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板纲

更新时间:2024-07-03 12:08

多板纲指的是软体动物门的一纲。生活于海中。其特征为:内圈有八片紧邻排列之硬壳,外圈则是肌肉组织。多板纲包括各种石鳖,常可在退潮后的潮间带岩石上见到。可以食用。多板纲动物为世界性分布,全部海产。

物种学史

多板纲生物早在晚寒武世(距今5.23~5.05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它们的头为圆柱状,不发达。头的后面长着宽大的足,不但能够缓慢运动,还可以吸附在岩石表面,所以它们经常生活在岩石的裂缝中。身体呈椭圆形,贝壳多数由8块钙质板片组成,极少数为7块。现存的多板纲动物大约有1000种,被分为三个目:鳞侧石鳖目、锉石鳖目以及毛肤石鳖目。鳞侧石鳖目动物大多生活在深海或浅海中,它们的体型较小,其中最具代表性动物是函馆鳞侧石鳖。锉石鳖目动物的身体为椭圆形,大多生活在潮汐带的岩石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为花斑锉石鳖。毛肤石鳖目动物体型或长形,或椭圆形,且大小各异。其中最具代表性动物为红条毛肤石鳖

简介

多板纲(Polyplacophora),软体动物门的一。体椭圆,背隆腹平,背侧具有8块石灰质壳片,壳片周围为一圈外套膜。腹面前端为不发达的头,口位其腹面。头后为宽大的足,可吸附于岩石表面或缓慢匍匐运动。足四周为外套沟,沟内有多对栉鳃真体腔发达;开管式循环,心脏具1心室、2心耳,位围心腔内;具齿舌;1对管状肾;单个生殖腺;神经系统简单,梯式,无神经节。一般雌雄异体,个体发生中有一担轮幼虫期。约1000种,全海产。习见种类如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生活在海滨潮间带岩石间。

多板纲,身体一般呈椭圆形,背腹扁平。贝壳由八块(少数七块)钙质板片组成,多作叠瓦状排列。最前面的一块称为头板,最后一块呈元宝形,称为尾板,中间的六块称中间板。板片的形状、大小和板片上的纹饰均随种类而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动物体腹面平坦,头在前方,圆柱状。足在头部的后方,掌状,很大,用于吸附岩石或爬行。足与外套膜之间有许多成对的鳃。肛门位于后端。

多板纲全属海生,常见于沿岸潮间带岩石裂隙中,以藻类有孔虫等小动物为食料。晚寒武世至现代。化石少,常见分为散骨板。本纲最常见的代表是Chiton(石鳖白垩纪至现代)。

形态特征

多板纲,常以足吸附于潮间带岩石或藻类上。体呈椭圆形,背稍隆,腹平。背侧具8块石灰质贝壳,多呈覆瓦状排列。前面一块半月形,称头板,中间6块结构一致,称中间板,末块为元宝状,为尾板,各板间可前后抽拉移动,因此动物脱离岩石后,可以曲卷起来。贝壳周围有一圈外套膜,称环带,其上丛生有小针、小棘等,形态各异。头部不发达,位腹侧前方,圆柱状,有一向下的短吻,吻中央为口。足宽大,吸附力强,在岩石表面可缓慢爬行。足四周与外套之间有一狭沟,即外套沟,在沟的两侧各有—列楯鳃,6对或数十对。

口腔具齿舌消化腺发达。口腔前有一对唾液腺,食管后有一对粗大的糖腺。次生体腔发达,这也表现出其原始性。一心室,管状,二心耳。排泄为后肾管一对,肾口开于围心腔,肾孔开于外套沟中后2对楯鳃之间。雌雄异体,具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生殖孔开口于外套沟内。受精卵经完全不均等卵裂,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后生出二纤毛带,发育成担轮幼虫面盘幼虫,体逐渐延长,腹面生足,背侧生壳,并具眼,经变态成成体。神经系统较为原始,由环食道的神经环与向后伸出的侧神经索和足神经索组成。神经索间有许多细神经相连,呈梯状。两侧神经索发出神经至外套,鳃及内脏器官;二足神经索主要发出神经至足部。有的种类贝壳上常有微眼,可感光。

多板纲( Polyplacophora)身体左右对称,一般为椭圆形,背腹扁,背部有外套膜,腹面为肌肉发达的足部。足与外套膜之间为外套腔,鳃环列于外套腔中足的周闹。足的前端有口盘,口在口盘上,口腔内有齿舌,齿式为(3+1)(2+])(1.1.1)(1+2)(1+3)。肛门在身体后端,与口在同一直线上,外套腔中还有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的开口。

分布

多板纲(Polyplacophora)有600多种,另有350左右化石种。多板纲动物为世界性分布,全部海产。本纲分两个目:鳞侧石鳖目(Chito-nida)。辽宁省本纲的药用动物主要分布于锉石鳖目(Chilonida),2种。

种类

多板类约有1000种,我国沿海习见种类有: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体型较大,环带上有成丛的白色针束;鳞带石鳖(Lepidozona)壳片高,头板具放射肋;锉石鳖(Ischnochiton)具贝壳侧部有细肋。

鬃毛石鳖科

身体椭圆形或近圆形。头板前方的嵌入片有8个齿裂,尾板后方中央有凹陷窦。环带上除生有针、鳞外,还被有鬃毛状突起。鳃列通常超过足部长度的一半。齿舌的内侧齿具有大的3个齿尖。网纹鬃毛石鳖(Mopalia retifera)身体呈椭圆形,壳片灰白色,杂有红色、绿色和褐色的斑点;头板半圆形,具有网状刻纹和10条颗粒的放射胁;中间板的中央部有网状刻纹,翼部有2条粗大的、具有粒状突起的肋;尾板自壳顶向两侧各有1条突起肋,末端有一易燃明显的缺刻;环带土黄色,周缘有1列大小均匀的刺,表面被有很多小型的刺和大型的鬃毛状棘;分布于我国福建东以北的沿海,生活在潮间带日本宽板石鳖(Placiphorella japonica)壳板短而宽,较扁平,环带前缘特别宽,上面布有粗短的棒状棘,见于我国东南沿海潮间带的低潮区。

隐板石鳖科

体呈椭圆形或细长条形。壳板较小,头板的嵌入片具3或5个齿裂,中间板各侧有1个裂或无齿裂,环带发达。齿舌的内侧齿有3个齿尖。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体椭圆形,壳片暗绿色,沿其中部有3条红色色带,头板半圆形,嵌入片3有5个齿裂,中间板各侧有1个齿裂;尾板小。环带较宽,上有18丛针束,鳃21对,生活于潮间带,为我国沿海习见的种类之一。幼形隐板石鳖(Cryptoplax larvaeformis)曾误定为Cryptoplax oculata,体蠕虫形,两端圆。壳板小,成体第1~4壳板相互连接,第5~8壳板分离,幼小个体8枚壳板都互相连接,在前3枚壳板的周围有1圈黑色的棘,黑棘之外又有1圈白色的棘,形如眼状,环带特别发达,浅黄色,第3~4壳板之间和第5壳板的位置上,各有1条黑色色带,鳃28对,生活在珊瑚礁间,见于我国海南岛南端和西沙群岛

锉石鳖科

壳板通常有明显的翼部,具各种雕刻。盖层发达,常覆被连接层的大部分。在头板和尾板中的嵌入片齿裂数目有变化;中间板每侧的齿裂数很少,1~3个。齿舌的内侧齿常有2尖或3尖,很少为单尖或钝圆的。花斑锉石鳖(Ischnochiton comptus)体长圆形,壳板扁平,颜色多变化,头板有多数细小的放射胁,嵌入片具12个齿裂,中间板嵌入片每侧各具1个齿裂,尾板嵌入片具12个齿裂,环带窄,生活于潮间带,是我国沿海习见的种。函馆锉石鳖(Ischnochiton hakodadensis)分布于我国的黄、渤海。

棘带石鳖科

如日本花棘石鳖(Liolophura japonica),体长椭圆形,壳板褐色,环带上黑色和白色的棘相间排列,五带状,头板上有互相交织的细放射胁和生长纹,中间板具有同心环纹,尾板小,在8枚壳板中以第三板最宽,环带上着生粗而短的石灰棘,鳃数目多。见于我国东南沿海。

云斑石鳖科

如平濑锦石鳖(Onithochiton hirasei),体呈长圆形,壳板花纹鲜艳,以第二板的长度最大,头板半圆形,布有放射状排列的壳眼,嵌入片具有9个垂直的齿裂,中间板峰部三角形,翼部特别显著,前缘有3~4行壳眼,嵌入片每侧各具1个齿裂。尾板大,后缘有壳眼2~3行,环带表面生有微细的小毛,鳃32对。生活于潮间带,见于我国东南沿海。

甲石鳖科

朝鲜鳞带石鳖(Lepidozona coreanica),体呈椭圆形,壳板高,龙骨较发达,全体灰黑色,头板有16条由粒状突起联成的末端分叉的放射胁,嵌入片有14个齿裂,中间板的中央部具有粒状突起的纵肋,翼部也有明显的粗肋数条,肋上有较大的粒状突起,嵌入片两侧各具2个齿裂,尾板中央区有纵肋,后区有放射胁,嵌入片具12个齿裂,环带窄,被以鳞片,鳃34对。生活于潮间带,为我国海滨习见种类之一。

下属目

多板纲动物下分3目:

①鳞侧石鳖目,身体狭小,贝壳无嵌入片,有的属(如Hemiarthrum属)即使有嵌入片也不分齿。这一目的种类主要生活在深海。浅海常见的有函馆鳞侧石鳖。

锉石鳖目,身体呈长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壳板有明显的翼部,盖层较发达。头板和尾板的嵌入片齿裂数目有变化,中间板每侧的齿裂数较少。多数种栖息在潮间带的岩石上,中国沿海常见的有花斑锉石鳖

毛肤石鳖目,体呈长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头板的嵌入片有齿裂,中间板各侧有1个齿裂或无;环带特别发达,具有各种小鳞和针束。栖息在潮间带的岩石上,常见的有红条毛肤石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