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9 05:40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河东镇。
1950年,称第四区。
1958年,改为天星公社。
1961年,改天星区。
1970年,复为公社。
1984年,复称区。
1988年,改乡。
2002年,改镇。
2006年,青龙乡并入。
2011年末,天星镇辖朝阳1个居民委员会,天星、安乐、青捆、鱼孔、绿南、中心、沿河、南甸、斜文、祥云、幸福、打瓦、双河、寨子、毛坝、营盘1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42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2年8月,天星镇下辖3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天星场朝阳新区大彝公路旁。
天星镇境内地形属山地地貌,为高山、河谷、深涧、坡地相互交错地形。最高点位于营盘村青山,海拔2375.8米;最低点位于祥云村孙家沙坝,海拔657米,平均海拔1467.4米。
天星镇境内河道属金沙江流域,主要河道有三级河1条,长37.5千米;四级河8条,总长130千米。河流总长度167.5千米,河网密度0.4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河流为罗泽河,从南至北流经境内毛坝、寨子、幸福、双河、打瓦、绿南、青梱、天星、安乐、祥云10个村民委员会,长37.5千米。
天星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冷涝、干旱、冰雹、病虫害、滑坡、泥石流等,每年均不同程度地交替发生,主要发生在3~10月。
天星镇境内矿藏主要有煤炭、铁、铅锌、石灰石等,其中煤储藏量近400万吨,待开发冶硅矿储量上亿吨。其他自然资源主要有森林资源、动物资源和水资源。
2011年末,天星镇辖区总人口65089人。另有流动人口10501人。总人口中,男性34715人,占53.34%;女性30374人,占46.6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0115人,占92.36%;有回、彝、苗、壮、白、傣、瑶、藏、哈尼、蒙古等19个少数民族,共4974人,占7.64%。2011年,人口出生率8.02‰,人口死亡率5.38‰,人口自然增长率2.64‰。
截至2019年末,天星镇户籍人口65826人。
2019年,天星镇有工业企业1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天星镇有农业耕地面积7659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5888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豆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4165吨,其中稻谷4818吨,玉米12550吨,小麦703吨,薯类5390吨,豆类614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蔬菜、茶叶、核桃等。2011年,生产烤烟400吨,花生68吨,甘蔗428吨,茶叶36吨,生漆7.1吨,油桐籽155吨,竹笋25吨,核桃31.7吨,板栗19.6吨,蔬菜10137.8吨,魔芋55200吨。
天星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60730头,年末存栏46130头;牛出栏1460头,年末存栏8976头;羊出栏6600只,年末存栏12418只;上市家禽93000羽,年末存栏50300羽。
2011年,天星镇有碳化硅厂1座、洗煤厂1座。完成工业总产值129万元。
2011年末,天星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76人,专任教师16人;小学43所,在校生7118人,专任教师3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13%;初中3所,在校生2755人,专任教师14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73.86%。
2011年末,天星镇有文化站1个,图书室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7个,村组文化室1个;有文化活动广场、KTV歌舞厅、茶室等娱乐设施。
2011年末,天星镇有体育场地50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左右。
2011年末,天星镇广播综合覆盖率60%;有村级地面卫星接收站1座,地面接收机5000多台,有100余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000多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00多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0%。
2011年末,天星镇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8个;病床80张。专业卫生人员13人。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7766人,参合率95%。
2011年,天星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7户,人数411人,支出91.6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29户,人数5190人,支出435.96万元;农村五保供养499人,其中集中供养3人,分散供养496人,支出60.24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79人次,支出64.7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5.4万元。救灾救济支出55167元。
2011年末,天星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50多千米,投递点17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网点2个,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10000多户,城镇电话普及率96%,移动电话通信信号覆盖率90%;宽带接入用户780户。
2011年末,天星镇辖区有罗汉坝小(一)型水库1座,容量500余万立方米;灌溉渠260条;抗旱池70个,防洪排涝沟898条。有水电站2座,35千伏民用变电站1个,铁路运输变电站2个,户通电率95%以上。
2011年末,天星镇境内有内昆铁路过境,长33.9千米,设有9轨中站大关站和岔河、曾家坪子、双河、河坝等6轨小站;岔彝县际油路过境,长46千米。有乡村公路12条,总长137千米。有农村客运站点1个,客运微型车每天多趟发往县城。
相传古时天星场原址常遭火灾,经四川一云游道人指点迁到现址后未遇大火,人们认为是天上星宿指点,故名“天星”。
天星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