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杆菌病

更新时间:2023-11-13 19:22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畜禽共患慢性传染病, 以蹄部、皮下组织或消化道粘膜的坏死为特征。有时转移到 内脏器官如肝、肺形成坏死灶,有时引起口腔、乳房坏死。

病原

坏死杆菌是一种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为多型性杆菌,不能运动、不产生芽胞和夹膜。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坏死杆菌病概述

坏死杆菌病是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组织发生坏死,较常见的病型为坏死性皮炎。多发生于猪收购场和猪集散地临时棚圈。病原体是坏死梭杆菌。本菌为多形性杆菌,呈革兰氏阴性,在病灶内的细菌多呈长丝状,用复红美蓝染色着色不均匀。本菌为严格厌氧菌,较难培养成功。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在空气中干燥,经72小时死亡,日光直射8-10小时可被杀死,1%福尔马林、1%高锰酸钾、4%醋酸(或食醋)等均可杀死本菌。除坏死梭杆菌外,结状拟杆菌、化脓放线菌、葡萄球菌等常起协同致病作用。

一般根据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可以确诊。但口、鼻、肠的坏死杆菌病须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坏死梭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地土壤内、沼泽地、死水坑、污泥塘等处,健康猪的肠道内,都有坏死梭杆菌存在。当皮肤或粘膜发生损伤时,即可感染发病。特别是猪互相咬架,饲养场污泥很深,场地有突出的尖锐物体时,最易发生本病。一般为散发,如果诱发疾病的因素很多,也可成批发生。多发生于多雨、潮湿及炎热的季节。

坏死杆菌病症状

多见于抚弄病畜的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屠宰工人。但散发病例也可发生于创伤或手术以后,如腹部手术、扁桃体手术、拔牙等。病菌侵入部位发生局部坏死及脓肿形成,或是许多小脓肿,或是单一的大脓肿和大疱。还可发生紫癜或红斑等非特异性皮疹。当病菌经血流播散,则可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和转移性脓肿,此种全身性感染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在60%以上。

流行特点

家畜以牛、和鹿易感。病畜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随病灶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排出,经过损伤的组织和粘膜感染,新生畜可经脐带感染。本病多发在雨季和低洼潮湿地区,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

潜伏期1-3天,有的仅几小时。由于感染的动物和侵入病原菌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猪的坏死杆菌病以坏死性皮炎较多。表现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坏死和溃疡,病初体表出现小丘疹,顶部形成干痂,干痂深部迅速坏死。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组织可向周围和深部组织发展,形成创口较小而坏死腔较大的囊状坏死灶。流出黄色、稀薄、恶臭的液体。无痛感。

马多发生在蹄冠和蹄球部,患肢呈跛行,局部奇痒,球节以下肿胀,有热痛。如果及时治疗几天可治愈。如果炎症继续发展,脓肿破溃,蹄冠深层组织坏死形成瘘管。有的局部呈蜂窝织炎。严重的蹄匣脱落。

绵羊常被侵害蹄部,故称羊腐蹄病。症状同马。

牛被侵害蹄部,故称牛腐蹄病。虽然病在蹄部,但病变治疗不及时,可在内脏器官形成转移性坏死灶,也可造成死亡。

病理变化

病变组织及周围向深部组织发展,形成创口较小而坏死腔较大的囊状坏死灶。流出黄色、稀薄、恶臭的液体。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坏死组织特殊的臭味,以及多雨季节大批发病,一般可以确诊。进一步诊断可在病变和健康交界部位采集病料做细菌学检查。必要时可将病料研磨生理盐水稀释后,给家兔或小白鼠皮下注射,如为坏死杆菌,接种部位发生坏死,并可在内脏发生坏死脓疮,可检出坏死杆菌。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葡萄球菌病相鉴别。葡萄球菌病多为金黄色葡萄球感染,流黄白色脓汁。而坏死杆菌多流出黑色坏死组织分泌物,有突出的臭味。

防治措施

保持畜舍干燥,避免皮肤粘膜损伤,发现外伤及时处理。放牧应选择高燥地区,避免到潮湿或污染的地区放牧。及时清洗伤口,用药后包扎。

防治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平时要保持羊舍及放牧场地的干燥,避免造成蹄部、 皮肤和粘膜的外伤,一旦出现外伤应及时消毒。

(2)消除蹄部的坏死组织.用1%高锰酸钾或3%来苏儿 冲洗,也可用10%硫酸铜溶液进行温脚浴,然后用碘酊或龙 胆紫涂擦。

(3)对坏死性口炎,用1%高锰酸钾冲洗,涂碘甘油或龙 胆紫。 (4)对内脏转移坏死灶,可用抗生素结合强心、利尿、补液 等药物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