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拓荒者!

更新时间:2024-07-03 20:34

《啊,拓荒者!》是美国女小说家威拉·凯瑟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13年。

内容简介

约翰·伯格森一家是来自瑞典的移民,在辛勤劳作了十一年之后,伯格森先生带着遗憾病逝,留下了妻子和四个孩子。大女儿亚历山德拉从此担负起了照顾母亲和三个弟弟的重担,并在经历了一系列困难和努力后将昔日不毛的荒地改造成为了物产丰饶的良田。全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亚历山德拉成为了富裕的农场主,三个弟弟也各得其所,卢和奥斯卡都拥有了自己的农场,埃米尔去上了大学。然而,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也潜藏着很多的问题,亚历山德拉在感情上一直很孤独,她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弟弟们并不真正理解她,她与卡尔·林斯特拉姆的爱情不被众人看好。在小弟弟埃米尔和有夫之妇玛丽被枪杀于他们幽会的果园后,亚历山德拉更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在她的身心最脆弱的时候,卡尔来到了她的身旁,二人也完成了从昔日的故交到如今的生活伴侣的角色转换。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凯瑟九岁时就随父母从出生地弗吉尼亚州迁居到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红云镇,这里的居民主要是东欧和北欧来到美国的移民,包括日耳曼人、斯堪的纳维亚人、斯拉夫人和波希米亚人,他们对故土的怀念、土地的眷恋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反映在她以后的创作中。早在内布拉斯加大学读书时她就已经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毕业后,她除发表了字数惊人的剧评、乐评和书评之外,还从事诗歌、小说的创作,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然而,乡土文学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却劝告她应该使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熟悉的题材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她意识到应该发掘自己独特的写作资源——童年时代在红云镇的欧洲移民者中的生活经历,1913年发表《啊,拓荒者!》。

凯瑟创作《啊,拓荒者!》的时间是1913年,此时,西进运动已经结束。这部小说是凯瑟对童年生活在西部草原那片土地上人们拓荒精神的回忆,同时也是对特纳的《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总统威尔逊致力于美国化的进步主义运动的回应。

人物介绍

亚历山德拉

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是具有双重性格的,男性自我和女性自我会在她的性格中产生冲突。一方面,维拉·凯瑟赋于了女主人公健壮的体格、坚强的意志、泼辣的性格、令人生畏的气概等等男性的品质。小说描述女主人公从少年时代开始,帮助父亲干活的同时经常读书看报,注意市场的行情和搜集信息。为了发展自家的土地,她去附近的农场呆了五天,主动向人们了解庄稼的种植、养鸡养鸭的事情,了解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决定要掌握更多有用的信息来发展自家农场:“那里的地价是这儿的三倍,但是不出五年,我们这儿的地一定比他们贵一倍。那儿的好地都让有钱人占了,他们还在尽量地买地。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把牛和那点陈玉米给卖了,把林斯特仑姆家的地买过来,这样我们就多了一千四百亩地,不是吗?六年之内不需要付赎金。到那时候,这里任何一块地都会值三十块饯一亩。然后随便卖掉哪儿的一小块园子,就可以付清一千六百块钱的债。我发愁的不是本钱,而是利息和税。我们付这些钱就得紧张一些。但是十年之后,我们再坐在这里,就是独立的地产主而不再是挣扎的农民了,这点是肯定的,就跟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一样肯定。”

另一方面,女主人公与活泼热情的麦丽交往,“麦丽是一个能与之倾心相谈的好伙伴,她们搭伴去教会一起做针线。”她也渐渐学着麦丽的样子,在头发上别漂亮的野花来装扮自己。在这种轻松的人际交往中,她在生活中逐渐焕发出女性应有的气质,并开始发展与卡尔的恋情,也更进一步认知了女性身份及女性气质。后来,作为女性,她能够觉察到麦丽正遭受着不幸婚姻的严酷考验。在对麦丽产生同情时,女主人公已经摒除了以往对她的排斥和蔑视,可以理解其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另外的一个情节是代表男权的两兄弟为了争夺女主人公的财产,粗暴阻拦她的感情和婚姻,以免落入外人之手。这样完全不顾亲情和恩情的做法,也让女主人公清醒地意识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压迫,进而决定奋起反抗来捍卫自己的感情和家庭。

麦丽

而小说中另一个女性形象麦丽,则是凯瑟作品中另一类女性。她们美丽、热情,对人对事都饱含激情,深受人们的喜爱。小说中通过亚历山德拉之口表达了对这类人物的困惑:她们自身是那么可爱,可所到之处却总是带来灾难。

卡尔

卡尔忧郁而敏感,有些优柔寡断,虽然不像亚历山德拉梦中的男人那样强壮有力,却善良温存,是最理解亚历山德拉的人,并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来到她的身边给她安慰。

埃米尔

埃米尔聪明而重感情,他明知姐姐警告过他带来小猫会惹来麻烦,但还是把小猫带在身边,小猫险些丧命,这些都预示了他后来与麦丽的结果——他明知与已婚的麦丽的感情是不正当的,也想躲避它,但最后还是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生存的矛盾

小说《啊,拓荒者!》中真实刻画了第一代东欧移民在美国一望无垠的茫茫草原上创建家园的艰苦历程,而与这一艰苦历程如影随行的便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19世纪末美国广裹的中西部草原开始对拓居者开放,吸引厂成千上万来自旧大陆的新移民,他们怀抱着浪漫主义的理想,离别故国,远涉重洋,来到内布拉斯加大草原,期望在新世界寻得新的出路。新移民们理想中的地方是一个地大物博、遍地黄金的大堂,然而现实中自然条件及居住条件极为恶劣的环境给厂新移民们沉重的打击,那连绵不断且坚硬、野性的西部荒原使怀抱着浪漫主义理想的新移民们感到不知所措。小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在此得以无限放大。新移民们在满怀希望的理想与艰难困苦的现实之间苦苦挣扎,凭着求生的本能和玫富的愿望,栖身在茅舍土屋中,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代价,一点点开拓这片西部荒原。小说中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矛盾,然而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始终不断地完善自我,使自己逐渐向理想靠近。从小就随父母迁居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薇拉·凯瑟切身体会到西部拓荒这个曲折艰难的历史进程,她亲眼目睹了西部移民艰辛异常的拓荒经历及其拓荒遭遇,因此能写就凄凉艰辛的拓荒故事,塑造出时乖运蹇的拓荒者,刻画出拓荒者的悲欢离合。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生存条件,拓荒者们为厂生存付出难以言表的沉重代价,艰辛困顿的现实生活给厂理想沉重的一击,在这段拓荒的艰苦岁月,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与弟弟们始终偏执、循规蹈矩地与现实进行顽强地斗争,固然是拓荒精神的有力举证,而小说中的卜尔先是背离西部,后又回归西部,这也显示了理想的诱人与理想不可实现的现实间的痛苦与无奈。作为一名正直且富有责任感的作家,薇拉·凯瑟崇尚精神美,有着美好的理想及追求,她将揭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作品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应了作家追求美好精神的理想主义和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倾向。小说中,拥有百折不挠意志、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及其善良互助美德的拓荒者们正是作家美好理想及追求的最佳代言,薇拉·凯瑟将自己的人格力量注入小说当中,不断反思各种理想和现实间的矛盾,使美好的理想加诸于变化不定的现实之上,使小说融合了理想的激情与生活的感悟,彰显出清新温暖质朴的气息。

生态主义

威拉·凯瑟在《啊,拓荒者》中为我们构建了一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后的美好图景。人通过不断地探索,更加了解自身的需求,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而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适应和融合中,人又明确了自己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这体现了一种普遍的联系,在这一系列联系中人作为纽带将自然与社会置于自身的顶端。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平衡与稳定构成了一个坚固的三角形,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惠特曼歌颂蛮荒的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男性力量和英雄主义及英雄情结的赞美,而他向我们传达的这种思想也正是男性社会突出的价值观念。凯瑟有意置换了惠特曼笔下的男性拓荒者形象,巧妙地将拓荒考这个词用于女性的身上,并丰富和发展了拓荒者形象的内涵。在她这里,拓荒者不再是一身蛮力、一心想着征服一切的强壮的男子汉,而是心思细密、坚定内敛的为家庭为他人着想的女强人。

凯瑟为读者描绘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情,她看重的是按照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及启示顺承发展的自然之道。在她的笔下,人与自然、入与社会和谐发展、相互依存,而这种舒缓的、温和的对待周围一切的观点在惠特曼的诗作中是鲜有的。凯瑟一方面汲取了惠特曼诗作中对拓荒者的看法,一方面又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观点,克服了前人认识和理解的片面性,丰富和发展了拓荒者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在《啊,拓荒者》这部作品中,人和自然、人和社会有了深层次的联系。凯瑟为我们描绘的生活场景犹如我们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样的平实和质朴,但是透过这种表面的乎实我们却能够看到她要问我们传达的关于生存、关于生活的看法和观点。凯瑟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和体悟都凝于笔端,赋予平实的描写以深刻和悠远的内涵。

艺术特色

为了将地域叙事提升到史诗的高度,《啊,拓荒者!》巧妙地将圣经、惠特曼、密支凯维奇的文本融入拓荒叙事之中,通过打磨一幅幅场景将欧洲图景移植到新大陆的内布拉斯加景观之中,揭示出作为地方特色的拓荒叙事与美国化以及与整个欧洲文明史的关系,使历史在现实中复活。小说大量汲取圣经故事中的意象和隐喻,如上文的花园荒野叙事分析,通过将其地域化使圣经隐喻转化为拓荒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伊瓦尔类似于东欧传统中的“圣愚”形象,小说通过伊瓦尔之口两次直接引用圣经教义,一次是上文提到的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伊瓦尔朗读圣经的声音与风声、鸟虫鸣唱相应和,启示亚历山德拉土地的神圣意义。另一次是伊瓦尔内布拉斯加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默读《诗篇》第101篇,预示亚历山德拉将在暴风雨中、在死者的坟前和世界达成新型的关系,使亚历山德拉从丧失埃米尔的个人伤痛中走出,从历史的高度完成对世界的重新理解和自我主体空间的再建构。

《啊,拓荒者!》的题目来自惠特曼的诗歌。全书共分为五部分,分别是:“荒原”、“邻土”、“冬日的回忆”、“白桑树”和“亚历山德拉”。故事主题清晰,围绕着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的奋斗经历,主要刻画她如何在父亲去世后挑起家庭的重担,凭借过人的智慧和执著带领家人度过最困苦的年代,开创自己的拓荒事业。围绕着拓荒的主线,小说还描写了两个爱情故事,一个是她与童年时代的伙伴卡尔之间的理性而纯真的爱情,另一个是她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波希米亚女郎麦丽之间的激情。小说描绘了美国中西部边疆粗犷的自然风光,赞美了拓荒者们的力量和勇气,而对土地与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物自身与内心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则深刻含蓄,像乐章中的复调,为这部小说增加了层次感。

凯瑟的语言舒缓自然,风格清新质朴,境界高爽纯洁。虽然在艺术手法上创新不多,但具有自己的鲜明的风格。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开阔恢宏,令人印象深刻。

作品影响

《啊,拓荒者!》是凯瑟的第一部“边疆小说”,即反映美国西部边疆移民生活的小说。在为朋友的题词中她曾写道:“这是第一次我以自己的双脚走路——我以前所有的作品都是一半是真实的,而另一半则是对我仰慕的作家的模仿。在这部小说中我才开始找到自己的土地。”也正是从这部小说开始,凯瑟从题材、主题到人物、语言展现出独特的风貌,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品评价

生态批评家威廉·霍华斯:“凯瑟的行文雄伟有力,结构严谨,每个句子都洋溢着她对大地的深情”。

作者简介

威拉·凯瑟是美国20世纪初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在将近30年的写作生涯中她著作丰富,共有13本中长篇小说和3本短篇小说集。

为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她于1912年辞去杂志社的工作。此后,便把自己关在屋里写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历山大的桥》,从这一部小说开始,她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走上职业作家的道路。接着她又连续写了几部影响较大的长篇小说《啊,拓荒者!》(1913)、《云雀之歌》(1915)。《我的安东尼亚》(1918)、《青春与美丽的阿杜莎》(1920)、《我们中间的一个》(1922)、《教授的房子》(1926)、《死神来迎接大主教》(1927)等。凯瑟终于成为美国20世纪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受到了美国人的喜爱。她也获得很多荣誉:普利策奖、美国妇女奖以及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学位。1947年凯瑟在纽约病逝,享年74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