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4型巡洋舰

更新时间:2024-07-21 04:22

1144型巡洋舰(俄文: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1144,英文:Project 1144 Orlan,北约代号:Kirov-class battlecruiser,译文:基洛夫级巡洋舰,苏联绰号:Орлан,译文:“海鹰”或“海雕”),是前苏联/俄罗斯海军的一型大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基洛夫级巡洋舰是前苏联海军与美海军争夺海洋进行军备竞赛的产物,是前苏联海军为实现从近海走向远洋、从防御走向进攻、与美海军争霸海洋的海军战略而制订的海军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之一,以用来弥补与美海军竞争中的实力不足。

20世纪60年代后,先后发生了两件影响苏联红海军建设的大事: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的下台。前者使苏联高层认识到没有一支可以在重要海域遂行任务并保持威慑的水面舰艇与潜艇兼备的强大的舰队,苏联是无法自如的展示它的国家意志并对其他国家施加影响的。后者则为红海军的建设重开绿灯,大型水面舰艇建造计划自此重获新生,开始朝远洋型海军迅速发展,装备建设转向大型水面舰艇和核潜艇并重的发展战略。苏联海军获得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1961年时任海军总司令的戈尔什科夫当选中央委员,很快大力发展大海军的计划受到当时苏联军政要员的支持。苏联开始决定营建自己的航空母舰舰队,以及战斗力强大的编队中心舰艇。1962年,苏联开始了新巡洋舰的设计工作。该项目由当时阿尔玛兹舰艇设计局首席设计师库宾斯基挂帅。

1968年设计工作开始,代号“1144.1工程”。最初方案为8000吨,但勃列日涅夫等苏联当时领导层似乎更喜欢“大家伙”。由于大环境有利于大力发展海军,苏联蓝水海军创始人戈尔什科夫决心坚定,红海军高层又在部长会议上左右活动得力,加上抬出当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的野心作为佐证,因此该级舰的设计的吨位为8000吨,装备6-8枚射程达150公里的导弹,但这与当时正在建造的克列斯塔II级巡洋舰相差无机,而且还有正在研制的吨位更大,采用燃气轮机的卡拉级,这样的规格即无法按照既定设想装下核反应堆,也无法通过对“大家伙”有特殊癖好的高层审核,于是方案几经修改,最后满载排水量提高到15000吨再到20000吨,最后定格在24300吨。

1970年,苏联海军建设1144.1工程设计方案获得正式通过。

建造沿革

1144.1工程

1973年6月份,位于波罗的海的苏联SY-189海军造船厂开始切割第一块钢板。

1974年3月26日,1144.1工程正式动工。

1977年12月27日,舰体完工下水。

1980年12月30日,基洛夫号在波罗的海海试之后前往苏联北方舰队正式服役。基洛夫号是1144工程、1144.1工程的首舰,也是1144.1工程工程的仅有一艘舰艇。

1144.2工程

1978年7月27日,1144.2工程正式动工。

1981年5月23日,舰体完工下水。

1984年10月31日,1144.2工程建造完成了1144.2型的首舰,伏龙芝是本级舰的二号舰、本工程的一号舰。

1983年3月21日,加里宁号动工。1981年5月26日下水,1984年10月31日建成。

1986年3月11日,尤里·安德罗波夫号号动工。1989年4月29日下水。1988年12月30日建成。

1988年12月31日,库兹涅佐夫号入编,未动工。1990年10月4日取消建造。

1992年5月27日,俄罗斯海军对现役的四艘基洛夫级巡洋舰进行了改名。分别为:

基洛夫号巡洋舰,更名为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

伏龙芝号巡洋舰,更名为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

加里宁号巡洋舰,更名为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

尤里·安德罗波夫号巡洋舰,更名为彼得大帝号巡洋舰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在基洛夫时代之前,苏联军舰几乎没有考虑过隐身性能,无一例外的甲板堆满了各种杂物。但是到了基洛夫的时代,虽然也有为数众多的天线,但是电子天线基本上被集成到了中间的主桅杆上,整体外形为内倾斜构造;和凌乱的苏联其他舰船相比,基洛夫级的前后甲板相当光滑。上层建筑主要布置在中后部分为两部分,在其上布置了大量电子设备;舰体前部主要是导弹发射区,也是全舰主要的火力投射区,有各型垂直发射装置;上层建筑后方为一门主炮以及直升机起降及维护区。高大的桅杆和烟囱一体式建筑位于舰中部,装有“顶对”3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天线; 倾斜上翘的舰首和具有坡度的舰桥,上层建筑后方有切入式甲板; 第二座桅杆和上层甲板建筑位于主桅后方,装有“顶板”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和“顶罩”火控雷达天线;130毫米/70舰炮安装位置紧靠飞行甲板前方;CADS-N-1防空导弹/舰炮合一系统及“热闪”/“热点”火控雷达/光电指示装置位于SS-N-19导弹发射装置两侧的上升平台上;其余4座位于上层建筑后方。

另外从舷窗布置来看,居住舱比较偏近中间,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全舰大约有1600个船舱。其中140个单人或双人间的军官和士官住舱,30个军士和水兵住舱(每间可供6-30人居住)。全舰有220个门廊,49条走廊,总长度近20公里。舰上设有15间淋浴室,两间浴室,一间桑拿浴室,以及一座小型游泳池,另外还设有图书室和健身娱乐中心,双层的医疗中心,包括门诊部,药房,X光室,手术室,看护隔离病房和牙科诊所。

动力系统

基洛夫级巡洋舰采用了核能与蒸汽轮机混合式动力系统(CONAS),安装了2座核反应堆和2台蒸汽轮机,亦即使用平行运作的核动力装置以及蒸汽动力装置来驱动两副四叶螺旋桨,蒸汽轮机可以在核反应堆无法工作的时候独立出来工作以保证战舰不至于在万一情况出现的时候失去动力而丧失机动性。蒸汽轮机是在高速行进时向涡轮追加饱和蒸气之用,增加轴马力使航速达到32节以上。当在使用锅炉辅助操作时,船速为14节。另外,反应堆出现故障时亦可以作为备份动力。主要设备布置在三个舱室:一室都装有两个核反应堆,另两个室分别为涡轮装置和蒸汽锅炉。

武器装备

一、防空系统

防空系统由三道防线组成,主要由防空导弹和近防系统组成,有着完整的远、中、近三层防空体系,对来袭目标展开层层打击。在俄罗斯海军航母编队中,只有基洛夫级的MP-800预警雷达能够探测到500公里远的空中目标,而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MP-710型三坐标雷达最远距离仅有300公里。因此,基洛夫级是整个舰队的防空力量以及空袭预警中坚,几乎承担着整个舰队的防空重任。

远程防空:

S-300F“要塞”(SA-N-6“雷鸣”)中程防空导弹系统,使用12套发射装置,共备弹96枚。S-300F防空导弹是陆基S-300防空导弹舰载型。可使用9M96E、48H6E和48H6E2等3种导弹。基本型采用的导弹为5V55/48N6,单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力、长度7米,弹径45厘米、发射重量1,480公斤,射程90公里,最大高度25,000米,最大速度约4-5马赫。采用冷发射技术,安全距离25米时开启发动机,此时速率约30到40米/秒。导引方式类似美国标准-2型追踪制导(TVM)模式,导弹到末段才开始接收导引雷达之导引。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有20,000个2克破片。该系统采用圆环形排列导弹的方式,圆环形的一圈导弹在甲板上仅有供一枚导弹发射的开口,一枚导弹发射出去,机构带动圆环旋转,将下一枚导弹转动至发射位置。由于这种转圈式的导弹发射方法类似左轮手枪的供弹机构,因此西方国家为其起了个“诨名”——“左轮枪”。据西方推测具有一定反弹道导弹能力。

中程防空:

近程防空:

9K33“黄蜂”-MA型(SA-N-4“壁虎”)双联装升降式近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采用传统发射方式,2座双联发射装置装备在舰体两侧位置,共备弹40枚。导弹射高25-5,000米,射程1.2-10公里。9K33舰空导弹能自主操作,或者综合进入舰船的战斗系统并且从舰载传感器系统下载目标数据。发射装置隐藏在一个直径2.2米的竖井里,平时看不到,只有在使用的时候,竖井翻板自动打开,发射架靠液压升降机升起,露出甲板,追踪目标。

近防系统

基洛夫级首舰基洛夫号号和第二艘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采用了AK-630M型“加特林”近防炮,每分钟射速达到10000发,前后各安装四座,共8座,射速较美国的密集阵(每分钟4500发)有着明显优势,具备击落速度较快的反舰导弹的能力。这种近防炮具有独立的雷达和跟踪系统,最大射程为4公里。

基洛夫级后两艘近防系统用更先进的“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又称CADS-N-1近防系统)来代替AK-630M火炮,共装备4套。该系统由图拉仪器仪表设计局(KBP)提供。每套战斗部分由2门AK-630K型6管30毫米舰炮和8枚SA-N-11防空导弹组成,安装在同一基座上,两者同时回旋、俯仰,接收同一火控系统的控制信息,反应时间为6.5秒,最大跟踪距离为8.4公里。甲板使用面积为65平方米,人员配置为5人,主体炮塔重3.8吨,整个系统全重19吨。

两门6管火炮分别安装在旋转式炮塔的两边,装备有雷达和电视探测及跟踪系统,配用杀伤爆破燃烧弹和曳光杀伤弹,采用无弹链供弹方式和电击发方式,炮口初速为900米/秒,有效射程500米~5公里,对付低飞的反舰导弹时最大射程为4公里,对付轻型水面目标时最大射程为5公里,射速4400发/分~1万发/分,火炮身管寿命长,可发射4万发炮弹,备弹24000发。

两组4联装SA-N-11防空导弹发射管分别安装在火炮上方,随火炮一起转动和俯仰。导弹直径170毫米,长2.633米,重量1.8吨,最大飞行速度900米/秒,有效射程为1.5~8公里,有效射高5~3000米。导弹由杆式杀伤型战斗部、两级火箭发动机等组成,采用雷达与光学制导。在炮塔下面有导弹储存舱室,最多可存储32枚导弹,全舰备弹192枚,再装填时间1.5分钟。SA-N-11防空导弹对来袭反舰导弹目标的毁伤概率为80%~90%,而两门6管30毫米火炮对目标的毁伤概率可达50%。系统能够对抗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包括反舰、反雷达导弹、航空炸弹、飞机、小型舰艇。

二、舰炮

基洛夫级配备一门130毫米AK-130DP多用途双管舰炮(首舰为2座100毫米单管舰炮),备弹840发。火炮系统主要由一台火控计算机为基础连同一部多波段雷达、一套电视和光学目标瞄准器;另外,舰炮上安装一套Kondensor光学瞄准器单元。舰炮连接到雷达控制系统在遥控操作界面能完全自动化,可使用瞄准器单元人工操作。AK-130DP多用途双管舰炮射程22公里,最射速35发/分钟,可用于支援防空射击和对陆攻击。

三、反舰系统

SM-233 反舰/反潜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基洛夫级的反舰装备为P-700花岗岩(SS-N-19 海难)反舰导弹系统,20枚SS-N-19导弹安装在上甲板,呈60°仰角。花岗岩反舰导弹是前苏联第三代反舰导弹,采用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的大型超声速反舰导弹,全长10.5米,重量6.98吨,由垂直发射器发射,最大射程为500-55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1.6马赫,可装备500kT当量核战斗部或750公斤高爆战斗部。采用惯性/指令修正/主动雷达制导,进行超视距攻击可利用卫星或舰载的Ka-25直升机的数据链进行中继制导。发射之后不用舰艇控制。在多枚“波纹-发射”饱和攻击模式中,首枚引导导弹依照一条高飞行轨迹率先飞向作战目标,而其它后继导弹则灵活的采用低高度飞行轨迹来增加隐蔽性。如果引导导弹被拦截,那其它的导弹自动地担任引导角色。

四、反潜系统

基洛夫级反潜系统主要由舰载反潜武器系统和舰载直升飞机机载反潜武器系统组成。最外层防御由卡-27“蜗牛”反潜直升机承担,携有搜索雷达、吊放式声纳、声纳浮标以及反潜鱼雷和深水炸弹,可有效执行攻潜任务。

首舰基洛夫号,配备中远程反潜火力为的SS-N-14反舰/反潜两用导弹系统(实质上是一种火箭助飞鱼雷),反潜射程55公里、反舰射程35公里,可内装多款鱼雷、核战斗部或500千克高爆战斗部,基洛夫号垂直发射安装在舰艏,共有10枚。

后三艘1144.2型,取消了甲板上的SS-N-14,改为装备SS-N-15反潜导弹系统。与编号为SS-N-14的导弹相比,SS-N-15取消了火箭发动机与反潜鱼雷之间的串联结构设计,而采用火箭助推器直接固定在鱼雷后部的方式,以方便用鱼雷管进行发射。采用惯性制导系统,最大射程约45公里,由舰艇上的2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器来发射,备弹20枚。为了减小导弹的总长度,作为战斗部的鱼雷被做的非常短粗。而且,取消了SS-N-14的反舰能力,减小了导弹总重。该鱼雷管还可以发射40型反潜鱼雷。

基洛夫级的反潜火箭,使用1座10管RBU12000和2座6管RBU1000火箭深弹发射器,主要用于自卫,对付本舰前方较远距离的潜艇和舰体两侧的来袭鱼雷。一座设置于舰艏,首舰基洛夫号配备的是12管的RUB6000,射程6000米;后三艘改用10管的RBU12000,射程12000米。另二座在后甲板,射程1000米,备有102枚火箭。

五、火控系统

基洛夫级安装二套命令模块和六套战斗模块。命令模块通过火控计算机综合处理来自各个探测、跟踪设备的目标信号自主操作,分配威胁数据和指定目标到战斗模块,并能针对每个目标自动选择最佳交战模式。战斗模块自动地使用雷达和电视探测系统追踪目标,计算发射数据而且操作导弹和舰炮同目标交战。全部系统能同时与六个目标交战,每套战斗模块对应一个目标。每套战斗模块由跟踪雷达、光电系统、制导雷达、AK-630火炮、SA-N-11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和导弹再装填装置等设备组成。

舰载飞机

基洛夫级庞大的身躯能容纳三架Ka-27PL“螺旋”或Ka-25RT“激素”舰载直升飞机,机库在舰尾甲板下,备有一座升降机。甲板上有一个半埋式机库,能容纳并维修一架直升机。直升飞机装备用于反潜战使用的海面搜索雷达,声纳浮标、吊放式声纳和磁性异常探测器。Ka-27能够配备鱼雷、深水炸弹、水雷和火箭。(Ka-27PL是Ka-25RT直升飞机的新型替换型号。)

该机库顶面和两扇库门可由水压装置带动的绞盘来开启,因此实际上是一个半埋式机库。机库内一部旋杆式升降电梯负责卡-25PL日常的进出。机库及旋杆式升降电梯的工作模式是:为迎接直升机出机库,库顶和两扇库门先全部打开,然后电梯升降平台将直升机从机库下层升至与主甲板处干同一平面,最后由与拖曳声呐共用的绞盘将直升机连同格栅式着舰装置一起拖至起降区等待起飞。

舰电系统

雷达

对空/对海警戒雷达:“顶舵”或“顶板”三坐标雷达1部,D/E波段,用于对空/对海警戒。

导航雷达:“棕榈叶”雷达三部,I波段,用于导航。

飞机控制雷达:“飞屏”(Fly screen)B飞机控制雷达1部,I波段。

空中战术导航雷达:“圆屋”(Round House)B空中战术导航雷达2部。

敌我识别雷达:“盐罐”(Salt Pot)A和B敌我识别器。

声呐

舰壳声呐:“马颚”(Horse Jaw)主动搜索攻击声呐,中/低频。

变深声呐:“马尾”(Horse Tail)变深声呐,主动搜索中频声呐,拖曳深度150~200 m。

电子战

侦察机:4部“酒桶”(Rum Tub),乌沙科夫号;4部“酒瓶”(Wine Flask),其他舰。“半杯”(Half Cup)激光侦察机。钟系列侦察机:8部撞钟(Bell Bash)和4部“钟夹”(Bell Nip)。

干扰火箭:2座双联PK-2型150mm箔条干扰发射器。

干扰机:8部“边球,乌沙科夫号;8部“足球”,其他舰。

武器控制

“锡人”(Tin Man)光电跟踪4套,“击球”(Punch Bowl),C型卫星通信系统2套,“低球”(Low Ball)卫星导航系统4套,“皇冠钟”(Boll Crown)数据链2套,“击钟”(Boll Push)数据链2套。

该级舰因为没有装备相控阵雷达,其防空能力稍逊于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而且不具备对陆攻击能力。但从俄罗斯巡洋舰的作战使命考虑,全面衡量一下,它的综合作战能力并不在其之下。特别是由于俄罗斯航母力量非常薄弱,基洛夫级无疑是其海上编队的作战和指挥核心,它的作用是其它舰艇无法替代的。

性能数据

性能数据参考资料

武器装备参考资料

电子设备参考资料

服役动态

火灾事故

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于1973年7月在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造船厂下水起造, 1977年12月26日首航,1980年12月30日服役。第一次对外发表于1981年,当时北约观察家称为代号BALCOM I(波罗地海战士I)。1990年在地中海上发生反应炉事故。之后因为苏联濒临解体的财务困境而没有被修复。后来被当成零件船从上面拆东西用于维护其他基洛夫级舰。

与中国军舰对峙

1985年8月17日,由当时舷号050的伏龙芝号(后更名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率领的苏联舰队(现代级驱逐舰672谨慎号、1155型反潜舰409斯皮里多诺夫海军上将号),在海军中将克鲁格利科夫的率领下从摩尔曼斯克的红旗北方舰队所在地起航,执行海上战备巡逻和演习任务。11月17日,由巴士海峡进入东海,再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赴海参崴归建。途中在即将进入对马海峡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首先出动了一架P-2J型反潜巡逻机开始对此实行监视,随后又派出了朝云号驱逐舰。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则派遣了包括重庆号驱逐舰在内的两艘旅大级导弹驱逐舰、1艘江沪级导弹护卫舰与1艘破冰船,拦截监视苏联舰队。重庆号奉命以单舰出击,先是冲向伏龙芝号的前方,猛地又迂回到伏龙芝号的右边,险些相撞。重庆号的贴身紧逼,以及不惜撞击警告下,伏龙芝号的伴随舰缜密号驱逐舰,将舰艏的主炮角度调整到最高角度,以表示编队在海上只是无害通过。伏龙芝号与重庆号在紧张的争斗中一同北上,不久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也一同加入了监视伏龙芝号的行列,“从南海一直到对马海峡的整个海域,周边的亚洲海军都将其当作必须死守的区域而奋战着,而其中尤其是中国海军的紧逼行动,更是显得异常激烈”。

这一幕被飞临对峙上空远程新闻采访机上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摄影师柴田三雄拍下,成为弱小的中国海军面对冷战时期超级大国海军挑衅毫不示弱的象征,照片在报纸上刊登时,引发全球的轰动效应。

拆解

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原基洛夫号):在苏联解体前夕的1990年就因核动力装置故障而险些瘫痪在海上。经过一番努力自航返回母港后就再未出过海。直至2005年,俄罗斯宣布用4亿卢布的费用将其拆除。

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原伏龙芝号):随着苏联解体,分家出来的俄罗斯海军又缺少经济支持,这种核动力巡洋舰的保养维护和升级一直都被搁置,只有少数完成了改装,而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没有完成相应的改装。自1994年开始就停止了一切战斗值班任务,在港口内趴窝,1997年正式退役。2002年,被取出舰体内的核燃料棒,被拖船拖至福基诺海军基地7号码头。2014年,俄罗斯国防部曾经决定将这艘被西方命名为“战列巡洋舰”的强大战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但测算的改造费用最起码要15亿美元,俄罗斯国力日渐衰竭,无力出这笔巨款,且因为长期趴窝,该舰老化严重。2021年,俄罗斯在缺少资金维护的情况下只能决定将其拆除,拆解费用约为3.5亿卢布。俄罗斯海军复活巨舰的梦想,最终破灭了。这艘曾经在中国海军面前耀武扬威的海上巨无霸,正在变成一堆废铁。

改装升级

进入21世纪,军费捉襟见肘的俄罗斯海军无力再造新的大舰,原本计划被拆除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由于船体较新,于是还是拿出一部分费用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但由于经费不到位、施工不专业、武器适配等多方因素,导致进度极其缓慢。

1997年,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停航;1999年8月14日,开进北德文斯克的塞瓦斯马什船厂开始进行修理和改造;2008年9月,卸下核燃料;2012年,签署改装计划(项目代号1144.2M);2013年6月,起在北德文斯克的塞瓦斯马什船厂启动真正的维修和升级工作。2013年6月13日,船厂与俄罗斯国防部签订价值500亿卢布的合同,用于修理和改造“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根据合同,它将于2018年返回舰队服;2013年12月,船上开始安装维修用保障系统,卸载老旧设备和故障检查;2014年10月24日,“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开进了塞瓦斯马什水池,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升级改造工作

改进前,进行了老旧船体结构的探伤和拆除,绝缘材料、电缆线路全面更换,大修中还利用了3D建模技术,在未来,这艘战舰还要更换生命维持系统、雷达、发动机和导弹以及火炮系统。

在改进前主要依靠两种雷达完成对空搜索/跟踪任务,他们分别是代号“顶对(Toop Air)”的MR-800远程警戒雷达和代号“顶板A(Fregat MA)”的MR-750搜索跟踪雷达,这两种雷达都是落后的机械扫描雷达,新换装22350型护卫舰上的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金属胶”5P-20K型相控阵雷达。5P-20K型相控阵雷达工作与S/C分米波波段,这种雷达每秒钟可以扫描周边空域十几次,比起MR-800来提升了几十倍,它能够一次性探测到数百个目标并引导导弹对其中的50个目标进行打击,是一种先进的舰载雷达。

取消了原来的20个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器,并在原有位置加装了10组新的3S14U1通用型导弹垂直发射单元,这些通用垂发单元以8个单元为一组进行布置,总数达到了80单元。3S14U1可以发射俄罗斯海军目前装备的包括反舰、防空、反潜、对地打击在内的所有舰载导弹,由于基洛夫级的防空导弹有专门的垂发系统,这80个新增加的垂发单元可以全部用来搭载P-800“红宝石”巡航反舰导弹和3M70反舰导弹。

在防空能力上的改进体现了“通用”+“整合”的特点,原来的防空体系有远中近三层,但是却灵活性极差,指挥员无法根据战斗的具体需求增减某一种导弹的搭载数量。其中S-300F“要塞”防空系统和3K95“道尔”防空系统将被全部拆除,并统一更换为3K96“棱堡”系统,这种防空系统的垂直发射单元,兼容远程、中程两种防空导弹。其中远程导弹仍然沿用48N6型,不过也换为经过了改良的最新批次,射程达到了250公里,中程防空导弹则由9M330更换为更先进的9M96E,且一个垂发单元可以容纳4枚9M96E型防空导弹,实现“一坑四弹”。

近防炮和近程防空导弹,也将更换为“铠甲M”弹炮合一系统。此举大大的增强了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的防空火力强度,搭配上5P-20K型相控阵雷达,其已经能够应对一场高强度的防空作战。

反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除了能发射反潜导弹之外,还将配备“纸包”NK反潜/反鱼雷系统,对近距离的鱼雷和潜艇进行拦截。

全舰的电子设备包括雷达、光电、导航、通信、电子战以及声纳系统也都进行了重大升级。

另有AK-130型舰炮升级为AK-192型、533mm口径鱼雷更换为RPK-9型反潜导弹等次要改进若干。

这些大刀阔斧的改进,让老旧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焕发新生,重新得以承担俄海军主力的任务,其将超过另一艘在役的彼得大帝号,成为俄罗斯海军当下战斗力最强的水面舰艇。

该级各舰

本级舰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