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更新时间:2024-04-20 11:37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中国现代史上以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是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

历史沿革

192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成立。

1950年1月,由气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对外称地球物理和气象研究所。

1966年,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气象研究室从地球物理所分出,成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997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为中国科学院认定试点所。

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党组批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方案。

2002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共建的“东南亚气候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在云南大学成立。

2012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023年11月,第一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了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地球系统数值模型,并宣布开源,释放其源代码。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共有1800余人(包括在职职工、博士后、在学研究生、劳务派遣人员、客座人员、离退休人员等),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人才计划若干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曾庆存黄荣辉吴国雄吕达仁石广玉

欧亚科学院院士(专职):赵思雄洪钟祥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曹军骥、段晚锁、黄刚、姜大膀、刘屹岷、陆日宇、罗德海、郄秀书、孙建奇、王爱慧、王斌、王林、王跃思、王自发、郑循华、周天军、朱江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陈活泼、成里京、陈曦、葛宝珠、何编、黄平、姜大膀、李立娟、凌健、刘頔、李颖、孙建奇、王林、王涛、辛金元、燕青

科研部门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还设有3个院重点实验室、7个所级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挂靠大气所。另外还设有支撑部门所公共技术中心、编辑室、香河大气综合观测实验站、所创新转化基地。拥有包括河北兴隆站、安徽淮南站、吉林通榆站、西藏羊八井站、甘肃敦煌站、浙江上黄站、山东沾化站、湖南宁乡站以及北京325米气象铁塔等组成的大气观测网。

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低层大气探测研究部、碳中和研究中心

设施资源

截至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级中心共有仪器设备91台(套),总值超过1.4亿元。拥有地球气候系统数值模拟平台等高性能计算集群,以气溶胶质谱仪和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等为代表的理化分析测试平台,以325米气象与环境观测塔、激光测风雷达、中高层大气光学遥感流动系统、X波段多普勒偏振天气雷达系统、边界层大气观测平台-平均场观测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为代表的大气探测实验平台。

据2023年10月图书馆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图书馆馆内藏书约35万册,有的气象杂志拥有70余年的馆藏。馆内还有珍贵的早期(解放前)的气象观测资料GMS卫星云图微测胶卷(1975年)。该馆还藏有反映大气科学前沿水平的博士和硕士论文400余篇,以及其它技术报告和情报资料等。

合作交流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挪威、日本、韩国、俄罗斯、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国际间项目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并保持与高校、科研院所、业务部门、国防部门、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等的紧密合作与交流。

2019年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东北农业大学共建菁英班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讨论会暨签约仪式在大气所3号楼第一会议室举行。

2021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筹)共建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举行。

科研成就

科研方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和探索地球大气中以及大气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人文过程的新规律;提供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测和调控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

科研成果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共荣获各类成果奖1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奖130余项。叶笃正和曾庆存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WMO奖),12人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3人获得陈嘉庚奖,先后2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5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3人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学术期刊

大气科学》是中国大气科学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中文期刊之一,主要报道大气科学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刊登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气象学等各主要分支学科的中国国内外创造性论文和研究进展的综合评述。

气候与环境研究》是中国在气候和环境学科交叉领域的中文学术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有大气科学及海洋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等。刊登内容为全球性气候异常和环境变化、东亚气候、中国气候和局地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专题评述、会议报道、书刊评介等。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JST等数据库收录。连续多次被中国知网评选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简称AOSL)于2008年底创刊,是致力于快速发表大气科学、物理海洋学以及相关领域创新性“通讯”的国际开放获取期刊,被ESCI、Scopus、GEOBASE、DOAJ、JSTChi、CSCD、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中国科协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等收录。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大气科学进展》,简称AAS)是中国大气科学领域学术水平高的英文期刊之一,1984年创刊,1999年被SCI收录。论文涵盖的主题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大气和海洋理论、模型和观测;天气和环流系统、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动力学;卫星气象学、遥感、大气化学和边界层、云和降水;地球系统动力学,特别是大气和海洋与生物圈、冰冻圈和人类圈的相互作用。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授权点,并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大气科学、海洋科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

教学建设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546人(其中硕士生206人、博士生340人),在站博士后99人。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标志主体是代表地球的圆形,中间的“IAP”字母组合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英文缩写(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同时也代表“创新(innovation)、协作(association)、进步(progress)”,喻义深刻。“IAP”字母组合呈三角形的形状,象征了研究所积极向上、开拓创新、不断进步的发展方向。左下方的交叉曲线代表了地球,右下方的曲线代表海洋,与上方的代表云的曲线一起,体现了大气圈、水圈和地表相互作用这一大气科学研究的特点,涵盖了大气科学的研究领域。外圈中文文字和英文字母的结合体现大气所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精神文化

中国科学院优良传统:科学、民主、爱国、奉献

中国科学院院风:唯实、求真、协力、创新

IAP精神:发扬、创新、进步

文化活动

2023年5月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研究所团委和研究生会于3号楼第三会议室联合举办了95周年所庆系列活动之“以梦为马,与IAP一起成长”主题演讲朗诵比赛。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