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

更新时间:2023-02-16 10:36

囫囵,音hú lún,本字是“㮯”,《说文解字》:“㮯,梡木未析也。”梡木是整根木头,未劈成柴时叫“㮯”,“㮯”音“胡昆切”,缓读为“囫囵”,意思是整个儿,完整的或含糊,糊涂。

解释

完整;整个儿。

含糊;糊涂。

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朱子语类》卷三四:“道理也是一箇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如老庄所谓恍惚者。”囫囵,一本作“鹘沦”。

元·汤式《一枝花·自省》曲:“想思梦不觉,囫囵谜难猜。”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若早知你这般圈缋,那般局段,急抽身不囫囵。”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就中有一鹊吐下一物,不偏不倚,正坠在佛库伦衣上,佛库伦眼快手快,急忙拾取,视之,乃一可口的食物。是何物耶?试掩卷猜之!她也不辨名目,就衔在口内,两姊问她所拾何物,她已从口中囫囵咽下,模糊答道:‘是一颗红色的果子。’”

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