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

更新时间:2024-10-10 20:33

大众创业指中国大众借助中国改革的政策优势来创立起自己的家业,积累自己的有形资产财富。“创”就是开始做。“业”就是“成就”。大众创业就是大众持续为个人做产生个人成就与个人财富的工作。

背景介绍

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李克强总理表示,要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有自主创业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中国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精神蔚然成风。随着鼓励创新创业的相关措施陆续实施,民众的创业精神正在焕发,借助着中国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一股 “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正在袭来。据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1—7月,中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707.09万户,同比增加96.87万户,增长15.87%;注册资本(金)11.12万亿元,同比增长75.06%。新注册企业数的“井喷式”增长,反映大众创业时代迎面而来。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式的创业热潮、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中各式各样“网络精英”式的创业热潮后,创业迎来了新经济环境下的又一轮高潮——“大众创业”。

释义

大众创业指中国大众借助中国改革的政策优势来创立起自己的家业,积累自己的有形资产和财富。“创”就是开始做。“业”就是“成就”。大众创业即大众持续为自己做产生个人成就和个人财富的工作。

特点

从2014年1—7月新注册企业结构上看,呈现“三多”特点,即小微企业多、服务性企业多、民营企业多。这表明,中国政府在“一减一加”(即:对行政审批、市场壁垒做“减法”,对市场空间、创业天地做“加法”)之中,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市场活力,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也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优化了经济发展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初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到“十亿人民九亿商”的“下海”潮,再到互联网企业的异军突起,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的新常态。

意义

大众创业是富民之本。这不仅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调控,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给青年人在选择人生线条中多谋一种思维、多担一份责任,多一份人生磨练。“创业”在本质上就是创新精神,激发创造热情。实现小康社会,不但要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要保证经济增长的实惠让百姓分享。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要合理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还要激发全民的内心创富动力。当今时代,既是创新的时代,又是创业的时代。

中国政府用“有形之手”,为创业者“解绳松绑”降低门槛

改革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红利。于创新创业者而言,这种“红利”就是准入门槛的逐步降低。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中国政府简政放权实际上是重新赋予民众自主发展的权力,让年轻人重新焕发出创业精神,投身于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

推动

湖南推动

2014年湖南省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湖南全省上半年新登记企业户数同比猛增116%。湖南与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差距主要在于全民创新创业的差距,体现于湖南省群众整体创新创业活跃程度还不高。有调查数据显示:即便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株潭等地,创业者指数仅为151.97,低于中部六省165.19的水平,更低于中国179.36的平均水平。

青岛推动

2015年青岛市实施大众创业工程,统筹全市各类扶持创业资源,其中,一些闲置的写字楼或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提供给有需求的创业者。据青岛市人社局统计,青岛小微企业在创业初期,近80%的利润都要用于办公场地、经营场所的房租支付。

青岛市已建成针对高层次人才、博士、留学回国人员、大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创业孵化基地,但仍无法满足“大众创业”对创业场地的需求。除了将人社、科技、经信等部门的创业孵化器等平台资源进行共享外,青岛还将开发、挖掘更多社会资源助推大众创业。例如将一些闲置的写字楼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提供给有需求的创业者用作创业场地,并对入驻企业给予一定的房租减免政策。

新疆推动

2015年,新疆实施中小微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就业”行动,鼓励自主创业,争取新增3000户创业型小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出台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或公司(站),支持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或孵化器,搭建一批创业服务平台,培训一批创业者,为小微企业创业服务,推动全民创业。

根据征求意见稿制定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就业”行动,2015年,新增企业3000户以上,带动就业15000人以上。其中,建立自治区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孵化器20个,创业服务平台20个,入驻企业1000户以上,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

评论

李克强比作“金矿”的大众“创业潮”,契合了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的“创新潮”。这两股浪潮的交汇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持久动力。

政府角色:从“培育箱”转为“点火器”

中国政府在创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从传统的一味给予式的“培育箱”向推动自主创新的“点火器”转变。

借鉴硅谷创业驱动了

硅谷的生态系统是由政府部门、大学教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企业家、投资人以及各类中间机构、非正式社区组织等共同构成,目的明确,分工清晰。政府是环境创造者和培育者;大学是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各类投资人成为连接企业与科研院所、企业与市场以及企业间的有效整合节点,特别是1.5万个天使投资人在硅谷创新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硅谷还有一大批创新活动的间接参与者,包括律师、会计师、专家、顾问、培训者、孵化器、政策制定者、监管者、NGO等,风险投资网络、专业技术网络、非正式社交三个网络相互交叉,互联网又进一步催生了这些信息的流动及跟进。在这种生态系统下,小企业大量涌现,自下而上形成了宝塔式架构。硅谷有着其独特的不可复制性,但是可以借鉴其对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通过与“中国硅谷”中关村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中国创业所面临的科研机制及导向问题,市区二级资金投向的重叠问题,对企业生与死造成障碍的法律问题等。

随着“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如何在新经济形式下更好地引导大众创业完美转型成为政府必须直面的挑战。为此,中国政府应当做好引导与保障的两方面工作,一是优化政府扶持资金使用,由对企业“点对点”的大额资金资助向重点投入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专有能力建设倾斜,并更多采用天使、PE等现代企业运作方式及市场化手段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助力;二是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风险,政府既要通过税收减免、便利跨区跨省经营等方式降低创业门槛,又要为大众创业构建具有保障性意义的退出通道。当然,从长远来看,中国政府应当继续积极推进大学、继续教育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官、产、学、研、用、介”模式的发展,将关注目光更多投向人才、技能培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源动力助“创客”发展

推动“双创”是一个大工程,必须是中国政府和市场的双向结合。中国政府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作为: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让市场主体能够便利注册,证照合一;二是要为创业搭台,包括提供租金低廉的众创空间,用好政府引导资金;三是进一步减税免费,使创业者能够轻装前进。大中型企业也必须对那些中小企业给予帮助和支持,鼓励更多的人和企业创业、创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