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5 16:45
如皋话,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如皋小片,是江苏省25个主要方言代表点之一。如皋方言根据顾黔博士的意见,属泰如片中片。《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把如皋、泰兴、海安、如东归为如皋小片,实际上还包括东台东南部、张家港的段山一带,以如城话为代表。在方言历史演变中,这一小片相对保守,积淀丰厚。与吴语有一定相似度但差异显著。
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受吴语影响较大,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均有渊源。如皋方言小片含当前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市、泰兴市和东台市南部及张家港市的段山地区,总面积约 6000平方千米,总人口约 500万人,以如城话为代表。在方言历史演变中,这一小片相对保守,积淀丰厚。与吴语有一定相似度但差异显著。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很多如皋特有方言词汇也在逐渐消失,音变情况也时常发生。
早在6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如皋开始有了移民居住,后来不断有移民到此生息。6000年前的东夷人、4000年前的百越人,长期混居后成为淮夷人。3000年前建有氏族方国——郧国。郧城就在如城东门外三里的老坝头桥原址附近,这个地点就是如皋原来的范围,郧语就是如皋最早的语言。
如皋,春秋属吴国、战国初期属越国,战国后期属楚国,秦代属九江郡,汉初有东粤国(今温州一带)“举国徙江淮间”。这1000年间,南方各地不断移民,如皋话便从郧语转属南方方言区了。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如皋建县。由于西晋永嘉丧乱,战火连绵,民不聊生,中原人大批南迁,如皋及周边人口猛增。这些人把中原的文化民俗带进如皋,也把中原方言带进了如皋,如皋话虽有南方方言的底蕴,却也逐步改属北方方言区了。
如皋话之所以成为这种既有古老特征,又有移民特征的独具特色的方言,与郧语、南方方言、北方方言的长期揉和与融合是分不开的,也是历代如皋人在实践中创造发展的结果。如皋方言的音、形、义充分体现了如皋方言的古老特征与移民特征。
如皋方言的古老特征在记录词汇使用本字时最便于体现。一个本字的音、形、义和用例,经过分析研究,其来龙去脉就显现出来。词典中用本字的一类反映了如皋方言汉语词的古老性,无本字的一类除属纯方言词外,更有可能是郧语为代表的氏族方国语词。
如皋方言形成历经三个阶段。源头是淮夷语支,今口耳相传的方言词“杲昃”即为3000多年前域内氏族方国郧语。春秋战国时期,域内先后属吴、越、楚等国,后又受汉初“东粤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与众处江淮间”影响,郧语与吴、百越语等相交融,是时属南方方言区。两晋至明清,如皋社会相对稳定,外籍难民不断迁入,经长期融合演变并固化,如皋方言继而转属北方方言区,但亦兼具某些南方语音特点和古郧韵味。
如皋话的源头是三四世纪汉语北方方言,它是在北方官话基础上不断受到吴方言影响而形成和发展的。西晋以前,如皋、海安西部一带(当时如东一带尚未与陆地连接)属海陵县地,汉至三国,这一带战乱不断,居民稀少。至西晋永嘉之乱后,西晋王朝崩溃,导致南北分裂,北方战乱连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这一带地区居民大增,而且其来源绝大多数是今山西等地,东晋义熙七年(411)设立如皋县、宁海县,可以说明这一点。北方移民带来的北方话,在这里扎根生存,逐渐取代吴语。如皋话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定型的。如皋话与赣语、客家话存在着诸多联系。可以说这些方言的形成有着某些共同之处,即都是在北方官话的基础上与吴语发生作用的结果。后来,北方移民以及扬泰地区(该地区吴语也同样逐渐被北方官话所代替)移民的不断迁入,加上宋、元、明、清南北各地仕宦商民的来往,特别是吴语底层因素的部分影响和数百年来南来吴语的侵入,终于发展成为通行于如皋、海安、如东一带的如皋话。
如皋方言的语音特征主要体现在全浊声母清化,与吴语保留全浊声母完全不同,其韵母保存留上古韵部阴、阳、入齐全和单元音丰富的特点,多单韵母。这与移民构成及迁居时间、活动区域因素有关。
如皋方言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合声调内形和调值、“f”和“x”的区分、“l”母的分化及腭化程度等语音特点,大体可分为5个片。如城及周围地区语言为如城话。如城以西3千米外即有泰兴话韵味,细音摩擦明显,称为西乡话。白蒲、九华与通州区交界,为两地过渡方言带,其南半部语言均带有南通话特征的两套齿擦音,称为南乡话勇敢一带语音有不完善的翘舌音。南境永安沙一带成陆仅数十年,移民来自18个省区,其后代虽使用如皋方言,但村、圩间每有差异,语音则有阳去42调,又受到平潮音的影响,称为圩田话。北乡音和东乡音亦各有其特征。
如皋方言声母共21个。
注: n、l或分或混;n逢细音时有些人读ȵ;ø,零声母即无声母
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一律读送气清音。
精、知、照组与洪音相拼时合流,读ʦ、ʦʰ、s;与细音相拼时,如城话老派精组腭化,读ʨ、ʨʰ、ɕ,知组不腭化,读ʦ、ʦʰ、s。
如皋方言一般只有舌尖前音ʦ、ʦʰ、s,另有舌尖后音ʐ,多数地区只有闪音ɽ,少数地区有tʂ、tʂʰ、ʂ、ʐ。
不分尖团。精、见、晓组字逢细音一律读ʨ、ʨʰ、ɕ。
古匣母中,如皋方言读f-、x-的字,在u(不含u-)韵前一律读f-;在ʊ韵前一律读x-。
n、l或分或混,很难正确区分,存在文白异读和区域差异。南乡、西南乡比较能区分n、l;西北和北乡及海安的西部北部多读n;如城及东北乡、如东的老派音多用l。
在i、y前,t、tʰ、n、l读ʨ、ʨʰ、ɕ、ø(实际是ji、jy)的人很多。
古疑母,在洪音前为ŋ-,在细音前为n-。
如皋方言韵母共48个
注:i作单韵母时略有磨擦,作介母及组成ɪ̃、iʔ时,实读ɨ;
u唇不太圆,与f-、v-相拼实读ʋ;
y作单韵母时唇不太圆,组成yʊ、yʊ̃、yʊʔ时唇最圆;
a实读Ā;ã是如城音,韵腹处于a—æ之间,口角略外移,西乡、北乡实读aŋ;
ɛ有时变作E韵:鞋带儿、瓶盖儿、拿筷儿
多单元音和鼻化韵。主要有七种(普通话—如皋话):ai—ɛ、ao—ɔ、uo—ʊ、ian—ɪ̃、an—ɛ̃、uan—ʊ̃、ang—ã。
如皋方言ei韵与普通话ou韵对应。其中有大量儿化韵。
如皋方言15个入声韵与15个阳声韵一一对应,并与18个阴声韵大体对应。有些中古舒声字如皋方言也读入声韵;也有些入声字兼读舒声。
阳声韵尾-m、-n、-ŋ合并为-ŋ或鼻化韵,入声韵尾-p、-t、-k合并为-ʔ。
如皋方言有6个声调。平、入各分阴、阳;上、去今只有阴调。古阳上、阳去大多并入阴平。小部并入阴上、阴去。其中,如皋方言去声33与普通话阴平55因都是平调而易混。
如皋方言阴平含切韵阴平、阳去、阳入;阳平含切韵阴平、阴去;上声含切韵阴上、阳上;去声含切韵阴去、阳去、阴平;入声含切韵阴入、阳入。总之,阳调势弱,有的消失、并入阴去、字数渐少。
注:方言声调中不含轻声。阳调响音在后。部分人阳平越延长越上扬,可达戏剧高音
如皋方言夹有不少上古、中古的语音和词汇,“杲昃”即为3000多年前域内氏族方国郧语,今如皋方言中仍称“知道”为“晓得”“哲的”。同时有较多的文、白异读字,文读类似“官腔”“雅言”,白读纯系土话。
如皋方言中,词缀数量多、使用频繁。前缀主要有"老"、"第"、"阿"等,中缀主要有"的(里)"、"不"等,后缀主要有"儿"、"子"、"头"、"佬(儿)"、"宝儿"、"家"、"俫"、"侯"、"不刺"等。与普通话相比,如皋话中的不少词缀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和用法。
如皋话(以如城为代表点)与泰州话、客赣话、南通话都有某些突出的共同点。
①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无论平仄一律送气。如病、旧、田、近、白等字。安徽徽州、山西洪洞也存在这一现象。
②阳入调值高于阴入调值。泰州阴入3、阳入5;如皋阴入3、阳入4;南通阴入4、阳入5;华阳(赣)阴入3、阳入5;梅县(客家)阴入1、阳入4。
③声调多至6个至7个。如东7个声调,如皋6个声调。7个声调是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而6个声调的则是只有一个去声,古全浊上声字一部分并入阴上、阴去,一部分变同阴平,而没有变为阳去。
如皋话与吴语的联系,语音共同点如下:
①都有两个入声调。只是吴语的阴入高于阳入,而如皋话则是阳入高于阴入。
②复元音有单元音化的趋势。
③都没有翘舌音声母。
④有阳声韵尾丢落,元音鼻化的现象。
如皋方言中保存着大量的远古词,南方方言词、北方方言词以及自生词,对研究如皋方言历史、汉语史,相关方言史都有很高的价值,它是如皋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001 [ts 1] 肤色黑:他的脸黑~~的。《集韵》:平声之韵庄持切:“~,手足肤黑。”按,如皋多指脸之肤色黑。
002 [ts 5] 草垛:草~。《广韵》去声 韵子智切:“~,委也。”
003 [ts 5] 无刻度的尺:掐个~儿划玻璃。《集韵》去声至韵直利切:“~,持物使相当也。”
004 [tsh 1] 1一种黏胶:桐油~。2以胶粘虫、鸟:弄桐油~~蚱。《广韵》平声支韵丑知切:“~,所以黏虫鸟。”
005 [tsh 2] ~沫,口泛白沫:发羊儿风的人嘴的~沫。《广韵》平声之韵俟甾切:“~,涎沫也。”
006 疵 [tsh 2] 1母斑:舅舅是青脸儿,他脸上的~有左半个脸大。《广韵》平声支韵疾移切:“~,黑病。”《古代疾病名侯疏义.尔雅病疏》:“(~)盖即今之母斑也。” 2缺陷:古瓷碗是金贵的,就是碗底儿上有一块~,这就跌嘎价咯。
007 [phi1]平而斜地切薄片:炒丝肉的瘦肉丝儿很细,要先~後切。《广韵》平声齐韵匹迷切:“~,~斫”。《方言据》卷下:“侧刀削物令薄曰~。”
008 [phi1]指有脓血、流滋水儿的头疮或小疮:瘌~儿疮。《广韵》平声脂韵孚悲切:“~,头疮。”
009 [mi2] ~子:引诱者。《集韵》平声灰韵谟杯切:“~。诱取禽者也。”
010 眯 [mi3] 1眼睑内有杂物:眼睛的~呀灰。2眼睛的一种痛感:眼睛~人子。《广韵》上声荠韵莫礼切:“~,物入目中。”
011 [mi3] 蚂~:蚂蚁。《广韵》上声纸韵绵婢切:“《尔雅》注云:‘今米中蠹小黑虫是也。’”又,余两切:“~,蚁名。”按,如皋两读两义正好与《广韵》交叉:余两切为[i 2],象虫。绵婢切为[mi3],蚁,但不单用,只见于蚂~一词。
012 [ni1] 打~:逢场作戏,开玩笑。《集韵》女履切,上旨娘:“~,言以示人。或从口。”
013 [ni2] 涂抹:他把石灰望墙上~。《集韵》平声指韵女夷切:“~,研也。”
014 [ i5] ~二爹、~报子,指其母有孕的幼儿羸瘦多病。《广韵》去声韵奇寄切:“~,息服。”渠羁切:“~小儿息。”《本草纲目.禽部.伯劳》”继病亦作~病。~乃小鬼之名,谓儿羸瘦如~鬼也。”
015 [ hi1] 杆秤的提纽:毫.~。《集韵》去声志韵渠记切:“~,秤 。”
016 [ i1] 露出缝隙:~缝;门~下来呀。《集韵》平声支韵虚宜切:“~,~,壁隙也。”
u
017 [phu1]喘息:他刚扒[pa1]呀两层楼就则将~气。《广韵》平声模韵普明切:“~,豕声。”章炳麟《新方言.卷二》:“安庆、扬州皆谓发怒太息为~,读如铺。”
018 [fu2] 棺头:~头、题~。《广韵》平声戈韵户戈切:“~,棺头。”(编辑按:版头,今通作和头《现代汉语词典》)
019 [fu5] 鱼~子:细颈扁花瓶状的篾篓。《集韵》去声暮韵荒故切:“~,笼也。”
020 [vu5] 偎暖:把手放吖怀的~。《集韵》去声过韵乌卧切:“~,暖也。”
021 [lu2] 1统拿:满桌子的钱总挨他~啊去呀。 2抚摸:伢儿身上痒,不能抓,~~。3小窃:他~二摸三的,手脚不老实。《广韵》平声模韵落胡切:“~,~敛。”
022 [tsu5] 盛物:你把米~啊坛子的,腾下淘箩儿来~饭。《集韵》去声御韵陟御切:“~,吴俗谓盛物于器曰~。”(编辑按:今通作贮)
023 [su1] 1疏松,不坚固:老人的骨头发嘎~;这批砖头是~的,一碰就断。2朽烂:老房子的柱棵脚子发嘎~。《集韵》平声模韵孙租切:“~,烂也。”《补正俗字编》:“朽坏曰~。”
024 [kul][l 2/0] 贬指女性婚外恋的男性。,《广韵》去声暮韵胡误切:“ , ,恋惜也。出《声类》。” ,《广韵》鲁刀切,平声豪韵力报功:“ ,*2也。”《说文.女部》:“ ,固也。”按,匣母上古音[ g],清化音[k]。
025 [ly1] ~草:狼尾草,叶细长而韧,可扎粽子,旧时打油做“油把”。《广韵》去声霁韵郎计切:“~,紫草。”《辞海》:“狼尾草亦称~草。”
026 [ y5] ~子、~管儿:装梭用的纬纱缍。《集韵》去声至韵虽遂切:“~,卷丝为纬也。”
027 [y5] 添加:用绞肉机绞肉,要不断~料。《集韵》去声未韵纡胃切:“~,以手布物也。”
a
028 [pha1]状短、矮:矮~~儿。《广韵》上声马韵傍下切:“~,短人立也。”《说文.立部》:“~,短人立~~。”段玉裁注:“~~,短 。”
029 [pa1]1猪。见于“ ~肉”一词,即汁猪头肉,一名香肉、烧腊肉。2母猪,见于“劁~猪”一词,意为已阉、正在肥育的老母猪。《广韵》平声麻韵指加切:“~,豕也。”《说文》:“~,牝豕也。”
030 罢 [pha1]1末:清明以後刀鱼就~市咯。2耗尽:这一仗把他打啊~呀。《广韵》上声解韵薄蟹切:“~,止也,休也。”
031 [va3] 剜、舀、:拿勺儿~糖。《集韵》上声马韵乌瓦切,:“~,吴俗谓手爬物曰~。”通“ ”。
032 [tsa1] 痂甲状物:猪油~儿。《广韵》平声麻韵侧加切:“~,疮痂甲也。”(编辑按:猪油~儿应作猪油渣儿)
033 [tsa5] 下大状:短脸~腮;下 有点儿~。《广韵》去声韵陟驾切,:“~,张也。”《玉篇》:“~,下大也。”
034 咤 [tsa5] 怒声:听他声音发嘎~,晓得他光吖火。《广韵》去声韵陟驾切:“~,《说文》曰:‘喷也,叱怒也。’~,同吒。”
035 [tsha1] 螯:蛤蜊。《集韵》平声麻韵昌遮切:“~,~螯,虫名,如蚬而大。通作车。”
036 [sa1] 母牛,母黄牛:~牛。《集韵》平声麻韵师加切:“~,牛名。”《本草纲目.兽部.牛》:“牛之牡者曰牯,曰特,曰,曰 ; 者曰~,曰 。”
037 [kha1] 塞、插:他怀的~啊两块番芋。《集韵》平声麻韵丘加切:“~,(扼)也。”
038 [ a2]不合:大门~啊在下。《集韵》平声麻韵牛加切,:“~, ~,不齐。”
039 [ hia5] 歪斜,倾斜:墙有点儿~。《广韵》去声韵迁谢切,:“~,斜逆也。”
040 [ya1] 手、足、唇等部位麻木僵硬:嘴边儿发~;~手儿:手畸型,或指其人。《广韵》平声戈韵於靴切:“~,手足曲病。”
041 绐 [th 1] 松,垂:~舌头;椽子有点儿~。《广韵》上声海韵徒亥切:“~,丝劳也。”
042 [l 1][t 5/0] 1喻愚鲁,素质差:~和尚没得好道场做。2喻衣不谨饰:她拖鞋脚的一副~形。 《集韵》去声代韵乃代切:“ ,不晓事。” ,《集韵》去声代韵丁代切:“ , ,不晓事。”
043 [s 5] 魂魄:走~,落~,~去呀。《集韵》去声怪韵所介切:“~,鬼名。”《正字通.鬼部》:“鬼,人死魂魄为鬼。”
044 [k 1] 触动,使移位:~灰(扒草木灰);拿脚~他。《广韵》:上声海韵胡改切:“~,动也。”见024
045 [ 1] 1碰、撞:挑河、筑路常会~到住家人家。2磨擦:两个人~来擦去的,太露骨。3喻争吵的闹:做~。《集韵》平声韵鱼开切:“~,《博雅》:‘ 也。一曰~~,高。一曰磨也。’”按,如皋阳声正向阴声转化中。
046 [x 3] ~碗:柱形碗。《集韵》上声海韵许亥切:“ 或作~。”《玉篇.皿部》:“~,器,盛酒。”引作建筑涂泥具:木。
047 [p 5]凸眼球:近视眼的眼睛是~的;勒头~眼。《集韵》去声效韵皮教切:“~,目怒也。”按,浊母字受北方话影响,部分读不送气清音,则原调不变。
048 [ph 5]用假话套取真话:我拿话~他,把真话~出来呀。《广韵》去声效韵匹切:“~,起酿,亦大也。”《说文》:“~,大也。从大,卯声。”段玉裁注:“此为虚张之大。”《正字通.大部》:“方言:以言冒人曰~。”
049 一 [l 2/1][tsh 2/0] 指东西小而杂:这些~儿鱼只好把猫儿吃。,《集韵》平声豪韵郎刀切:“~ ,物未精。” 《类篇.小部》平声豪韵财劳切《集韵》无字,《类篇》无注。。二 [l 1][tsh 1] 指东西脏而杂:这一袋小麦又是秕子又是砂礓儿的真~。见045
050 [tsh 1] 1鸣叫:鸟儿~、虫豸~、猫儿~。2大声叫喊:你不松手我就~。《广韵》平声宵韵敕宵切:“~,鸣也。”
051 [s 5] 放~火:本地习俗,正月十五晚间用火把引燃田间、岸边宿草,以利翌年萌生。《集韵》去声效韵所教切:“~,炽火急燃谓之~。”
052 [s 5] 1快速:你~点儿去;她煮饭~大;快~。2敏捷:少年伢儿浑身 [t y *27]~。《集韵》去声号韵先到切:“~,快也。”
053 [k 3] 腹中绞痛:1肚阴平的~人子。2 ~肠痧:阑尾炎。《广韵》上声巧韵古巧切:“~,腹中急痛。俗作。”
054 [k 3] 1状扭曲交织,或喻事理不清:柏木的丝头是~的;~~儿帐。2蛮缠:~事;胡~蛮缠。《集韵》上声巧韵吉巧切:“~,接物也,一曰戾也。”
055 [ 1] 横击:~脚踝儿。《广韵》平声豪韵五劳切,:“~,击。”《集韵.爻韵》:“敲,《说文》:‘横也。’或作~。”见045
056 [ 1] 额凸而鼻眼部较凹的脸型:~~儿脸;脸有点儿~。《广韵》平声肴韵於交切:“~,深目。”又作 、 。
i
057 [pi 1]看,望:他病吖,你去~~他吧。《集韵》平声宵韵卑遥切:“~,恶视也。”《字汇.目部》:“~,望也。”
058 [ti 1] ~尾儿:1、尾残而短;2、喻人无後。《广韵》都聊切,平声宵韵:“~,短尾犬也。”一作,《集韵》平声萧韵丁聊切,:“ ,犬之短尾者。”
059 [thi 1] 剔:~刺;~螺蛳肉子。《玉篇》平声萧韵他凋切:“~,剔也。”
060 [thi 3/1] 1告发:~祸。3挑唆:~是非。《广韵》上声韵徒了切:“~,弄也,俗作挑。《说文》曰:‘相呼诱也。’”
061
挑逗:她有一双~人眼,会拿眼睛~你。《广韵》平声萧韵落萧切:“~,相~戏也。”
062 噍 [t hi 1] 倒~、转~:反刍。《广韵》去声笑韵才笑切:“~,嚼也。”
063 浇一 [t i 1] 面团含水多而烂:酵~。二[ i 1] 1汤液稀薄:玉米 儿粥~~儿的,喝起来爽口。 2喻人情菲薄:处~世。《广韵》平声萧韵古尧切:“~,沃也,薄也。”又,平声啸韵五吊切:“~,韩浞子名。又音枭。”《集韵》:“~,或从枭。”
064 [ i 1] 形容身体瘦长:身子单~。《广韵》相邀切,平声宵韵:“~,长 。”
065 潲[ i 5] 1调:~猪食;把厚面糊加水~开来。2状大雨骤停骤下:雨~。《广韵》去声效韵所教切:“~,豕食,又雨溅也。”《集韵.效韵》:“水激也。一曰汛潘以食豕。”
ei
066 [mei2] ~头儿鱼:石首鱼之最小的一种。《广韵》平声尤韵莫浮切:“~,鱼名。”《六书故.动物四》: “~,似 而小。”明.冯时可《雨航杂录》卷下:“ 鱼即石首鱼也。最小者名梅首,又名梅童即~、~头儿鱼;其次名春来。”
067 [fei5] ~,芦~:芦。《广韵》去声废韵方肺切:“~,芦~。”
068 [fei5] 废木片:木匠作坊的,满地是木~儿。《广韵》去声废韵芳废切:“~,斫木札也。”
069 [thei1] 颈项。鹪土名黄~儿,因喉毛色黄。《广韵》去声候韵徒候切:“~,项~。”
070 [tshei2] 心悸:心的~人。《集韵》平声尤韵陈留切:“~,心悸。”
071 [sei1] 形容寒气袭人:冷风~~。《集韵》平声侯韵先侯切:“~,冷也。一曰水气。”
072 彀 [kei5] 从远处勉力触、取:毽子在屋上,要拿竹子~下来。《广韵》去声候韵古候切:“~,张弓。”《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中。”按即射程,箭所射到之处。《红楼梦》第八十九回:“这张琴不是短,因我小时学抚的时候,别的琴都~不着,因此特地做起来的。”
073 [khei1] 眼球深凹:他眼睛~呀肚的,活像个西洋人。《广韵》平声侯韵恪侯切:“~,目深~。”一作 、 。
074 [ ei1] 大汤久煮:~粽子,~牛肉。《集韵》平声侯韵於侯切:“~,也。”
075 [xei1] 称气喘病:糖~子(有痰鸣音的气喘病)。《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喘逆》:“喘逆,古名咳逆上气。有风寒,…… ~。”《广韵》平声侯韵呼侯切:“~,~ ,鼻息也。”
076 [xei2] 怒:你一提这句话,他就~起来呀;他眼睛朝你一~,真怕人子。《集韵》平声侯韵胡沟切:“~,~,怒 。”
077 [xei5] 愠怒,郁闷:他吃嘎个闷憋(暗中或软软地吃了亏、吃了苦头,却不好说出),心的~嗽。《广韵》呼漏切,去声喉韵:“~,耻辱。”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通谓蓄怒为~,或言~气。”
078 [xei5] 1吵骂:他一齐儿去同人家~呀一顿。2激怒冲动:他~上去动手就打。《广韵》去声候韵呼漏切:“~,怒也。”《说文.言部》:“~,或从句。”
079 [xei5] 吸含:砖头~水,石头不~水。《集韵》下遘切,去侯匣:“~,沾濡也。”
uei
080 *! [khuei1] 用模具整烫:~帽子。《集韵》平声支韵驱为切:“~,柔革平均也。”清.翟灏《通俗编.杂字》:“今消皮家曰~皮及~帽、~鼓皆用此字。”
081 *“ [th 2] 厚片:铜~儿。《集韵》徒禾切,平声戈韵:“*#,飞*$戏也。或作~。”
082 *% [th 5] 换毛发:~毛;~头发。《广韵》去声过韵汤卧切:“~,鸟易毛也。”
083 *& [l 3] 锯切:~肉。《广韵》上声哿韵来可切:“~,相击也,本斫也。”
084 *' [m 2] 切、削:~削;把鞋底边子~掉点儿。《广韵》平声戈韵莫婆切:“~,削也。”按,口语中有时读[m 2]
085 * [s 1] 偷视,闪视:贼眼则~。《广韵》平声歌韵素何切:“~,偷视也。《集韵.戈韵》:“~,视之略也。”
086 * [s 1] 1速行:他走起路来望前则~。 2滚:~铁环,~抛抛儿(游戏,抛滚铜钱、玻璃球等)。《广韵》平声戈韵苏未切:“~,~疾。”
087 ** [s 1] 1锯:~木料。2用钢丝锯镂:~花板儿。《集韵》平声侯韵先侯切:“*+,雕也。或从叟。”
088 *, [ 2] 额凸称前~,颅凸称後~,总称~头。《集韵》平声模韵讹胡切:“~,大头也。”
089 *- [x 1] 呼气:他手冷,支啊嘴上~气。《集韵》平声戈韵呼切:“~,吐气也。”
090 *.*1 [x 2][ *'1] 蚯蚓。*.,《集韵》河干切,平寒匣:“虫名。*.*1,蚯蚓也。或作*3。”*1,《广韵》上声阮韵虚偃切:“*1,蚯蚓也。吴楚呼为寒(*.)*1。”
东西(物品)——杲昃
受苦,遭罪——挨搞,操去(caoqu)
人来疯——翻嫌
歪歪斜斜——乔要撇撒,时要撒拐
晚上——夜里(yelei)
橡皮——擦皮揩揩(kai)
看什么东西呀——瞟(biao)甚呢杲昃(gaozi)啊
很早——久里八早 捞枣儿
很大——无太(tai3)不太的
摇摇晃晃——摇的豁落的
嚣张——非样浮躁的
坏蛋——大枪mei 打枪被
厕所——茅港
小板凳——爬爬凳
吃饭了吗——苟曾吃饭
难看——难向 丑相
大便——欧屎 乌死
小便——猜需 掐嘘 欧虚
三轮摩托——三卡儿(三轮摩托的士:兔头)
自行车——脚踏车
说谎——飘薄(pa2)汤
刚才——才儿 才珈儿
拖鞋——嗒板儿 偷还儿
脖子——颈康(jin-gang)
丈夫——男匠
老婆——女匠、马妈儿
没有——么(me)得
吹牛——日怕、漂白汤(pio-pa-tang)
螺蛳——螺儿
回家——家(ga)去
异想天开——拿心
明天——门挠
晚饭——夜饭
吵架——淘气,刚丧
死相——死形架子
到你家玩——上nia耍子
温开水——va烫儿
小男孩——细男伢(nger)
小女孩——细丫(nga)头
费话多——穷嘴
吃东西——床倒头(一般用作戏谑)
睡觉——挺告、困告
摩托车——谋贴卡儿
故弄玄虚——拿乔、拽
蛤蟆——癞宝
青蛙——田鸡
蚯蚓——河仙 何养
蜈蚣——百脚
姐姐——假假
妹妹——眯子 妹子
爷爷——嗲嗲
外公——外外、外公、公公
伯父——大大
叔叔——姨(如城周边及北部) 堐堐(读音相似 西部及西南部) 别别(读音相似 西南部 石庄、张黄、葛市小部)
姑姑——嬢嬢 (部分地区称呼比爸爸大的叫姑妈,比爸爸小的叫嬢嬢)
姨——姨娘 姨妈 (部分地区称呼比妈妈大的叫姨妈,比妈妈小的叫姨娘或姨)、如城周边称叔叔为姨
做事不靠谱——撒(第2声)的不搭的
磨蹭——摸区子
不听劝阻的人——捏鼻呛
做梦——发演(发魇) 发影(西南部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