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渎

更新时间:2024-06-01 13:39

四渎,星官名,属井宿,共四星,一星在双子座内,三星在麒麟座内,即麒麟座17号、13号、ε星。古人认为它们与我国的四条大河对应,故名。 《晋书·天文志》:“东井南垣之东四星曰四渎,江、河、淮、济之精也。”

河流古称

河流详解

我国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即“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其中淮河、济水古时候也独流入海,故得与江河并列。(淮河、济水先后被黄河改道所夺,淮河下游淤塞后改注入长江,而济水故道即今之黄河下游)。现有的记载首见于《尔雅·释水》。

历史记录

据《礼记·王制》,古代的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岳与四渎。《史记·殷本纪》:“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

唐代始称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金、明等代袭之。

汉、唐史书记载,鲁北的主要河流有三:济水在南,源水居中,黄河最北,济南即因为地处济水以南得名。济水源于河南济源市,称允水,东流称济水。东汉以后,黄河改道,在武陟修武间,济水注入,经河北、山东两省入海,河南境内已无济水,而山东境内的菏水汶水等仍沿济水故道汇流入海。所以唐代人改称清河(后又称大清河或北清河),以别于古之济水。据说因水色清澈而得名。从此,山东境内只知有清河,而不知有济水了。

历史进程

四渎来源

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中国民间信仰的河流神的代表。《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说明了奉江、河、淮、济为四渎的原因是此四者均流入大海。《风俗通义·山泽》引《尚书大传》、《礼三正记》继续解释说:“渎者,通也,所以通中国垢浊,民陵居,殖五谷也。江者,贡也,珍物可贡献也。河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淮者,均,均其务也。济者,齐,齐其度量也。”这种信仰其实源于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因为古人认为凡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的都是神,河流给人们丰富的水源,有可供给人们食用的各种鱼类,但有时也有威胁人类生命的各种怪物,于是对之产生敬畏之情,立庙祀之。从周朝开始,四渎神就作为河川神的代表,由君王来祭祀。《礼记·祭法》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并在全国各地修庙祭祀,据《风俗通义·山泽》记载,祭祀河神的庙在河南荥阳县,河堤谒者掌四渎,礼祠与五岳同,江出蜀郡前氐徽外岷山,入海,庙在广陵江都县,淮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庙在平氏县,济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沮,庙在东郡临邑县。这种祭祀直至汉代,

汉书·武帝纪建元(前140-134年)元年(公元前140年)诏曰:“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祀。”从汉宣帝开始正式列四渎神入国家祀典。《汉书·郊祀志下》称宣帝神爵(前61前57年)元年(前61年)制诏太常曰:“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阙焉无祠。”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祠江海洛水,祈为天下丰年焉。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旧唐书·礼仪志四》称唐天宝(742-756年)六年(747年)封河滨为“灵源公”,济渎为“清源公”,江滨为“广源公”,淮渎为“长源公”。《宋史·礼志八》称宋仁宗康定(1040-1064年)元年(1040年)诏封江滨为“广源王”,河渎为“显圣灵源王”,淮渎为“长源王”,济滨为“清源王”。《元史·祭祀志五》则称至元(1264-1295年)二十八年(1291年)加封江滨为“广源顺济王”,河滨为“灵源弘济王”,淮滨为“长源博济王”,济滨为“清源菩济王”。

变革

明代则去前代所封号,则东渎为“大淮之神”,南渎为“大江之神”,西渎为“大河之神”,北渎为“大济之神”,崇奉依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