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1 21:13
均势理论均势,一词系指国际间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势均力敌的状态。作为一种思想,它在欧洲外交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早在古希腊时代,均势思想及其运用就已存在,1713年,它首次载入乌得勒支和约。在世界近代史上,尤其是在“大国争霸”时代,它一度指导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实践。均势思想演变为系统、完备的理论则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严格来讲是西方国际关系学形成之后的事情。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均势理论又有其特定的特点。
早在50年代,一些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就对均势进行过大量研究。他们认为19世纪以来的全球均势呈现四种类型:欧洲均势(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和平世纪”);过渡性均势(指两次世界大战间,它带有全球性特点);两极均势(自战后至本世纪60年代中叶、美苏冷战);全球多极均势(60年代中期以后)。
到60年代,由于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主要是“两极一多元”结构的形成,吸引更多的西方学者投入对核时代均势理论的研究。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坦利·霍夫曼教授。他在对均势进行系统地研究后认为:历史上的均势多为“简单均势”。而当代的均势是一种“复合均势”,其特点是:美、苏、中、日、西欧共同组成“五角均势体系”;均势在全球展开;均势表现在为核竞争和核对峙,即“核恐怖均衡”。
到70年代,美国已将均势理论运用于美国的外交决策之中。这一时期,以基辛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均势理论的研究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基辛格认为:均势理论的出发点是特定的国家利益;核时代的军事力量是实力的基础。为此他提出:要处理好核力量与政治影响的关系;要准确分析核力量的优势和差距;要重视核军备战略的研究。尼克松上台后,他同基辛格合作制订的“缓和战略的总构想”就是以均势理论为基础的。
(1)均势政策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所谓“均势”实际上指的是“实力均势”或“实力均衡”;
(2)均势战略之首要目的在于寻求战略优势;
(3)形成均势需要有一个中心均衡机制,这一均衡原则只有超级大国方能驱动;
(4)西方均势理论的发展是以大国争霸世界为背景的。均势的形成或打破,都会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