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1:26
地拉网类渔具的结构和作业方式,与围网基本接近。由于网具结构和作业的规模不同,网具规模大小悬殊,大型的地拉网长达5000m以上,而小型的地拉网渔具仅1人就可以作业。由于地拉网渔具结构和操作都比较简单,在历史上曾是沿海各地渔民较普遍使用的渔具之一。一般它只能在水深为15m左右的沿岸水域作业,主捕小型鱼类。随着其它渔具的发展,海洋地拉网类渔具日趋减少。
地拉网又称大拉网、地曳网,是我国江河、湖泊及沿岸海域常见的有效捕捞渔具之一。其捕鱼原理按网具结构形式和捕捞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长带形的网具(有囊或无囊)包围一定水域后,在岸边或冰上或船上曳行并拔收曳纲和网具,逐步缩小包围圈,迫使鱼类进入网囊或取鱼部达到捕捞的目的。另一种是用带有狭长或宽阔的网盖,网后方结附小囊或长方形网兜的网具,通过岸边收长曳纲,拖曳网具,将其所经过水域的底层鱼类、虾类拖捕到网内,而后至岸边起网取鱼。地拉网类渔具的捕捞对象较广,内陆水域中主要有:鲢、鳙、青鱼、草鱼、鲤、鲫、鳊、银鱼等;海洋中主要有:黄鲫鱼、青鳞鱼、鳀鱼、玉筋鱼等。
2. 由于地拉网网具规模较大(在内陆水域,有的网长5000m以上,网高30m。),捕捞规模也大,其渔场必须宽广,而且平坦。
3. 大型地拉网作业劳动强度较大,参加作业人员较多(一盘网有多达70~100余人),要求操作熟练,分工明确,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可分为有翼单囊地拉网,有翼多囊地拉网、(无翼)单囊地拉网、多囊地拉网、无囊地拉网、框架地拉网6个型。
(1)有翼单囊地拉网 它的结构形状如有囊围网,有两个较长的网翼和一个网囊。是地拉网中数量和分布最多最广的一种,网具规格大小不一,有的长达数千米左右,有的长达100m左右,内陆水域中有冰下大拉网,海洋中有广东长网和福建的地拉网等。
(2)有翼多囊地拉网 它的结构特点是:有单片长方形的网盖,在其后(下)方结附许多小网囊,常以数片联成网列,在有流底质较平坦的江河、水库等水域生产,捕捞底层鱼类效果较好,如松花江流域的多囊大拉网(见图10—1)、长江流域的牵网(大塘网)均属之。
(3)单囊地拉网 它的结构特点如同拖网类中的虾拖网,一般以竹竿为桁杆,网衣结附在桁杆上,形成网身和网囊。网具规格较小,桁杆长0.5m左右,如江苏的泥螺网,退潮后在干潮滩上,由1人拖曳采捕泥螺作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如东、东台等地。
(4)多囊地拉网 它的结构特点是无网翼,有宽大的盖网,左右两侧有侧网,在盖网后缘结附几十个小网囊,用于容纳渔获物,如江西的爬网。这类网具规格均属小型渔具,作业时由2人在河道、港汊两侧拖曳,主要捕捞底层鱼类。
(5)无囊地拉网 它的结构特点如同无囊围网,网具为长带形,取鱼部在长带形网的中间,网具规格大小不一,是地拉网中常见的网具。青海湖的湟鱼地曳网(一般网长500m左右)、辽宁的鲢鱼地拉网均属之。
(6)框架地拉网 它的结构特点是:无网翼和网囊,网衣呈网兜状,在网具上、下纲之间,安装若干支撑杆形成框架,如内陆水域的擂网(如图10-2所示),以及海洋中的天津梭鱼拉网均属之。也是小型的地拉网,在内陆水域和沿岸浅水区,由2人分别牵拉网具前进,达到捕捞的目的。
可分为船布地拉网、穿冰地拉网和抛撤地拉网3个式。
(1)船布地拉网 在放网时利用船舶,将网具向岸呈弧形布网,然后在岸上同时收拉两端曳纲和网具起网,收取渔获物。如海洋中的鳀鱼地拉网,海南的长网,内陆水域的湟鱼地曳网均属之。
(2)穿冰地拉网 又称冰下大拉网,它是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冬季大水面冰下捕鱼规模最大的一种主要捕捞网具。其网具通过穿冰敷入冰下,并在冰上收拉网具,达到捕捞目的。由于严寒封冻期,鱼类活动迟缓,又聚群越冬,因此适合大规模的捕捞,产量很高。5000kg以上渔获屡见不鲜。
(3)抛撤地拉网 都是一些小型渔具,如江苏的泥螺网,天津的梭鱼拉网等,均由人力将网具抛撤在水域中,然后用人力拖曳网具达到捕捞目的。
地拉网渔具的种类较多,同时它们的规格又大小悬殊,其捕鱼技术也各异,现择其代表性的内陆水域的明水(非冰冻水域)大拉网和冰下大拉网作业,以及海洋的鳀鱼地拉网为例。地拉网作业渔获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作业渔场的选择、渔具的设计和应用。特别是内陆水域的大型地拉网作业,对作业渔场的选择均有必要的条件,如选择不当,网具受阻撕裂,严重影响捕捞效果。因此渔场选择是地拉网捕鱼技术重要内容。
1 作业渔场应具备的条件
(1)网场面积适当。一般大、中型湖泊和水库在100~l000亩左右;小型水库等在数亩至数十亩。作业场所面积至少应比网具包围面积大20%左右。
(2)底质较平坦。如底面凹凸不平或有大石块、房基、树木等,使网具受阻撕裂,严重影响捕捞效果。因此对情况不明的水库,不要盲目作业。
(3)水深适宜,最好不超过20m,以利操作。
(4)岸边有一定的坡度(20~30°),岸上有较开阔的场地,便于起网。
(5)因地拉网包围面积有限,故应选择有较集中的鱼群,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必须在掌握各水域鱼类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鱼类生理特点、水域地理环境、水流、气象等因子正确选择渔场。
2 作业形式的选择和确定
明水地拉网作业形式可分为岸曳式和船曳式两种。根据放网时使用船舶数量又分为单船,双船和多船三种作业形式。
(1)岸曳式地拉网的捕鱼技术 岸曳式地拉网捕鱼技术,根据渔场和鱼群特征,有全面包围(用于小水面的一次围捕)、平行岸坡包围(围捕固定渔场)和垂直岸坡(拦截沿岸通过的鱼群)三种形式。
①单船作业 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当选定渔场后,先将前曳纲端系在放网点的岸上,渔船载着网具,按预定的打围圈,顺次放出前曳纲、前网翼、取鱼部或网囊,后网翼和后曳纲,这时船又回到另一岸点。接着在岸上拔引两边曳纲、网翼,并渐次向中间靠拢,最后取上网囊和渔获物,至此一次作业完毕。
②双船作业 这种作业形式多使用于湖泊、水库等不固定的渔场。其操作过程是选定渔场后,两船分载网具,驶至离岸一定距离处(约相当曳纲一边的长度),而后两船相靠,将网具联结起来,接着各按预定的计划包围鱼群,各自放出网具和曳纲,同时驶回岸边,再如单船作业形式起网。
(2)船曳式地拉网捕鱼技术 船曳式地网作业方式多用于离岸较远的湖心,其主要特点是曳引网具在船上进行。
①单船单网作业 作业渔船驶至捕鱼地点,把前曳纲系在浮筒或小舢舨上,然后作业渔船按圆弧形进行放网。按顺序放出前网翼、取鱼部、后网翼和后曳纲,这时船又回到浮筒或小舢舨处,收起曳纲、网翼,最后起上取鱼部或网囊和渔获物,一次作业完毕。
②双船单网作业 两船分载一顶网具,驶至放网地点,两船靠拢并联接网具,然后各按半圆形航向航行,同时分别放网、放曳纲后,两船刚好各行驶半个圆周距离而相遇。两船靠拢并抛锚,最后如上述单船作业顺序共同起网。
冰下大拉网捕鱼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带很盛行,鱼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70%~80%。网具为有翼单囊地拉网,在江河、湖泊、水库中都可以生产。其捕捞对象包括所有的鱼类,渔期由11月至翌年3月不等。由于在严寒冰冻时期,鱼类活动能力减弱,又聚群越冬,易于捕捞。鱼类销售和贮存也十分有利,因此适合于进行大规模的捕捞。
1 渔场的选择
从事冰下捕鱼必须熟悉作业水域的地理环境、冰层的厚度和强度、鱼类越冬场所和栖息水层以及它们的习性等,这些对于选择良好渔场,保证安全生产和进行开凿冰眼、捕捞操作、交通运输等都是重要的前提。
对渔场的要求:
(1)有一定的面积,一般在500~2000亩左右。
(2)底质较平坦、无障碍物,以利网具的水底拖曳。
(3)背风向阳、鱼群集中,出网口水深在1.0~1.5m的浅水岸滩处。
(4)冰层厚度和强度能保证作业的安全;特别式应用机械设备后,大规模的捕捞设备及其重物均需在冰上运转,若稍有不慎将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 网具及主要属具、捕捞机械
(1)网具 为有翼单囊地拉网,长度300~2000m,浅水区使用的网口高度一般为4~5m,水库中使用的可达15~20m。
(2)钻冰机 一般由传动、升降、钻头三部分组成。传动部分把拖拉机或汽车动力传给钻头和升降装置,使钻头旋转和升降,达到钻凿冰眼。
(3)穿索器 供网具在冰下移动时冰孔之间穿索引线之用,主要由穿索器本体与控制部分组成。本体以电池为动力,驱动电机、减速器带动螺旋桨。当穿索器进入冰下水中,水开关自动接通电源启动电机,由于浮力和水力作用,使穿索器紧贴冰层底面航行。控制部分则控制穿索器前进的方向,以便正确的出现在目标冰孔下面。
(4)绞纲机 用于各冰孔间收放曳纲,以拖曳冰下大拉网前进;在出网口又把整个网具拖上冰面,故又称绞网机。它由减速箱与起网鼓轮两部分组成,安装在爬犁上。一般以拖拉机后轴输出为动力,经万向联轴节、减速箱通过鼓轮输出。
(5)穿杆 又称走杆、木杆,全长15~30m,用以传递水线(曳纲引纲)之用。
(6)走钩 铁头木柄,传递穿杆用。
3 捕捞操作
(1)作业准备 指挥员根据捕捞经验,预先寻找好渔场,将小旗插于下网眼、出网眼及拐角处。网具包围呈六边形,下网眼布置在深水处,出网眼布置在岸边水深1.0~1.5m处。网具包围范围大小,根据水域环境及网具大小而定。一般网长1000m左右的大拉网,下网眼到后拐角约500m,后拐角到前拐角约900m,前拐角到起网口约350m。通常最大横宽不超过网长80%。
打眼工人根据划定的范围开始工作,用钻冰机打好2m×lm的长方形下网眼。再分别向左、右两方成一倾斜角度,按最近处的小旗方向,每隔一穿杆长度或穿索器行程,打一直径为30cm的冰眼,直至出网眼(起网口)。出网眼呈梯形,其底边长1.0~1.2m两腰长2.0m左右。
(2)下网及曳网(见图10-5) 先将置于爬犁上的网具置于下网眼,然后分别用穿索器(或穿杆)带水线绳按预定方向前进,每走150m后拉出水线绳后边带的细纲丝绳,穿索器(或穿杆)继续前进直至出网口。与此同时,绞纲机每隔一定距离的冰眼处绞钢丝,待看见绳上的记号时,绞纲机再驶向第二次绞收的冰眼旁,按上述顺序一直工作到完毕。这样边下网边绞收,循序前进,最后两侧网翼集中到出网眼,准备起网。
(3)起网 由出网眼取出穿索器(或穿杆);水线绳。将绞机固定在出网口正前方60~100m处绞收曳纲,然后用双钩钩住网翼上、下纲绞收,直至网囊口拖出少许,提纲捞鱼,最后拖出网囊。在绞收网具时,将起出的网衣应有专人随时整理,及时装上爬犁准备另找渔场捕捞。
全部操作在技术熟练的情况下,用手工操作需6~7h,机械操作则可缩短为4h左右。
1 渔场、渔期、渔船和捕捞准备
鳀鱼地拉网属船布有翼无囊地拉网,它是在地形较平坦的沙滩沿岸水域作业。辽宁沿海的主要渔场分布在大连、金县、旅顺、长海和庄河等地的沿岸水域,渔期为6月下旬至10月下旬。网具主尺度为365.14m×8.94m。地拉网使用的渔船,一般都为小型的机动渔船,主要功率为8.8~15kW左右,载重15~20t,每船配备船员6~10人。船上无渔捞装备,较大型的地拉网,在陆上有绞拉设备,有的应用绞盘收绞曳纲和网具。
2 渔法
作业时需注意风向,最好是从岸边来风,风力小于4级。
放网时,把前网头曳纲端递送岸上,由3~4人扯住,用船向岸作弧形布网,放网的顺序是依次放出前网翼、取鱼部、后网翼、后曳纲。最后将后曳纲端送上岸,船上留1人观察鱼情,防止鱼群外逃。网的两端均在岸上同步收拉,当各拉上1/3时,适当放慢拉网速度,避免下纲离底逃鱼,直到把渔获物拉上岸。然后转移至其他渔场进行第2次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