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祸

更新时间:2023-08-30 16:33

士祸是指朝鲜成宗以后开始作为新政治势力而登场的“士林”受祸的一连串政治事件。

经过

戊午士祸

为了编撰《成宗实录》而收集史草之际,金馹孙将他的老师金宗直所作的《吊义帝文》收入史草。以此为借口,1498年由李克墩、柳子光等主导而发生士祸,是为戊午士祸。《吊义帝文》是哀悼被项羽废位的楚国最后一个王义帝的一篇文章。金宗直通过这篇文章反映出世祖继承王位违背儒教名分的士林认识。因此,不仅已经死去的金宗直,他的门人大部分都因此受祸。因为是肇始于史草而发生的,所以也被称为“戊午史祸”。

戊午士祸是各种原因叠加而发生的,如金宗直一派和勋旧派之间的倾轧、勋旧派和负责人事权的“政曹系”老成大臣针对士林和言官挑战的回应、对三司作用增大的一种制裁措施、弘文馆言官化以后所引发的政治构造变化、因国王和宰相的团结而产生的反动,等等。

甲子士祸

甲子士祸是1504年在《经国大典》的法律运用变质、以凌上或不敬罪的罪名镇压臣僚的过程中围绕燕山君生母废妃尹氏赐死问题而发生的事件。由于有为废妃尹氏报仇的性质而扩大了范围,在士祸中被处死的人相比戊午士祸大幅增加。以此为契机,作为新旧宰相的勋臣被除掉了,并对已在戊午士祸中受罪的人又加上了罪。剩下的士林也被驱逐了。通过这一事件而建立起名副其实的燕山君亲卫体制。此后,燕山君通过停止经筵、革除弘文馆和司谏院等措施,大幅缩小了言官的舆论功能,全面起用宫禁势力和戚臣势力,露骨地表现出了荒淫的倾向。

经过两次士祸,君主失去了应有的君道,通过革除旧章法制,臣权极度萎缩,君臣权力关系随之破裂。此后随着臣僚主导的政治运营的展开,儒教政治和君臣权力关系的破裂伴随着更加彻底的儒教理念和名分的反映,最终成为了重新确立王权地位的因素。

己卯士祸

己卯士祸是1519年洪景舟南衮沈贞等依据中宗密旨逮捕并拘禁赵光祖、金净、金湜、金絿、尹自任、朴世熹、朴薰、奇遵等的事件。加诸他们的罪名是结成朋党以排斥政治立场不同的人物,以及率领后进肆言无忌。从赵光祖赐死开始,新进士类受祸,士林势力因而大为萎缩。士林推进的大部分政策也被革除。己卯士祸以后就执行了恢复被削勋的靖国功臣的爵位、革除贤良科、废止乡约等措施。

从政治权利的侧面来看,己卯士祸是在摸索王权、宰相权以及言官权三者间相互牵制、均衡的过程中,言官权过于膨胀而使王权、宰相权大举反击的事件。其中,政治结构的新局面是,与王位继承相关的王权的性质变化、加强郎官权的政治力量、强化与扩大言官权而造成的对宰相权的牵制力的扩大。

己卯士祸以后,南衮、沈贞、金安老等权臣先后执政。但在1538年,以主张疏通“己卯名贤”的儒生阶层的上疏为契机,己卯受祸人大部分被疏通并被叙用,由此开始重新起用士林。

乙巳士祸

到了中宗末期,围绕中宗的后嗣而产生冲突,就是后来即位为仁宗的王世子-章敬王后-尹任方面与后来即位为明宗的庆原大君-文定王后-尹元衡的冲突。前者称大尹,后者称小尹,大尹、小尹的冲突围绕种种问题而更加尖锐地对立,在王位继承过程中,引发外戚干政。结果仁宗在位仅8个月就去世,十二岁的明宗即位。明宗年幼,故由文定王后垂帘听政,弟弟小尹尹元衡一派由此掌握了政权。

乙巳士祸发生于1545年。在这场士祸中,小尹尹元衡一派为了除掉大尹尹任一派而提出的口实是所谓的“择贤说”。择贤说主张仁宗的后嗣不是明宗,而要从成宗的第三子桂城君的养子桂林君李瑠或中宗的第六子凤城君李岏中选择贤人。结果,李芑、尹元衡、郑顺朋、林百龄、许磁在接到文定王后密旨后,主导了对尹任、柳灌、柳仁淑等的弹劾。

乙巳士祸以后,告变与狱事仍层出不穷,如1547年9月良才驿壁书事件、1548年2月的史官安名世受祸事件、1549年4月受乙巳士祸连累的李若冰之子洪胤逆谋事件等。此后尹元衡、李樑等主导的戚臣政治持续,士林暂时气势受挫。乙巳士祸虽然是外戚之间围绕王位继承的冲突,但双方都有士林加入,这点表现出了与之前的士祸所不同的状态。

1565年4月,文定王后去世,尹元衡随即被驱逐,新局面随之展开。以儒生阶层的上疏为基础的公论被提起,同时也实现了对乙巳受祸人的放还、职牒还给、惩罚普雨、尹元衡、革除两宗禅科等。三司言官的舆论和儒生阶层的草野舆论都被容纳为理所当然的公论形成层,成为惯例。紧接着到了宣祖时期,士林完全主导了政治。

主要影响

从政治势力的角度来看,通过反复的士祸,勋戚和士林的矛盾最终归结为士林主导政界。另外,在政治运营方面,随着三司的言论和儒生层的草野舆论被容纳为公论形成层,这种变化成为了惯例。从政治权力的角度来看,最终形成了君臣权力关系的相对化、王权任意支配领域的缩小和制度化以及君臣共治的倾向。

另外,政治势力由勋戚被替换为士林,经过反复的士祸和臣僚主导的反正,重构了朝鲜初期以来的君臣权力关系,这个事实值得注目。也就是说,在权力关系中,抑制任何一方绝对化而演变为“专制”或“权臣”的倾向,形成了以相对性为前提的新的君臣权力关系。总之,朝鲜初期绝对的、垂直的君臣权力关系到16世纪后半期重构为相对的君臣权力关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