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03:00
《妹妹你是水》是湖畔诗人应修人创作的一首新诗,收录于1923年版《春的歌集》。这首诗第一节将姑娘比作清溪里的水,象征了她的纯洁活泼、天真欢乐;第二节进了一层,将姑娘比作温泉里的水,还写自己的心态,强调自己对姑娘爱得深沉热烈;第三节又进了一层,诗人将姑娘比作荷塘里的水,读者自然容易由水而想到荷花,因此也含有赞美姑娘纯洁崇高的意思。
妹妹你是水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①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温泉里的水。
我底②心儿他尽是爱游泳,
我想捞回来,
烫得我手心痛。//
妹妹你是水——
你是荷塘里的水。
借荷叶做船儿,
借荷梗做篙儿,
妹妹我要到荷花深处来!
①符号“//”代表诗歌分节。
②底:早期白话诗中常见,同“的”。
1923年中秋,应修人和朋友游吴淞,结识了爱读他的诗歌并已经通过信的两位女友,其中一位湘芩姑娘后来给应修人写信,令他觉得“这样满是诗情的信,是第一回接到。伊称我修姐姐,自居为‘小妹妹”’。应修人对她极为倾心,但自觉“尘污于心”,似未与她进一步发展感情;几天后,他就答应了为家乡桃仙姑娘来说媒的姨妈,而和桃仙“敲定”了。此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这里虽不能断言这个小妹妹就是《妹妹你是水》里的“妹妹”,但可以肯定,此时应修人的大胆至多是停留在感情生活上的,行动上仍然是“发乎情,止乎礼”,不会“从心所欲”。这样《妹妹你是水》里的“妹妹”,与其把她看做是实有其人,不如把她看做是一个理想寄托。
《妹妹你是水》这首诗,风格由拘谨、持重发展到奔放大胆,历来为人称道。它无所顾忌地表达对那个无忧无虑如清溪、热情奔涌如温泉、温馨清新如荷塘的姑娘的爱慕与追求。但是所谓的“我要到荷塘深处来”,只能是精神性追求的充满诗意的象征。
这首诗共三节,每一节都运用暗喻,将自己深深恋爱着的姑娘比喻成水,层层深入地抒写自己对美好爱情的陶醉之情。第一节将姑娘比做清溪里的水,象征了她的纯洁活泼、天真快乐。诗人又将清溪拟人化,写她“率真地长是笑”,更突出了姑娘的无忧无虑、活泼乐观。最后写自己被姑娘吸引,忘了归路。不说自己爱上了姑娘,而说姑娘“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意思含蓄,耐人寻味。第二节进了一层,将姑娘比做温泉里的水。温泉里的水,给人以温暖。既然姑娘是温泉里的水,则将自己爱上了姑娘说成“我底心儿他尽是爱游泳”,贴切而又自然。“我想捞回来,/烫得我手心痛”,写自己的心态,强调自己对姑娘爱得深沉热烈。第三节转换视角,将姑娘比做荷塘里的水。提到荷塘,自然会想到荷花,再想到莲子,而“莲”与“恋”谐音,因而又自然会想到男女青年的恋情。诗人将始娘比做荷塘里的水,读者自然容易由水而想到荷花,因此也含有赞美姑娘纯洁崇高的意思。诗人由爱慕姑娘而想亲近姑娘,而荷塘里的水被密密的荷叶、荷花遮住,象征着姑娘性格庄重,感情含而不露,因此诗人想“借荷叶做船儿”,“借荷梗做篙儿”,到荷花深处去接近水,达到亲近热恋中的姑娘的目的。
诗人在三节诗中分别将姑娘比做清溪里、温泉里、荷塘里的水,既赞美了姑娘的天真纯洁、活泼欢乐,又创造了富于诗情的意境。语言自然朴素、清新淡雅。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潘颂德:朱自清曾经指出:“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但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湖畔”诗人通过创作爱情诗,抒写对幸福、美满爱情生活的执着的追求和热烈的憧憬。比起汪静之、潘漠华来,应修人创作的爱情诗虽然不多,但这一首《妹妹你是水》有它自己的特色,是湖畔诗人爱情诗中的佳作。(《新诗鉴赏辞典》)
安徽大学教授方铭:全诗基本采用暗喻,将自己爱恋的情人比作水,而自己陶醉在爱河里,沉浸在幸福中;一首诗写情爱,就像水一样流动活泼,回旋深沉,清新浏亮,显示了五四青春光华的时代特征。(《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现代诗歌》)
洛阳辞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新建(枕戈):诗人以水的比喻来描写爱情,尽显清新自由。我们不禁联想到“莲叶何田田”中的江南少女,还有贾宝玉对女儿经典的描绘―女儿是水做的。整首诗柔美清丽,富有活力和激情。爱情常常会给人意外的惊喜——我原想捧起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枫叶,你却给了我整座枫林;我原想亲吻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诗人在节诗中分别将姑娘比作清溪里、温泉里、荷塘里的水,既赞美了姑媳的天真纯洁、活泼欢快,又创造了富于诗情的意境。语言自然朴素,清新淡雅。(《挡住那个月亮·经典诗歌·05》)
应修人(1900年—1933年),原名应麟德,字修士,浙江慈溪人。1920年任中国棉业银行出纳股主任,并开始发表新诗和童话。1927年赴苏联入莫斯科孙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在上海中共中央军委临时中央组织部工作。1932年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1933年领导并参与沪东区英美烟厂工人的罢工斗争。在与国民党特务搏斗时牺牲。诗作充满对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并吸收民歌和外国近代新诗的营养,具有清新、质朴的特色。