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1:37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同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的所在地。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集当代艺术展览、收藏、研究、交流、体验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志性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完成后,当代艺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到4.1万平方米,具有大小高度不一、适合各种展览的12个展厅以及图书馆、研究室、报告厅等功能性设施,将承担起国际性的视觉文化交流的重任,为国内外优秀当代艺术作品提供最好的展示环境,为中外艺术交流提供良好的氛围条件。通过各领域当代艺术的集中展示,实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文学、电影等领域的兼容并蓄,将当代艺术博物馆打造成为一个跨媒介、跨学科的艺术综合交流平台,成为上海艺术和创意的激发器。通过汇集国内外当代艺术的优秀成果,丰富和拓展公众的文化视野,培育青少年创新创意的自觉意识和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源头活水,为上海成为中国和世界当代艺术传播、交流、展示与合作的中心之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选址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其建筑主体长128米,宽70米,高50米,建筑面积31088平方米。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笔直高耸,具有极强的标志性,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昭示着浦江两岸新一轮的历史机遇和文化创造。改建后,其建筑面积将增加至4万多平方米,展陈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拥有12个展厅。
博物馆于2012年10月1日开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伫立黄浦江畔,距离人民广场4公里,从地铁4号线和8号线西藏南路站步行一刻钟。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目标是搭建起当代艺术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汇聚国内外当代艺术的优秀成果,利用多种渠道展示、收集和保存当代艺术的优秀作品。我们的团队非常重视观众的参观体验,努力提高展览策划、展示设计、讲解导览、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质量,为民众打造一个活跃、创新、开放的视觉艺术学习中心。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以周期性大展——2012(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作为开馆展览。展览总策展人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邱志杰,联合策展人为鲍里斯·格罗伊斯(德国)、晏思·霍夫曼(哥斯达黎加)和张颂仁(香港)。本届双年展以“重新发电”为主题,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98位(组)艺术家参加主题展。在展览模式上,首次采用城市馆模式,阿姆斯特丹等全球近30个城市参与,在集中展示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同时,全面呈现中国当代文化的独特价值观。本届双年展的教育项目《圆明学园》将形成策展、科技、媒体三个工作坊,设置面向青年策展人、社区群众、媒体记者等不同层面学习者的课程。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从12月起逐步推出《超凡入圣——蓬皮杜艺术中心特展》、《太极人间——朱铭雕塑艺术展》、《中国创造——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安迪·沃霍回顾展》等当代艺术精品展。
主题展通过设计与下列关系展开:思想、行为与城市性格;城市规划、建筑风貌(旧城改造;历史建筑的再生性保护);社区、街道生活、公共景观;居住、生活用具、娱乐、时尚;交互、数字化生存,交通、网络城市;进城与出城(城与乡、城中村);公共生活与公共艺术“城市艺术家”、创意产业园等。主题展共分“逆光之城”、“夜晚之城”、“移动之城”、“界面之城”、“手工之城”、“电影城市”6个单元展出。
博物馆建筑在呈现景象之余自身也往往成为城市的景象,这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景象在叠加中模糊并形成光晕,在饥渴消费景象的现代社会中,这些带着光晕的博物馆就不可避免成为被赋予神圣意义的物体而非场所而得到崇拜,建筑师也往往以博物馆建筑的设计机遇为荣。
与中国迅猛的城市发展速度同步,近年来博物馆建筑同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各地被建造,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正是这样一种近乎疯狂的规模与数量让人感到难以在这里用一种传统的建筑展览方式去表现这个话题。人们或许可以通过模型,照片,图纸去呈现其中一鳞半爪,却不足以探讨这个宏大景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博物馆建造与使用、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呈现与观察、事件性与日常性…
这次展览中试图呈现而非再现,让十二组建筑师或艺术家以博物馆为题,用泛视觉艺术的方式,以自己的角度去重新表述博物馆建筑。
章明与张姿的大型模型装置作品直切展览主题,以两组截然不同的博物馆类型:“大的和小的”,并置呈现而建立张力体系,既反思其一端的圣殿情结,亦质疑另一端对个人表述的迷恋。
展览中有两组作品以本次展览的主场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题材创作,张佳晶将博物馆建筑连续剖切以去除“建筑的傲慢”,卜冰与柴涛的视频组合装置则混合了博物馆内外多角度视角的录像与监控镜头,尝试反转博物馆参观中的看与被看关系。
“青年策展人计划”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今年推出的一个全新展览项目,以扶植培育海内外华人青年策展人为目的,借由他们的视角展现年轻华人艺术家的视觉艺术新成就,进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该计划以网络投稿的方式征集策展方案,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遴选出前三名,并给予资金支持,最终让他们的方案在馆内得以实现。
自1970年代末期以来,经历风雨的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80年代的“八五新潮”,1990年代的国际认可,2000年代的商业成功直至今日的全面繁荣,当代艺术作为新兴文化形态也已得到从国内到国际,从民间到官方的普遍认可。而当代艺术这30年的发展也正体现了整个国家和广大人民在这个特殊时代所经历的巨大转变。无论是从国家整体的经济和文化,还是从人们内心对自己的认知和对社会的介入,都可以从这些年来艺术家的作品中得以映射。故展览以广义的“肖像”作为切入点,不仅展示以“人像”为主题的绘画,也同时融合雕塑、装置、录像、摄影表演等具有身体意向的作品,多元地展现该主题在不同层面上的含义并提供给观众多方位解读的可能性。
这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后第一个独立策划的大型展览, 展览以肖像为主线索,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作品形态,结合对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等主要平行文化、亚文化邻域的梳理,全景式呈现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
展览分主题展和特别项目两大部分,主题展由5个分支单元构成,分别是“具体的人”、“内心世界”、“身体语言”、“社会形象”和“未来生存”;3个特别项目为“大芬肖像”、“30年小事记”和“艺文中国”。主题展参展艺术家为117人(组),212件(组)近千件作品。
“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是一项亚洲巡展计划,所有展品皆来自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展览跨越安迪·沃霍尔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艺术生涯,按不同时期分为四个部分,共展出各类作品四百多件,涵盖了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雕塑和电影等几乎所有的媒介。代表作品包括:《金宝汤罐》(Campbell’s Soup Can,1961年)、《伊丽莎白·泰勒》(Silver Liz,1963年)、《杰奎琳》(Jackie,1964年)、《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1967年)、《自画像》(Self-Portrait,1986年)等。
第一部分:三十至四十年代 青葱岁月
安迪·沃霍尔成长于一个为了生计而辗转美国的移民家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沃霍尔的父母安德烈和朱莉娅·沃霍拉如先辈们那样告别了家乡东欧。然而这个虔诚的拜占庭天主教家庭,依旧定期参加弥撒,恪守着东欧丰富的传统习俗。
从幼年起,沃霍尔的双亲就开始鼓励和培养他的艺术天赋。沃霍尔在四年级时加入卡内基学院周六艺术班,并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1945年,沃霍尔进入卡内基理工学院(现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
1949年,沃霍尔从学院知名的绘画与设计系获得学士学位。在这四年大学生涯里,他的艺术天赋和才能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凭借着新鲜而富于创意的理念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 11:00-19:00 (18:00 停止入场)
门票:自2013年1月1日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实施免费参观(特展除外),无需预约。
主入口:苗江路(近花园港路)
侧入口:花园港路200号
除特展外,我馆展览一概免费对公众开放。
关于特展门票优惠:持有效证件的在校大中小学生(不含各类成人教育)、教师、60岁以上老人、30人以上团体可享受特展门票半价优惠。持有效证件的现役军人、离休干部、残障人士、烈士家属、70岁以上老人及有成人陪伴的学龄前儿童可享受特展门票免费优惠。
咖啡厅营业时间:周二-周日 11:00-19:00(国定节假日除外)。
咖啡厅位于五楼,提供简餐和各式饮料。
餐厅营业时间:11:00-21:00
餐厅位于七楼,可提供丰盛的正餐。
您可乘坐地铁4号线或8号线至西藏南路站下车,从2号口出站,沿中山南路走到南车站路,再沿南车站路走到苗江路,最后沿苗江路直走,到达我馆的参观入口。
乘18路、23路、96路、45路、869路、66路、869路、大桥六线、109路、780路、969路、144路和1212路公交车皆可抵达我馆。
有限的停车位位于我馆苗江路入口处的停车场。
1897年,清政府上海马路工程善后局在十六铺老太平码头创建了供30盏路灯照明的南市电灯厂,后于1918年成立上海华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电厂定名为南市发电厂,早已走过百年历程的南市发电厂见证了上海整个工业时代的变迁。165米高的巨大烟囱是南市发电厂的标志之一,于1985年建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寿命50年,底部最大直径16.4米,顶部直径5.6米。
上海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摇篮,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浦西园区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在这里有中国最早的民族钢铁企业、自来水厂、外商纱厂、煤气供热厂、发电厂……它们不仅属于上海这座城市,也是中华民族工业文明的最早印记。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和烟囱改建工程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一期工程,其基地位于原南市发电厂内。主厂房被改造为城市未来馆,烟囱被改造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体温计。
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圆了中国人的百年世博梦。世博会结束了,但其效应仍在延续。2011年8月23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改建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上海城市文脉,符合国际上将有特色的城市建筑改造成当代艺术场馆的共识,而且能与周边现有世博场馆紧密互动,形成上海新的文化设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向来有领时代风气之先的传统,率先建立大型当代艺术博物馆,再次体现了海纳百川的上海精神。
展览档案
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特别项目明园·中山公园计划之 《回声》展 2013.04.09 - 2013.05.31
2012上海双年展“明园·中山公园计划” 《回家的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特展》 2013.01.11 - 2013.03.31
电场: 超越超现实 - 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 2012.12.16 - 2013.03.15
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计划” 2012.10.02 - 2012.12.31
重新发电——2012第九届上海双年展 2012.10.02 - 2013.03.31
中山公园计划——口述与视觉文献:尔冬强档案馆 2012.09.10 - 2012.12.26
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特别展“上海方舟” 2012.06.12 - 2012.07.31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办法》的相关规定,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当代艺术为侧重,履行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学术研究、普及教育、对外交流的基本职能,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公益性艺术博物馆。
坚持公益性质,坚持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租借专业展厅。严格学术标准,恪守博物馆伦理,所有的收藏业务及展览项目须经学术委员会讨论确定。
将通过三年努力,达到“国际知名,亚洲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包括:
1、丰富馆藏。设立“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基金会”,开辟募捐渠道,鼓励社会捐赠。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争取三年内完成作品入藏3000件,基本形成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系列等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藏品体系。
2、公共教育。建立学生专场活动机制,免费举办专业美术讲座、艺术教育师资培训、美术爱好者临摹等活动,提高公民艺术素养。每年各类教育活动不少于400场,受益人数100万人,占总参观人数不少于1/3。招募培训专业志愿者,开馆时将有首批800位志愿者协助工作。
3、展览策划。建立国内外、老中青相结合的开放式、项目制、柔性化的“策展人”机制。以项目为任务编组,聘请海内外一流专业人士担任策展人。加强自主策划,提高展览质量,每年自主策划的展览应占展览总数65%以上。
4、数字博物馆。两馆将为观众提供二维码接入、在线互动参与、艺术信息数据查询等服务。还将利用展厅播放艺术电影。
5、观众服务。制订针对不同群体的服务策略,两馆每年观众人次总数不低于300万人次。有关交通服务信息将在9月份的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6、学术研究。依托藏品,加强学术研究,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的研究课题,定期推出常设陈列展,出版学术专著,举办学术活动。常设陈列展应占所有展示面积30%以上。
此外,将积极拓展衍生服务,提供具有品牌效应的餐饮、图书、剧场和其它衍生服务。两馆还将阶段性邀请中国博协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和第三方社会资讯机构进行业内外绩效评估,定期向社会发布年报。
按照国际性、专业性、开放性的要求,参照国内外优秀博物馆管理经验,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理事会决策、学术委员会审核、基金会支持”的“三位一体”运营架构。通过运营模式创新,政府保障基本运营,社会资助和自主经营部分解决资金问题。将由市政府专门设立两馆收藏专项资金,由两馆学术委员会每年提出收藏计划和工作建议。
“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发展理事会”是“两馆”发展战略、运营决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由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各方代表等组成,以监督、管理并推进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创新。拟定和修改理事会章程、两馆发展规划、重大业务事项、审议批准财务预决算等为主要职能。
“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发展基金会”由两馆发起,吸纳社会资金,作为政府专项资金外的重要经费来源,用于中华艺术宫的收藏、交流等项目的补充。基金会将依托两馆作为工作平台,积极筹集国内外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有效管理专项基金增值收入和其它合法收入。甄选基金会年度资助展项和收藏品。提议基金会理事会管理层人选。监督基金会理事会决策层的年度工作情况。主要资助重要展览、重要收藏和重点人才培养等。
作为“开放性”的直接体现,“两馆”将首次吸收接纳各界代表参与理事会与基金会,热爱文化事业、愿意为上海艺术发展做贡献的企业及个人均可申请加入理事会与基金会。相关情况详情可登录上海后世博研究中心(“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合作品牌招募授权服务机构)官网查询。
2021年10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