月,道里地区的三个区公所又改称区人民政府,并在公安派出所内设民政助理。
1953年11月,顾乡区所辖之郊区24个行政村全部划归王岗区;新阳区建制撤销,其原辖区域以新阳铁路支线为界分别划入道里区和顾乡区。至此,道里区辖区西界延至新阳铁路支线;顾乡区辖区东界延至新阳铁路支线,西界缩至何家沟。
1954年10月,成立街道办事处。道里区设14个街道办事处;1956年10月,撤销顾乡区建制,将其原辖区域并入道里区,并将街道区划进行了调整,设17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太阳岛街道办事处由道外区划归道里区,至此道里区共设18个街道办事处。12月,原滨江区撤销,其所辖之新发公社和新兴公社划归道里区。
1959年,肇东县万宝公社划归道里区,并与新兴公社合并仍称万宝公社。
1960年4月,道里区人民委员会改称道里人民公社,将18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8个,改称为分社。
1961年8月,对街道分社和农村分社区划再次进行调整,由大划小,将8个街道分社划为17个分社。
1963年5月,哈尔滨市成立滨江区。道里区所辖之5个农村分社划归滨江区。
1973年3月,将9个街道公社调整为18个公社,即尚志、通江、斯大林、经纬、工程、兆麟、太阳岛、安和、安静、新阳路、抚顺、共乐、建国、正阳河、新华、康安、拥军和爱民公社。
1978年12月,双城县太平公社划归道里区。
1982年3月,18个街道均恢复街道办事处名称,并将拥军改为工农、爱民改为城乡路街道办事处。
1983年8月,新发公社改为新发乡,同年12月太平、新农、榆树和群力公社也改为乡。
1985年3月,太平乡改为太平镇。
1989年8月20日,新发乡改为新发镇。9月,太阳岛办事处划归道外区管辖。
1996年4月,新农乡改为新农镇。
2001年,全区进行行政村区划调整,将原有66个行政村调整为42个行政村。
2002年11月,榆树乡改为榆树镇。
2004年12月,经市政府批准设置了群力街道办事处,保留群力乡,该办事处与群力乡政府一套机构,两个牌子。
2007年10月,爱建办事处挂牌成立。同年群力新区启动。
2011年12月28日,经黑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专题会议研究同意,撤销群力乡,设立群力街道办事处。
截至2020年,道里区辖区内共有19个街道,4个镇:兆麟街道、新阳路街道、抚顺街道、共乐街道、新华街道、城乡路街道、工农街道、尚志街道、斯大林街道、通江街道、经纬街道、工程街道、安静街道、安和街道、正阳河街道、建国街道、康安街道、爱建街道、群力街道、太平镇、新发镇、新农镇、榆树镇。政府驻抚顺街道安化街103号。
道里区是哈尔滨市的中心区,位于北纬45°32′-47′,东经126°08′-38′之间,东以滨洲铁路线与道外区分界,西与双城区为邻,南与南岗区接壤,北与肇东县、道外区相连,全区总面积479.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2.6平方千米。
道里地区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全区呈南高北低的地势,土壤主要为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泛滥土、碱土、水稻土、砂土等七个土类,十个亚类。
道里区处于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春季为4.6℃;夏季为21.3℃;秋季为4.1℃;冬季为-17.2℃。历史上最低气温为-41.4℃(1931年1月),最高气温达41℃(1907年7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毫米,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70%,无霜期为141~145天,适于一季农作物生长。
道里区土地总面积47923.6公顷,有后备土地资源8095.4公顷,其中包括滩涂苇地6530.0公顷,荒草地738.3公顷,沼泽地670.8公顷,其它未利用土地156.2公顷。规划到2010年合计开发、复垦1866.1公顷,其中开发耕地1201.4公顷,园地10.7公顷,林地179.5公顷,牧草地474.4公顷。城区面积2261.2公顷,其中安和、建国、康安、新华、城乡和工农6个办事处管理范围有开发改造潜力外,其余街道办事处范围基本无潜力可挖,开发改造潜力相对较小。有潜力可挖的六个街街道办事处土地面积270.61万平方米,总建筑占地面积83.35万平方米,建筑密度30.8%。
道里区有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松花江自双城入境,由西向东流经道里区50余公里进入道外区;运粮河由南岗区入境横穿道里西部流经23公里汇入松花江;何家沟(原名正阳河)由南岗入境横穿道里中部流经7.8公里进入松花江。三条江河特别是松花江为道里区的自然环境,水产水运,旅游观光提供了独具的优势和条件。
漫滩地下水主要受水文气候因素的影响,地下水位呈现以年为周期升降,水位年变幅一般在1-2.5米。从每年1月份开始缓慢下降,至4月、5月份达到最低值,6月份以后,随降雨量的增大,松花江水位迅速的上涨,地下水位也随之急剧上升,到7月份降雨量达到峰值后,地下水位仍随着江水上升而继续上升,到9月份左右,地下水位和江水位同期达到全年最高峰,峰值过后,江水位和地下水位迅速落至翌年;阶地区水位由于受人工开采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呈缓慢下降状态,每年下降速度在0.05米左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道里区常住人口为1097430人。
2021年,道里区总人口为:917346人。比上年增加18746人。出生人口:5438人,其中男孩2773人,女孩2665人。一孩出生4961人:男孩2535人、女孩2426人;二孩出生459人:男孩230人、女孩229人;三孩出生17人:男孩8人、女孩9人。二、三孩出生占当期出生的8.75%。四孩出生1人:男孩0人、女孩1人。人口出生率:5.99‰。死亡人口:4751人。人口死亡率:5.23‰。人口自然增长率:0.76‰。
现任领导
区长:于军
2020年,道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538.3亿元,下降2.4%。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0.4和-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21.2:77.6调整为1.3:22.4:76.3。
2021年,道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64.8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544.6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0.2和4.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为1.3:22.9:75.8。
2021年,道里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农业产值12.9亿元,增长2.0%;林业产值961万元,增长1.2倍;牧业产值3.0亿元,增长7.8%;渔业产值1.1亿元,增长1.9倍;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亿元,增长9.3%。
2021年,道里区粮食播种总面积1.5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0.5万吨。其中,稻谷播种面积0.1万公顷,产量为0.5万吨;玉米播种面积1.4万公顷,产量9.84万吨;豆类播种面积0.03万公顷,产量0.07万吨。
2021年,道里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079.39公顷。中草药材4.65公顷;蔬菜、食用菌3070.25公顷,产量12.62万吨,其中,叶菜类71.55公顷,产量2780吨;白菜类443.01公顷,产量2.6万吨;甘蓝类226.06公顷,产量0.8万吨;根茎类111.23公顷,产量3565吨;瓜菜类447.01公顷,产量2.7万吨;豆类233.39公顷,产量10723吨;茄果类579.65公顷,产量15001.3吨;葱蒜类141.56公顷,产量4633吨;其他蔬菜776.26公顷,产量2.6万吨;食用菌10.53公顷,产量2730吨;瓜果类4.49公顷,产量166吨。
2021年,道里区主要畜禽存栏,其中猪存栏3.59万头;牛存栏0.28万头;羊存栏0.78万只;活家禽49.24万只。
2021年,道里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13.5亿元,比上年增增长4.3%。其中,区直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1户,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地域工业总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41户。
2021年,道里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1.3亿元,比上年下降6.7%,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7.1%。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发展到210户。
2021年,道里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5%。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实现营业额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4%。
2021年,道里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零售额28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下降16.6%;饮料类零售额下降6.5%;烟酒类零售额下降13.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下降1.9%;化妆品类零售额下降12.5%;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0.7%;日用品类零售额下降2.4%;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增长16.6%;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539.8%;书报杂志类零售额下降98.3%;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增长5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下降42.3%;中西药品类零售额下降16.9%;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5.9%;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7.9%;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1.3%;化工材料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39%;金属材料类零售额下降18.7%;汽车类零售额增长9.9%;其他类零售额下降17.6%。
2021年,道里区实际利用内资57.33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63.1万美元。
2021年,道里区市、区政府总投资6525.37万元,建设绿化项目2处,建设彩化景观20处,新增绿地面积0.316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68平方米/人,绿化覆盖率47.056%,绿地率46.57%。修车行道14.14万平方米、人行道3.67万平方米,边石调整、补齐6974延长米。
2021年,道里区开展10个线上群众文化活动,其中5个线上展览,4个线上活动,1个线上征集,市民在家享受文化大餐。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在道里区人民广场开展“永远跟党走”暨“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性演出活动32场;开展道里区第35届“哈夏”沿江小型音乐演出活动131场;组织道里区庆祝建党百年合唱比赛(机关、企事业单位组)10场;组织各街道(镇)开展“颂歌献给党”“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群众文化活动18场;开展2021-2023年全民艺术普及文化大讲堂各类培训120场;开展道里区“红色阅读推广人”“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等全民阅读活动40场;安排全年展映红色影片504场;完成2020年农家书屋图书配送工作;下半年农村电影放映、老电影院放映员及农家书屋工作转交由区委宣传部负责。
2021年,道里区共有公共图书馆2个,街道(镇)分馆23个,2个社会分馆。道里区图书馆现为国家二级馆。共有公共文化馆1个,街道社区分馆23个、社会分馆1个。
2021年,道里区有幼儿园103所(其中公办20所,民办83所),小学31所(另有13个教学点),初中23所(其中九年一贯制5所),普通高中8所(其中民办2所,市直属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高中2所,附设中职班1个,成人中专4所。
2021年,道里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2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21户。
2021年,道里区组队参加黑龙江省速度滑冰锦标赛,取得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4枚,2名运动员成绩分别达到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调整优化项目布局,全年完善4个项目组队,周期内完成运动员注册120余人。黑龙江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通过考核,获得优秀。全年办理等级运动员审核转报22人,其中一级运动员6人、二级运动员16人。全年向省队输送1名优秀运动员,向市队输送5名优秀运动员。
2021年,道里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农村卫生室)485个,比上年增加47个。其中,医院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卫生院5个、门诊部(所)(含个体诊所)419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100%。
2021年,道里区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月684元提高到732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的4020元提高到4404元。(截止2021年末)共有城市低保4017户4942人,月人均补差626.7元;农村低保1301户2029人,年人均补差2712元。农村特困供养247人,年人均保障集中供养为10612元,分散供养为7019元。
道里区是哈尔滨的重要交通枢纽,境内有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机场高速路、老机场路、哈双北路、江南中环路、二环、三环、四环路、公路大桥、四方台大桥等交通干道使道里区四通八达,有码头7处,渡口1处。
2021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名录里公布登记的道里区不可移动文物13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03处。
2021年,道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33项,其中省级项目16项,市级项目9项,区级项目8项。
哈尔滨市城区80%的旅游资源在道里区,道里区有国家4A级风景区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等多张哈尔滨城市名片,有松花江、长岭湖、太平湖及斯大林公园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
兆麟公园位于道里区兆麟街北端,外环路南,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是哈尔滨最早的公园。该园始建于光绪26年(1900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名为道里公园。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纪念抗日英雄李兆麟烈士,更名为兆麟公园,并于同年8月12日在该园北部修建了李兆麟将军墓。
斯大林公园位于松花江南岸,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与太阳岛隔江相望。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是铁路专用线和航运码头。
松花江公路大桥于1983年5月动工修建,1986年8月30日竣工。大桥规模巨大,结构新颖,呈剪子形状,全长1565米,是当时全国公路桥之最,也是解放后五十年来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上建设的第一座特大型永久性公路桥梁。
九站公园始建于1981年,位于松花江南岸,全长2383延长米,面积251.44公顷。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索菲亚广场成立于1997年,占地5万平方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场由圣·索菲亚教堂、犹太新会堂和建筑艺术广场三部分组成。1997年9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经哈尔滨市政府批准,将其命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隶属于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长岭湖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镇境内,临近绕城高速,毗邻群力新区,交通便利,是哈尔滨市近郊自然形成的小型湖泊,分为东西两湖,占地面积4.18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3.6平方千米,东西长6.5千米。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是亚洲最长、中国最早的步行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中央大街步行街地处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心区域,南起经纬街,北至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最具特色的方石路宽10.8米。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街路,1997改造成为全国第一条步行街,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