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3 20:43
大涌镇,隶属广东省中山市,地处中山市西南部,东隔石岐河与南区街道相望,南部与板芙镇接壤,西隔西江磨刀门水道与江门市新会区相望,北邻沙溪镇、横栏镇。辖区总面积40.66平方千米。2020年末,大涌镇常住人口10万人,户籍人口3.06万人。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属香山县德庆乡。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龙眼都。
清道光七年(1827年),属隆都。
清光绪元年(1875年),属隆镇。
宣统二年(1910年),属第二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中山县西乡区,次年复称第二区。
1953年3月,属中山县第十二区。
1955年8月,属沙溪区。
1957年2月,从沙溪析出,成立大涌乡,驻大涌镇,辖大涌、南文、安堂、岚田、旗南、叠石、旗北7个行政村和大涌镇。
1958年8月,大涌乡改称先锋公社,原辖村、镇改称生产营。
1958年10月,先锋公社合并到沙溪公社,称大涌耕作区。
1959年4月,从析沙溪公社置大涌公社。
1961年8月,析大涌置大涌和旗北2公社(辖叠石、新村、青岗等生产大队)。
1963年1月,大涌、旗北2公社并入沙溪公社。
1966年5月,大涌公社从沙溪公社析出,驻南文,辖大涌、南文、安堂、岚田、南村、石全、叠石、新村、青岗9个生产大队和大涌镇。
1983年11月,大涌公社改称中山市大涌区,驻安堂,辖大涌、南文、安堂、岚田、南村、旗南、叠石、起凤环、青岗9个乡和大涌镇。
1986年12月,改称大涌镇。
2011年末,大涌镇辖大涌、南文、安堂、岚田、青岗、兴涌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旗南、旗北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3个居民小组,2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大涌镇辖9个社区、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大涌镇德政路33号。
大涌镇地处中山市西南部,东隔石岐河与南区街道相望,南部与板芙镇接壤,西隔西江磨刀门水道与江门市新会区相望,北邻沙溪镇、横栏镇。辖区总面积40.66平方千米。
大涌镇地处岭南丘陵地带,地势中高南北低,地形分为中部卓旗山丘陵,南北为中山市西南部平原和北部平原。境内最高峰卓旗山位于镇境中部,海拔165.1米;最低点海拔0.5米,位于镇境西南部平原,高差164.6米。
大涌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基本无霜期。多年平均气温21.8℃,1月平均气温13.3℃,极端最低气温-1.3℃(1955年1月12日);7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38.7℃(2005年7月20日)。生长期年平均345天,无霜期年平均36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43小时,0℃以上持续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748.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46.6天,最多171天(1961年),最少116天(1997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744.9毫米(198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000.7毫米((195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6月最多。
大涌镇境内河道属珠江水系,主要河道有西江磨刀门水道,流经镇内6.2千米;另有石岐河、中山西部排洪渠,总长13.5千米,河网密度1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923亿立方米。
大涌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干旱、低温阴雨等,受台风灾害影响年均1~3次,主要发生在5~10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64年,当年受3个台风袭击,第3个发生在9月5日,台风正面袭击中山,风力11级,阵风12级,并有旋转风,大涌地区伤亡45人,耕牛和禽畜伤亡无数,建筑物倒塌768间(处),其中房屋倒塌291间,财产损失126万元。
2020年末,大涌镇常住人口10万人,户籍人口3.06万人。
2020年末,大涌镇辖区有工业企业34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58家。
大涌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大涌镇生猪饲养量2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家禽饲养量96.6万羽,上市家禽量86.2万羽。2011年,大涌镇生产肉类2394吨,其中猪肉1110吨;畜牧业总产值0.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8%。
2020年,大涌镇登记在册工业企业302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
2020年末,大涌镇辖区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58家。
大涌镇已形成由公路、水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的网络。有县乡(镇)级公路干线4条,总长15千米。市公共汽车公司开设的10、57、29、48、17路中巴分别由大涌中心市场、全禄、镇政府、卓旗山休闲公园开往市城区和港口镇,56路中巴从卓旗山休闲公园起止在镇内营运。大涌车站有不定时往返周边省市的长途。
截至2020年,大涌镇有公办中学1所,小学5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8957人;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2572人。
截至2020年,大涌镇完成安堂小学复建和青岗幼儿园体育场重建工程,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975个,在公办中小学校新增班级1个。
截至2020年,大涌镇有公共图书馆1座,有大涌美术馆、红博城千年走一回博物馆,以及位于安堂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武术馆和隆都民俗馆。
截至2020年,大涌镇举办文体活动65场次,参与群众10.9万人。启动2020年“书香大涌”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爸爸妈妈趣说书”、亲子阅读瞬间摄影活动、“书香满溢乐天伦”、亲子家庭故事会等主题活动。在安堂小学成立中山市中华诗词楹联学会(大涌安堂小学)传习基地。大涌刘家拳入选中山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截至2020年,大涌镇有公立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民营医疗机构24个,卫生技术人员208人,病床140张。
截至2020年,大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镇颐老院合作,提供每周3次上门巡诊,每年1次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为特定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8张。
截至2020年,大涌镇有低保户100户196人、低收入家庭9户16人、特困人员6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36.74万元、镇级临时救助金10.23万元、镇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金6.33万元、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137.53万元。为41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60.85万元。
截至2020年,大涌镇打击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侦破涉毒刑事案件6件,刑拘15人,逮捕10人,捣毁涉毒团伙4个,查处吸毒人员59人,强制戒毒13人。完成“智慧公安”视频一期工程升级改造。青岗“智慧社区”初显示范效应。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各类民间纠纷12宗,调处率100%。镇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接受法律咨询74宗,1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免费咨询服务115次。成立大涌法律顾问团,审查规范性文件2件、民事合同187份。开展各类企业安全生产排查整治行动,检查制衣洗水、家具制造、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高处作业、危化品、烟花爆竹等行业企业1229家,立案4件,处罚金额22万元,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35份,当场整改违法违规行为169起。举办安全专题教育培训班、安全宣传及咨询活动、事故现场警示教育会议、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演练24场次,参与人数4000人。
2020年,大涌镇检查公共场所421家(次),检查医疗机构152家(次),责令改正226家,行政处罚21宗。
大涌镇地处西江下游的冲积沙丘,在元代建村时因濒临石岐河的河涌口而名大涌。
大涌镇主要有安堂村内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包括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北极殿、武帝庙、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大觉古寺、建于明正德年间的林氏宗祠、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的安堂牌坊。
安堂祠堂
安堂祠堂,位于大涌镇安堂村有常住居民7000多人,其中以林姓人家为主。在短短一段500多米的百年石板街两侧,分别伫立着14间祠堂,最久的祠堂双桂堂已有360年历史,最近一处祠堂的兴建过程还留在七旬老人的记忆中。这些大大小小的祠堂在风雨飘摇的历史中经受洗礼,成为隆都文化最浓缩的代表和最鲜活生动的记忆。
大涌镇有卓旗山庄、红博城、杨丽容烈士纪念公园等景点。
2021年1月,大涌镇入选2020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