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阿旺南杰

更新时间:2022-06-01 17:07

夏仲·阿旺南杰 (藏语:ཞབས་དྲུང་ངག་དབང་རྣམ་རྒྱལ་,威利:Zhabs-drung Ngag-dbang Rnam-rgyal,1594年—1651年) ,原名阿旺南杰(即“语自在尊胜”之意,部分著作译为“阿旺·纳姆加尔”、“阿旺南迦”)。明代西藏竹巴噶举派十八世教主,不丹国家的缔造者。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藏历木马年(1594年)十月,阿旺南杰出生于竹巴噶举派祖寺竹色瓦强曲林(今中国西藏自治区曲水县境)附近之噶仲溪卡。他出身嘉(rgya)家族,是竹巴噶举派教祖藏巴嘉热·益西多杰的后裔。父亲是丹贝尼玛,祖父是米旁曲杰,任竹巴噶举派主寺江孜热龙寺之住持,也就是事实上的教主。他出生两年前,四世竹钦活佛(热龙寺活佛,益西多吉的化身)白玛噶波圆寂,竹巴噶举派正在寻找其转世灵童。当时,已经连续两代竹钦活佛(三世绛央却吉扎巴、四世白玛噶波)没有在嘉家族转世,丹贝尼玛宣称在他为期三年的隐居修行期间得到许多吉兆,预示白玛噶波将转世在嘉家族,也就是阿旺南杰。阿旺南杰在八岁时从祖父米旁曲杰受沙弥戒,并在竹强曲林寺登上狮子宝座。十三岁时,米旁曲杰圆寂,阿旺南杰出任第18任热龙寺住持。

南下不丹

当时,山南琼结地方首领霍尔家族宣称第巴杜布的儿子可能是白马噶波转世,被米旁曲杰否认,但米旁曲杰还是为该幼童剃度并取法名“巴桑旺布”。丹贝尼玛死后,琼结霍尔家族仍试图推举巴桑旺布继任竹钦活佛,取得了恰域第巴(第三、四世竹钦活佛的施主)以及竹巴噶举派另一寺庙德钦曲阔寺住持孜哇·阿旺桑波的支持。双方争执不决,经常发生冲突。为了解决纠纷,阿旺南杰于藏历木兔年(1615年)前往日喀则,拜谒当时统治卫藏地区的第悉藏巴·彭措南杰。会谈结果没有记载。阿旺南杰返回途中,其随从与洛扎的巴卧活佛的随从在雅鲁藏布江达珠卡渡口为渡江发生争执,巴卧活佛的随从中有人被刺伤。巴卧活佛是第悉藏巴政权的盟友,这使阿旺南杰的处境非常难堪,琼结霍尔家族也趁机向阿旺南杰发难,于是彭措南杰要求阿旺南杰承担“赔命价”,并指定要热龙寺圣物“卡萨巴尼”(藏巴嘉热脊椎骨的第一节)。阿旺南杰方面推测此举目的在于取得圣物后交给巴桑旺布,从而使他继任竹钦活佛,于是阿旺南杰抗命不遵。彭措南杰准备武力进攻热龙寺,阿旺南杰无力抗衡,便带领众多随从,翻越喜马拉雅山,于藏历火龙年(1616年)逃到了不丹(布鲁克巴)。

抵御西藏

不丹当时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西藏的各教派都在不丹建立了分寺,竹巴噶举派也在不丹有相当的势力。阿旺南杰抵达不丹后,受到当地竹巴噶举派僧俗的欢迎,噶尔萨的欧措巴家族最先效忠于阿旺南杰,并请求他做“南方(布鲁克巴)上师”,试图在不丹建立一个以竹巴噶举派为中心的统一政权。拉巴噶举、奈宁巴噶举派等“五部僧人”组成联盟,企图抗拒阿旺南杰,并请求第悉藏巴政权发兵干预。萨迦派宁玛派的僧人则归顺阿旺南杰。彭措南杰派拉古鼐率军追剿阿旺南杰,到达不丹西部的帕罗,一度占领了竹曲项等寺。阿旺南杰的信徒鲁梅塞波召集军队,最终击败了第悉藏巴的军队,阵斩拉古鼐,将他的人头、双手和心脏用旗杆穿透,置于佳日寺作为护法。1621年,彭措南杰去世(不丹方面声称是阿旺南杰诅咒的结果),丹迥旺波继任第悉藏巴,任内依然在“五部僧人”的怂恿下于1634年、1639年两次征讨不丹,但都未能征服不丹,1639年的征伐虽然取得军事胜利,但因格鲁派的威胁而停火。通过这几次战争,不丹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地位,阿旺南杰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对不丹的统一,取得“夏仲”尊号,成为不丹的政教领袖。

1642年,格鲁派在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的支持下推翻第悉藏巴政权,建立以五世达赖为首的甘丹颇章政权。“五部僧人”继续请求西藏进攻不丹。甘丹颇章政权派蒙藏联军于1644年、1648年两征不丹,同样都以失败告终,不丹的独立进一步巩固。

晚年圆寂

1651年,阿旺南杰闭关修行,三个月后圆寂。据五世达赖所说,他在第二次征讨不丹失利后,部队展开针对不丹的镇伏法事,并于1650年在帕里山上设置能使不丹内乱的风轮。没过多久,阿旺南杰就在曲参喀地方病倒或中毒,被抬到普纳卡后死亡。

为了避免混乱,阿旺南杰的翁则(领诵师)丹增竹结宣布阿旺南杰决定长期闭关静修,秘不发丧,直到1707年才正式宣布其圆寂的消息。他圆寂以后,不丹进入了世俗集团领袖德布王(竹第悉)与僧侣集团领袖达玛王(杰堪布)二元体制的时期,夏仲·阿旺南杰的转世则划分为身、语、意三个系统,此后的历辈夏仲活佛均为名义上的政教领袖,不再享有阿旺南杰那样的权威。

为政举措

政治

阿旺南杰首次统一了不丹,因此被认为是不丹国家的缔造者。他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统治体系,自己以“夏仲”之名,成为不丹最高政教领袖,刻制“阿觉楚玛”(nga bcu-drug-ma,即“我的十六种身份”之意)印,作为不丹国家权力的象征。1650年,他按照西藏制度,设立第巴(又译第悉、第司,清代一般称布鲁克巴第巴为“德布王”)来代理自己管理世俗事务。1620年,阿旺南杰在重建佳日寺时,将追随他的30名僧人组成名为“札仓”的集团,成为不丹的权力核心,并营建廷布扎西曲宗宫和普纳卡邦塘德钦颇章,分别作为“札仓”的冬宫和夏宫,形成了不丹的两都体系。

阿旺南杰还以佛教“十善法”和吐蕃时代的“十六法”为基础,编纂法典《嘉佑钦波》,并沿袭西藏制度,在要地设立“宗”,每宗任命宗本进行管理,形成以“宗”为中心的形成体系,并将不丹划为以帕罗宗为中心的西部、以达噶宗为中心的中部和以终萨宗为中心的东部,这三地由“吉喇本洛”(僧人总管,后通称本洛,又译奔洛或琫洛)进行管理。

经济

为了加强对社会的管理,阿旺南杰还制定了一些法规。比如,为保护农民利益,在法规中明确规定禁止征收除百姓“自愿贡献”以外的任何东西;为稳定社会治安,强调加强对游牧业的管理,镇压盗窃行为;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倡发展商业、手工业,强调修桥筑路。

军事

阿旺南杰组建军队,修建城堡,五次抵御来自西藏的讨伐(三次来自第悉藏巴政权,两次来自甘丹颇章政权)。西藏未能征服不丹,除了阿旺南杰的抵抗外,也有跨过喜马拉雅山后水土不服的因素。另一方面,葡萄牙传教士卡塞拉等访问不丹时,曾赠送弹药、火枪、火炮、望远镜等,加强了不丹军队的武装。1634年,第悉藏巴军队南征不丹、驻守廷布森姆多卡宫,因贮藏该宫的西方火药爆炸,导致藏军全军覆没。

外交

不丹统一后,与除了西藏外的周边邦国都保持友好关系,其中最亲密的友邦当属拉达克王国。当时拉达克王国在僧格南杰的领导下强盛一时,将广大的阿里地区纳入版图,另一方面,拉达克与竹巴噶举派早已建立施供关系,僧格南杰也支持阿旺南杰,奉他为根本上师,并派弟弟丹增到不丹,援助阿旺南杰抵抗西藏,阿旺南杰也派多增散丹热杰从南方道路袭击古格王国的“其卓”(外部牧场)抢掠,为僧格南杰兼并古格协助了一臂之力。古格王国灭亡后,僧格南杰将冈底斯山周围的达钦喇章的寺院贡献给阿旺南杰。1683年以后,西藏收回阿里地区,但这些寺院仍归属不丹。

不丹与中国西藏的第悉藏巴政权和甘丹颇章政权均属敌对关系,在阿旺南杰任内爆发五次战争,不丹均未被征服,并签署和平协议。在1639年与第悉藏巴政权的协议中,第悉藏巴承认阿旺南杰为“洛门卡希”(不丹)之王,但不丹的每个贵族都要送一个男孩到西藏作为人质,并向西藏进贡大米,建立两者间的宗藩关系。与甘丹颇章的战争都是在萨迦法王的调停下签署和平协议,维持了第悉藏巴时期确立的双边关系。

历史评价

沙布东一世顺应历史潮流,促进了不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6次抵抗中国西藏和蒙古的战争中不畏强敌,英勇顽强,使不丹的独立地位得以巩固。沙布东一世时期,是不丹历史上较辉煌的时期。

亲属成员

后世纪念

不丹王国的法定节假日中,藏历12月1日(农家新年)和藏历4月10日(夏仲忌辰)是两个纪念夏仲·阿旺南杰的节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