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1 17:23
在肥西县众多的圩堡建筑中,其最大特色就是壕沟相围,四面环水,而在唐老圩,其壕沟却没有挖通,坊间流传说,当年唐氏兄弟建圩挖壕时,在其圩堡西南侧有一宋氏老坟安葬于此,但此宋氏后人坚决不迁坟地,唐氏无法,只好在圩子西南角建个占地数亩的大炮台,驻兵防守。
关于是否真有宋氏老坟安葬于此,已无从考证。唐五房圩经过200多年历史的冲刷,所能看见的只有一座样式别致中西合璧式的转心楼保存完好。
“转心楼北面是三套内室,唐定奎三个儿子各住一套,圩子北段为唐殿魁后人住宅,中间用花廊隔开。圩子东南另辟一座花园,与沟壕外用石桥相通,园内有莲池亭阁、紫竹林、参化堂等建筑。”对于已被历史湮灭的古建筑,肥西县旅游局局长汤从新,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和知情者的回忆,把唐五房圩的原貌在头脑中早已修葺一新。
“据有关资料显示,转心楼并非是由唐氏兄弟所建,而是在宣统年间由唐定奎的儿子唐治隆兴建的,此楼曾作为他的卧室。在兴建转心楼时,还有两幢平房作为附属建筑,后来年久失修坍塌了”。
汤从新所说的转心楼,被袁店中学所占,其楼共两层,上下32间,成为唐五房圩的标志性建筑,对于转心楼当作教室,汤从新的解释是因为“学校校舍紧张所致”。
采访中记者还得知,2004年底,转心楼被安徽省文物局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其建筑风格来说,转心楼为四合院式徽式房屋,四面回廊可骑着马走一圈,所以又叫做“走马转心楼”,凭栏而立,对面及上下讲话可以清晰地听见。从后窗向外远眺,田野风光尽收眼底。东门额有“紫气东来”四字,据说是李鸿章所题。
在袁店中学,记者看见昔日曾经昭示着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转心楼,已被学校当作教室,一边悬挂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边却挂着某某班级的牌子,让人看过后心里不禁产生一丝悲凉。
在地方政府大力倡导打造“淮军旅游路线”的大氛围下,对淮军旅游景点的重新包装已显得迫在眉睫……
唐殿魁,清道光十二年四月生,咸丰年间在家乡与弟唐定奎等兴办团练,曾参与攻打寿州、三河、六安等地的太平军,后随淮军刘铭传部镇压太平军、捻军。唐殿魁最后在湖北尹隆河被捻军张宗禹部包围,死于乱军之中。清廷赐其太子少保衔、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忠壮。
唐定奎,先前与其兄共同对抗太平军,后又入淮军,镇压捻军。日本入侵台南时,经李鸿章推荐,唐定奎率所部“铭军”赴台,与日军对峙。1883年,法军侵略越南,定奎带病布防。中法战争结束后,定奎因病辞职归乡,建唐五房圩闲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春病逝,谥“果介”,著有《戌余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