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09:30
重庆号驱逐舰(英文:Chongqing Destroyer,舷号:133),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建造的051型驱逐舰10号舰。
1953年6月,中国与苏联签订了《六四协定》(即“关于海军交货和关于在建造军舰方面给予中国以技术援助的协定”)。该协定包括中国向苏联订购4艘07型雷击舰(即中国编号07型驱逐舰)。该型舰是苏联1937年至1941年期间建造的舰队雷击舰,主要用于对敌水面舰艇作战,并担负巡逻、警戒及布雷任务。4艘舰前后分两批次于1954年、1955年抵达青岛。1954年7月,人民海军在青岛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驱逐舰大队。
1957年,在多方的努力下,中国获得了部分56型驱逐舰(“科特林”型)技术设计图纸资料。与此同时,海军还成立了研究机构,开始驱逐舰研制方案的探讨工作。1959年2月,海军提出研制新型导弹驱逐舰的设想,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产品设计院一室于当年年底完成了草图设计,在此基础上,海军科研部提出了研制导弹驱逐舰的战术技术要求,明确研制工作分三步走:
1、利用苏联转让的56型技术设计舰体为基础,加装导弹发射装置,总布置作适当修改;
2、将现役07型舰艘两门主炮、后鱼雷发射装置1座拆除,改装导弹发射装置进行发射试验,以取得经验;
3、在第一、二步研制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新型导弹驱逐舰。
1960年,中国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困难,驱逐舰的研制未能列入计划。后来中国海军征得解放军总参谋部同意,在国家财力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于1962年拨出800万元经费用于驱逐舰关键配套设备的仿制。到1965年底,各项仿制设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为1966年驱逐舰正式上马奠定了基础。
60年代中期,中国为适应洲际导弹全程试验海上护航、警戒的需要,中央军委批准自行研制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由七院七零一所承担总体设计任务,选定了舰的总体方案,其标准排水量为3000余吨,采用高参数、大功率蒸汽动力装置;主要武器装备有两座三联装舰一舰导弹发射装置及导弹武器系统,双130毫米、双57毫米等多种口径火炮组成的武器系统,两座12管火箭式深水炸弹武器系统;配置了声纳、雷达、通信、导航等观通设备以及指挥控制系统等。
1967年6月,国家计委、国防土办、国防科委审查、批准了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总体技术设计方案,随即全面展开了总体施工设计和设备研制。1968年,首舰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22个省、市,10多个工业部所属的工厂和研究所承担所需的732项材料,1240项配套设备,其中包括110余项新研制设备的研制任务。七零一所、七一三所、七机部三院为了解决导弹上舰问题进行了多次可行性论证。
1968年12月,研究、设计部门又会同大连造船厂在现役驱逐舰上临时加装上游-1反舰导弹。根据海军的要求和通过多种方案的对比、优选,最终确定了“品字形”、三联装、直接吊装导弹的方案。同时打破了当时流行的发射装置与导弹装填装置分开设置的方式,选定了结构紧凑,占据面积小,操作方便,装弹时间短的设计方案。
大连造船厂建成的首舰于1971年12月交付海军。1973年9月,首舰在海军试验基地进行导弹飞行试验,单射、齐射均获得成功。70年代中期,由海军、六机部主持,对导弹驱逐舰的导弹发射装置进行了设计鉴定。随后,又按海军的要求对发射装置迸一步改迸,改善了导弹贮存的环境与操作使用条件,并提高其在中、高海情下的适航性和抗核爆炸能力。
第一代驱逐舰由七院701所承担总体设计任务,李复礼、潘镜芙等主持设计工作。在海军的组织下,经多次论证后选定的总体方案为正常排水量为3000多吨、采用大功率蒸汽动力装置、高干舷平甲板型,此舰型也就是后来的051型驱逐舰。
重庆号驱逐舰(舷号:133),是中国建造的051D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大Ⅰ级)之一。重庆舰1978年5月23日在上海中华造船厂开工制造,1980年10月31日下水,1983年12月30日服役于东海舰队。2014年9月26日在东海舰队退役,退役后重庆舰作为海军工程大学后勤学院学员训练保障设施,继续为海军服务。
重庆号驱逐舰作为051型驱逐舰,是中国海军布局最为紧凑成熟的驱逐舰,继承苏联“科特林”级驱逐舰设计。在对“科特林”级的少量改进和变更,使得”旅大”级的设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完成,并很快建造投入服役。70年代苏联和美国海军驱逐舰经常在中国大陆领海线外活动,“旅大”级驱逐舰凭借大射程的导弹武器,可以在远处对其进行跟踪和监视。在离大陆海岸线600千米范围内近海作战的驱逐舰,由于受到岸基航空兵支持,并不强调舰载防空武器系统,所以051型驱逐舰初期没有装备强有力的舰空防御系统。
重庆号驱逐舰装备两台大功率蒸汽透平机,4台锅炉,18台蒸汽辅机和27台电动辅机,组成了军舰的推进系统。要在狭窄的机舱空间内紧凑合理地布置好这些机械设备并使其协调工作是不容易的。开始设计的风道迸风阻力太大,两台透平鼓风机安装得太近,致使锅炉供风量不足,20只油头不能充分燃烧。因此,首舰试航时,主机的最大转速达不到额定值,影响了航速。为解决这一间题七零一所在中华造船厂、杭州汽轮机厂协作下,制成几种不同类型的风道模型,从试验着手进行阻力分析,改迸导流帽线型和风机间距离,采取减少涡流损失等措施,解决了两台风机的抢风现象,使锅炉全部油头都能完全燃烧,舰的航速也达到了设计指标。
反舰导弹
重庆号驱逐舰上的导弹发射装置有自己的特点。1959年服役的苏联海军58型“肯达”级轻型巡洋舰安装了旋转仰俯导弹发射装置,不过这种装置是用于发射“柚子”远程反舰导弹,无论尺寸和布置方式,都不适合满载排水量只有3670吨的“旅大”级,即便在苏联海军5800吨的“肯达”级巡洋舰上也造成了稳性降低的问题。“旅大”级在相当于“科特林”级驱逐舰布置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的位置布置导弹发射装置,虽然“海鹰”1号导弹尺寸大,但长度小于533毫米的热动力直航鱼雷。通过品字型布置3发导弹的方式,解决了导弹翼展占据横向空间过大造成布置多发导弹的困难。“旅大”级驱逐舰的导弹发射箱内部定向器,电缆布置等等,都与60年代初期的中国海军的021型导弹艇相同,这样降低设计风险,技术可行性可靠。
主炮系统
重庆号驱逐舰的舰炮口径和布置方案仿照“科特林”级,不过当时没有相应的双联装130毫米舰炮可以选用,在结构上与“科特林”级舰炮相近的是50年代引进仿制的66型130毫米海岸炮。中国设计“旅大”级时,在66型海岸炮基础上加以改进是较为稳妥的方案。但是中国没有能够安装在炮塔上的小型炮瞄雷达,最终对海和对空解决办法是由炮塔右侧的光学矢量瞄准装置进行瞄准,而对海面目标射击则由舰桥上的343型校射雷达和光学指挥仪控制炮塔随动射击,与此同时补充研制了火炮稳定系统和扬弹系统。1976年这种由海岸炮改装发展而来的舰炮才最终定型为76式,并已经在“旅大”级驱逐舰上使用了5年以上。
防空火炮
重庆号驱逐舰的防空火炮,改装了61式自动双联装37毫米和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炮。中国海军的设计指导思想也没有脱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模式,采用密集的高射炮火力拦截目标的战法,同时能够兼顾对海面目标的打击。在与国民党海军舰艇的海战中,小口径自动炮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战绩。“旅大”级驱逐舰的前后加班室和后舰桥两侧平台上各装有1门37毫米自动高射炮,这样能够在驱逐舰各个方向都至少有一座双37炮杀伤区,两舷能够由3门双37毫米炮的构成相互重叠杀伤区。4门双25毫米自动炮布置在前舰桥两侧,能够增强两舷的防空火力密度。双37毫米自动炮有雷达和指挥仪控制,而双25毫米自动炮只有耳机语音通话,需要炮手人工操纵火炮,用游丝瞄准具自行估计提前量开火。“旅大”级驱逐舰也是当时世界上高射炮数量最多的驱逐舰之一。
重庆号驱逐舰配备远程对空警戒雷达。“旅大”级最早配备的远程对空警戒雷达是高空作用距离达380千米以上的515型UHF波段雷达,该波段能够沿海面伸延到水天线以外一段距离,因此对超低空目标探测距离也较微波波段雷达稍远,据称对50米高度飞行的低空目标作用距离可达60千米,但是515雷达的距离误差较大。通常远程对空警戒雷达转速为每分钟6至12圈,数据刷新率不满足对60千米内高速超低空目标的警戒要求,容易造成2次接触间隔时间内目标突入距离大的危险情况,因此驱逐舰通常要同时配备转速高达每分钟12至24转的对海和低空近程搜索雷达,补充水天线通视范围内的快速搜索。“旅大”级驱逐舰上安装354型雷达充当对海和对低空目标警戒手段。
舰上的515雷达和354雷达都是只能探测目标方位和进行测距的二坐标雷达,不能提供目标高度参数。对于拦截超低空目标来说,目标的高度参数并不重要,因为目标在远距离上贴近水面,处于光学指挥和瞄准器材的视场内,只要器材对准方位能够很快捕获。高空目标则需要在雷达指示方位上进行俯仰搜索才能确定目标位置,从而控制武器系统瞄准。而“旅大”级驱逐舰主要靠光学射击指挥仪和342炮瞄雷达完成对目标的俯仰搜索。
051型133重庆号驱逐舰参考数据:
1985年11月18日至19日,133“重庆”舰(标准排水量3250吨)单舰在对马海峡监视苏联海军“基洛夫”级“伏龙芝”号(舷号050)核动力巡洋舰(标准排水量23750吨)和苏联海军“现代”级“缜密”号(舷号672)驱逐舰(标准排水量7900吨)。
“伏龙芝(当时舷号050,舰长是海军上校兹杰森柯)”号在1984年10月31日于波罗的海造船厂,同年12月7日被制定调往太平洋舰队。1985年8月21日,该舰在勇敢级大型反潜舰“海军上将斯皮里多诺夫(当时舷号499)”号、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慎密(当时舷号672,当时舰长是海军中校布拉任科)”号伴随下,在海军中将克鲁格利科夫的率领下,开始远航。
1985年11月17日,“伏龙芝”舰队通过了巴士海峡开始进入东海。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首先出动了一架P-2J型反潜巡逻机开始对此实行监视,随后又派出了2050吨的“朝云”号驱逐舰。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则派遣了包括133重庆号在内的两艘“旅大”级导弹驱逐舰、1艘“江沪”级导弹护卫舰与1艘破冰船。在此其间,日本还派出了新闻采访用机飞到了“伏龙芝”舰的上空进行追踪取材,这架飞机上,载着日本首席空中摄影师柴田三雄。在拍摄了大量最新型苏联巨型水上战舰的姿影期间,他也拍摄到中国海军驱逐舰(即重庆号驱逐舰)对峙苏联舰队的照片。
柴田本人回忆说,当时他在空中对伏龙芝舰队进行摄影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中国海军舰艇的姿影:“中国驱逐舰忽而冲向伏龙芝的前方,猛然又迂回到其右方。即便是当时正在空中拍摄的本人,也好几次禁不住在心里发出‘危险!要撞上了!’的呼声。中国舰艇几乎贴近到伏龙芝的身傍,对其发出威吓。……”于是伏龙芝与中国舰艇在紧张的争斗中一同北上,“不久后,首先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也一同加入了监视‘伏龙芝’号的行列,从南海一直到对马海峡的整个海域,周边的亚洲海军都将其当作必须死守的区域而奋战着,而其中尤其是中国海军的紧逼行动,更是显得异常激烈。”在这样的紧张空气下,“伏龙芝”舰队在20日18时抵达了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最终于1985年11月22日到达海参崴。
2014年9月26日上午,东海舰队某军港码头,重庆舰(舷号133)退役。
评价分析
重庆舰于1978年5月建造,1983年12月服役。在31年服役期间,重庆舰累计航程超过15万海里,总航时15522小时,圆满完成60余项战备巡逻、演习演练等重大任务,先后多次被海军、舰队评为“先进舰连标兵”“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等。
1987年10月,重庆舰到达南沙群岛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海域巡逻,这是人民海军首次到达该海区宣示主权。2013年7月,已经30岁“高龄”的重庆舰再次解缆出征,参加由总部组织的三军联合演习,顺利发射4枚靶弹。据悉,重庆舰将作为海军工程大学后勤学院学员训练保障设施,继续为海军服务。
存在问题
据1989年的美国《舰船》杂志指出,“旅大”级的水密隔舱划分不合理,而且设计上没有注意隔舱管道和缆线过孔的处理,一旦中弹可能导致水密隔舱这些部位出现破裂,火灾会使缆线过孔变成漏孔。可见早期的“旅大”级设计抗损和抗沉性不佳,这是因中国设计队伍缺乏经验所致。此外“旅大”级艰苦的居住环境也倍受批评,舰艇的居住性设计被简化,不利于水兵保持良好生理状态进行各种气候条件下长时间海上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