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16 13:17
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总称地震序列。
一般把一次强震发生前后一定时间内(几天、几个月或 几年)发生的大大小小地震按时间排列起来称为一个地震序列。并根据各个地震序列中大小地震比例关系、能量释放特征等,将地震序列划分为主震型、震群型和孤立型等三个类型。
发生1次较强的地震前后,震中及其附近往往会接连发生一系列地震,地震学家把这一系列地震称为一个地震序列。
在多数情况下,先发生的那个地震最大,被称为主震。后面跟着发生的那些较小的地震,被叫做余震。而且,一般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的频次有起伏地逐渐减少,震级也有起伏地逐渐减小。
积累的震例多了,研究得细致了,发现也有另外的情况:先发生的地震不一定是最大的。人们还是把这一系列地震中最大的称为主震,而把主震前发生的地震叫做前震;也有最大的两个或几个地震的震级差不多的情况。这时,把这两个震级接近的最大地震叫做双震;如果震级接近的最大地震有三个或更多,则把它们称为震群。
主震的震级高,很突出,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又分为“主震—余震型” 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主震型的最大特点是主震震级突出,主震和最大前震、 最大余震的震级相差显著。
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的;震群型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突出的主震,前震、余震和主震震级较接近,一般相差在1级以内。
(单发性地震)
其主要特点是几乎没有前震,也几乎没有余震。 孤立型的最大特点是前震和余震少而小,且与主震震级相差极大。
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的震级之差小于等于0.5的地震序列被划为双震型。它约占地震序列总数的13%。
5.12汶川8级地震就属于主震-余震型,中间一度有谣传说是震群型,引起社会很大恐慌。
其他
当然,这里介绍的是典型的地震序列类型,实际序列是很复杂的。
首发强震是指一个地震序列中第一次发生的强震。在它之后还有与它震级相近的或稍大于它的地震。所以首发强震既不同于主震,也不同于前震。在震群型地震中常出现这类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和1989年巴塘地震。
强余震是指主震后再次发生比主震小0.7级左右的地震。强余震多出现在主震型和震群型的地震序列中。根据强余震距主震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早期强余震和晚期强余震。
在各类地震序列中,主震—余震型所占比例最大,如果加上孤立型,即强震后不再发生差不多大小或更大强震的,约占地震序列总数的73%。而且应当说明的是,震级越高,主震—余震型所占比例越大。
中国地震局编制的《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不仅明确了划分这些类型的定量标准,而且用1966-1996年我国大陆地区丰富的地震序列资料,统计了各类序列所占的比例。
主震-余震型(含前震-主震-余震型) 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的震级之差大于等于0.6,而小于等于2.4的地震序列被划为主震-余震型。这类地震序列在各类序列中约占59%。
双震型 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的震级之差小于等于0.5的地震序列被划为双震型。它约占地震序列总数的13%。
震群型 震级之差小于等于0.5的最大地震数达到3或更多的地震序列被划为震群型。它约占地震序列总数的14%。
孤立型 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之差大于等于2.5的地震序列被划为孤立型。这类序列约占地震序列总数的14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地震序列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地震序列及区域应力场特征研究
地壳构造应力场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探讨地壳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其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进而追踪地壳构造运动的演化历程,认识现今的地壳构造活动及其发生机制,从而预测地壳构造运动未来的发展演化规律。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体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岩体突然断裂错动的结果。研究断层附近的应力场有助于了解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目前较为普遍和有效的一种途径是通过震源机制解来推断应力主轴的方向。震源机制参数是推测震源区震前和震后构造应力的重要资料,可以反映震源断层的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征,揭示地震破裂的力学机制,给出地震的等效释放应力场。 强震序列的震前、震时和震后,震源区应力场会有一变动过程。根据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的时间进程描述应力场释放调整的动态图象,对序列中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变化特征和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归纳提取出强余震发生前应力场变化的共性特征,通过多次震例经验的积累,可为强余震预测提供新的方法和物理力学依据。 1989年、1991年、1999年大同三次地震序列和1998年张北地震序列及唐山地震序列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地震事件,更是研究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特征不可缺少的重要事件。地震序列中余震是震源区应力场调整的产物,大量中小余震震源机制解携带的应力张量信息,可以描述震源区的应力场状况,认识应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了解区域应力场的积累和调整过程。研究强震前后震源区应力场的时空变化,有助于了解地震孕育的力学过程。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应用Gephart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对地震序列的应力场变化特征采用分时段逐步深入的研究方法,即根据地震序列活动的起伏特征,划分不同的研究时段,以孕育与发震过程中的力学分析为主体,以各时段的特征表现为典型现象进一步分析应力场的总体变化特征,研究各地震序列应力的积累和调整过程以及主震和强余震前的应力场变化规律,归纳总结应力场变化的共性特征。为深刻认识理解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的时序特征,结合现今构造活动、前兆异常、地震活动等分析研究地震序列应力场的调整变化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其孕震机理,认识各项变化的物理实质。该研究将应力张量反演方法用于地震序列的研究中,探讨具有相近构造条件、相近序列特
从最初一秒准确判断地震序列
美国科学家在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计算结果表明从地震最初一秒的p波频率大小可以区别地震的震级,为在地震中挽救生命和财产争取宝贵时间。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对过去全球范围内发生的71次地震进行了研究,其中24次震级超过了里氏6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地震发生最初一秒的p波频率,就可以对其中60次地震震级作出准确判断。而传统理论只有在地震结束后才能判断出其震级。
一般而言,4级以下地震的整个过程不到1秒,而5级地震可能持续几秒钟,7至8级地震可能会持续数十秒。科学家说,如果在最初1秒就能对地震大小作出判断,就可以减少很多损失。比如在宝贵的几秒钟时间内,可以使一列火车停止运行,可以关闭天然气管道等等。不过,一些专家对这种预测方法提出了质疑,因为对于6.5级以上的地震而言,最初几秒钟的数据并不能反映整个地震过程。
专家指出:地震预测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它的困难在于地震物理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即人们无法深入到地球内部直接在震源内设置台站、安装观测仪器。再者,大地震的复发时间比人的寿命、比有现代仪器观测以来的时间长得多,这也限制了科学家目前所掌握的地震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和它的科学价值。目前,地震学家只能利用很不完整、很不充足,甚至有时还是很不精确的资料进行推测和判断,从而决定了地震预测预报远未达到气象预报那样的准确程度。
地震一般都不是只震一次就完事的孤立的地震事件,为此,人们常把一次强震以及发生在相近时间和同一地质构造带内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并将它划分为主震型、震群型和孤立型等几种震型。主震型:该类型震级很高,其释放的能量为整个序列的90%以上,震群型:属此类地震的没有突出的主震,其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来实现的,最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地震释放能量的比例不大于80%。孤立型或称单发型地震:其能量几乎是通过一次孤立的地震释放的。
判定地震序列,对于预报地震趋势尤其是判断震后趋势和防震减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该地震属主震型序列,那就是说主震后再不会发生比主震更大的地震,此时应把注意力放在监视其较大的余震活动上;如果该地震是属于震群型序列地震,那么此时就应该把注意力和工作放在与破坏性地震震级相近的下一次大地震上;如果是一次孤立型的地震,那么大震后大家尽可放心,因为不会再有地震发生了。
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及震情分析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6.8级地震,震中位于1997—1998年伽师9次6级地震分布区域的东南端。这次6.8级地震的余震呈北西向分布,与极震区长轴走向一致,截止2003年4月15日最大余震为5.8级。震源机制解初步分析结果为:震源断错属逆倾滑性质,近南北向的节面可能为主破裂面,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北西西。6.8级地震发生在2003年度全国划定的6—7级地震危险区内。震前根据新疆震情的发展,新疆地震局预报中心在对2月份的震情判定中明确提出“2月或稍长时间新疆两个地震重点危险区有发生中强震的可能”,预测意见对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