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30 08:18
奸宄,汉语词语,拼音:jiān guǐ,意思是犯法作乱的坏人。
[evildoer;malefactor] 犯法作乱的坏人
《书·舜典》:“蛮夷猾 夏 ,寇贼奸宄。”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凡未经本府或本处同意并取得本府或本处的证明文件,而从外面进入边区境内停留活动之人,不论其活动的事务属于何项,一律禁止,以防假冒,而杜奸宄。”
2、指违法作乱的人。
《史记·吴王濞列传》:“绝先帝功臣,进任奸宄,诖乱天下,欲危社稷。”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明史·花茂传》:“广东南边大海,奸宄出没。”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五》:“以皇帝一人之权而分持之,所谓法者,特有其名耳。是天下之奸宄有所沿以自升,而天下之贪猾复有所恃而不败。”
3、指劫夺。
《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孔颖达疏:“奸宄,谓劫夺。”
《新唐书·刘晏传》:“东垣、厎柱,渑池、北河之间六百里,戍逻久绝,夺攘奸宄,夹河为薮。”
4、奸诈不法。
《后汉书·蔡邕传》:“而群聚山陵,假名称孝,行不隐心,义无所依,至有奸轨之人,通容其中。”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珠利耶国》:“气序温暑,风俗奸宄。”
《明史·高弘图传》:“请禁奸宄小人借端妄言,脱罪侥幸。”
刘师培《论中国古代财政国有之弊》:“宋代于奸宄之臣,恒籍其产为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