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22:16
团陂镇,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地处浠水县北部,东与关口镇、罗田县骆驼坳镇接壤,南与汪岗镇相接,西与团风县但店镇、罗田县三里畈镇隔河相望,北与罗田县风山镇相邻,镇人民政府距浠水县城32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05.4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团陂镇户籍人口为107816人。
明清代,团陂镇境域分属韩水县义门南乡、北乡。
民国时期,属浠水县团陂区。
1958年1月,改为团破公社。
1984年12月,分设团陂镇、华桂乡、松山乡。
2001年,撤乡设团陂镇。
截至2011年末,团陂镇辖团陂1个居民委员会,团陂、郭港、罗畈、贺家坳、马庙、帅家铺、毛畈、花园、虎形、团溪、南窑、沈坳、民主、新民、陈祠、吴窑、李潭、花埠山、小灵山、夏家堰、黄泥咀、徐家坳、陶家咀、鸡鸣尖、满塘咀、高家坳、罗地、万福庙、杨家寨、大屋咀、星月庵、桃树坳、土门坳、大屋基、响水河、陈家冲、妈妈桥、牌楼河、袁家冲、胡畈、路口、华桂山、土桥畈、大元冲、鸟雀林、童家冲、黄泥畈、曹家畈、十三庙、金竹园、方伯祠、樟树湾、凤形地、卓家冲、大塘角、蔡井、野鹤山、下河湾、高家河、驮娘岩、凉亭岗、脱甲岭、倒旗河、松山寺、姜堰、五峰坳、翠石山、何大树、何寨、王家庙、枫树湾、李家岗、观音寺、窑上铺74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团陂镇辖1个社区、72个行政村,1个村级单位:团陂镇中心社区、团陂村、郭家港村、罗畈村、贺坳村、马庙村、帅家铺村、毛畈村、花园村、虎形地村、团溪村、南家窑村、沈坳村、陈祠村、吴家窑村、李家潭村、花埠山村、小灵山村、夏家堰村、黄泥咀村、徐家坳村、陶家咀村、鸡鸣尖村、满堂咀村、高坳村、螺狮地村、万福庙村、杨家寨村、大屋村、星月庵村、桃树坳村、土门坳村、大屋基村、响水河村、陈家冲村、妈妈桥村、牌楼河村、袁冲村、胡畈村、路口村、华桂山村、土桥畈村、大元冲村、鸟雀林村、童家冲村、黄泥畈村、曹畈村、十三庙村、金竹园村、方伯祠村、樟树湾村、凤形地村、卓冲村、大塘角村、蔡井村、野鹤山村、下河湾村、高家河村、驮娘岩村、凉亭岗村、脱甲岭村、倒旗河村、松山寺村、姜堰村、五峰坳村、翠石山村、何大树村、何寨村、王庙村、枫树湾村、李岗村、观音寺村、窑上铺村、华桂山林场生活区;镇人民政府驻中塘街1号。
团陂镇地处浠水县北部,东与关口镇、罗田县骆驼坳镇接壤,南与汪岗镇相接,西与团风县但店镇、罗田县三里畈镇隔河相望,北与罗田县风山镇相邻,镇人民政府距浠水县城32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05.43平方千米。
团陂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丘陵为主。境内最高峰位于华桂山,海拔339米;最低点位于何寨村下新屋,海拔29米。
团陂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年平均265天,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
团陂镇境内为长江流域,巴河从东北曹畈村入境,向西南流经境内40.4千米,从何寨村出境,主要支流有关防河、张家河。
团陂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等。旱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60年,湖塘干涸,田地基本无收,死伤近400人,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5000万元。洪灾年均发生1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2010年6月。
2011年,团陂镇有耕地面积6.4万亩,人均0.7亩。
截至2011年末,团陂镇总人口9.7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056人,城镇化率6.2%,另有流动人口3945人。总人口中,男性5.21万人,占53.5%;女性45319人,占46.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97257人,占99.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7.9人。
截至2017年末,团陂镇常住人口为88654人。
截至2019年末,团陂镇户籍人口为107816人。
2011年,团陂镇财政总收入433万元,增长率为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3万元,比上年增长7.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69.3万元,增值税89.3万元,企业所得税43.8万元。
2019年,团陂镇有工业企业32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5个。
2011年,团陂镇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农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45%,生产粮食4.3万吨,人均442千克,其中水稻4.1万吨,小麦0.2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342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8万亩,产量7118吨,其中油菜5189吨;蔬菜种植面积4215亩,产量6496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鸡为主,生猪饲养量1.2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家禽饲养量55.1万羽。
2011年,团陂镇工业总产值4.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40%,拥有工业企业83家,职工2354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8.2%。
2011年末,团陂镇有各类商品交易网点832个,职工2300人,社会商业零售总额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2011年末,团陂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各项贷款余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2011年末,团陂镇全年业务收入248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8635万元。
2011年末,团陂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1471人,专任教师43人;小学13所,在校生4797人,专任教师1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245人,专任教师17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均为98.5%,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742人,专任教师79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782.3万元,比上年增长7%。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9%,比上年增长6%。
2011年末,团陂镇有乡土艺术团、十三庙楚剧团等艺术表演团体2个,演职人员23人;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2个。
2011年末,团陂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个;病床34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5张,固定资产总值0.1亿元。专业卫生人员112人,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44人,注册护士43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2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2.7%。
2011年,团陂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0户,人数673人,支出97.6万元,比上年增长10.2%,月人均120元,比上年增长10%;医疗救助10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70人次,共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53户,人数4673人,支出2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3%,月人均37.8元,比上年增长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重点优抚对象153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13万元,比上年增长17.3%。敬老院2个,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47人。
2011年末,团陂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55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0.4万份(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6个。
2011年末,团陂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68.4万吨,镇区主要道路两则铺设排水管道13.5千米。
2011年末,团陂镇镇区拥有8千伏变电站2座,年售电量累计0.2亿千瓦时。
2011年末,团陂镇镇区有加气站1个,煤气用户8157户,煤气普及率为36%。
2011年末,团陂镇武英高速公路过境,有公路车站1座,每天班车24次,年客运量50万人次。
团陂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原名“团陂街”的团陂村得名。
团陂镇有华桂山峰、周老尖、驮娘岩等景区。
华桂山位于浠水北部的团陂镇, 湖北道教名山,主要景点有天狮流涎、百人险、宾阳寺、 箭树、太子洞、冲担石、斗枪石、象鼻石、打儿石、棋盘石、石猴悟道、卧龙石等,石板上有白色的苔藓,酷似舌苔。常有一片湿漉漉的水渍,活似“天狮流涎”。山西面有一道高几百米似巨斧削成的悬崖峭壁,山北,有一石洞, 名“太子洞”。
宾阳寺是华桂山又一景观。寺正门石柱上刻有明太子避难时撰写的对联:“柱石落成华桂山菩提永镇 昊天高覆大明国庶物长春”;寺前有一石砌圆塘,名“莲池”。
驮娘岩又叫“儿驮娘”、“孝子岩”。位于团陂镇西南方,驮娘岩山中有一座古庙添福寺;添福寺建于南宋(1127—1279年);添福寺有八景:修藤面壁(庙外墙上爬的藤)、石人伏母(儿驮娘)、老树临池(段池旁边长的一棵大槐树)、灵龟依人(天井当中养的大龟,驯善逗人喜爱)、夕阳照塔(庙前有座塔,供游人写景)、君添楼(朱元璋大约1368年到过添福寺亲笔书,后置成金匾挂在庙门之上)、灵泉映月(添福寺庙前、后各有一口井,这里的灵前映月可能是指庙前井)、布垒停云(是指残存的古老城墙)。
何梦龙,子舜臣,何寨人,从小好习武艺,及壮,膂力过人,能举石磙过顶。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武进士,为光绪帝蓝翎侍卫十余年;当时镇戎妒其才,令所部穿何部军服出掠,并以此诬奏,何遂被发配到新疆伊犁,伊犁将军长庚入京,经过宣化,父老为何鸣怨,长庚据实上奏,朝廷诏复原职诏至后三日。何猝然病死。
王汉(1884∽1905年) 近代民主革命者。字竹庵,后名潮,号怒涛。团陂镇人。早年受传统封建教育,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倾向革命,研究军事,尤好剑术。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与吕大森、刘静庵等创建湖北科学补习所,以“革命排满”为宗旨,借研究科学为名,在学校和新军中进行革命活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户部侍郎铁良南下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等省搜括钱财。他切齿痛恨,决意暗杀之。于是自武昌尾随铁良至河南彰德,寻机枪击铁良,未击中。他混入人丛中逃回旅馆,在清军大搜捕中,投井自尽。
徐复观(1903∽1982年)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湖北省浠水县团陂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从军授少将军衔。徐复观在抗战时期曾师事熊十力,接受熊十力“欲救中国,必须先救学术”的思想,从此下决心去政从学。徐复观主要著作有《中国人性论史》《两汉思想史》《中国思想史论集》《公孙龙子讲疏》《儒家政治思想与民主自由人权》《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中国经学史基础》《中国艺术精神》《石涛研究》、《中国文学论集》等。
徐楚光(1909∽1948年),又名建豫、祖芳、楚狂、席正,浠水县团陂镇华桂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班,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八年(1929年),任鄂豫皖边区直属团连长;民国十九年(1930年),任罗田县自卫队大队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打入武汉第四集团军十八军和江汉师管区任连长、营长等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随李济深、宣侠父赴广西南宁争取桂系反蒋,后任豫西师管区兵役局局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徐楚光调华中局联络部筹组第三工作委员会任主任。后由于三工委遭保密局侦破,徐楚光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在长沙组建湘鄂民主联军,任政委。同年9月,他从长沙抵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