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9 04:19
据新华社报道,“盛行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项目执行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杨焕明教授对所谓的“基因食品”提出置疑。
基因专家质疑基因食品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项目执行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杨焕明教授对所谓的“基因食品”提出置疑。
在杨焕明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一张报纸的版面正中登着一幅杨教授与人合影的照片。“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拍的,未经我同意就用于商业目的。”对于这种打着“基因”大旗的伪基因现象,杨焕明表示愤慨和抗议。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草图”的绘制完成,一股“核酸”热忽然在神州大地上兴起,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基因食品”一时间充斥着大小媒体,屡见报端。
杨焕明说,基因无疑和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人类所有的疾病都直接或者间接和基因有关,但是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分析
他分析说,人类生命由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4种基本物质组成,核酸是基因的载体。人们每天都在吃“基因”,只不过通过消化系统的酶将原来的基因分解成人体能够吸收的核苷酸等并不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这4种物质中,除核酸外,都是要从人体外吸收的。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
“某些广告上说人老了或得病,制造基因的能力可能会减弱,这更是无稽之谈。我要问,人得了肿瘤,肿瘤细胞里不就有基因吗,但得了肿瘤的人,肿瘤长得很快,这不就说明基因生成的能力很强吗。事实上,除了几种特别的遗传病会影响基因生成外,人最不缺的就是基因。而得了这些遗传病的人,一般出生不久就死了。”
“另外,这吃进去的‘基因’也不可能使你增长什么,因为它不会带入什么信息,像激素一样。这种东西是从日本搞出来的,证明是失败的,没有什么效果。”
针对老年人急于补充营养的心理,这位教授指出,最重要的是平衡膳食,没有必要购买高价的所谓“基因食品”。
同时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伦理委员会委员的杨焕明,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项目的领军人物,他和其他科学家一起顺利完成了我国所承担的1%的测序任务,为我国跃上生命科学之巅做出了重要贡献。
转基因食品按来源大体分为三类:
①转基因植物性食物,如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马铃薯、南瓜、西葫芦和木瓜等;
②转基因动物性食物,如转基因鱼、猪、鸡、羊等;
③转基因微生物食品,指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作用而生产的食品,如转基因微生物发酵制得的葡萄酒、啤酒、酱油等。
按转基因的功能又可分为5型:
①增产型:通过转移或修饰相关的基因达到增产效果;
②控熟型:通过转移或修饰与控制成熟期有关的基因使转基因生物成熟期延迟或提前,以适应市场需求;
③高营养型:增加食物营养素的含量,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④保健型:通过转移病原体抗原基因或毒素基因至粮食作物或果树中,人们吃了这些粮食和水果,相当于在补充营养的同时服用了疫苗,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⑤新品种型:通过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组可形成新品种,由其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在品质、口味和色香方面具有新的特点。
由于转基因食品具有增加食物资源、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强化食物的保健功能、减少食品农药残留、改善食物的品质等优势,因此转基因食品在短短几年中得到飞速的发展。美国转基因食品多达4000多种,占加工食品中的60%左右。英国7000多种婴儿食品,巧可力、冷冻甜品、面包、人造奶油、香肠、肉类等产品中可能含有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豆副产品。在其他国家上市的食品中,转基因食品也再不陌生。我国转基因食品尚未规模生产,但近年来进口的转基因作物以及初级加工品数量猛增。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从1996年进口的转基因大豆1.38万吨,到1999年飙升至164.3多万吨,2000年达557万吨,2001年则接近900万吨。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做加工原料,生产豆油、豆腐、豆奶等制品。在我国百姓的餐桌上,转基因产品也相当可观。
转基因食品引入了外源基因或修饰内源基因,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可能对上万年才形成的生态平衡造成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心存疑虑。尽管迄今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实例,但也不能证明转基因食品完全无害。认为转基因食品可能的潜在危害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致敏性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食物过敏是由大豆、花生、坚果、小麦、牛乳、鸡蛋、鱼和贝类8种食物引起的,此外尚有160食物曾有过引起过敏反应的历史。在转基因操作中,有可能加入一些无食用历史的过敏原。如果将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导入作物中,可能使转基因食物产生过敏反应。
2、抗药性
转基因工程中,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应用的最为广泛,其本身并无安全性问题,但通过基因水平转移,有可能将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传递给人肠道中的微生物,并在其中表达,获得抗药性,这就可能影响口服抗生素的药效,对健康造成危害。为了彻底消除这一因素的潜在危险,科学家正设法在转基因植物食品中避免使用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特别是不用与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抗性编号相同的标记基因。
3、致毒致害作用
1998年苏格兰Rowett研究所Arpad Pusztai博士报道,用转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的抗虫马铃薯饲喂大鼠,引起大鼠体重严重减轻,免疫系统遭破坏。1999年,Arpad Pusztai博士又同病理学家Stanley Ewen一起研究了转GNA基因抗虫马铃薯对大鼠胃肠道不同部分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鼠胃粘膜、腔肠绒毛以及肠道的小囊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该试验虽经英国皇家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发现该研究存在试验动物数量不足,大鼠饲料单一等严重缺陷,认为该结论缺乏真实性,但却引起了媒体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由此引发了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
4、增强食物中的毒素和抗营养因子
有许多食源性生物本身能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以抵抗病原菌和害虫的入侵。如豆类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和生氰糖苷等。传统食品中这类毒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较低,或者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除去,因此并不影响人体健康。但转基因食品中,特别是抗虫转基因作物的产品,则有可能增加这类物质的含量或改变了这类物质的结构,使其在加工过程中难以破坏,造成对人体的危害。虽然没发现转基因食品由于增加了有毒物质或抗营养因子而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因此需要对这类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毒理学评价。
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将是本世纪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发展转基因食品是解决人类粮食短缺的一条重要途径。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如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引起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核能的开发提供了巨大能源资,同时也制造出了能够毁灭人类的核武器;农药使农作物大幅度的增产,但同时也对人畜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转基因食品也不可避免出现负面影响,但科学的发展总会有办法解决其所产生的潜在危害。人类将有一个更加快乐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