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7 14:16
《唐鲁孙作品(套装共6卷)》作者出身贵胄,自幼出入宫廷,对老北京传统、风俗、掌故及宫廷秘闻了如指掌;年轻时只身出外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又熟请各地民俗风情。“中华谈吃第一人”的燕京掌故笔记,备受海内外推崇的饮食文化经典!
卷一 饮馔杂谭中国吃
自序 何以遣有生之涯
辑一 年节食俗
甲子拾掇
甲子首鼠年鼠谈
乙丑谈牛
午年话马,马到成功
猴年来了
金鸡一唱万家春
神龙见首
吉羊
蛇年话蛇
蛇年谈吃蛇
天寒岁暮忆腊八
咬春
谈谈故乡的年俗
适口充肠舒服年
新年天地桌上的蜜供
春节几样待客的菜点
闲话元宵
元宵细语
中元普渡话盂兰
清明零拾
慎终追远话清明
我家怎么过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
一年容易又中秋
中秋应景菜——清炖圆菜
贴秋膘、吃螃蟹、爆烤涮
应时当令烤涮两吃
烤涮两吃,经济解馋
冬补琐谈
宰年猪
献岁几样吉祥菜
辑二 吃在北平
吃在北平
再谈吃在北平
北平的甜食
北平的独特食品
二谈北平的独特食品
北平小吃——羊双肠
也谈北平独特小吃——奶酪
北平人三大主食——饺子、面条和烙饼
北平吃饺子几样年菜
北平的西餐馆
北平的素菜馆
北平的烧饼油条
北平的红柜子、熏鱼儿、炸面筋
北京的饽饽铺
北平上饭馆的诀窍
辑三 食话杂谭
中国菜的分布
令人难忘的谭家菜
湖南菜与谭厨
口蘑的话
蛋话
蟹话
闲话鲨鱼
闲话烤鸭
闲话岭南粥品
谈谈老山人参
金齑调盐话酱园
酸溜溜的醋话
吃饺子杂谈
过桥米线的故事
晶晶琢雪话“鸡头”
新剥“鸡头”糯又香
也谈猪油
读《烹调原理》后拾零
后记
卷二 酸甜苦辣天下味
辑一 北方味
送信的腊八粥
北方人爱吃的烙合子
烙合子
烙春饼、蒸锅铺、盒子菜
打卤面
吃抻条面
请您试一试新法炸酱面
同和堂的天梯鸭掌
香气馝馞的菊花锅子
恩承居的“善才童子”
白肉馆——砂锅居
津沽小吃
天津独特的小吃
吃在察哈尔
吃在热河
陕西珍味夸三原
清醥肥羜忆兰州
山西面食花样多
山东的肉火烧
德州扒鸡枕头瓜
辑二 南方味
吃在上海
吃在江西
武汉三镇的吃食
洪山菜薹
宜兴的腻痴孵
四川泡菜坛子
一桌标准江苏菜
南京马祥兴的三道名菜
南京教门的桂花鸭子
江南珍味苏州无锡船菜
蜂糖糕和翡翠烧卖
扬州名点蜂糖糕
扬州炒饭伊府面
扬州的富春花局、卖花木、卖面点
常州菜饼
常州大麻糕、豆炙饼
天灯棒
胡玉美的辣豆瓣酱
湖州的板羊肉和粽子
白菜包和生菜鸽松
马肉米粉忆桂林
魔鬼蟹、八宝神仙蛋
蟹粉汤包
南方的驴打滚
辑三 烟酒茶
说烟、话茶、谈酒
抽烟
水烟袋
说雪茄
香烟琐忆
香烟琐话
漫谈香烟
初试金龙牌香烟
台湾卷烟沧桑
想起了长杆旱烟袋
谈烟斗与抽板烟
鼻烟及鼻烟壶
老鼻烟壶其来有自
与林语堂一夕谈烟
谈酒
酒话连篇
曲蘖优游话酒缸
上海的柜台酒
白酒之王属茅台
陕西凤翔的柳手酒
漫谈绍兴老酒
闲话香槟酒
话啤酒
溅雪堆花话啤酒
啤酒哜啜谭
酒话之中蕴含人生大道
为人肝醒酒汤敬复仙翁先生
喝茶
谈喝茶
北平四川茶馆的形形色色
卷三 什锦拼盘大杂烩
辑一 什锦拼盘
饽饽桌子
五毒饼
太阳糕
三不粘
吃年糕年年高
北平的重阳花糕
吃枣子、做枣糕
红白芸豆、豆腐丝、烂蚕豆
酱肘子、炉肉、熏雁翅
下酒隽品乌鱼子
河鲜冰碗、水晶肘、荷叶粉蒸一把抓
煮五香茶叶蛋秘诀
果脯、蜜饯、挂拉枣儿
槟榔、砂仁、豆蔻
黄花鱼、黄鱼面
文昌鸡和嘉积鸭
就是没有鸡丝拉皮
虾米治病
蜚声国际的蝴蝶鱼、美昧的新疆手抓饭
烩三袋、烧黄香管
新都美味酱兔腿
脆皮豆腐
豆腐渣列为珍馐
鸡蛋糕越来越美
糟蒸鸭肝
铜锅蛋
一品富贵
辑二 南北风味
从香港满汉全席谈到清宫膳食
满汉全席
令人难忘的早点
遛弯儿、喊嗓子、吃早点
故都的早点
故都的奶品小吃
北平、上海、台湾的包子
故都的羊肉床子
故都中山公园茶座小吃
台湾没见着的北平小吃
甜牛肉就旋饼、薄饼卷小碗肉
冰糖煨猪头
糟蛋和糟鱼
炒桂花皮馇
香留舌本白果羹
鸡包翅雅号“千里婵娟”
飘在餐桌上的花香
桂子飘香栗子甜
鸡蛋炒饭
想起有味美馄饨
几样难忘的特别菜
一盏寒浆驱暑热,梅汤常忆信远斋
陋巷出好酒,小馆有珍馐
看到鲜花椒蕊,想起来了烧羊肉
天府上食珍味不如台北华筵
从干丝谈到杏花村
我家的香椿树
秋果三杰:核桃、栗子、大盖柿
华筵悛余
宜酒宜饭宜茶宜粥的火腿
做酪新法
续“酪”
老汤炉肉开锅香
岁寒围炉话火锅
围炉吃火锅
寒风冷雨开锅香
炉肉和乳猪
白汤面和野鸭饭
度小月担仔面
米糕、卤蛋、虱目鱼皮汤
吉仔肉粽
美浓猪脚味醇质烂
万峦猪脚
易牙难传的蜂巢
神仙粥
新竹贡丸
四巨汤
棺材板
碰舍龟
辑三 山珍海味
红烧象鼻子的秘密
举筷不忍吃鸽子
曲尘萦绕山河肉
青海美馔烤牦牛肉
明炉乳猪
油淋乳鸽
熊掌琐谈
熊掌及罕不拉怎么吃
杨花滚滚吃新蚶
对虾
调羹犹忆钯肺汤
银鳞细骨忆船鲥
鱼香十里带鱼肥
鲜腴肥嫩的青海鳇鱼
赏菊何须羡持螫
春江水涨刀鱼肥
纤纤春笋忆鲴鱼
山东半岛的几种特殊海鲜
菊前桂后忆鲴鱼
黄河鲤鱼三吃
鳟盈缥玉话银鱼
三杯软饱后一碗卤鳝香
脆鳝、干丝
台湾的海鲜
台东名产旭虾
卷四 说东道西南北看
卷五 燕京梨园知味录
卷六 燕尘偶拾故园情
唐鲁孙(1908-1985),本名葆森,字鲁孙。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瑾妃的堂侄孙。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病逝。
作者出身贵胄,自幼出入宫廷,对老北京传统、风俗、掌故及宫廷秘闻了如指掌;年轻时只身出外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又熟谙各地民俗风情。
这套书是作者晚年的忆旧之作,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既可以使人增广见闻,又可以补正史与民俗学之阙。
读了唐鲁孙先生的《中国吃》,一似过屠门而大嚼,使得馋人垂涎欲滴。唐先生不但知道的东西多,而且用地道的北平话来写,使北平人觉得益发亲切有味,忍不住我也来饶舌。
——著名学者梁实秋《读〈中国吃〉》
鲁孙有二分之一的汉人血统,他的母亲为曾任河南巡抚、河道总督、闽浙总督的李鹤年之女。……鲁孙赋性开朗,虚衷服善,平生足迹遍海内,交游极广,且经历过多种事业;以他的博闻强记、善体物情,晚年追叙其一生多彩多
《唐鲁孙作品(套装共6卷)》是作者晚年的忆旧之作,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既可以使人增广见闻,又可以补正史与民俗学之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