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6 15:24
圣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圣母祠,本是家族祭祀的宗庙,后演变庙宇,遍布全国各地,或单独成庙,或附于佛寺道观等庙宇为圣母殿。圣母祠供奉的人物圣母,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伏羲、女娲,也有说是华岳三娘。现有遗迹从山东宁阳县神童山的圣母祠,到汶川石纽山、蒲县东岳庙、佳县白云庙、北京石景山等地的圣母祠,都与基督教的圣母不同。
圣母祠,在全国各地有多处遗迹。
1、位于山东省宁阳县神童山景区的圣母祠,是神童山最大的高山建筑,建于银龙山顶峰,与周围母性石文化及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 为一颇具浓厚母性崇拜氛围的文化景观。始建年代无考,据祠东吕岩刻石诗推断,初建时间当不晚于晚唐。原祠长60米,宽48米,经后梁、宋、明700余年的多次兵乱,原祠只存遗址,现圣母祠为新建。祠为三进院落,有祠门、观台、正殿。正殿祀三圣母,金童玉女侍立两旁。
2、圣母祠:原位于汶川县石纽山上千坦之处,又名圣启祠,年久失修。后当地乡绅重建于山麓,占地亩余,为穿斗式木石结构建筑,青瓦飞檐。祠殿中塑圣母像,圣母端坐于台上,头缠纱帕,身着羌服,肩饰“缸钵花披”,脚穿“云云鞋”,栩栩如生。
女喜,上古时代羌族部落首领的女儿。自从黄帝派他的二儿子昌意居于洛水以来,中原的华夏文明和西南的少数民族文明一直都是通过联姻的方式来实现文化融合的。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颛顼继续了黄帝的策略,而女喜也就嫁给颛顼的儿子鲧。最早记载女喜的晋代《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母曰女喜。女喜背剖而生禹于石纽。”《史记·六国年表》中指出:“禹兴于西羌”。女喜是原始社会末,奴隶社会初期的时代人物。那个时代女性地位正急速的下滑之中。在《史记》有提到过的那个时期的女性不足20位。而女喜却多次提到,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她是大禹的母亲,中国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开国君主启的祖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奇特的:裂背生禹的传说了。在三星堆众多出土的神像面具中,唯一的女神头像是“女喜”禹母。三星堆女神头像,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母”、乃至世界人类的“人母”——“女喜”禹母神像。汶川就是传说中的大禹故里。
3、圣母祠位于蒲县城东2公里的东岳庙柏山之巅有一座东岳庙,庙宇占地1万平方米,规模宏伟,布局科学,庙内有后土寺、圣母祠、清虚宫等60余座建筑。
4、北京圣母祠。石景山龙泉寺,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唐朝古刹。法海寺附属建筑龙泉寺,位于法海寺之西,俗称“西庙”。始建年代无考,初称龙泉古寺,明末清初改称碧霞元君祠,清康熙年间易名天仙圣母祠,又称“圣母祠”。每年农历四月,京都诸“圣会”均赴蟠龙山圣母祠进香。5、白云山圣母祠。白云山庙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的白云山,东距黄河西岸约1公里。据《州志》云,白云山因峰顶常有白云缭绕,故名。山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直抵黄河西岸,依山建庙,故名白云山庙,也称白云观。据《葭州志》和庙内石碑记载,庙由道人李玉风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玉风道人云游到白云山,见这里孤峰耸立,雾霭飘浮,犹如仙境,就住在山上,静心修炼,同时还采药为当地百姓治病。他死后,人们便在山上修庙来纪念他。白云山共建庙宇房屋五十三座,建筑面积八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陕西省明、清建筑中比较庞大的一组建筑群。
由黄河滩直达山顶的庙路由六百多级石阶组成,坡度陡峭,人行其上,有陡生腾空之感,惊心动魄,古有“神路”之称。五龙宫为白云观底层建筑,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等组成,富丽堂皇。五龙宫往上依次建有四道天门,再往上的真武殿是白云观主体建筑,面宽五间,屋宇高大。真武殿前左右分别建有钟、鼓楼,钟鼓嘹亮清脆,隔河对岸山西境内也清晰可闻,“白云晨钟”被誉为佳县八景之一。围绕真武殿,各种建筑星罗棋布。有藏经阁、瑞芝阁、超然阁、七圣楼、玉皇楼、文昌楼、东岳庙、关帝庙、三灵庙、二斗祠、圣母祠、三清殿、三宫殿、白云洞等。凡是能修建的地方,都筑起了大大小小的房屋,楼阁参天,回廊相接。远望山顶,松柏掩映之中,庙宇重叠,金碧辉煌,好似飘浮于白云之中的仙宫,因此有“白云胜景”之誉。
6、梁衡:“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四十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一百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沿着晋祠内中轴线,由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这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及南面的水母楼、难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组合成建筑群。
在基督教里认为:“耶稣基督的生身母亲,名叫玛利亚,是木匠若瑟(约瑟)的妻子。圣经记载:圣母生耶稣前,她和约瑟从未同房。圣母玛利亚是耶稣的亲人中第一个认定耶稣是天主(上帝)圣子的人,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恳请耶稣基督首次施行神迹的人;在耶稣基督钉十字架时在场,被耶稣托付给了使徒若望(约翰)照看;耶稣基督复活后,圣母是第一批赶赴空坟墓的人之一。”
圣母辨:
山西“晋祠”,千百年来一直有“唐叔虞祠”的说法,晋祠内“圣母殿”所供奉的“神祇”到底是谁?却一直有争议。
“晋祠”是由多座晋阳太原“祖先神庙”组成的建筑群体。他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按“辈份”先后传承、联系。
何谓“圣母”?据《说文解字》:“(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列子》:“伏羲女娲,蛇身人面,有大圣之德。”可见“圣母”就是指建有“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创始婚姻、化生万物”不朽功绩的“女娲”。可见晋祠“圣母殿”所祀者,应该就是“女娲”无疑。“女娲、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世祖先人物,虽然他们的时间距今至少也有七八千年,年代过于久远,当时又没有发明文字,他们的许多事实只能依靠“口耳相传”,但是历史仍然为我们留下了一些 “蛛丝马迹”的片断记忆。明·万历四十三年刊 《太原府志·凡例》就有“神后圣母,多产河东”的阐述;同书“帝后”又有“帝王之兴,必有明圣显懿,以隆神体……自昔娲后补天,轩皇战鹿,其事固靡得而镜粤,若勋华重明,于时太原赤畿,首被神化,典谟昭垂……嗣后,则汉文龙潜之所与神尧虎变之邦乎……”等概述太原“帝王龙兴”历史的文字:上文“神后圣母”和“娲后补天”即指“炼石补天”的女娲;“轩皇战鹿”指轩辕黄帝在太原阪泉山大战蚩尤;“神尧虎变”指唐尧始封、初都晋阳;“汉文龙潜”指汉文帝初封“代国”、久居太原……几千年来,除了人们没有认真探讨和确认“女娲”在太原的遗迹以外,“轩辕黄帝”、“唐尧”、“汉文帝”等祖先人物都在太原留下了 “轩辕庙”、“帝尧庙”、“汉文帝庙”等珍贵遗迹。
“(女)娲皇陵、庙”所在原赵城县侯村到太原一线,“女娲遗迹”呈“连点成线”状:赵城侯村“(女)娲皇陵、庙”——霍县东贾村“娲皇庙”——灵石县南关“娲皇庙”——介休城内“后土圣母庙”—— 汾阳县田村“圣母庙”——上庙村“太符观(圣母殿)”——文水开栅镇“圣母庙”——交城卦山“圣母庙”——太原晋祠(女郎祠)“圣母殿”——董茹村“圣母庙”——北郊镇城村“圣母庙”等等。
三圣母
三圣母,所指不明晰,一说指华岳三娘,中国神话传说:五神掌管着五方,东为青帝,南为炎帝,西为白帝,北为黑帝,中为黄帝。从秦皇始,各朝帝王都十分重视华岳之神——白帝少皞,以求国泰民安,永保江山。西岳庙是为华岳之神——白帝少皞而建的,当然华山上的女神三圣母也常来此地。华岳三娘,聪明美丽,心地善良。天旱,她呼风唤雨,遇涝,她施力排除,乡亲们有了难处前来求她皆有求必应,抽签问卜无不灵验,在她的关照下,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们十分感激她,都尊称她为“华岳三娘娘”。为了报答她的恩德,便给她在西岳庙里专门为她修了一座庙宇(即:西岳庙的圣母殿)。殿内供华山三圣母即华岳三娘及其子沉香和三圣母侍女灵芝。到此瞻仰和祈祷的青年男女络绎不绝。美丽端庄的华岳三娘,不但是世人心目中的爱情女神,而且还是人们心中的福神。
神童山森林公园,位于宁阳县城东,紧靠104国道,北依汶河,南临曲阜,占地十二万亩。园内山、水、 林、村相间,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溶为一体。一九九八年七月被山东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神童山,与泰山、徂徕山隔河相望,并称齐鲁三山,处于泰山、曲阜旅游热线的中心。是省级森林公园的核心。
在民俗信仰中,神童山是一座神山,为“混沌之脐'。“混沌脐、元气聚、上生天,下生炮,中生神童。”
宁阳大地沐神山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历朝历代,雄才辈出,屡降神童。四岁让梨,它岁举季的东汉神童孔融;五岁能诗,十岁能文,被称作“建安七子” 之一的刘帧,均生于神童山下;现代“神童”书法家陈晓彦,二岁学书、三岁获全国书法大奖,四岁出版个人书法专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奇才”,其祖籍,位于神童山以北的高桥村。自商周以来,出生于神童山脚下的著名历史人物有二十余人,其中有“七太傅”、“四太保”、“六尚书”、“四上将”,当代出现的专家、学者、著名人物不计其数。
“一代英才天降神童于斯地,八面紫光地蕴灵气赋此山”。时逢盛世,神山更“神”。
神童山风光独具,头西尾东,横枕汶泗平原。叠峦峭拔,峡峪幽深,汶水东来,龙脉西去,若游若吟,欲啸欲飞。汉河、马河、圣母池、双龙池环卫于内,九山、灵山、彩山、杏山、告山、马山拱拜于外,远山近水,相拥相护,仪态万千。
从山脚至山腰环山四十里,是一条林果带。千亩梨园,万顷枣林,浩黯如海,尉为壮观。枣树、梨树、柿树大都在百年以上,有些已近千年。几百年的水冲石砸几百军的刀剁斧砍,一次又一次的倾倒,一次又一次的挺起,在几生几死的挣扎中,树们已不再是树,似乎全都变成了精怪,横生斜长,瘢疤满身,朽处着花,枯枝发芽,苍老与青春同在.虬曲与挺拔共生,既奇绝怪异,又和谐自然.只观其树,不问其果就令人 叫绝不已。
“华山险.黄山秀,赶不上神童山的大石头”。神童山诞生于二十五亿年前,几经地壳变动,数历沧海桑田,亿万年的风雨剥蚀,时光打磨,满山遍野的石头似乎都有了生命,陨星石、仙桃石、卧牛石、蛤蟆石、鲁姑石、金鹿挈子石......维纱维肖,神气活现。神童山的每一块奇石都是一大景观,每块奇石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优美的故事,都裹协着一个古老的传说,都是一首诗,一支歌。
神童山的动情之处,不在其形,而在真神;不在山角,而在山巅。红孩寺沟幽深,九女堂苍远,黑风口上有风无风黑风怒吼,老寨顶上手可扪天,走进神童山,才能领略到真正的大自然。人迹罕至,远离尘环,置身于此,你的身心将被大山的魂魄所穿透,你将完全的溶化于山林之中。
神童山是人类童年的摇篮,古老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就诞生在神童山脚下。山下的黄土地里,掩埋着千古文明;神童山上,至今还留有先民们构筑的石圈、石阵、祭坛。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方仙道士,宏儒高僧,或在此居住,或到此一游,留下了众多的人文古迹。魁星阁、翰墨院、晾字台、吟诗亭、孔子了鲁处、穆桂英的点将台、汉朝古寨、后梁石刻,三圣母殿……各类名胜古迹130余处,丰厚的人文景观.是神童山的一大特点。
神童山,春季数万亩梨园银装素裹,万顷枣林蝶蜂争蕊,秋天硕果累累,枣香梨甜。可谓“黄河南隅古驿道,山里山外尽沃土,千载悠悠,神童辈出,英明壮齐鲁”。黄山可以不去、华山可以不看,但神童山不可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