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14:30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经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97.96平方公里,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8月,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务服务办公室被评选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现代服务业是天津滨海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包括总部经济、科技服务业和科技金融等产业。2010年,天津滨海高新区服务业同比增长26%,占高新区的比重为43%。设计高度近600米的高银117大厦集高档商场、写字楼、商务公寓和六星级酒店于一身,建成后将是天津滨海高新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成为天津滨海高新区乃至天津市极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滨海科技园核心的渤龙湖总部经济区,将被打造成集旅游、商务、研发为一体的总部经济区。中石化华北销售、中海油销售、海泰控股集团、李宁乐途总部、国美电器总部、梦金元总部、水电十三局、广播电视网络等总部经济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支撑了服务业的发展。科技服务业共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160多家,行业涉及研发服务业、科技中介、科技咨询、专业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领域,位居天津市前列。
新能源产业是天津滨海高新区的标志性产业。天津滨海高新区2005年被原信息产业部批准为“国家(天津)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天津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2010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风力发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津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分为储能电池、风力发电、太阳能三大板块,每年保持30%-40%的增长速度,2011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220亿元。培育出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五、中国锂电的代表性品牌——力神电池。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引进并支持发展了一大批新能源产业项目,其中包括投资146亿元的力神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积极抢占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制高点;投资超100亿元的英利光伏产业基地项目,生产能力达到40亿瓦,产值超400亿元;以及宏大中源4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明阳风电天津产业基地项目等。这些项目达产后,将推动天津滨海高新区成为全国最受瞩目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十二五”末天津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
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产业水平领先。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拥有的干细胞库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干细胞库之一,分离储存脐血干细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药药业、天安药业、天士力生物等公司研发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目前,科技部等四部委和天津市政府正在滨海高新区联合建设“国家生物国际创新园”,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目前已经引进了中农威特、安必森生物和协和医药等7个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6.3亿元。引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以及天津药物研究院,其中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已经建成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优良实验室规范认证,填补了天津市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的空白,成为国内仅有的6个可以承担包括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免疫毒性、致癌毒性等所有安全性评价项目的单位之一。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承担着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等十余项重大研究项目,研究水平居全国前列。近年来,赫格雷全国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尼欧生物等项目的落户,促进了天津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发展。
天津滨海高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门类分布广泛,包括专业设备、航空航天、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等。赛象科技公司研发的“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赛象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在华苑科技园建设的新厂成为全球电气传动第二大生产基地。航空航天产业是天津滨海高新区新的亮点,高新区引进了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航天器研发制造及应用产业基地、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院环保脱硫项目和特种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这些项目均代表了各自领域我国的最高水平。
2016年辖3个社区居委会。2022年有增加2社区,共5社区: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高水平环境建设为保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强化政策支撑、载体支撑、生态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实践三级孵化的创业体系,推进支持创新的服务体系,搭建多层次的产学研体系,建设产业创新集群,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质高新化发展,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天津滨海高新区总体战略定位是:通过全球性创新要素的高度聚集和国际性创新环境、创新网络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辐射扩散,成为创造和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潮流的自主创新基地,领航滨海新区,支撑滨海新区的发展。
多元,包容,开放,务实,具有现代创新精神的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以优惠的鼓励政策,优越的配套设施,优雅的区域环境,为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前来投资发展的尊贵客人,提供全方位、优良的服务。
天津滨海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自主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以“建设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为目标,以聚集创新资源和加快载体建设为重点,着力构筑高端高质高新的产业结构,着力培育过硬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坚定不移地实现“赶超与跨越”。
建区以来,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坚持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1991年全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4.7亿元,上缴税金2416万元,到2008年,分别达到1718亿元和97亿元,是1991年的365倍和401倍,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绿色能源、软件及高端信息制造、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五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
同时,天津滨海高新区通过实施孵化体系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扶优扶强战略、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和重点企业发展计划,用足用好国家及天津市有关政策,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创新、人才三大政策体系的作用,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加大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支撑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在部市共建机制、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科技金融创新机制、土地管制、政策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激发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活力。
2001年,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科技部评为“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5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全国首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核心区华苑科技园被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6年,核心区滨海科技园成为科技部和天津市共建的全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2009年,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科技部首批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2022年12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确定首批104家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
天津滨海高新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以力神电池、曙光计算机、协和干细胞、赛象科技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优势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初步构成了创新浪潮持续涌现、骨干企业规模带动、配套企业链条不断延伸的产业创新集群。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了新能源产业基地、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建设。已具备了建设高水平自主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基础和条件。
航天五院航天器研发制造及应用产业基地、中海油新能源产业基地、渤龙湖商务交流中心、航天十一院无人飞机等特种飞行器产业化基地、津能明阳风电整机制造基地等一大批代表行业水平的高端项目相继入驻滨海科技园,推动了天津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截至目前,高新区还有15个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在谈新项目90个,已签约项目26个,协议总投资364亿元,预计可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600亿元。
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科技园区之一的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终将建设成我国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高地,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及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支撑中国第三增长极的重要创新极,成为科技创业者的乐园,科技人才的理想憩息地。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夏青林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 陈进红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副书记: 张晨光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海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毅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滨海新区监委驻高新区监察专员: 张文军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 韩林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 崔同湘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李纬
2022年8月,入选赛迪“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43。
2023年7月,入选赛迪“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40。
2024年8月,入选赛迪“2024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