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5 05:25
大同湖管理区前身为大同湖农场,地处洪湖市东北部,全区国土面积142.25平方公里,总人口27678人(2010年)。06年全区社会总产值290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011元。内荆河与东荆河绕区而行,103省道穿区而过,正在建设中的汉洪一级公路与武汉出城高速公路相连,将该区融入武汉一小时经济圈怀抱。水运、公路交通便利快捷。
据传大同湖是洪湖是境内的一自然湖泊的名称。历史上,大同湖享有一定的名气,而且,其子湖也是比较多的,其由来还不为人们所熟悉。由于历史的变迁,人类活动的增加,到解放初期,其母子湖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沼泽化的进程加快,湖泊面积下降,子湖也在减少。大同湖及子湖肖家湖与云帆湖的由来与今说。
远在先秦时代,大同湖是古云梦泽地东部平原的一部分,由长江泛滥长时期的水淹冲泄成湖,与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的大小湖泊连成了一片。
历史上,大同湖这一带是大片的荒草与可耕种的良田。俗称铜城大垸。据旧志记述,汉水(沔水,芦袱河,南襄河、东荆河)频年,经滥堤沟(南套沟)冲泄铜城垸。清光绪十八年前后,大水淹没了铜城垸,经多年潴溜成湖。当地的居民把湖称之为铜城湖。 光绪《沔阳州志》记载:“铜城湖在州南一百里,周长六、七十里。与洋圻湖(今小港农场所辖)相连。以铜城湖之大俗称大同湖”。历史上,大同湖的湖泊水位在正常时有一百多平方公里,在非正常年景时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肖家湖为大同湖最大的子湖,历史上称之为百家涉、邓老湖。传说中的百家涉是由地陷而成湖,此地原有百户人家,地陷时,此村沉人湖底,故而得名百家涉(但无从考证),在百家涉之后又称之为邓老湖。
清代末期,邓老湖又有肖、熊、李、张四姓插旗分据,各霸一方,以其姓氏命湖名。后来因肖姓势力较大,将其湖吞并独有,为一湖之霸,统称为肖家湖,后沿用至今。
云帆湖在历史上称之为云泛湖。其湖名最早见于明代《嘉靖沔阳志》、《湖北通志》、《沔阳州志》(清光绪甲午)亦有记载:“鸟流湖(今里湖)、龙巢湖、云泛湖俱在州南二百里,达于白湖”。据传,云泛湖水深浪高,烟波茫渺,浮泛不宁,因此而得云泛湖湖名。后以谐音讹传为“云帆湖”。云帆湖源于何时,无从查究。解放前云帆湖的水面包括杨家垸、白沙垸、乾坤垸、姚家垸、铁尺垸及西池垸,云帆湖是大同湖的第二大子湖。
大同湖农场于1957年2月建立。建场时以其境内的最大湖泊大同湖命名至今。大同湖农场隶属湖北省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管辖,是洪湖市境内的三大垦殖场之一。大同湖农场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弄工商建运一体化经营的我国有大型农恳企业。
大同湖农场位于洪湖市的东北部。北抵东荆河(古称沔水),与仙桃市的东荆河洲滩相望;南临内荆河(今四湖总干渠;古称夏水、长夏河),与大沙湖农场交界;东与新滩镇毗邻;西与黄家口镇接壤。大同湖垦区跨东经113 34"113 49,北纬29 55”30 08之间。垦区总面积142.39平方公里,65个大小自然村。
大同湖农场地属湖区平原地带。原大同湖在正常水位时,面积为100.44平方公里,是洪湖市境内的第三大湖。经过37年的垦殖与大面积的农业综合开发,大同湖及子湖肖家湖、云帆湖湖泊、湖滩已基本消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3.5万亩精养渔池,3.1万亩的绿化林地,8.9万亩肥袄的良田。昔日的荒湖草滩、血吸虫病的冲窝子已不复存在。今天,在这片热土上已是生机盎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型大型的农业企业。
195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垦荒者汇聚琢头沟,开垦荒地,辛勤耕耘,建立了大同湖农场。历时半个世纪经过几代农垦人前仆后继、开拓进取,农场工、农、商、贸、运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02年4月湖北农垦系统体制改革,农场归荆州市管理,成立荆州市大同湖管理区。2005年10月农场归属县市区管理,成立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保留农场招牌。
水产养殖业是管理区的支柱产业。2006年,全区养殖面积92824亩,年产鲜鱼28493吨;粮食种植面积18797亩,产粮5768吨;棉花种植面积13551亩,产皮棉1447吨;油料种植面积13150亩,总产量1622吨;全区年出栏生猪3037头,养家禽4.81万只。在特产养殖方面,全年贝壳类产量129吨,其中甲鱼8吨,螃蟹近100吨;鳝鱼年产量160吨。
工业发展潜力巨大。06年全区工业产值8000万元,主要产品产量:加工食用油600万斤,皮棉290万元,大米600万斤,饲料1000万斤。全年引资1100万元,引进无纺布两家,纸板厂一家,年产复合板3500吨的复合板业有限公司已经投资,盛玉源棉业实现股份制合作和生产设备扩建改造,生产能力由每小时1吨提高到3吨。全区工业逐步呈现繁荣景象。
城镇规划及基础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管理区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面30余公里,区内各办事处之间全部实现水泥公路相通;投入200余万元,扩洗疏竣沟渠,新建水利工程,有效解决了大沟大渠水流不畅的问题,较大地改善了农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耗资15万元请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农场城区布局,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对外流通系统,保障城镇整体功能健全。目前,城区建设已按规划开始实施。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06—07学年,全区共有在校小学生1735名,初中生1470名,高中生320名,315名教师队伍中,拥有高级职称教师12名,中级职称教师156名。雄厚的师资力量培育了农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卫生方面,全区拥有一所职工医院和26个医疗点。职工医院经改革管理体制,今年将由代管方出资1400多万元对医院进行全新装修,同时购进CT、彩超、电子胃镜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聘请高级医师及护理人员,为全区人民的卫生健康提供良好保障。管理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节假日期间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等随处可见;傍晚时分,街面上腰鼓队、健身舞等群众性健身活动已蔚然成风。
管理区气候宜人、民风朴实、物产富饶、电力充足、水源丰富、交通便利、通信快捷,热忱欢迎有识之士来我区投资兴业,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