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4 10:29
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北岸,海拔3236米。山顶高出东面的顺水河谷1860米,高出南面的大渡河水面2646米,其相对高度仅次于世界第一高大桌状山——南美圭亚拉高原2743米高的罗奈马山。
大瓦山平面上近似一个底边朝西、顶角朝东的等腰三角形,朝向东北、东南和正西的三条边分别长约1750米、2000米和3000米,三面全为绝壁。在五池村一带,看到的是它东北面的绝壁,高差约1400米;由大渡河金口峡左岸的支沟白熊沟、丁木沟而上,可分别到达大瓦山西面和东南面的绝壁脚下,绝壁高度大约都在1600米左右。
大瓦山大天池山顶这一段,并非都是“石炭岩岩板”构成。山体分为两层,下部是石灰岩,上部则是被称为“峨眉山玄武岩”的火山岩。在绝壁上,二者颜色分明,石灰岩呈浅灰色,火山岩呈暗褐色,而“峨眉山玄武岩”构成了大瓦山绝壁最精彩的部分,它那层层叠叠的构造,是远古的火山一次次喷发时,一层层堆积的火山熔岩流和火山灰的反映。
大瓦山在它东北面和西面绝壁的相交处,形成一个坡度稍缓的山脊,成为上山的通道,而且在这个山脊的石灰岩和火山岩层间还形成了一个宽约700米的平台,名为瓦山坪,海拔约2500米左右,是登山的一个天然中途站。
大瓦山脚下,有5个天然的高山冰川湖泊,分别是大天池、干池、鱼池、高梁池、小天池。其中最大的湖泊是大天池,它的海拔约为1850米,是瓦山五大天池中海拔最低的一个。据当地村民介绍,大天池的池水常年不满不溢,水中没有漂浮物。瓦山的天池池水一眼望上去是黑黑的,显得很不干净,但如果舀起来盛在碗中却又非常清澈。五池村的村民们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曾有地质专家到五大天池来考察过,推断这些天池很可能是大地震后形成的。
其实这些天池,除了大天池之外,其余的几个都只能算是季节湖,除了盛夏之外,多数季节都是沼泽湿地。比如高粱池,平时基本上看不出是湖泊,湿地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特别是一种大渡河大峡谷地域特有的粉背灯台报春,当地人俗称“转转花。
登大瓦山难,要遇到十分理想的天气就更难。
在瓦山坪以上,所谓的路,常常是顺着崖壁上的石缝搭起的木梯。由瓦山坪上行攀上莲花崖后,是一长段窄窄的山脊,名唤滚龙岗,这里离大瓦山顶大约有300米的高差,而这里是登山途中视觉感受最让人震撼的地方。滚龙岗宽不过几米,最窄处仅一米左右,两侧是不见底的深渊,前方是耸立的大瓦山顶及其西面和北东西的绝壁。
滚龙岗之上的路段,完全靠石缝里的木梯来攀爬,其中一段因石缝太窄,只能拽着绑在那里的几根铁丝才能上去。当通过最高的也是最长的一段木梯后,剩下的路就变得容易了。
大瓦山顶是一个平坦的略有起伏的高原,面积约1.6平方公里。威尔逊曾写到:“这里被高山的杜鹃灌丛所装饰,还有残余的冷杉及其幼树,空地上生长着秋牡丹和樱草等。山顶有小溪蜿蜒而行。
《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是英国著名探险家、植物学家威尔逊所著。在1899年一1918年的19年时间里,威尔逊先后5次来到中国。1903年,威尔逊从成都出发,游经乐山、峨眉山后,沿大渡河而上,来到金口河。经过4天的艰难跋涉。于7月1日登上大瓦山。在该书的第19章,威尔逊以《瓦山与瓦山的植物》为题,生动地记述了他在大瓦山的奇遇和所见所闻。1930年6月30日,英国植物学家、探险家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从嘉定(今乐山)出发,经过六天的艰苦跋涉到达大瓦山下的大天池。他走的应该是南丝绸之路的西夷道和南夷道之间的阳山江道,因为地形险阻,这条古道没有直接穿越金口河大峡谷,而是由五池村翻大瓦山北侧蓑衣岭绕行,这使威尔逊没有机会一窥大峡谷的壮美。但大瓦山的奇特也足以让威尔逊惊叹不已: “从峨眉山顶望去,大瓦山像一只巨大的诺亚方舟,船舷高耸在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