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爷卫生部

更新时间:2024-06-25 14:24

城市老爷卫生部,是毛泽东同志对当时国家卫生部门的戏称和批评之语。1965年,毛泽东接到卫生部关于农村医疗现状的报告,这个报告显示:1965年,中国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8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了75%。因此,6月26日,毛泽东同志对此作出批示:

涵义

只给城市中的“老爷”(党的干部)工作的卫生部。

引申

带有官僚主义、官僚利益主导、脱离群众的工作部门和工作作风。

历史背景

问题

建国以来,经过十六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卫生事业获得了最初的起步。一些传染病得到初步控制。但是仍然面临以下问题(参见词条“六二六指示”):

第一,城乡医疗卫生制度的差异仍然较大;

“1955年合作化运动后,一些地区农民自发兴办互助共济性质的合作医疗。1965年时,全国有陕西、湖北、江苏、广东、新疆等10余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一部分县实行了这一制度。但是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医疗保健制度所提供的服务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不仅如此,一些享受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的少数人还滥用福利,浪费现象滋生蔓延。为此,国家多次提出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

第二,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差距仍然较大;

“据1964年的统计:在卫生技术人员分布上,高级卫生技术人员69%在城市,31%在农村,其中县以下仅占10%。……农村中西医不仅按人口平均的比例大大低于城市,而且多数人的技术水平很低。在经费使用上,全国卫生事业费9亿3千余万元中,用于公费医疗的2亿8千余万元,占30%,用于农村的2亿5千余万元,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的仅占16%。这就是说,用于83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5亿农民的还多。”

这样的城乡医疗条件差异,使得毛泽东同志大发雷霆也不足为怪了。其一,毛泽东同志长期以来对农村农民十分重视,怀有很深的感情。客观来讲,农业部门的各种问题也是中国的主要问题,当时占85%左右的农业人口的生产生活就是中国的最广大最基础的国情。其二,这其中,反映的是官僚的利益,是一种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更是一种脱离群众、脱离阶级的现象和趋势,毛泽东同志十分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苗头。当时甚至出现了一些贪污腐败问题,这种官老爷做派,等级观念和利益分化深深刺痛了毛主席的心。官僚利益与群众利益的不一致,才是问题的根本。打击这种不正之风和不良思想做派,惩治警示一些党内思想分化的分子,已然成为工作的必然和急切的形势所迫。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长远前途,毛主席决定做点什么,说点什么。

1965年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我国医疗现状做出的“六二六批示”。

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运动期间中央领导亲自挂帅,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开展革命;广大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响应。(参见词条“四清运动”)这个以反对苏联修正主义和肃清“大跃进”带来的思想道路分化为主线的运动,实则是有很强的反对干部特殊化,领导者官僚化特点和内部属性的。反贪反腐、投机倒把等,匡正思想,正确处理一些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些都是对当时动荡的国内国际局势的一种回应。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同志布置各项工作始终坚持的原则和路径。随着“四清运动”的开展、深入,毛决定解决这类脱离群众问题。当然,从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医药卫生工作入手,既因为其迫切,又因为其重要。于是,毛主席,慷慨激昂的做出了“六二六”指示,怒批“城市老爷卫生部”,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从此,“尖端问题......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城市里的医院应该留下一些毕业一两年本事不大的医生,其余的都到农村去......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此后,全国响应号召,一大批医疗事业人才涌向农村,解决医疗用品和药物匮乏的问题,救治常见病症,预防传染疾病和地方性疾病,宣传科学医疗常识,培养简单的医疗技能和具备一些医疗技能的当地医疗人才。这也使得“赤脚医生”的大量出现。他们活跃在农村的青山绿水、田间地头,送药行医,以最低的成本、最广泛的覆盖、最高效的运行、最深入的普及、最低的门槛使得农村农民兄弟的就医看病问题迅速解决,健康状况为之改观。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病床的分布为例,1965年农村只占40%,到1975年这个比重已提高到60%。全国卫生经费的65% 以上用于农村, 而指示对农村巡回医疗和合作医疗的有力推动, 更为改变农村医疗卫生面貌奠定了基础。

这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成果是显著的。“到1977年底,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名。”(参见词条“赤脚医生”)“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1972 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几位学者拍摄的纪录片《赤脚医生》将这一历史情景真实的展现在了世界面前,反响强烈。赤脚医生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和针灸诊疗的诊治引起了世界医疗卫生界的广泛关注。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参见词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在当时,我国许多制度、路径、模式还不被联合国等西方主流组织舆论重视认可的环境下,更显示出其跨越意识形态,体现人权光辉的非凡意义。

从此,“城市老爷卫生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的卫生部。当然,随着新的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这些制度措施渐渐消解。但是并不代表当时的做法和理念失去了时代意义,反而在合作医疗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今天,更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毛泽东同志反对官僚主义、官僚利益、脱离群众、思想异化,重视农村、人民集体、劳苦大众、生产生活第一线的精神意志、魄力、政治远见将永远在这个词汇称谓中体现,并激励鼓舞、警示鞭策我们的各项工作思路和作风,为社会主义的过去和将来涂抹铺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