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6 16:51
大豆霜霉病的病原是东北霉菌(Peronospora man-schurica (Naum.) Syd.),属卵菌纲、霜霉目。病菌的孢囊梗由气孔伸出,单生或数根丛生,无色,灰色至淡紫色,呈加叉状分枝。大小(240-424)微米×(6-10)微米,顶端3-4次二叉分枝,主枝呈对称状,弯或微弯,无隔膜,小枝成直角或锐角,最末的小枝顶端较尖,每个小枝上着生1个孢子囊。孢子囊无色透明或淡灰紫色,单胞,椭圆形,大小(14-26)微米×(14-20)微米,无乳突。卵孢子黄褐色,近球形,壁厚,内含1个卵球,直径29-50微米。藏卵器不正形,淡黄色。
病菌高于30℃或低于10℃不发病,不能形成孢子。卵孢子形成适温15-20℃。孢子囊形成的适温是10-25℃。病菌在温湿度适宜、营养充分的条件下,可反复循环产生无性分生孢子。遇不良外界条件时产生有性的卵孢子。卵孢子着生于种皮上或种皮内。在寄主根的髓组织、茎、叶柄中也可形成。将天然病斑组织浸润3-4天后,于室内15℃培养,可获得大量的卵孢子。贮存8年的卵孢子仍可萌发,存活率为20%。
幼苗:从第1对真叶基部现褪绿斑块,沿主脉,侧脉扩展,呈现淡黄色的大斑块。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灰白色霉状物,即孢囊梗和孢子囊。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造成植株萎缩矮化,叶片凋萎早落,重者早期死亡,轻者很少结荚。
成株期:发病初期叶片密生圆形或不正规形的黄绿色小斑点,后渐变成褐色,周围呈深褐色,大小2-3毫米,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健交界明显。叶背的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状物,后变为灰色或淡紫色。此病斑部分,除产生孢子囊外,还能产生卵孢子。病斑可愈合成较大的斑点,引起叶片早期大量脱落。
豆荚:外部症状不明显,但剥开豆荚,病粒表面粘附有大量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大豆霜霉病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大豆产区,在中国东北、华北及大豆生育期气候冷凉地区发生较多,尤以黑龙江、吉林最为严重。
菌源:病菌卵孢子在种子上或病叶残体中越冬,是第2年初次侵染来源,以种子上附着的卵孢子是为主,病残体上的卵孢子侵染机会少。
传播:卵孢子随种子发芽而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从寄主胚轴侵入,进入生长点,向全株蔓延成为系统侵发病害。随后病组织上产生大量孢子囊,由风雨、气流传播。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后从气孔侵入寄主,在细胞间隙蔓延,再形成孢囊梗和孢子囊,如此进行多次再侵染。结荚后,病株内的菌丝通过茎和果柄的髓部侵入荚内,引起豆粒发病,并在豆粒上形成菌丝和卵孢子。
大豆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品种抗病性以及菌源的多少有关。其中气候条件是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
菌源:种子带菌率高不仅苗期病重,也为成株期发病提供大量菌源,引起严重发病。
寄主抗性:品种问抗病性也有较大差异。大面积种植发病品种,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环境:温度20-22℃和高湿最利病害发展。低温、多雨或阴天发病多且重。孢子形成要求温度较低,但病菌菌丝生长却又要求高于孢子形成的温度。7-8月份为大豆霜霉病发病盛期,在中国东北、华北等地的平均温度在20-24℃左右,且昼暖夜冷,有利于病菌的生长蔓延和孢子囊的形成、萌发,且7-8月份正是雨季,所以常发病重。在中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7-8月份气温较高,均在26℃以上,不利于发病,所以发病较轻。在中国黑龙江省大豆成株期6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8月下旬病势不再明显上升。7月初到8月上旬多雨,阴天多,露大大豆霜霉病发生重;相反,7月份干旱,病害发生轻。
栽培:大豆田连作,田间越冬菌源量大,大豆霜霉病重;苗期发病与土壤温湿度也有关系。大豆萌芽阶段,土壤温度超过18℃,卵孢子就不能侵染;土温13℃左右,可引起40%幼苗发病。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大豆霜霉病发生,经灌溉土壤含水量在80%以上,发病重;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下,则发病轻。
选种抗病品种︰大豆霜霉病病菌有不少生理小种,在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时,应注意生理小种问题,结合抗病毒病选育抗病品种。
实行轮作: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大豆收获后,进行秋季深翻,清除田间病叶残株,以减少初次侵染菌源。
合理密植:避免过于密植,保证通风透光,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再侵染。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加中耕次数,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种子处理︰选用健全无病种子,并进行药剂拌种。可用50%福美双250克拌豆种50千克或用50%四氯苯琨或65%福美特拌种,10千克种子加100克药;还可用70%敌克松,以种子量的0.3%剂量进行拌种,防治大豆霜霉病效果较好。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落花后,用1:1:200倍波尔多液或用50%福美双500-1000倍液或用65%代森锌500倍液,还可用75%百菌清700-800倍液喷1-2次,每600平方米用量7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